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福建省高考压轴卷语文试题(含答案).doc

上传人:螺丝刀 文档编号:4899304 上传时间:2020-01-0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福建省高考压轴卷语文试题(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最新]福建省高考压轴卷语文试题(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最新]福建省高考压轴卷语文试题(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最新]福建省高考压轴卷语文试题(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最新]福建省高考压轴卷语文试题(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福建省高考压轴卷语文试题(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福建省高考压轴卷语文试题(含答案).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精品精品资料精品精品资料福建省高考压轴卷 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五大题,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1)芳与泽其杂糅兮,_。 (屈原离骚)(2)_,辞不就职。 (李密陈情表)(3)醉不成欢惨将别,_。 (白居易琵琶行)(4)_,不知东方之既白。 (苏轼赤壁赋)(5)箫鼓追随春社近,_。 (陆游游山西村)(6)_,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王叔玠为人雅正,交不苟合。太宗召其为谏议大夫。帝尝曰:“君臣同德,则海

2、内安。朕虽不明,幸诸公数相谏正,庶致天下于平。”叔玠进曰:“古者,天子有争臣七人,谏不用,则相继以死。今陛下开圣德,收采刍言,臣愿竭狂瞽,佐万分一。” 叔玠推诚纳善,每存规益,帝益任之。它日进见,有美人侍帝侧。帝指之曰:“庐江不道,贼其夫而纳其室,何有不亡乎?” 王叔玠避席曰:“陛下以庐江为是邪?非邪?”帝曰:“杀人而取妻,乃问朕是非,何也?”对曰:“臣闻齐桓公之郭,问父老曰:郭何故亡?曰:以其善善而恶恶也。公曰:若子之言,乃贤君也,何至于亡?父老曰:不然,郭君善善不能用,恶恶不能去,所以亡。今陛下知庐江之亡,其姬尚在,窃谓陛下以为是。审知其非,所谓知恶而不去也。”帝嗟美其言。帝使太常少卿祖孝

3、孙以乐律授宫中音家,伎不进,数被让。王叔玠与温彦博同进曰:“孝孙修谨士,陛下使教女乐,又责谯之,天下其以士为轻乎!”帝怒曰:“卿皆我腹心,乃附下罔上,为人游说邪?”彦博惧,谢罪,叔玠不谢,曰:“臣本事前宫,罪当死,陛下矜其性命,引置枢密,责以忠效。今疑臣以私,是陛下负臣,臣不负陛下。”帝默然惭,遂罢。时王叔玠与玄龄等同辅政。帝谓曰:“卿为朕言玄龄等材,且自谓孰与诸子贤?”对曰:“孜孜奉国,知无不为,臣不如玄龄;兼贤文武,出将入相,臣不如靖;敷奏详明,出纳惟允,臣不如彦博;济繁治剧,众务必举,臣不如胄;以谏诤为心,耻君不及尧舜,臣不如征。至激浊扬清,疾恶好善,臣于数子有一日之长。”帝称善。 (选

4、自新唐书,有删节)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朕虽不明,幸诸公数相谏正 正:纠正B叔玠推诚纳善,每存规益,帝益任之 存:想着C庐江不道,贼其夫而纳其室,何有不亡乎 贼:残暴D伎不进,数被让 让:责备3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现王叔玠“为人雅正”的一组是(3分)臣愿竭狂瞽,佐万分一叔玠推诚纳善,每存规益今陛下知庐江之亡,其姬尚在,窃谓陛下以为是彦博惧,谢罪,叔玠不谢陛下矜其性命,引置枢密,责以忠效时王叔玠与玄龄等同辅政ABCD4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王叔玠评论朝中大臣时,向太宗坦言自己多方面不如他们,而自己的长处就是能“激浊扬清、疾恶好善”,表现

5、他谨慎谦虚的品格和实事求是的态度。B王叔玠任谏议大夫之职以来,无论是引喻规劝,还是直言相谏,抑或是犯颜廷争,他都以诚待上,以理服君,因而深得太宗的赏识与器重。C王叔玠发现太宗有纳庐江王美姬之意,便以郭君因善恶不分而致灭亡的史实作类比,劝谏太宗汲取教训,采纳善言,知恶而去之,终使太宗心悦诚服。D王叔玠与温彦博替祖孝孙辩解,致使太宗大怒。王叔玠毫不畏惧地直言,自己因报效皇上知遇之恩,且受命尽忠职守才这样做,过错不在自己而在皇上。5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杀人而取妻,乃问朕是非,何也?(3分)(2)卿为朕言玄龄等材,且自谓孰与诸子贤?(3分)(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6阅读

6、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越 台 怀 古元萨都剌越王故国四围山,云气犹屯虎豹关。铜兽暗随秋露泣,海鸦多背夕阳还。 一时人物风尘外,千古英雄草莽间。日暮鹧鸪啼更急,荒台丛竹雨斑斑。【注】越台:在今福建闽侯县冶山上,汉闽越王无诸曾在冶山前建都城,开辟闽疆,是福建历史上的第一个重要人物。此诗为作者在福建任闽海廉访知事时作。风尘:此处指污浊的场合,即指官场、腐朽的上层社会。(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2)这首诗是怎样表达思想感情的?请作简要赏析。(4分)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

7、天下大雪,众姐妹在栊翠庵再起诗社。宝玉和湘云在那儿割腥啖膻,大吃鹿肉。在联句中,宝玉的联句最多,大家都笑说是那块鹿肉的功劳。(红楼梦)B杜竹斋虽是吴荪甫的姐夫,但他谨小慎微好贪小利,对吴荪甫的事业不但不支持,反而在关键时刻拆吴荪甫的台,直接造成吴荪甫的破产。(子夜)C伽西莫多用“陶罐和水晶瓶”来暗示爱斯梅拉达。爱斯梅拉达拿起插在水晶瓶中的鲜花,整天抱在胸前。伽西莫多对此很高兴。(巴黎圣母院)D聂赫留朵夫第二次探监,提出要与马斯洛娃结婚的建议。受到她的怒斥和谴责后,他展开了“沉重而痛苦”的内心斗争,这是他思想转变的关键。(复活)E神父说:“这才是牌局里最妙的一着呢。”公证人说:“赢了个大满贯。”

8、两人妙语双关,说法不一,但说的都是欧也妮嫁给德篷风这件事。(欧也妮葛朗台)8. 简答题。(选做一题)(5分)(1)阅读下面红楼梦选段,回答问题。“二爷近来气大的很,行动就给脸子瞧。前儿连袭人都打了,今儿又来寻我们的不是。要踢要打凭爷去。就是跌了扇子,也是平常的事。”说以上这段话的人是谁?她“跌了扇子”,宝玉是如何对待的?临死前,她送给宝玉什么东西留念?(2)他(涅赫柳多夫)对这片田产上的土地也打算照他在库兹明斯科耶用过的那种办法处理。此外,他还想尽量打听一下关于卡秋莎的事涅赫柳多夫最后是如何处理“这片田产上的土地”的?他打听到了哪些有关卡秋莎的事?请简述。(复活)(二)文化经典阅读(6 分)9

9、阅读下面的论语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分)子曰:“君子易事而难说注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论语子路)孟子曰:“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滕文公下)注说:通“悦”。(1)请根据材料,说说君子和小人在用人方面有什么区别?(请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2)请结合材料,简述孔子所说的“君子”形象的特征和孟子提出的“大丈夫”的标准。(请用自己的话回答)(4分)三、现代文阅读(24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

10、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不可无“我” 钱谷融(1)艺术活动,不管是创造也好,欣赏也好,总离不开一个“我”。在艺术活动中要是抽去了“我”,抽去了个人的思想感情,就不成其为一种艺术活动,也就不会有感染人、影响人的艺术效果了。(2)当然,离不开“我”,并不是只有“我”。“我”,是时时处在“非我”的包围影响中的“我”。所谓“非我”,就是“我”以外的一切人以及包围着“我”的客观现实。(3)文学艺术总应该是生活现实的反映,而不能只是作者的自我表现。但文学艺术的反映,不同于其他形式的反映,它必须是具体的、形象的反映。不使自己化为张三李四,不感受体验着张三李四的思想感情,就写不出张三李四来;不使自己融入

11、客观现实之中,不呼吸着客观现实的气息,不感受着客观现实的脉搏,就写不出生动的客观现实来。所以,创作者首先必须要有一个使“我”化为“非我”的过程。(4)另一方面,文学作品之所以要写出张三李四等人物来,要反映客观现实,又不是无所为的,不是为写张三李四而写张三李四,为反映客观现实而反映客观现实;它是有目的的,它是为感染人、打动人而写张三李四,为影响现实而反映客观现实的。所以,艺术家又不能使自己完全化为张三李四,完全没入客观现实之中,而一定仍要不失“我”之所以为“我”,要能在对张三李四的描写中,在对客观现实的反应中,表现出“我”的鲜明的是非爱憎之感来。所谓要在“非我”之中表现“我”,无非就是要在作品中

12、渗入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而这,我认为正是创作的主要之点。创作者正是为了要表现他对周围人物、对客观现实的态度,表现他对社会的歌颂或抗争,才来进行创作的。所以,在创作活动中 ,决不可无“我”。(5)表演艺术最能说明这种创作的辩证法。俗话说“装龙像龙,装虎像虎”。演员演岳飞就应该像岳飞,演秦桧就应该像秦桧。但只是像岳飞像秦桧,而不能也不应该使自己就变成岳飞,变成秦桧。演员不应该完全丢掉自己。他仍应该让人透过他的表演,感知到他对他所演的角色的爱憎感情,而完成他的最高任务。(6)对于欣赏者来说,他所面对的是一件艺术品,是一个艺术世界,要能欣赏它,首先必须走进这个世界中去。不跑进去,而只站在外面,站在旁边

13、,那是既不能领会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感情,也不能领会作者创作的意图和甘苦的。但是叫你跑进去,并不就是叫你完全跟着作品中的人物跑,把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当作你自己的思想感情。也不是叫你完全听任作者的摆布,对他所表现的是非爱憎态度表示绝对的顺从。而是应该走进这个世界,又不能迷失在这个世界之中,要发现这个艺术世界与现实世界的联系,要能在这个“非我”世界中,找回你的自我来。要对作品中人物的所作所为,对作者所灌注在作品中的是非爱憎之感,表示出你个人的独立的态度来,显示出你的鲜明的个性“我”来。所以,在欣赏活动中,也不可无“我”。10.根据文意,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标题不可无“我”中的“我

14、”既可以指艺术的创作者,也可以是作品中的人物,还可以是艺术的欣赏者。B. 对作家来说,用艺术形象反映客观现实,也是在艺术世界中表现“我” ,因为作品中已渗入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C. “像岳飞像秦桧”就是演员由“我”化为“非我”,但只是“像”而不是“变成”就是不能失去“我”之所以为“我”。D.欣赏者如果把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当作自己的思想感情,或者对他所表现的是非爱憎态度表示绝对的顺从,就失去了“我”。11.第五段首句“这种创作的辩证法”指什么。(2分) 12.根据本文的观点,欣赏者应当怎样欣赏艺术品?(4分)(二)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15分)本题为选做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定一

15、类作答,不得再做另一类文本的题目。(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乌篷摇梦到春江叶文玲(1)四年前,在青海戈壁滩竟日奔波时,被辉煌如火的大沙漠灼花了眼睛的我,曾经大发奇想:假如让富春江泻到这儿来,那该多好!(2)那时,我并没见过富春江,却千百次做过有关她的梦,郁达夫“屋住兰江梦亦香”的诗文和叶浅予墨韵淋漓的画卷,早把我对富春江的梦幻濡染得又浓又甜,那绿沉沉的甜梦中,总是悠荡着乡思绵绵的乌篷船。(3)我终于圆了梦。回归浙江仅两年,我已两次遂了与她相亲的心愿。(4)一是去岁金秋,一在今年暮春,两次均作陪客,陪文朋艺友遨游;一棹轻波碧水路,兴致格外高昂,只觉得不枉我作悬

16、肠念的富春江,比梦中更俏更娇美。(5)两次遨游,都是旱路走,水路归。这行程颇使人得其佳妙:因为,当你迂回山间行行复行行不胜引颈张耳之苦时,突然,一条银练素带在前方闪闪烁烁起来,你兀的眼前一亮,倍觉这碧波粼粼一江水的鲜活可爱;待盼到归程荡舟起桨开始真正的春江游时,这漾波漫流的大水,更令你陶然如醉,神魂飞扬,彼时,你纵有千种愁思万般忧,也将全部消溶在这一江碧玉里。(6)我始想,富春江的俏,恐怕全在于江流的曲折多姿,从她与新安江、兰江的汇合处下行,越见委婉袅娜;行过淹没在水中的乌石滩,行至流急涡回的七里泷,富春江裙裾一闪,又闪出个江中之江葫芦湾。葫芦湾委实别致有趣,湾形毕肖一只毛茸茸嫩生生的青葫芦,

17、壁立湾畔的奇岩崛石,似乎触手可及,掩映在老树青藤中的村居农舍,更添无限野趣。小船悄悄儿荡进湾来,船上人无不惊殊,若再到那流泻百尺飞珠迸玉的葫芦瀑下溅一溅,定会溅得你满身惬意。(7)我还想,富春江的娇,也在于她的色泽,无怪她有“第二漓江”之称。那江水真是澄于湖海碧于天,活脱脱是天神地母拣尽翡翠绿玉铺就的。行在江上望两岸,只见千嶂染翠,峰峰岭岭尽都浓浓淡淡的绿进去;立在船头看江心,只觉水底天上的云絮,一朵朵一团团,俱是深深浅浅的绿出来,真难说是山染绿了江,还是江浸绿了山,无怪朋友们相视叹曰:喔,一到富春江,眼瞳都是绿的!(8)我再想,富春江的美,更在于她无与伦比的静。由于电站的建成,益发使江水浪敛

18、波平,所以,她虽还是千重涧水汇清流,但那汇和流,仿佛都是在水底暗处悄悄儿进行的,几十里水面竟没弄出丁点儿惊涛骇浪。“临流鼓棹,帆飞若驰”的光景已不复见,那或顺流或逆水的千舟百舸,亦如动画一般悠悠来去,舒泰、自在极了。“鸥鸟亦知人意静,故来相近不相亲。”在轰轰闹闹的现代生活中,烦躁了城市的嚣音后,人们自然格外钟爱富春江这千金难买的幽静。(9)奇山异水的富春江,钟灵毓秀,风物独绝,而七里泷碑文荟萃的严子陵钓鱼台,尤能展现她扬古启今的魅力。(10)我又想,古往今来的人对严子陵如此仰慕,大概并不在乎已成百丈悬崖的钓台当年是否真能垂钓,而是敬崇这位先贤不慕富贵不媚皇亲的傲世风骨。试想,几请不出山宁作垂钓

19、翁的归隐客,倘使活至今日,恐怕更要与阿谀奉承趋炎附势开后门发横财之类歪风邪道绝缘;而这位敢把脚搁在刘秀肚子上午睡的严光先生和喝了高粱酒“见了皇帝不磕头”的山东好汉们的神魂,又是何等的相通相似!(11)哦,钓台不仅是一处风景点,更是历史老人垂落在江边的一只巨手,千年百载,以其特殊的膂力,撩拨着人们心头的重重波澜。(12)丰哉,富春江,乌篷摇梦梦越酣,惟愿年年得相觅。13.下列对作品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A. 文章第五段从旱路和水路两方面概写游览富春江的行程之妙,很好地为下文写富春江的“俏”“娇”“美”蓄势,具有引出下文的作用。B. 富春江既有“曲折多姿”“翡翠绿玉铺就”

20、“无与伦比的静”,也有严子陵的钓鱼台,其景观充满江南特色的诗情画意,风格柔美灵秀。C. 作者善于巧妙地引用古今诗句,为文章增色不少。如 “临流鼓棹,帆飞若驰”写出富春江顺流或逆水的千舟百舸的动景,突出了富春江无与伦比的美景。D. 说“钓台更是历史老人垂落在江边的一只巨手,千年百载,以其特殊的膂力,撩拨着人们心头的重重波澜”,是要强调严子陵的风骨和神魂给人们心灵所造成的巨大震撼力。E. 作品笔势纵横,从戈壁滩到富春江,从郁达夫的诗文到叶浅予的画卷,从眼前的自然山水到当年的历史典故,文笔自由舒展,文采绚丽飞扬。14.作者说“丰哉,富春江”,富春江“丰”的魅力体现在哪些地方,请作简要分析。(4分)

21、15.对本文的主题有两种观点,(1)赞美富春江(2)批判当今喧嚣的城市生活和歪邪世风。你赞同哪一种,请结合文本,加以简析。(6分) (乙)实用类文本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寻找教育的曙光在陶行知的身体内,似乎涌动着一种永不满足、永远求索、永远前进的生命力。当陶行知全力推行的城市平民教育在全国二十多个省市形成轰轰烈烈的热潮的时候,他却突然冷静下来,陷入深沉的思索。农民张大哥一家的景象,倏然映现在他记忆的荧光屏上那是前年秋天游览栖霞山的事。在曲折的山径上,陶行知遇到了一位三十多岁的农民。陶行知一向注重社会调查,这时他像遇到一位老朋友,主动上前打招呼。原来这位农民姓张,家里有

22、六个孩子。陶行知三句话不离本行,就问他家里有几个识字的,张大哥皱着眉连连摇头说:“唉,饭都吃不上,哪有钱来读书识字啊!”陶行知告诉他,可以免费送他平民千字课本,只要学几个月就能写信、记账、读报。张大哥便请他到家里去坐。陶行知怎肯放过这个接触穷苦群众的大好机会呢?便欣然去了。那六个高高低低、衣不蔽体的孩子加深了他的认识:占总人口85的农民如此贫困、如此没有文化,要提高中华民族的文化素质,培养新的国民,必须从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入手。于是,一个改造乡村教育的设想,开始在他的心田里播下壮实的种子。经过陶行知呕心沥血的浇灌,这颗种子终于破土萌芽了。1926年12月,陶行知连续发表几篇文章。他主张:“乡村

23、学校做改进乡村生活的中心,乡村教师做改造乡村生活的灵魂。”“乡村师范之主旨在于造就有农夫的身手、科学的头脑、改造社会的精神的教师。”他希望每一个从事乡村教育的人都有一颗“农民甘苦化”的心,“把我们的心献给三万万四千万农民”,“叫一个个乡村都有充分的新生命,合起来造成中国的伟大的新生命”。这是他设计的从改造乡村教育入手来改造中国的一幅理想蓝图。陶行知不仅是一位富于想象的浪漫主义的理想家,而且是一位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实干家。为了实现这个理想,他草拟了详细具体的试验乡村师范学校第一院简章草案。在他的建议下,成立了乡村教育研究部,聘请了东南大学教授赵叔愚、金陵大学教授邵仲香为研究员,共同为筹备创

24、办试验乡村师范学校而努力。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不久,许多报刊上出现了南京试验乡村师范学校的招生广告。清华大学教育系二年级学生操震球,看到广告后写信给陶行知说:“自信以我目前的状况,欲效劳于社会,事之最急最要者,一为提高农民知识,二为增进农民生产。两者须同时并进。此种责任,舍乡村师范学校莫能当。此晚生所以决意从事乡村教育,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者也。”陶行知接信后,立即回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接读您的来信,得知您愿意离开清华大学投考试验乡村师范,简直让我们五体投地地钦佩。国运盛衰决于一转念间。倘使全国青年都能转到各人应当走的路上去,地狱都可化成天堂,还怕中国不能兴盛!您既有这种宏愿,我就应当把个中甘苦

25、明明白白地告诉您。田家生活是要蛮干的,您愿意吗?您能打赤脚在烂污泥里奔走吗?您不怕雪白的脸晒黑、手上起硬茧吗?您不怕在风霜雨雪中挑粪吗?您愿意和马牛羊鸡狗猪做朋友吗?在城里人看来,这都是苦处;其实乡下人并不以此为苦。纵然这是苦处,乡下人也有城里人想不到的乐趣。乡间山青水秀,尽您游览。早上可以看旭日东升,引您兴奋。晚上可以待月西下,助您吟咏。丰收时节,您手里割着黄金似的稻子,那田家乐的山歌,不断地洋洋乎盈耳。您还能亲眼看见您所栽培的儿童个个桃李似的长大成人,看见全村人人读书明理,安居乐业。也许要到令郎令孙的时代才能看见,您能忍耐吗?倘使经过这番考虑之后,您决意要来投考,我们万分欢迎。就这样,在陶

26、行知的多方奔走和不懈努力下,一批来自全国各地的热血青年和怀抱教育救国理想的知识分子,汇集到燕子矾旁的晓庄师范学校,形成了一股前所未有的乡村教育试验热潮,并且很快波及到其他许多地方,演绎出中国教育史上的一段佳话。(摘编自周毅、向明爱满天下)13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陶行知全力推行城市平民教育运动,当这一运动在全国二十多个省市形成热潮的时候,他开始转向思考改造乡村教育的问题了。B陶行知游栖霞山时遇到张大哥,发现他对学习平民千字课本,几个月就能写信、记账、读报感兴趣,更坚定了陶行知从事乡村教育的决心。C陶行知希望从事乡村教育的人都要有一颗“农民甘苦化”的心,把

27、心献给农民,把城里人本来认为是苦的地方变为意想不到的乐趣。D操震球写信给陶行知,认为最急迫最重要的是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促进农业生产,二者须同时并进,而不是急于创建乡村师范学校。E 本文运用平实自然的语言,娓娓道来的生动叙述,讲述陶行知从事乡村教育的感人事迹,为我们再现了一个平民教育家的光辉形象。14陶行知由推行城市平民教育转向改造乡村教育,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4分)15文中说:“陶行知不仅是一位富于想象的浪漫主义的理想家,而且是一位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实干家。”这句话给你什么样的启示?请结合文本,谈谈你感受最深的一点。(6分)四、语言文字运用(13分)16下列各组对话中,语言表达得

28、体的一项是(2分)A喇叭里传出了电工收电费的通知:各位村民注意了,明天交电费,晚上六点以前要是交不清,就别怪我不客气了。B“这算得了什么,以后要是再有困难,可以继续到府上来找我。”孙大款慷慨地说。C王老师捧着一幅字画凑到马医生跟前:“区区草字,不成敬意,请您笑纳。”“如此盛情,却之不恭,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马医生脸上堆满了笑容。D小赵指着菜农钱大爷的蔬菜摊问:“大爷,您那黄瓜多少人民币1千克?”17阅读下面一封感谢信,按要求答题。(4分)感谢信尊敬的培英中学领导:我的女儿在去年的一次车祸中,失去了左腿,成为残疾姑娘。一年多来,老师和同学们无所不至地关心她,给她补课,替她交作业。在大家的鼓励和

29、帮助下,我的女儿战胜了伤残,如今已能拄着拐杖走路了;她加倍努力地学习,成绩在班级名列前茅。尤其是班主任董老师给她送来的“身残志坚”的条幅,成了激励她奋斗的座右铭。老师和同学们关心残疾人、助人为乐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全家向董老师和同学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请学校领导给予表扬。此致敬礼! 学生家长 王xx(1)信中有一个成语使用错误,请加以改正。_改为_(1分)(2)信中第_句应调至第_句的前面,这样感谢信的思路才顺畅。(1分)(3)从感谢信的写作格式要求看,这封信存在的两个主要问题是:_(1分)_(1分)18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7分)如今,在地铁、公交车里的上班族,几乎个个都作“

30、低头看屏幕”状,有的看手机,有的掏出平板电脑或笔记本电脑上网、玩游戏、看视频;朋友或亲人好不容易聚会一次却各个在低头玩手机;有的不仅在走路、开会时玩手机,甚至连开车也对手机恋恋不舍;更有甚者,恋人约会时却无话可说,各自忙着向陌生人发短信。一项调查显示,65%的人表示“如果手机不在身边会有些焦虑”。低头成了一种时尚和潮流。对于几乎个个“低头看屏幕”状,你有什么看法?请简要阐述。(要求:表达简明连贯,言之成理,150字左右。)五、写作(70分)20阅读下面的文字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说到底,才能和思想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像石缝里的一棵小树,虽然被扭曲、挤压,成不了旗杆

31、,却也可成一条遒劲的龙头拐杖,别是一种价值。但这前提,你必须是一棵树,而不是一棵草。 要求:(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2)角度自选;(3)立意自定;(4)题目自拟;(5)不得抄袭,不得套作。福建省高考压轴卷 语文试题答案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1(1)唯昭质其犹未亏(2)臣具以表闻(3)别时茫茫江浸月(4)相与枕藉乎舟中(5)衣冠简朴古风存(6)以中有足乐者(二)文言文阅读(15分)2(3分)A(正,作动词,纠正。)3(3分)C(是王叔玠向皇上表示诚意与忠心的。是说太宗不计前嫌,委以重任。这是王叔玠向皇上表明自己忠心劝谏的理由。是交待王叔玠当时辅政的事实。)4

32、(3分)C(郭公并非“善恶不分”,而是明知故犯。)5(3分)(1)杀了人却纳那人之妻,竟然还问我是对还是错,为什么呢?(意思对、语言通顺1分,“取”、“乃”译对各1分)(2)(3分)你给我评评房玄龄等人的才干,并且自己说说,你与这些人相比谁更贤能?(意思对、语言通顺1分,“材”、“孰与”译对各1分)【参考译文】王叔玠为人正直,与人交往不苟且附和。太宗任命他为谏议大夫。李世民曾经说:“只有君臣同心同德,那么国家就会安定。我虽不是贤明之君,但幸而有各大臣屡次规劝及纠正我的过失,但愿这样可以使天下太平吧。”王叔玠进言说:“古时天子有谏诤之臣七人,都因谏言不被采用,而相继死亡。现在陛下发扬你的美德,采

33、纳像我们这样的草野之人的意见,我愿竭尽愚钝之力,效力辅佐陛下。”王叔玠推诚尽忠,进荐善言,并常常想着规劝补益,太宗更加信任他。 一天,王叔玠进见,看见有一美人在皇上身边侍候。太宗指着她说:“庐江王不行道义,杀了她的丈夫而纳她为妾,怎么会不灭亡呢?”王叔玠离开座位回答说:“陛下认为庐江王做得对还是不对呢?”皇上说:“杀了人却纳那人之妻,竟然还问我是对还是错,为什么呢?”王珪回答说:“我听说齐桓公到郭国,问老百姓:郭君为什么灭亡?老百姓回答说:因为他能分清什么是善什么是恶。齐桓公说:如像你们这么说,他就是一个明君了,可为什么会到了灭亡的地步?老百姓说:不是这样的,郭君知道是好的意见却不采纳,知道是

34、错的事情却不停止做,所以灭亡。如今陛下知道庐江王灭亡的原因,他的美姬还在你的身边,我看陛下认为这样做是对的。知道那是错的事情(但还要继续做),这就是所谓知道不对的却不停止去做啊。”太宗十分欣赏他说的话。(嗟美:赞叹称美。) 太宗派太常少卿祖孝孙用乐律来教授宫中的乐人,因这些乐人的技能没有长进,孝孙多次被皇上责备。王叔玠与温彦博共同进言说:“孝孙是行事谨慎、恪守礼法之士,陛下让他来教女乐,又责备(谯:责备)他,国人岂不认为皇上太轻视士人了吗?”太宗愤怒地说:“你们这些人都是我心腹之臣,竟然附顺下人欺瞒我,替人游说说情吗?”温彦博惧怕,谢罪,但王叔玠不谢罪,他说:“我本来侍奉前皇太子,罪当受死,陛

35、下您怜惜我的性命,任用我,让我担任重要的职务,并要求我忠诚效力。现在陛下因私心而怀疑我,这是陛下对不起我,我没有辜负陛下。”皇上默不作声,感到惭愧,于是就不再追究了。 当时,王叔玠与房玄龄等一同辅佐朝政。太宗对他说:“你给我评评房玄龄等人的才干,并且自己说说,你与这些人相比谁更贤能?”王叔玠回答:“勤恳奉公为国,朝中事情没有不关心处理的,我不如房玄龄;文才武略,将相之才兼备,我不如李靖:上奏详尽明了,思虑恰当,我不如温彦博;治理繁重事务,事事必办妥,我不如戴胄;把谏诤作为自己的职责,以国君不及尧舜为耻辱,我不如魏征。至于抨击坏人坏事奖励好人好事,忌恨邪恶喜好善美,我和他们相比有一点点长处。”太

36、宗称好。(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6(6分)(1)(2分)本诗通过怀念汉闽越王,寄托了作者壮志难酬、抑郁不舒的苦闷。(2)(4分)这首诗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来抒写自己的情感。如颔联和尾联分别以傍晚时分站在山上所见到的凄凉秋景,来抒写自己内心的哀伤,情景交融,浑然一体。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7(5分)A C(A是在芦雪庵,湘云的联句最多。C爱斯梅拉达整天抱着的是枯萎的花束,伽西莫多对此很失望。)8(5分)(1)晴雯。(1分) 宝玉一开始很生气,与她大吵;晚上回来后,宝玉向她赔罪,让她撕扇子寻开心。(2分)她送给宝玉指甲和贴身小袄。(2分)(2)要点:涅赫柳

37、多夫把土地交给农民,收取租金;然后把租金定为农民的财产,由他们支配,用于纳税和村社事业。他打听到,卡秋莎生下孩子后就病了;孩子被送到育婴堂,但很快就死了;后来卡秋莎去当仆人,但不久就被赶走了。(每点1分,答出4点即可,语言表达1分。外国文学部分人物译名可酌情放宽)(二)文化经典阅读(6 分)9(1)(2分)君子用人出于公心,量才使用,用人不疑,疑人不用;(1分)小人用人出于利己,用人也疑,贪欲无穷,所以会求全责备。(1分)(2)(4分)君子特征:平易近人、容易相处;(1分)坚持原则、心怀坦荡。(1分)大丈夫标准:要有“行天下之大道”并推行到广大人民中去的宏伟志向;(1分)要有坚持这种志向的气节

38、操守。(1分)【参考译文】孔子说:“君子容易和他相处共事,但很难取得他的欢喜。不按正道去讨他的喜欢,他是不会喜欢的。但是,当他使用人的时候,总是量才而用人。为小人办事很难,但要取得他的欢喜则是很容易的。不按正道去讨他的喜欢,也会得到他的喜欢。但等到他使用人的时候,却是求全责备。” 孟子说:“大丈夫应该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里,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上,走在天下最光明的大道。得志的时候,便与老百姓一同前进;不得志的时候,便独自坚持自己的原则。富贵不能使我骄奢淫逸,贫贱不能使我改移节操,威武不能使我屈服意志。这样才叫做大丈夫啊!”三、现代文阅读(12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10. A(“也可以

39、是作品中的人物 ”错)11. (1)在艺术活动中,必须要融入作品中,一个使“我”化为“非我”的过程,(2)又能表现出“我”的鲜明的是非爱憎之感来,决不可无“我”。(一点1分)12.欣赏者面对一件艺术品,首先必须走进这个世界中去,领会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感情,领会作者创作的意图和甘苦的。其次,要发现这个艺术世界与现实世界的联系,要对作品中人物的所作所为,对作者所灌注在作品中的是非爱憎之感,表示出你个人的独立的态度来,显示出你的鲜明的个性“我”来。(每点2分,表达不通顺适当扣分)(二)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15分)(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13.BC(B富春江“俏”、“娇”、“美”确实显

40、出了其灵秀的特点,但从严子陵的傲世风骨展示的扬古启今的魅力看,并非柔美的,本题答案以偏概全。C“临流鼓棹,帆飞若驰”的光景“已不复见”,不是现在的景象)14.富春江“丰”的魅力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一是奇山异水风物独绝 ,二是具有扬古启今的文化魅力。富春江的自然山水是“俏”的:委婉袅娜、曲折多姿;是“娇”的:千嶂染翠、绿意溶溶;是“美”的:浪敛波平、深幽宁静。而作为人文景观的严子陵钓鱼台,碑文荟萃,更因严子陵的傲世风骨而让人们敬崇不已,撩拨着人们心头的重重波澜。(此是先概括在分析,各2分。也可概括分析合在一起,一点2分)15.我赞同观点(1)。首先,从标题和全文内容看,不管是梦是想还是见,文章从

41、头到尾都围绕“乌篷摇梦到春江”展开,而有关喧嚣的城市生活和歪邪世风只是一笔带过,详略主次已明。其次作者是在赞美富春江的静美和严子陵的高尚人格时才提及喧嚣城市生活、歪邪世风的,二者是为了反衬富春江的幽静和严子陵的傲世风骨而写的,是为赞美富春江服务的。总之,本文是通过叙写富春江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要表达的是对富春江的山水美、人文美的赞赏之情。(首尾句各1分,展开句各2分,表达不佳,适当扣分)我赞同观点(2)。首先详略只是表面的,全文对富春江之美有大量的描写,而批判的题旨正是建立在此基础上的,二者对比,具有以少总多之效。其次,文贵含蓄,尽管对喧嚣的城市生活和歪邪世风的批判似乎只是一笔带过,如此处理,

42、似露犹藏,更显本文的含蓄美。总之,文章合为时而著,本文也有现实针对性,批判当今喧嚣的城市生活和歪邪世风才是本文的主旨。(首尾句各1分,展开句各2分,表达不佳,适当扣分) (乙)实用类文本阅读(15分)13(5分)A E14(4分)冷静思考的结果:要培养新的国民,必须从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入手;贫苦农民的刺激;张大哥一家的贫苦状况,加深了他对乡村教育的认识。15(6分)观点一:陶行知献身乡村教育的实干精神值得学习。激情满怀,永不满足,不断追求新的目标;乐于接触贫苦群众,善于动员志同道合者加盟;为实现理想而自我牺牲、呕心沥血。观点二:陶行知从改造乡村教育入手改造中国的理想在当时是行不通的。人民群众与

43、三座大山的矛盾是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他认为“国运盛衰决于一转念间”,显得过于简单化;他的教育救国的构想过于理想化,脱离社会实际。观点三:陶行知既有远大理想又脚踏实地,值得学习。要提高中华民族的文化素质,必须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要注重调查研究,善于在社会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应有求真务实的精神,努力实现人生价值。(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以上任何一种观点或其他观点进行研究,即可根据观点是否明确、论述是否合理、理由是否充分酌情给分。观点明确,给2分;论述合理、理由充分,给4分。)四、语言文字运用(13分)16. (2分)C (A用语不礼貌;B“府上”称对方的家或老家;D用语不看对象。)17

44、(4分)(1)无所不至改为无微不至(2)第句应调至第句前面。(3)“敬礼”要顶格写。落款部分末行要注明写感谢信的时间。18(7分)【示例一】我认为要少低头看屏幕,多抬头。首先,长期的低头看屏幕会给自己的身体造成伤害,如增加辐射,容易患颈椎病,注意力不集中等,甚至会给危及生命;其次,常低头还可能使自己视野变得狭小,对丰富多彩的生活漠不关心,失去生活的原有美感;再者,由于缺少与亲人、朋友交流,人际关系就会变得生疏,使自己变得孤僻。因此,强烈呼吁低头族摒弃陋习,昂起高贵的头。【示例二】我认为适时低头看屏幕无可厚非。首先,手机、平板电脑等高科技产品的出现,是人们能够快速便捷了解外界信息,了解世界,已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其次,当今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属于自己整块的时间较少,利用一切零碎时间及时学习充电,可以使人进步提高;再者,大城市通勤路线的拉长,乘车路程枯燥无味,上网与外界沟通、玩游戏可以调剂精神。因此,该低头时要低头。五、写作(70分)参照2012年福建省高考作文评分标准。精品精品资料精品精品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