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历史总复习训练:1-2-7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Word版含解析.docx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900132 上传时间:2020-01-0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63.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考历史总复习训练:1-2-7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届高考历史总复习训练:1-2-7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届高考历史总复习训练:1-2-7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9届高考历史总复习训练:1-2-7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9届高考历史总复习训练:1-2-7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届高考历史总复习训练:1-2-7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Word版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考历史总复习训练:1-2-7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Word版含解析.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2-7一、选择题1有学者认为,1688年“光荣革命”开辟了一条英国式的发展道路,其基本含义是()A资本主义发展导致政治制度变革B保留国王但是实现了民主C各阶层沟通妥协最终实现制度变更D议会成为国家政治权力的中心【解析】 资本主义发展导致政治制度变革,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一般规律,与材料“开辟了一条英国式的发展道路”不符,故A项错误;1689年权利法案保留国王但是实现了民主,故B项错误;1688年“光荣革命”实质上是资产阶级及新贵族和部分大土地所有者之间所达成的政治妥协,这与各阶层沟通妥协最终实现制度变更相符,故C项正确;议会成为国家政治权力的中心是在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之后,故D项错误。【答

2、案】 C2(2018河南安阳调研)恩格斯指出:在英国,“资产阶级从来没有掌握过全权,甚至1832年的胜利,也还是让土地贵族几乎独占了政府所有的高级职位”。这反映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A具有妥协性和保守性B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C保留了英王行政大权 D未使资产阶级获得成果【解析】 根据材料“恩格斯指出:在英国,资产阶级从来没有掌握过全权,甚至1832年的胜利,也还是让土地贵族几乎独占了政府所有的高级职位”可知,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并未实现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的完全决裂而是双方一种相互的妥协与退让,故A项正确。【答案】 A3“在早期,英国人相信当一项议会立法违背普通权利和普通理性,或与上帝之法、自然正义

3、法则等相抵触,便可视其无效;但17世纪末以后,这种观点便过时了。”导致此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宗教改革的影响 B议会选举改革的推动C工业革命的影响 D议会至上原则的确立【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此变化”是指议会立法不再受制约。根据材料时间信息“17世纪末以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689年的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至上的原则,使英国成为君主立宪制国家,使君主的权力受到法律的制约,故D正确。【答案】 D4(2018湖南长郡中学模拟)光荣革命后,英国大土地所有者通过议会立法,解决了在扩大农场面积过程中碰到的阻碍,并通过改进耕作方式和引进新式农具、新农作物,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这表明当时英

4、国()A政治进步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B议会权力高于王权C大土地所有者要求掌控议会 D农业占据主导地位【解析】 材料反映出光荣革命后,随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资产阶级通过议会立法解决了农业发展过程中的“扩大农场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等问题,推动了经济的发展,故A项正确。【答案】 A5(2018云南师大附中模拟)英国光荣革命后,内阁会议由英王主持,全部行政权是由国王及其任命的政府大臣来掌握的,这些大臣完全对国王负责。1701年议会通过法案,规定:“凡是国王的诏令必须由同意这一诏令的政府大臣签署才能生效。”这项法规()A扩大了国王的权力 B开始建立君主立宪制C破坏光荣革命果实 D利

5、于责任内阁制建立【解析】 材料中的做法实际上扩大了内阁权力,削弱了国王的权力,故A项错误;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开始建立君主立宪制,故B项错误;材料中削弱国王权力维护了光荣革命的成果,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行政权逐渐从国王转移到内阁,有利于责任内阁制的建立,故D项正确。【答案】 D6(2018江苏苏州调研)据金色财经2017年5月3日报道:英国首相特蕾莎梅向伊丽莎白二世女王提请解散英国议会,并获女王正式同意,随即首相正式宣布解散议会。按照英国法律,议会解散后,议会下院所有席位自动空缺,但包括首相在内的所有内阁大臣仍保留现职位直至新内阁组建完成。由此可见,英国()A君主是实,立宪为虚 B首相有权

6、解散上议院C内阁和首相共同进退 D女王有制约首相实权【解析】 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其实是对议会负责,立宪为实,故A项错误;英国上院的议员不是选举产生的,由贵族组成并世袭,英国首相解散议会的时候,是只解散下议院,故B项错误;内阁成员集体负责,必须在大政方针上保持一致,要与首相共进退,与材料中“包括首相在内的所有内阁大臣仍保留现职位直至新内阁组建完成”相符,故C项正确;虽然保留了君主,但没有实权,由议会掌权,以议会内阁制为核心,故D项错误。【答案】 C7“光荣革命”后,英国逐渐形成以责任内阁为中心的君主立宪制,首相成为政府首脑。下列英国首相产生的程序,正确的是()A普遍选举国王批准议会任命B党内

7、选举本党获议会多数国王任命C国王任命当选政党领袖本党获议会多数D议会提议党内同意国王任命【解析】 依据英国首相由议会多数党的领袖担任的规则,国王批准首相之前,要经过党内选举和议会选举两道程序,但都与议会任命无关,故A项错误;依据所学,英国首相由议会多数党的领袖担任,一个政党成为多数党时就获得执政地位,党的领袖就会被国王任命为首相,故B项正确;在法律上,国王有选择和任命首相及其他内阁大臣的权力,但实际上,国王只能接受议会选举的结果,故C项错误;依据英国首相由议会多数党的领袖担任的规则,担任首相的前提是其所在的党通过选举成为议会中的多数党,与议会提议无关,故D项错误。【答案】 B81784年,英国

8、下议院以208票对196票延搁了首相小威廉皮特关于增收补助金的议案,并上书国王要求改组政府。小威廉皮特宣称:“我信任我的同僚,但我更信任自己。”为此,他采取的措施是()A交给最高法院裁决 B提交国王作出决策C悍然出兵驱散议会 D解散议会重新选举【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英国议会和内阁之间的关系,根据责任内阁制原则,如果议会通过了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下台或解散议会,重新选举,并未涉及最高法院,故A项错误;1721年责任内阁制形成后,国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因此国王没有决策权,故B项错误;悍然出兵驱散议会明显不符合史实,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中“我信任我的同僚,但我更信任自己”可推知他采取

9、的措施是解散议会,重新进行选举,故D项正确。【答案】 D9(2018山东青岛模拟)正如英国历史学家约翰坎农所说:“贵族权力在1761年达到顶峰”,英国“从外观上看和原来别无二致,所有稀奇古怪的东西都被保留下来,但实际上它比原来更狭隘、更具有寡头性质。”材料可用来说明英国()A资产阶级革命的必然性 B议会改革的必要性C贵族寡头政治的必然性 D工业革命的必要性【解析】 材料中呈现的时间是1761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16401688年,是在1761之前,故A项错误;材料信息“实际上它比原来更狭隘、更具有寡头性质”可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贵族仍然有很大权力,议会改革势在必行,故B项正确;根据“稀奇古

10、怪”“更狭隘、更具有寡头性”是对英国政治的批判,故C项错误;材料中呈现英国政治的弊端,不利于工业革命的开展,故D项错误。【答案】 B10(2018辽宁六校协作体联考)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爆发,“天赋人权”思想开始在英国广泛传播。新上台的辉格党政府开启了议会改革的大门。1832年,经过两党之间的激烈较量,在君主的强力干预之下,第一次议会改革法案正式通过。这次改革原因表述正确的是()A英国启蒙思想在美法两国革命的刺激下萌发B这次改革的根本原因是英王强力推动C工业革命使英国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化D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席位后主导了议会【解析】 根据材料“1832年第一次议会改革法案正式通过”,结合所

11、学,随着英国工业革命完成,工业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要求获得政治权利,故C项正确。【答案】 C11英国政治制度史中写道:“尽管1832年改革是相当保守的,但这次改革毕竟是向着贵族寡头借以垄断国家政治大权的堡垒旧的议会选举制度打响了第一炮。”这是因为改革()A改变了贵族把持英国政治的局面B防止了英国走向垄断帝国C使议会重回国家政治的权力中心D使议会席位分配趋于合理【解析】 1832年的议会改革制定了新的议会选举规则,使议会席位分配趋于合理,故D项正确。【答案】 D12二战时期,不论首相丘吉尔的演说如何出色,似乎仍然需要那位口吃的乔治六世,只有这位国王出现,才能使整个国家不分党派,不分种族,团结在

12、一起。这反映了当时英国()A国王与内阁在政治上共进退B君主立宪制削弱了首相权力C战时状态赋予国王行政大权D国王有不可替代的历史地位【解析】 材料信息“只有这位国王出现,才能使整个国家不分党派,不分种族,团结在一起”说明英国国王是维系英联邦的纽带,有不可替代的历史地位,故D项正确。【答案】 D二、非选择题13(2018湖南师大附中月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故唐制遇下诏敕,便先由门下省和中书省举行联席会议,会议场所称为“政事堂”。会议时,中书门下两省长官及侍郎皆出席。政府的最高机构,则在政事堂。凡属皇帝命令,在敕字之下,须加盖“中书、门下之印”,即须政事堂会议正式通过,然后再送尚书省执

13、行。若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是认为违法的,不能为下面各级机关所承认。在唐代,也并无皇帝不经中书、门下而径自颁下诏书之规定,事实上,唐代也确有不经中书、门下而皇帝随便下命令的。这是中国传统政治制度下一种通融性。因此中国皇帝不致如英国皇帝般被逼上断头台。摘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第43、44页(有改动)材料二 英国光荣革命后,内阁会议由英王主持,全部行政权是由国王及其任命的政府大臣来掌握的,这些大臣完全对国王负责。1701年议会通过法案,规定:凡是国王的诏令必须由同意这一诏令的政府大臣签署才能生效。1717年之后,英王不再主持并逐渐不参加内阁会议,开始形成由下院多数

14、党领袖任首相、主持内阁会议的惯例,1721年沃波尔成为英国第一任内阁首相(英国的责任制内阁开始逐渐形成)。摘自潘润涵简明世界近代史(括号内文字系添加)(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政治制度的特点。(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比较唐代政事堂和近代英国责任制内阁制度的异同。【解析】 第(1)问由材料“无皇帝不经中书、门下而径自颁下诏书之规定”“凡属皇帝命令,在敕字之下,须加盖中书、门下之印,即须政事堂会议正式通过,然后再送尚书省执行”信息概括。第(2)问相同:由唐代政事堂三省相互牵制与“凡是国王的诏令必须由同意这一诏令的政府大臣签署才能生效”可知唐代政事堂与近代英国责任内阁制都有分权与

15、制衡(监督)的特点,都起到了科学决策和提高行政效率的作用,都含有决策行政的程序性的制度设计(都是制度的创新)。不同:由材料“在唐代,也并无皇帝不经中书、门下而径自颁下诏书之规定,事实上,唐代也确有不经中书、门下而皇帝随便下命令的”与“凡是国王的诏令必须由同意这一诏令的政府大臣签署才能生效。1717年之后,英王不再主持并逐渐不参加内阁会议,开始形成由下院多数党领袖任首相、主持内阁会议的惯例,1721年沃波尔成为英国第一任内阁首相”可知政事堂主要是门下省监督决策过程,目的是加强君主专制,及通过分化相权加强了皇权。而责任制内阁主要是由议会监督责任内阁,责任制内阁逐渐分割国王行政大权进而掌握行政实权,

16、最终国王统而不治,保证了一定程度的资本主义民主。【答案】 (1)特点:皇权之下的分权;制度设计的程序化和理性化(或答唐代在君主专制政体下形成了集体决策的局面,君臣关系、中央各部门之间的关系都配合得比较协调,集权、制衡与监督机制不断完善);但从本质上看,唐朝仍然是君主专制的统治。(2)相同:都有分权与制衡(监督)的特点。都起到了科学决策和提高行政效率的作用。都含有决策行政的程序性的制度设计(都是制度的创新)。不同:政事堂:主要是门下省监督决策过程,目的是加强君主专制,通过分权加强了皇权。责任制内阁:主要是由议会监督责任内阁,责任制内阁逐渐分割国王行政大权进而掌握行政实权,最终国王统而不治,保证了

17、一定程度的资本主义民主。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研究制度,不该专从制度本身看,而该会通过与此制度相关之一切史实来研究。这有两点原因,一因制度必针对当时实际政治而设立而运用。单研究制度本身而不贯通之于当时之史事,便看不出该项制度在当时之实际影响。一因每一制度自其开始到其终了,在其过程中也不断有变动,有修改。历史上记载制度,往往只举此一制度之标准的一段落来作主,其实每一制度永远在变动中,不配合当时的史事,便易于将每一制度之变动性忽略了,而误认为每一制度是凝滞僵化,一成不变地存在”。摘自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结合材料与中国古代史或世界近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制度的形成与变迁”自拟一个论题,并

18、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简述须有史实依据)。【解析】 首先选一制度,自拟题目,题目要明确时间是中国古代还是世界近代、制度所起的作用,其次,与题目相呼应按时间顺序写出与制度形成有关的史实,最后总结该制度的作用。【答案】 评分标准:一等:概念解析准确,要素分解全面、科学;能够准确、充分运用中国古代史或世界史史实进行论证;逻辑严密、表述清楚。二等:观点较明确,解析较全面;能够运用中国古代史或世界史史实予以说明;逻辑较清晰,表述较清楚。三等:偏离概念解析对象、观点不明确;运用中国古代史或世界史史实不够准确或未引用史实,解析概念欠缺说服力;逻辑关系混乱,表述不清楚。示例:英国君主

19、立宪制的演变观点:君主立宪制的演变加快了民主化进程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是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革命取得成功的结果,1689年,议会通过权利法案,确立了限制王权和议会权力至上的原则,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初步确立;随后不断演变,18世纪初,国王不懂英语而很少参加内阁会议,于是重要大臣就出来主持内阁会议,并把内阁的意见向国王汇报,主持内阁会议的大臣成为了首相,内阁制逐渐形成并完善起来,国王“统而不治”,使君主立宪制进一步发展;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深入开展,工业资产阶级要求享有政治权利,1832年采取了降低候选人和选民的财产资格等改革措施,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参政权和选举权,后经历次议会改革使君主立宪制完善。综上所述,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的确立、发展和完善是国家权力重心的不断下移的过程,同时也是英国政治制度更趋民主化的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