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三历史人民版(江苏)《大一轮复习讲义》:必修第二册 专题8 专题综合训练(八)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900280 上传时间:2020-01-0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80.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高三历史人民版(江苏)《大一轮复习讲义》:必修第二册 专题8 专题综合训练(八)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版高三历史人民版(江苏)《大一轮复习讲义》:必修第二册 专题8 专题综合训练(八)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版高三历史人民版(江苏)《大一轮复习讲义》:必修第二册 专题8 专题综合训练(八)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9版高三历史人民版(江苏)《大一轮复习讲义》:必修第二册 专题8 专题综合训练(八)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9版高三历史人民版(江苏)《大一轮复习讲义》:必修第二册 专题8 专题综合训练(八)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版高三历史人民版(江苏)《大一轮复习讲义》:必修第二册 专题8 专题综合训练(八)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版高三历史人民版(江苏)《大一轮复习讲义》:必修第二册 专题8 专题综合训练(八) Word版含答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专题综合训练(八)一、选择题1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最核心的任务是()A巩固无产阶级政权 B恢复发展国民经济C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D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答案D解析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最核心的任务是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故D项正确。2下列对于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关于“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的方针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有利于奠定国家工业化的基础B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C有利于提高国家的国防能力D有利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国民经济的恢复答案D解析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是在国民经济恢复的基础上进行的,故D项是“一五”计划实施的前提而不是影响。3(2018南通、扬州联考)中共中央

2、在一份关于农村工作的文件中规定:生产队范围内的土地,都归生产队所有;生产队集体所有的牲畜、家具,公社和大队都不能抽调;有些生产大队,现在仍然作为基本核算单位,只要群众同意,就应该积极办好。这一文件的主要精神()A推动了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开展B落实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有利于当时国民经济恢复发展D改变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答案C解析“人民公社化”运动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导致国民经济出现混乱,19591961年,我国出现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中共中央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左”的错误,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故C项正确。4(2017盐城五月调研)195

3、6年12月,毛泽东主张允许国家市场的对立物自由市场存在,并且说这就是中国的“新经济政策”。这一主张得到了周恩来、刘少奇等中央领导人的赞同。这反映出当时的中国()A与苏俄新经济政策处于相同背景B摆脱了传统社会主义观念的束缚C探索与苏联经济体制不同的道路D出现了大起大落的经济发展模式答案C解析苏俄新经济政策的背景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所带来的严重的政治和经济危机,而毛泽东主张允许自由市场的存在,是基于社会主义改造之后的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故A项错误;虽然此时毛泽东提出允许自由市场的存在,但未能长期坚持下去,表明中共仍然未能摆脱传统社会主义观念的束缚,故B项错误;中国虽然向苏联学习,但并没完全照搬斯大

4、林模式,而是“允许国家市场的对立物自由市场存在”,故C项正确;出现大起大落的经济发展模式,是1958年“大跃进”才开始的,故D项错误。5(2018无锡一模,31)据湖北省公私合营企业私方人员安排统计,至1956年底,有68%以上的私方人员进入了国营企业,担任行政领导职务的达28.6%。这一现象说明()A国家重视保持合营企业稳定B合营企业经营方式没有改变C国家坚持了新民主主义原则D合营企业缺乏经营管理人才答案A解析据材料“有68%以上的私方人员进入了国营企业,担任行政领导职务的达28.6%”可知国家重视保持合营企业稳定,故A项正确。6(2017扬州三模)1958年6月12日,钱学森在中国青年报发

5、表科普文章称:“土地所能供给人们的粮食产量碰顶了吗?科学的计算告诉人们:还远得很!因为,农业生产的最终极限决定于每年单位面积上的太阳光能,如果把这个光能换算成农产品,要比现在的产量高出很多。”之后,“粮食卫星”从亩产数千斤一下子窜升到了数万斤。钱学森的科普文章()A直接导致了农业“浮夸风”B为“大跃进”提供科学依据C体现了科学家虚伪的一面D是当时社会政治风气的产物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1958年6月”可知,当时中央领导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的高速度,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并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故D项正确。71978年第三季度,国务院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提法是“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相

6、结合”。1982年9月,中共十二大上,又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上确立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观点。题干反映了()A改革开放后“左”倾错误一度占主导B1978年中央最早提出市场经济观点C中共中央不断探索经济体制的改革D中央继续发挥计划经济的辅助作用答案C解析改革开放后中共中央纠正了“文革”中的“左”倾错误,且题干中内容均是切合实际的经济体制的改革,故A项错误;题干内容无法体现“最早”,故B项错误;题干中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地位和作用不断进行调整,因而并不是仅发挥计划经济的辅助作用,故D项错误。8(201

7、8徐州一模,17)到1990年底,国家计划管理的商品已由1978年的将近400种逐渐减少为9种;同时,将850种生产资料由国家统一计划调拨变为市场调控。这表明我国()A经济体制已明显转型B政府干预日趋过时C计划经济时代已终结D产业结构得以优化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以看出我国的经济体制已经实现了明显的转型,即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到市场经济体制,故A项正确。9(2018启东一模,31)1978年,中国政府全年签订了78亿美元的外资引进协议,其中有一半左右金额是12月20日到年底的短短10天里抢签的合同。这反映出()A对外开放主要目的是吸引外资B中国完全打破了西方世界的外交孤立C中国政府改变现状的强烈愿望

8、D中国政府在工业化建设上的急躁冒进答案C解析对外开放的主要目的是利用外资发展经济,提升国力,故A项错误;1978年中国依然面临资本主义国家的外交孤立,并没有完全打破,故B项错误;根据题意,可知中国政府在1978年底快速引进外资以发展经济,体现政府要求改变现状的强烈愿望,故C项正确;材料中仅体现政府快速引进外资,未体现在工业化建设上的急躁冒进,故D项错误。101984年初,邓小平为深圳特区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从此中国改革开放进入一个全新时期。此后中国开始()A在大型国有企业中建立现代企业制度B开放沿海城市,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C着手加速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

9、济体制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融入全球化进程答案B解析材料反映的时间是1984年,在大型国有企业中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1992年,故A项错误;1984年我国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故B项正确;我国于1992年中共十四大上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与题目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是在2001年,故D项错误。11(2017盐城三模)1991年2月,解放日报先后发表四篇署名“皇甫平”的社评,社评高举改革开放大旗,指出“我们如果仍然囿于姓社还是姓资的诘难,那就只能坐失良机”。随即,人民日报求是等报刊纷纷发文,对“皇甫平”的观点进行指责和围攻。这实质上反映了当时()A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还

10、未确立B尚未形成市场经济体制的社会共识C仍然坚持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D苏联解体影响中国发展道路的抉择答案B解析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故A项错误;1991年对“姓社还是姓资”的争论说明市场经济体制大多数人还不能接受,表明市场经济体制的社会共识尚未形成,故B项正确;1978年后改革开放就开始突破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故C项错误;苏联解体是1991年12月,与材料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12有学者指出,新中国成立60年来人口流动的特点是前30年基本上是由政府主导或者控制的人口流动,后30年多是相对自由的流动。这从侧面反映了()A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丧失B经济体制

11、的巨大转变C城乡差别的消失D城市化发展进程加快答案B解析把握时代特征,新中国成立60年,前30年即是19491979年,后30年即19792009年。显然由政府主导或者控制,这是计划经济体制的体现,而自由的流动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体现。A、C两项说法错误,D项与题意不符合。二、非选择题13(2018常州模拟)新中国的经济体制随时代的发展不断调整。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材料一到1957年,中央各部直接管理的工业企业,从1953年的2 800多个增加到9 300多个,中央下达给工业企业的指标有:总产值、主要产品产量、职工总数、工资总额、劳动生产率、利润等12个指标。企业利润和折旧基金全

12、部上缴国家,纳入国家预算,企业全部费用由国家拨款解决。摘自中国近现代经济史(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经济体制的突出特点是什么?概括这种体制产生的历史背景。材料二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所有制结构图(2)材料二反映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的什么现象,它表明所有制转变的方向是什么?材料三全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 936元,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6.8%,是1997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 422元,实际增长7.7%年末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为2 610万人,比上年末减少290万人,按年人均纯收入669924元的标准,年末农村低收入人口为4 977万人,比上年末减少640万人。国家统计局

13、中华人民共和国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概括2004年中国经济增长的特点并分析推动经济快速增长的根本因素。答案(1)特点: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企业没有生产和经营自主权。背景: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确立。(2)现象:国有经济、集体经济的比重明显下降,城市个体及其他经济占有较大比重。方向:由单一公有制经济向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转变。(3)特点:全国城乡人民生活水平在原有基础上均有较大提高,是1997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城乡居民收入均有提高,农村绝对贫困人口数量持续下降。因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解析(1)第一小问特点,“中央各部直接管理”“中央下达给

14、工业企业的指标有”“企业利润和折旧基金全部上缴国家,纳入国家预算,企业全部费用由国家拨款解决”可以看出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企业没有生产和经营自主权;第二小问背景,结合时间“1957年”可以得出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2)第一小问现象,从饼状图可以看出:公有制经济占百分之百到个体和其他经济占50.5%说明国有经济、集体经济的比重明显下降,城市个体及其他经济占有较大比重;第二小问方向,反映了所有制转变由公有制经济向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转变。(3)第一小问特点,“全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 936元实际增长6.8%,是1997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年末农村绝对贫困人口

15、比上年末减少290万人,按年人均纯收入669924元的标准比上年末减少640万人”体现了全国城乡人民生活水平和收入均有提高;第二小问因素,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14在现代化的历程中,农业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是工业化、城市化的基础。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鉴于农产品价格低下和农民购买力猛降构成了大萧条的原因之一,罗斯福一上任就拟定一个农业法案。它旨在恢复农业购买力、减少农产品过剩。从结果上看,它则使农民的经济状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国家用补贴等重要杠杆来直接调控农业生产和提高农民购买力。这在美国历史上破天荒的,它严重修改了所谓“自由企业制度”及其运行方式,对挽救资本主义农业

16、起到了重要作用。罗斯福传材料二赫鲁晓夫上台时苏联的农业问题十分尖锐。赫鲁晓夫执政后首先改革农业计划制度。赫鲁晓夫指出绝不需要中央给集体农庄布置播种面积,规定牲畜的头数。为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赫鲁晓夫还在农产品采购制度方面进行了调整。在1953年的九月全会上,赫鲁晓夫提出要种植玉米。陆南泉苏联真相材料三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中国领导层看来,70年代农业成就不能满足本国需要,其失误在于计划不周和管理不力,在于农民缺乏努力工作和发挥积极性的动力。邓小平及其同僚依赖改变组织方式来提高农业生产率,市场力量在农村地区的作用也进一步扩大。从一开始,就多数农产品而言,新兴的市场便已存在,并被允许获得更大

17、的发展。1985年,经过连续三次创纪录的丰收。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罗斯福为挽救美国农业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你怎样理解罗斯福的措施“严重修改了所谓自由企业制度及其运行方式”?(2)根据材料二,概括赫鲁晓夫执政后是如何进行农业改革的?(3)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国农业改革的举措呈现什么特征?(4)上述有关农业改革,有成功、有失败,给我们留下了哪些启示?答案(1)措施:减耕减产;补贴农业;颁布农业法案。国家干预(或直接调控)。(2)扩大集体农庄的自主权;调整农产品采购制度;种植玉米。(3)特征:改革旧体制(改变组织方式);发挥市场作用。(4)启示:改革要适合国情;遵循经济发展规律;要减轻农民负担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