[最新]高考语文(山东)一轮复习对点练 11-3 含解析.doc

上传人:螺丝刀 文档编号:4899301 上传时间:2020-01-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考语文(山东)一轮复习对点练 11-3 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最新]高考语文(山东)一轮复习对点练 11-3 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最新]高考语文(山东)一轮复习对点练 11-3 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最新]高考语文(山东)一轮复习对点练 11-3 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最新]高考语文(山东)一轮复习对点练 11-3 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高考语文(山东)一轮复习对点练 11-3 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考语文(山东)一轮复习对点练 11-3 含解析.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精品精品资料精品精品资料题组一修辞手法1(2012年高考江西卷)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江城子秦观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注】韶华:青春年华,又指美好的春光。便做:纵使。(1)概括“杨柳”“飞絮”意象的内涵,并分析这首词表达的情感。答:_(2)词中“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一句是从“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化用而来,请比较两者的异同。答:_解析:(1)概括其意象的内涵要联系这一意象在古典诗词中的普遍意义,然

2、后再结合具体语句概括。分析情感要在具体意象、语句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总结。此问难度不大,杨柳、飞絮是古诗歌常见的意象。借杨柳可抒写惜别深情,可歌咏美好时光,可描写女子和爱情。借飞絮可写惜别伤感、离恨哀思、轻薄低贱、凄苦薄命等。(2)注意题目要求,既要答同,又要析异。结合词句从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两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分析两首词中不同词句的异同,主要从内容和手法两方面比较。内容上,两首词都与“愁”有关,但原因、程度不同;手法上,都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都是以水喻愁,但是一个是直接,一个是间接。答案:(1)意象的内涵:杨柳,代指初春季节,暗寓男女离别。飞絮,代指暮春季节,暗寓青春流逝。表达的情感:伤春伤别

3、之愁,久别怀人之情。(2)相同点:写出了愁之深广绵长。比喻手法及艺术效果:以水喻愁,比喻生动形象。不同点:感情及其程度:李词写的是家国之愁,秦词写的是儿女之情,且秦词愁情的程度比李词略有加深;表现手法:秦词是对李词的翻新,不是直接以水喻愁,而是以春水比拟泪水,再以泪写愁,写法曲折。2(经典题)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落日怅望马戴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1)从表达技巧方面任选一个角度进行鉴赏。答:_解析:这首诗以乡愁为主题,曲折地表现了诗人的坎坷不遇,而不显得衰飒;这首诗在艺术上最突出的特色是情景分写。另外还有对比、

4、比兴等手法。答案:角度举例:作者见景生情,由“孤云”“归鸟”疾速飞去,想到自己的久滞不归;由夕阳落山,想到自己年华老去。联想自然,抒情真切感人。对比,云、鸟行去之快与自己留滞之久形成对比,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深的思念。比兴,首联、颈联即兴且比,“孤云”“归鸟”既引起乡情,又是自比;由夕阳引出年老,又是以夕阳自喻,表现了自己离家的孤寂与老去的伤感。(2)说说“烧”“远”的妙处。答:_解析:需要从“烧”“远”所用手法、表达内容以及表达效果等方面综合回答。答案:炼字遣词形象传神,“孤云”“归鸟”“微阳”“秋山”营造了秋日傍晚的萧瑟与清冷,寄托着作者的伤感之情。“烧”字的使用,是静中有动;“远”字又写出了

5、意境的空阔,增强了对孤寂之情的表现。题组二表现手法3(2013年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这首词,按要求作答。鹧鸪天送廓之秋试宋辛弃疾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注】秋试:科举时代秋季举行的考试。白苎(zh):用白色苎麻织成的布。禹门:即龙门,古时以“鱼跃龙门”喻指考试得中。(1)“白苎新袍入嫩凉”句中的“嫩”字带给你怎样的感觉?答:_答案:轻微、新鲜、清爽等。(2)“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怎样体现了辛词的豪放特点?答:_答案:大鹏、丹凤,意象豪迈;北海、太阳、路茫茫,意境开阔;携书佩剑,

6、显示出既儒雅又刚健的气概。(3)请举一例分析本词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答:_答案:(示例)“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是实写,点明时令和环境;“明年此日青云去,去笑人间举子忙”是虚写,想象金榜题名后轻松愉悦的心情。虚实相生,表达对应考者的良好祝愿。4(原创题)阅读下面的一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燕昭王陈子昂南登碣石馆,遥望黄金台【注】。丘陵尽乔木,昭王安在哉?霸图今已矣,驱马复归来。【注】碣石馆:燕昭王时,梁人邹衍入燕,昭王筑碣石亲师事之。黄金台:也是燕昭王所筑,召来了乐毅等贤豪之士,国势骤盛。(1)诗的开篇两句写到两处古迹,有何意图?试作简析。答:_答案:点出凭吊的地点,集中地表现了燕

7、昭王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明主风度,由此引发出抒怀之情,为后四句作铺垫。(2)“丘陵尽乔木,昭王安在哉”两句分别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答:_答案:“丘陵尽乔木”描绘了眼前乔木丛生、苍茫荒凉的景色,由景衬情,寓情于景,抒发了世事沧桑的感喟。“昭王安在哉”是借古讽今,对古代圣王的怀念,正是对现实君王的抨击,是说现实社会缺少燕昭王这样求贤若渴的圣明君主。(3)“驱马复归来”一语双关,请简析此句的内涵。答:_答案:“驱马复归来”,表面是写览古归营,实际上也是感慨自己生不逢时,英雄无用武之地,暗示了归隐之意:“昭王”不可见,“霸图”不可求,国士的抱负不得实现,只得挂冠归还。题组三表达方

8、式5(2013年高考广东卷)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鹧鸪天宋张炎楼上谁将玉笛吹,山前水阔暝云低。劳劳燕子人千里,落落梨花雨一枝。修禊近,卖饧时,故乡惟有梦相随。夜来折得江头柳,不是苏堤也皱眉。【注】劳劳:遥远。修禊:古俗春季于水滨设祭。卖饧:清明前后卖糖粥。苏堤:作者家乡杭州的名胜,以柳闻名。(1)作者在词的上片是怎样借景抒情的?答:_答案:词的开头,玉笛声唤起作者的哀怨之情。春水茫茫,暮云低垂,使作者心情变得黯淡。看到远飞的燕子,作者不禁想起自己飘零千里之外;看到雨打过后稀疏的梨花,作者感到自己孤寂无依。(2)作者为什么说“不是苏堤也皱眉”?请结合词的下片分析。答:_答案:清明节前后,

9、作者思乡情切,在夜晚折下江头的柳枝以寄托思乡之情。虽然那不是家乡的柳枝,也让作者皱眉伤感,所以说“不是苏堤也皱眉”。6(原创题)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后面问题。秦中感秋寄远上人孟浩然一丘常欲卧,三径苦无资。北土非吾愿,东林怀我师。黄金燃桂尽,壮志逐年衰。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注】一丘:指隐居山林。北土:指“秦中”,即京城长安。东林:庐山东林寺。“黄金”句:比喻处境窘困。(1)联系题目和全诗内容,回答“东林怀我师”中“怀”字的表达作用。答:_答案:一个“怀”字,表明了对“我师”的尊敬与爱戴,暗示追求隐逸的思想,并紧扣诗题中的“寄远上人”。(2)本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采用了什么抒情方式?请

10、结合全诗内容,简要分析。答:_答案:抒发了官场失意而追求归隐的思想情感。采用了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对“一丘”称“欲”,对“无资”称“苦”;对“北土”则表示“非吾愿”,思“东林”于是“怀我师”;求仕进而不能,这使得作者的壮志衰颓;流落秦中,穷愁潦倒;感受到凉风、听到蝉声而“益悲”。这种写法,直写心中的哀愁苦闷。题组四结构技巧7(原创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问题。归朝欢柳永别岸扁舟三两只。葭苇萧萧风淅淅。沙汀宿雁破烟飞,溪桥残月和霜白。渐渐分曙色。路遥川远多行役。往来人,只轮双桨,尽是利名客。一望乡关烟水隔。转觉归心生羽翼。愁云恨雨两牵萦,新春残腊相催逼。岁华都瞬息。浪萍风梗诚何益。归去来,

11、玉楼深处,有个人相忆。(1)词的前两句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答:_答案:“别岸”是稍远的江岸,“萧萧”为芦苇之声,“淅淅”乃风的声响。远处江岸停着三两只小船,风吹芦苇发出细细的声音,此处写景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形象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荒寒景象。(2)简要赏析“一望乡关烟水隔”一句在结构和内容上的表达作用。答:_答案:结构上:承上启下,承接上片的写景转入下片的主观抒情。内容上:“一望”实即想望,故乡关河相隔遥远,烟水迷茫,根本无法望见;既无法望见而又不能回去,受到思乡愁绪的煎熬。为下文写主人公因厌倦羁旅行役而思故乡张本。8(经典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秋蕊香张耒帘暮疏

12、疏风透,一线香飘金兽。朱栏倚遍黄昏后,廊上月华如昼。别离滋味浓于酒,著人妆。此情不及东墙柳,春色年年如旧。(1)请简要说说词的上片写景的层次。答:_答案:空间上由房内写到房外。时间上由白天写到晚上。先写风动门帘,再写燃香香兽,这是房内之景;然后写黄昏的朱栏和月下的长廊,这是房外之景。也体现了时间的变化。(2)结合全词,简要赏析“此情不及东墙柳,春色年年如旧”一句。答:_答案:第一,词中主人公以“东墙柳”自喻,“东墙柳”年年春色依旧,而主人公容颜却一年一年老去;第二,借用柳的离别之意。但层次更深。虽然同为离别,“东墙柳”每年至少能被人见一次,而抒情主人公连这一面都不曾见过,意指已经离别至少超过一年时间了。精品精品资料精品精品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