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历史人教版必修3学案:第七单元 第21课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Word版含解析.docx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900788 上传时间:2020-01-0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8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历史人教版必修3学案:第七单元 第21课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9-2020学年历史人教版必修3学案:第七单元 第21课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9-2020学年历史人教版必修3学案:第七单元 第21课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9-2020学年历史人教版必修3学案:第七单元 第21课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9-2020学年历史人教版必修3学案:第七单元 第21课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历史人教版必修3学案:第七单元 第21课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Word版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历史人教版必修3学案:第七单元 第21课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Word版含解析.docx(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21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学习目标课程标准重点难点1.了解我国教育发展的史实。2.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1.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历程、政策和成就,“科教兴国”的原因和影响。(重点)2.理解教育、科技、经济三者之间的关系。(难点)一、人民教育的奠基1召开会议(1)时间:1949年底。(2)内容建立人民教育事业。确立教育要为国家建设服务,学校要向广大工农开门,大力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3)意义:成功地将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改变为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的新中国的人民教育。2制定方针(1)时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2)方针:确定了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

2、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3采取措施:在发展全日制学校教育的同时,建立起半工半读的学校教育制度。4取得成就(1)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2)培养了大批素质较高的劳动后备军和德才兼备的建设人才。思维点拨新中国的教育方针提出的背景: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中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已经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处理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1.图一农民在田间参加扫盲学习 图二工农业余学校的老师举办速成识字法学习班上面两幅图片反映了怎样的信息?体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教育的什么特点?提示(1)信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开展扫

3、盲和工农识字教育。(2)特点:向工农和工农子女“开门”,体现了新中国教育为人民大众服务的特点。二、动乱中的教育1表现(1)各地大中小学一度停课,教育战线一片混乱。(2)1966年夏,高考制度被废止。(3)70年代初,高等院校开始招收“工农兵学员”。2影响(1)中国教育事业受到极大破坏。(2)各行各业专门人才缺乏。(3)整个民族文化素质大大下降。(4)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拉大了。历史认识“文化大革命”使我国教育事业遭受极大破坏,在一个时期内出现了“文化断层”“人才断层”,严重影响了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和现代化事业的发展。2.上面材料中的教育呈现了怎样的特色?主要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提示(1)特色

4、:教学内容与阶级斗争紧密相关,教材呈现出与工厂、社队紧密联系的特点。(2)原因:受“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思想,“教育革命”和“开门办学”等因素影响的结果。三、教育的复兴1教育的复兴(20世纪70年代末)(1)“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邓小平复出自告奋勇抓教育,整顿教学秩序,恢复高考制度。(2)提出教育应优先发展的思想,实行“科教兴国”发展战略。2教育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1)方针:“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2)措施基础教育: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制定义务教育法。中等教育: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并举。高等教育:增设了一批新兴边缘学科专业,建立了学位制度,改革高校招生与分配制度,扩大学校

5、办学的自主权。3教育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1)高等教育:“211工程”计划使一批重点高校和重点实验室迅速发展壮大。(2)教育投资实行国家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经费为辅的体制。社会力量办学应运而生,启动了“希望工程”。(3)基础教育:到20世纪末,已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4)西部教育:国家出资支持西部一批高校建设,在西部近200个县建立职业教育中心。(5)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增加教育经费,大力推动教育发展。归纳总结3恢复高考制度对我国有什么影响?提示(1)恢复高考制度是邓小平在政治上拨乱反正、开创改革开放新时代的一个突破口。(2)扩大了我国的人才来源,提高了人民的文化素质。4

6、为什么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为了发展教育,“文化大革命”后,我国政府采取了哪些重大举措?提示(1)教育能够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从而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和综合国力。教育能够为我国提供巨大的人才资源优势。(2)恢复高考制度、提出“三个面向”、加紧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提出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高等教育改革。主题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1新中国成立初期教育的特点史料一共同纲领第一条指明了我们反对什么,主张什么。因此,我们在教育上就要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这项任务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在具体步骤上则必须一步一步地求其实现。周恩来在全国高等教育会议上的讲话(1950年6月)教你读史

7、划线部分句子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之初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将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改变为社会主义方向的人民教育。问题思考(1)结合史料,分析新中国成立初期教育的特点是什么?答案史料表明新中国成立初期,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建立人民教育事业,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教育变为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的新中国的人民教育。史料二人民政府提供方针政策以保证城乡劳动者子女得到受教育的机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1951年)问题思考(2)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政府是怎样保证工农子女受教育机会的?答案在各类学校中优先录取工农子女入学接受教育。2“文化大革命”对教育事业的破坏史料改革教育,改革文艺,改革一

8、切不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以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在这场“文化大革命”中,必须彻底改变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我们学校的现象。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北大红卫兵批判校长陆平等 “文化大革命”对高等教育“反动学术权威” 严重破坏。图为“文化大革 命”中清华校门被砸问题思考(1)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对我国的教育作出了怎样的错误估计?(2)这种“教育革命”造成了怎样的后果?答案(1)认为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已经统治了学校,必须在“文化大革命”中彻底改变这种现象。(2)“左”倾错误统治了教育阵地,教育事业遭到了极其严重的破坏,使中国在一个时期内出现了“文化断层”“人才断层”的局面;严

9、重影响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和现代化事业的发展。3新时期教育的发展史料一1983年国庆前夕,邓小平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个题词成为新时期教育的基本方针。邓小平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问题思考(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邓小平的“三个面向”方针是在什么历史条件下提出的?(2)“三个面向”教育方针的提出有何意义?答案(1)改革开放后为提高民族的文化素质,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认识到国运兴衰,系于教育;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和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教育改革势在必行,需要明确改革的方向。(2)意义:这一方针为中国教育指明了方向,对教育改革发展,特别是对更

10、新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改革,促进素质教育等方面,都起了历史性的指导作用。史料二习近平说:当今世界的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归根到底靠人才、靠教育。源源不断的人才资源是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的重要潜在力量和后发优势。问题思考依据史料,分析习近平主席对教育地位的评价及形成其评价的原因。答案评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靠教育。原因: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是人才的竞争。现代中国教育事业的经验教训及对策1经验教训(1)切实落实优先发展教育的战略地位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2)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为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3)发展教育事业要

11、从基本国情出发。2对策(1)在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背景下,只有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培养大批人才,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迎接国际竞争的挑战。(2)把基础教育放在更加重要的战略地位;推动高等教育持续发展;加大西部地区教育和落后地区教育发展的支持力度。记知识纲要背核心术语1新中国成立以来,扫盲工作成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到2001年,中国实现了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战略目标。21986年通过了义务教育法;90年代以来,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加紧普及义务教育成为“科教兴国”的重要环节。3“文化大革命”对高等教育造成严重破坏。“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国家对教育工作拨乱反正。197

12、7年,恢复统一高考招生制度。20世纪80年代以来,高等教育迅速发展。1新中国的教育方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这一方针施行于()A新中国成立初期 B“大跃进”时期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答案A解析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可以看出这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因为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的社会性质是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2下图是一张高校赴校证,能持有该证,可能得益于()A国家实行“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发展教育B义务教育法保障了少年时期的受教育权利,为后来的深造打下了基础C“三个面向”的教育指导方针的提

13、出D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的影响答案D解析题干图片是1957年的一张高校赴校证。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毛泽东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3下表是某人所持的一张高校入学履历,他能持有该证可能得益于()姓名张卫红推荐评语性别男出身好,热爱伟大领袖毛主席、热爱中国共产党;阶级立场坚定,在农村广阔天地里锻炼20多年年龄35岁家庭出身贫农文化程度小学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大力发展教育B义务教育法实施C“文化大革命”期间推荐工农兵上大学D“文化大革命”后恢复高考答案C解析“文化大革命”期间,高考制度被废止,不需

14、要文化课考试就可以上大学,只要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和学校复审,这与材料中“推荐评语”相符,选C项。4“1978年春天,27万多青年学子白日放歌、青春做伴,跨入大学校门,尽情拥抱科学的春天。”能够与这一情景联系起来的是()A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实行改革开放B邓小平复出,恢复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C提出优先发展教育,实施“科教兴国”战略D实施“211工程”计划,发展高等教育答案B解析题目时间是“1978年春天”,A项是在1978年12月,B项“邓小平复出”是在1977年,“恢复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是在1977年底至1978年春,C项是在1995年,D项是在1993年。5(2017兰州高中期末联考)下列图

15、片所反映的内容,对新中国教育事业发展没有起到推动作用的是()A邓小平的“三个面向”题词B“希望工程”C扫盲教育D“文化大革命”时期的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答案D解析四幅图分别反映的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教育方针、新时期的“希望工程”、扫盲教育和“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教育现象。其中D项的内容对中国教育造成了很大的破坏,导致了人才断层。基础达标1(2018郑州高二检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识字是终身学习的关键,是民主和公民社会的基础工具,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更是最基本的人权。”中国高度重视全体民众的此项人权并为之而奋斗开始于()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B三大改造完成后C改革开放后D义务教育法颁布

16、后答案A解析材料强调的是中国重视全民受教育的权利。1949年底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确立学校要面向广大工农,大力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故选A。2王军同学在整理父亲的书房时,偶然发现书中夹着一张陈旧的大学招生宣传册,其中有介绍“教育大革命”的内容,学校办学体制有全日制、半工半读、业余学习三类。这本宣传册最早应印刷于()A20世纪50年代 B20世纪60年代C20世纪70年代 D20世纪80年代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学校办学体制有全日制、半工半读、业余学习三类,最早在20世纪50年代,故选A。3新中国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制定于()A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C“文化大革

17、命”时期D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答案B解析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我国的教育方针是使受教育者德、智、体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故选B。4新中国成立后各时期的教育方针具有不同的时代特点。下列属于“文化大革命”时期教育方针的是()A“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B“紧密结合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的实际组织教学”C“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D“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答案B解析A项为20世纪80年代的教育方针;B项体现了“文化大革命”时期“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教育指导思想;C项是1952年提出的教育方针;D项是1949年底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

18、会议规定的文化教育政策。5一部分青年“紧跟统帅毛主席”“满怀豪情下农村”,投入一场伟大的“上山下乡”运动中。这一现象主要发生在()A过渡时期 B“大跃进”时期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恢复高考后答案C解析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发生在“文化大革命”时期。6下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某一时期的中学语文课本封面,这一时期()A国家提出“科教兴国”战略B开始实施“教育大革命”C高校停止招生D颁布义务教育法答案C解析依据图片中的“彻底埋葬帝修反”出现在中学课本封面,体现了国家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特征,是在“文化大革命”时期,C项表述的是在“文化大革命”时期;A、D两项是在改革开放时期;B项开始于1958年。

19、7(2018惠州高二检测)“它还给了大家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那些在过去丧失了机会的年轻人,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接受教育。”“它”指的是()A恢复“双百”方针B恢复高考制度C改革开放D“科教兴国”战略答案B解析由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中“它”是指恢复高考制度,故选B。8(2018上饶高二检测)以下三张照片与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哪一历史现象直接有关() “大眼睛”“大鼻涕” “小光头”A教育要实行“三个面向”B教育要为“四个现代化服务”C启动了“希望工程”D实行“科教兴国”发展战略答案C解析1989年,共青团中央推出了“希望工程”,以促进贫困地区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三张照片上的孩子,就是“希望工程”

20、的三个形象代表,特别是“大眼睛”更为人们所熟知。9在实行改革开放的同时,邓小平提出教育应该优先发展的思想,国家制定一系列政策方针,把发展科技和教育事业放在现代化建设的首位,大量增加教育投入,即()A恢复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B制定义务教育法和启动“希望工程”计划C实行“科教兴国”发展战略D实施“211工程”计划答案C解析把发展科技和教育事业放在现代化建设的首位即实行“科教兴国”发展战略。10(2017贵州学业水平测试)199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强调坚持以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这一决定的核心主张是()A科学技术

21、是第一生产力B扫除青壮年文盲C实施“科教兴国”战略D加强教育,提升民族素质答案C解析材料中“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体现了“科教兴国”的战略,其余各项的表述都不全面。能力提升1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站资料: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文盲半文盲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由60%以上下降到38.1%,年均扫盲人数为604.3万人。这一成就取得的主要原因是()A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成果B进行“教育革命”的结果C向工农和工农子女“开门”的办学方针的影响D义务教育法的推动答案C解析A、D两项是改革开放时期的内容,B项“教育革命”是“文化大革命”时期对教育的破坏,故只有C项是新中国成立之初教育

22、发展的原因。12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58%的翻译人员致力于工程技术,其中14%的人搞农业,24%的人搞纯科学,只有14%的人从事人文和社会科学的翻译出版的中国书籍中译自俄文的书籍占了38%到45%,而其他语种的翻译只占3%到6%。这一现象的背景是()A洋务运动的兴起B以俄为师,国共两党实现合作C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D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答案D13下图是“文化大革命”期间知识青年在田间工作的状况,这是当时广大学生“认真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一个缩影。这种教育在当时所产生的影响主要是()A民族文化素质得以提高B中国与世界的差距得以缩小C封建文化糟粕得以清除D国家出现“文化断层”“人才断

23、层”的不利局面答案D解析“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使民族文化素质不是提高而是下降;差距不是缩小而是拉大;封建文化的糟粕是否彻底清除与此无关;因为这一时期偏重政治和劳动教育,忽略了科技文化知识的培养,导致了D项现象的出现。14下面是1977年以来几个重要年份高考报考人数与录取人数统计图。导致1977年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缓慢B当时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较低C“文化大革命”对高等教育破坏严重D人们对教育的重视不够答案C解析1977年,国家恢复统一高考招生的制度,大批受“文化大革命”影响而未能参加高考的高中生报名参加考试,而当时的高等院校的招生人数却很少,所以出现了图中

24、所示情况。故选C。15(2017威海期末测试)观察下图,从图中统计数字的变化可得出的结论是我国()A教育得到持续发展B义务教育已经完全普及C“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得到落实D“科教兴国”战略全面实施答案A解析材料中从1949年到2008年我国小学、初中和高校的入学率和在校学生人数明显增加,体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的持续发展,故A项正确;义务教育是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在2001年基本完成,与题目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是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故C项错误;“科教兴国”战略是1995年提出的,与题目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是世

25、界上最先注重发展教育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中国的教育体系开始时比任何其他地方的教育都较为开放和自由可是后来由于过分强调形式主义和严格的考试评分制度,而使这种教育体系变得死板和僵化了”。19世纪下半叶,“西学东渐”之风日盛,1898年清政府迫于各种社会压力,开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教育改革。材料二高度集中这样一种特点,对于新兴的社会主义教育来说,在那种历史条件下有它的合理性。从建国初直到“文化大革命”前夕,新中国教育有了相当快的发展,为日益高涨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了大批人才,奠定了一个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基本框架。“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左”的思想影响,教育事业遭到严重破坏,整个民族文化

26、素质大大下降,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拉大了。材料三党的十二大把教育确定为“经济发展战略重点之一”,十三大提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十四大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教育改革不断向深层推进,教育事业得到新的发展。1995年5月,党中央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1)根据材料一回答“考试评分制度”指什么?“变得死板和僵化”是在什么时期?“第一次大规模的教育改革”是在哪次运动中?(2)结合材料二回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教育借鉴了哪一国家的经验?“文化大革命”期间的教育说明了什么?(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我国教育发展的基本经验有哪些?答案(1)制度:科举制。时期:明朝采取“八股取士”以后。运动:戊戌变法。(2)国家:苏联。说明: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是一个国家、民族综合素质提高的关键。(3)必须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方针;必须坚持教育改革;必须坚持按中国的国情办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四有”新人;必须把尊师重教的思想落到实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