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度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讲义:第31讲 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与经济全球化趋势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902129 上传时间:2020-01-0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8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度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讲义:第31讲 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与经济全球化趋势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9年度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讲义:第31讲 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与经济全球化趋势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9年度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讲义:第31讲 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与经济全球化趋势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9年度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讲义:第31讲 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与经济全球化趋势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9年度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讲义:第31讲 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与经济全球化趋势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度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讲义:第31讲 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与经济全球化趋势 Word版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度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讲义:第31讲 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与经济全球化趋势 Word版含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31讲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与经济全球化趋势一、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一)从“欧共体”到“欧洲联盟”1发展(1)1967年,西欧六国建立欧洲共同体。(2)1991年12月,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签署,使欧共体朝经济和政治一体化方向迈进了一大步。(3)1993年11月1日,欧洲联盟成立。(4)2007年由12国发展至27国,并呈不断扩大的趋势。(5)1999年欧元问世,2002年进入流通领域。2评价(1)欧盟在经济建设领域成就巨大,与美国、日本并立为世界经济三强。(2)欧盟对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有着重要影响。(二)北美自由贸易区1原因:西欧和日本的崛起对美国的霸主地位提出了挑战。2形成(1)199

2、2年,美国、加拿大、墨西哥三国正式签署北美自由贸易协定。(2)1994年1月1日,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生效。3特点:是世界上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自由贸易区。4影响:对三国经济发展都起着积极作用,加强了本区域经济的优势。(三)亚太经合组织1背景(1)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2)北美自由贸易区已显雏形。(3)亚洲地区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明显上升。2演变(1)1989年,澳大利亚总理霍克访韩时提出。(2)1989年,亚太经合组织正式问世。(3)1991年,中国与中国台北、中国香港一起加入。3活动:召开领导人非正式会议(1)1993年在美国西雅图举行首次会议,发表经济展望声明,提出亚太经合组

3、织大家庭精神。(2)2001年在中国上海举办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4意义:适应了亚太地区的发展要求,有利于促进本地区经济合作与发展大计。特别提示亚太经合组织与欧盟在合作方式上的不同(1)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是论坛性经济组织,其合作方式基于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具有强制性。(2)欧盟是经济政治联盟,各成员国通过谈判制定共同遵守的规则,具有约束性。二、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和中国的加入(一)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1背景:作为临时适用的多边贸易协定,关贸总协定难以适应时代潮流。2建立(1)1995年1月1日,正式建立,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2)截至2008年7月,共有153个成员。3宗旨和原则(1)与关贸总

4、协定基本相同。(2)通过市场开放、非歧视性和公平贸易等原则的实施,达到推动世界贸易自由化的目标。4历史意义(1)标志:全球有序的自由贸易新时期开始世界贸易进一步走向规范化。以贸易自由化为中心,囊括当今世界贸易诸多领域的多边贸易体制大框架构筑起来。(2)世界贸易自由化将在相互妥协、互相监督、尽量有序的基础上进行。(3)表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又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背景(1)中国是关贸总协定的创始成员之一。(2)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发展,世界和中国相互需要。2加入(1)1986年开始的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方地位的谈判无果而终。(2)1995年11月,中国由“复关”谈判转为申请加

5、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谈判。(3)2001年11月10日,多哈会议正式批准中国加入,使中国同时面临着机遇和挑战。特别提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最大障碍:中国是以发展中国家还是以发达国家的身份加入世贸组织。(三)世界面临的问题与挑战1发展问题(1)原因二战后,存在殖民主义的历史影响和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起主导作用,掠夺和剥削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国内政局动荡,债台高筑,饥荒不断。(2)问题:使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严重恶化,使世界经济面临大规模动荡的危险。(3)对策: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2全球性问题(1)问题:环境污染、人口爆炸、能源危机、恐怖组织活动猖獗等问

6、题直接危及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影响全人类的根本利益。(2)对策: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1关税同盟关税同盟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签订协定,相互间免征关税和取消其他壁垒,并对非同盟国家实行统一的关税率而缔结的同盟。它在一体化程度上高于自由贸易区,它除了包括自由贸易区的基本内容外,成员国之间对外还建立统一的关税率。结盟的目的在于使参加国的商品在统一关税之内的市场上处于有利的地位,排除非同盟国商品的竞争,它开始带有超国家的性质。如欧洲经济共同体实行经济一体化的基础,就是关税同盟。2反倾销(AntiDumping)指对外国商品在本国市场上的倾销所采取的抵制措施。一般是对倾销的外国商品除征

7、收一般进口税外,再增收附加税,使其不能廉价出售,此种附加税称为“反倾销税”。如美国政府规定:外国商品刚到岸价低于出厂价格时被认为商品倾销,立即采取反倾销措施。虽然在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中对反倾销问题作了明确规定,但实际上各国各行其是,仍把反倾销做为贸易战的主要手段之一。2016年1月18日,世贸组织再次裁定欧盟对中国紧固件反倾销违规。考点一“合作、竞争、发展、共赢” 经济区域集团化1经济区域集团化的特点(1)基本形成以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为中心的格局。(2)区域内的合作程度日益加深,规模日益扩大。(3)区域经济集团的成员结构发生显著变化,由发达国家扩大至发展中国家。2唯物史观辩证看待

8、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影响(1)积极:有利于成员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成员之间经济差距的缩小。对国际资本、技术、人才和商品的流向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增长。进一步增强了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2)消极:由于区域经济集团的排他性,使贸易保护主义再度抬头,导致国际竞争加剧。区域经济集团以发达国家为主导,因此使南北差距加大,贫富分化加剧,国家间的不平衡加剧。3欧洲一体化的特点(1)从单一经济领域扩展到多种经济领域。(2)从经济一体化向政治一体化方向发展。(3)开创了出让部分国家主权建立共同管理和协调机制的区域和平发展模式。(4)成员国规模不断扩大,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20

9、17课标全国,35)1976年,美、英、法等西方国家组成七国集团,协调经济政策以解决世界经济难题,俄罗斯加入后成为八国集团。1999年,八国集团国家和中国、巴西、印度等组成二十国集团,寻求合作以促进国际金融稳定和经济持续增长。从这一历程可看出()A世界格局的变化冲击旧的世界经济秩序B经济全球化深入到贸易金融领域C越来越多的亚非拉国家进入世界体系D区域经济集团从封闭走向开放弄清题意本题以西方国家建立的七国集团的发展演化为切入点,主要考查二战以来世界经济的发展与政治格局变化的关系。技巧运用经济全球化深入到贸易金融领域是在19世纪晚期,其表现是跨国公司的出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得到迅速发展,故B项错误

10、;19世纪中后期,伴随着工业革命西方国家的殖民扩张,越来越多的亚非拉国家被卷入世界体系,故C项错误。难点辨析本题最难排除D项。二十国集团只是一个国际经济合作论坛,无论是最初的七国、八国,还是后来的二十国,都不属于区域经济集团,且单从一个集团加入国家的增加是无法体现从封闭走向开放的,故D项错误。答案正解依据材料,二十国集团最初的七国主要是发达国家,后来的二十国,加上了俄罗斯、中国、巴西、印度等新兴市场国家,这些国家在世界经济秩序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冲击了由西方大国主导的世界经济旧秩序,而这些国家的崛起又与两极格局结束、多极化趋势的加强紧密相关,故A项正确。1欧洲一体化的关键法德和解戴高乐认为,“如

11、果不建立一个统一的、强大的欧洲,欧洲就将成为美苏窥伺的地方,成为美苏争夺势力范围的战场”,主张欧洲联合自成一极,形成第三种力量,以便结束两极分治世界的局面。“决定世界命运的是从大西洋一直到乌拉尔的欧洲,即整个欧洲。”对戴高乐来说,欧洲联合既是振兴法国经济的重要手段,又是恢复大国地位的重要途径。1963 年,(法德)两国政府签订了法德合作条约,法德结盟,构成了西欧联合的基础和推动西欧共同体市场向前发展的动力。摘编自袁红试析戴高乐独立自主外交政策发现问题二战后法德化干戈为玉帛,由对抗走上了合作之路。命题角度欧洲一体化形成的背景;二战后的法德关系;欧洲一体化的实质。2英国的务实举措:由观望到加入欧洲

12、的一体化今天我们看到欧陆正在崛起一个蓬勃发展的国际组织欧洲经济共同体,它的力量通过其规模显示出来;他有1.7 亿以上的人口,相比之下,英国的人口只有5 000 万。他们的人力资源是非常巨大的他们的工业生产增长率是很高的。1960 年六国的内部贸易提高了30%,相比之下,欧洲自由贸易联盟七国(奥地利、丹麦、挪威、葡萄牙、瑞典、瑞士和英国)的内部贸易才增长了16% 。英国外交部长爱德华希思在英国议会下院的演说,1961 年5 月发现问题英国外交部长在英国议会下院游说是因为看到了欧洲经济共同体的成果。命题角度英国传统的欧洲大陆政策;英国经济实力的衰退;英国由申请加入欧共体到全民公投退欧的实质。3加入

13、亚太经合组织(APEC)给中国带来的机遇亚太经合组织的目标是发达成员和发展中成员分别于2010年和2020年实现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也就是最大限度地消除各种贸易壁垒1995年的大阪会议上,中国宣布将从1996年起大幅度降低进口关税税率。之后,中国数次降低了平均税率。到2001年,中国的进口商品平均关税已经下降到15%左右。中国与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关系发现问题中国加入APEC后通过削减关税,实现了资源共享,这有利于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命题角度合作、竞争、发展、共赢的共识;中国对外开放的进程;中国加入APEC的机遇与挑战。考点二是馅饼,还是陷阱?经济全球化1唯物史观辩证看待经济全球化的影响(1

14、)积极影响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促进了资本、人员、贸易、资源等生产要素的全球优化配置,降低成本和提高生产率,推动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使商品和服务更丰富,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推动了世界产业结构的调整。为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提供了机遇,有利于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经验,改善产品结构等。推进人类文明进步。有利于形成人类新的共同价值观念和新的人类文明,打破西方在人类文明中的主导地位。(2)消极影响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在国际经济竞争中,由于资本、科技等方面的差距,发达国家成为获利者,发展中国家处于劣势和被动地位,影响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经济危机的传染性和破坏性增强。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国经济

15、互相依赖程度不断加深,某国发生经济危机,将会迅速蔓延,影响全球,传染性和破坏性都大大增强。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突出。发达国家高污染企业的转移和对发展中国家资源进行的掠夺性开采,都严重破坏了当地的自然环境,加剧了全球生态危机。加剧了全球范围内文明和价值观念的冲突。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力图推广西方的价值观。2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集团化之间的联系(1)经济区域集团化对经济全球化具有促进和阻碍的双重作用。一方面,经济区域集团都存在一定的保护倾向,具有一定的排他性,一段时间内对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有不利的影响。另一方面,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迅速发展,又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因为区域经济

16、组织的出现,使世界社会生产力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各区域经济组织通过谈判制定相关的政策,使各国经济逐步参与并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中,从而推动了世界范围内经济的进一步联合和融合。(2)经济区域集团化是最终实现经济全球化的重要途径和步骤,经济全球化则是经济区域集团化的最后归宿。反全球化是反对全球化本身吗?分析史料,论证反全球化是全球化的必然伴生物。史料反全球化是全球化的必然伴生物,其影响与规模已经构成另一种全球化。从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趋势看,全球化是世界走向相互依存网络的历史潮流。反全球化事实上并不是反对全球化本身,而是反对全球化带来的各种问题。但是,靠街头抗议解决不了问题。同样,漠视反全球化现象对

17、全球化的未来发展也不利,应该建设性地思考如何拥有一个合理的全球经济与全球社会。摘编自庞中英值得深思的反“全球化”浪潮提示:从全球化的必然趋势、带来的全球性问题以及对策等方面进行论证。论证:答案全球化是历史发展潮流,促进世界经济的整体发展,加强了国家之间的相互依存,为各个国家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而反全球化是全球化的伴生物,因为反全球化是全球化过程中引发的全球性问题而产生的(如,发达国家就业机会减少;贫富差距拉大;环境污染严重;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受影响;恐怖主义等);我们应该正视全球化带来的问题,因势利导、趋利避害、主动融入全球化。1经济全球化是“发达国家的游戏”“全球性,不折不扣的是一个名称,指

18、示着这么一种意识形态机制;它试图一劳永逸地将整个世界当作一件价值连城的奖品,一些民族国家(发达民族国家)以全体名义得天独厚地占有这件奖品。”拉德哈克瑞什南全球化、欲望和代表的政治发现问题全球化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都是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是发达国家掠夺世界的新途径。命题角度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问题;国际经济新秩序建立的必要性。2经济区域集团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虽然存在着一些推动全球化的经济力量,但是更存在着极强的文化和政治壁垒对于多数(跨国公司的)其他生产部门和所有的服务业而言,区域化比全球化的意义更大。三极区域(美、欧、日)以异质性而不是同质性为特征。”国际企业管理学会主席阿

19、兰鲁格曼发现问题“以异质性而不是同质性为特征”这句话表明作者认为区域集团化与经济全球化是矛盾对立的,与教材观点有差异。命题角度影响经济区域集团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因素;经济区域集团化与经济全球化同质性的必然性。3全球化进程中的“英国主导论”“如果不是英国人的统治扩张到世界各个角落,我们很难相信,自由资本主义的框架会在全球如此多的不同经济体内成功地建立起来。他认为,英语“也许是过去三百年中最重要的一项出口。今天有三点五亿人以英语为第一语言,约四点五亿人以英语为第二语言。也就是说,地球上大约七个人中就有一人会说英文”。 英国历史学家尼尔弗格森帝国发现问题尼尔弗格森站在英国的立场上,过分强调英国在全球化

20、进程中的主导作用,其观点具有片面性。命题角度全球化进程中的大国与落后国家不同的角色;全球化进程中不同文化与意识形态的扩张与融合。全国卷5年考题统计时间题号时间题号2017全国,352016全国,34、352015全国,352014全国,35全国,352013全国,321命题点:新兴独立国家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努力(2016课标全国,34)观察下表成立时间名称1955国际茶叶委员会1960石油输出国组织1962可可生产者联盟1970天然橡胶生产者协会推动表中所列国际组织出现的主要因素是()A发达国家经济高速增长造成的资源紧缺B新兴独立国家应对不利的国际经济秩序C经济全球化开始扩展到生产领域D经济

21、的区域集团化取得显著成就答案B解析表格中的国际组织都与新兴独立国家有关,这是它们应对不利国际经济秩序的努力,故选B。发达国家一直以来都是对外进行资源掠夺,表格所列国际组织与发达国家资源紧缺无关,排除A;经济全球化从一开始就涉及生产领域,排除C;表格中的经济组织不是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表现,排除D。2命题点:美国对欧政策对欧洲一体化的影响(2016课标全国,35)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援助欧洲复兴计划,并敦促欧洲方面首先拟定一项联合性质的计划,要求该计划即使不能得到所有欧洲国家的同意,也应征得一部分国家的同意。马歇尔计划体现出来的美国对欧政策()A有利于煤钢联营的建立 B促成了欧美平等伙伴

22、关系C导致欧洲出现对峙 D成为德国分裂的根源答案A解析煤钢联营建立于1951年,西欧六国把煤、钢等战略物资捆绑在一起,这符合马歇尔计划“欧洲一部分国家联合”的意图,A项正确。马歇尔计划实施时,西欧是受制于美国的,排除B;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欧洲就出现了两大阵营的对峙,排除C;美苏冷战是德国分裂的根源,排除D。3命题点:欧元问世的意义(2014课标全国,35)有学者指出,欧元作为具有震撼力的新事物,它的问世成为21世纪初欧洲甚至是国际金融领域的重大事件。欧元的巨大作用表现在()A推动欧盟内部统一市场的发展B消除了欧盟各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壁垒C促进了欧盟对外贸易额的增加D巩固了欧洲在世界经济中

23、的领导地位答案A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把握欧元对欧洲乃至整个国际金融领域的影响。欧元的问世,只是有助于解决欧盟部分国家的贸易壁垒问题,并不能消除欧盟各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壁垒,排除B项;D项错在“领导地位”。A项彰显欧元推动欧盟内部统一市场的发展,C项反映了欧元的使用促进欧盟对外贸易的发展,A、C两项相比,欧元对推动内部统一市场的发展作用更大。4命题点:欧洲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2014课标全国,35)如图为波兰开放边境线时的情景,它反映的是()A冷战结束 B华约解体C北约东扩 D欧盟扩大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图中旗帜是欧盟的旗帜。欧盟成立于1993年,A、B两项的时间均在此之前,而图中的欧

24、盟旗帜与北约无关,排除C项。5命题点:欧洲六国率先联合的历史根源(2013课标全国,32)1950年,法国提出欧洲应该超越国家的藩篱联合起来。这一建议得到联邦德国等国家的支持,但英国等一些国家反对成立超国家的机构,只有法、德、意等六国实现了联合。六国率先实现联合的直接原因是这些国家()A屡遭战争重创 B社会制度相同C发展水平相近 D历史上关系紧密答案A解析从材料信息看,法国提出建立超越国家的机构,得到了联邦德国等国的支持,却遭到了英国等国的反对,最终法、德、意等六国走向了联合。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其直接原因是六国屡遭战争重创,拿两次世界大战来说,法国、德国、意大利都是主要参战国和主要战场,损失

25、惨重,英国是两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参战国,本土却基本没有遭到战争破坏。建立超越国家的机构,可以有效避免战争,故选A项。英国与法、德等国社会制度相同、发展水平相近、历史上关系紧密,不能成为英国反对联合的理由。6命题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2014四川文综,14,节选)历史叙述、历史解释和历史评价是历史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经济全球化呈现出“从无序向有序”发展的趋势。参照上图,结合所学知识叙述这一趋势。答案(1)新航路开辟后的早期殖民扩张,显示出全球化开始时的无序状态。18世纪后期开始的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扩大,确立了国际经济交流的基本准则。19世纪后

26、期开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经济的整体化趋势,第一次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劳动分工的基本格局。20世纪中叶,世界银行等世界性经济组织的建立,促进了世界经济的体系化、制度化。20世纪末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标志着全球有序的自由贸易新时期的开始。解析第(1)问必须点出从早期的无序到后期的有序,注意把握图片中的相关事件,分析其影响。早期殖民扩张的史实体现了经济全球化的无序状态,两次工业革命的史实说明经济全球化逐渐进入正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及关贸总协定的建立说明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体系化、制度化,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说明世界经济全球化更加有序。1命题点:欧洲的经济区域一体化过程中的主权意识和

27、权力让渡(2017咸阳三模,35)1965年,德、意等国提议把欧共体内部决策机制从“一致通过”改变为“多数赞成”,法国总统戴高乐用“缺席政策”来抵制。“空椅危机”迫使欧共体同意法国提出的决策机制全体一致原则。上述现象反映了()A民族国家利益阻碍了欧洲一体化进程B西欧各国联合起来以摆脱美国的控制C超国家倾向和维护国家利益间的分歧严重D德、意与法国争夺欧共体领导权斗争激烈答案C解析德意等国提议把欧共体内部决策机制从“一致通过”改变为“多数赞成”,体现了超国家倾向,法国总统戴高乐实施“缺席政策”坚决抵制,体现了对国家利益的维护,民族国家利益阻碍了欧洲一体化进程材料中没有体现,故A项错误;西欧各国联合

28、起来以摆脱美国的控制材料中没有体现,故B项错误;超国家倾向和维护国家利益间的分歧严重符合题意,故C项正确;德、意与法国争夺欧共体领导权材料未体现,故D项错误。2命题点:英国入欧与脱欧(2017成都三模,35)1975年,面对日益恶化的经济形势,英国下院就英国是否留在欧洲共同体内举行全民公决,大约65%的选民参与了投票,其中67.2%的人投赞同票,32.8%的人投反对票,英国最终留在欧洲共同体内。这反映出()A体化不利于英国发展B欧共体内部出现分裂C英国民主制度受到冲击D西欧整体实力的上升答案D解析据材料“67.2%的人投赞同票,32.8%的人投反对票,英国最终留在欧洲共同体内”可知,英国人民大

29、部分还是赞同留在欧共体内,反映了西欧凝聚力强,整体实力上升,故D项正确。3命题点:欧洲的经济区域一体化中的经济不平衡(2018河北衡水金卷高考模拟,35)以下是20022012年欧洲27国失业人口的差异变化图。该图反映出当时()A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日益增强B欧盟新老成员国之间摩擦不断C欧盟成员国经济发展水平并不平衡D欧洲一体化的阻力将越来越大答案C解析失业人口的对比度与集团化趋势并没有直接关系,故A项错误;欧盟新老成员国之间的失业人口对比度并不能体现其之间的矛盾与摩擦,故B项错误;也体现不出欧洲一体化的阻力将越来越大,故D项错误。4命题点:中国与经济全球化(2017全国卷高考临考冲刺押题卷四,

30、35)2017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张家口市文联副主席钱宗飞向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提交了关于在张家口建立中蒙俄自由贸易试验区,打造“一带一路”中国北方示范点的建议,这一建议的合理性是基于()A新独立的国家大量增加B中蒙俄经济一体化C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D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答案D解析蒙古、俄罗斯不属于新独立的国家,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出中蒙俄自由贸易的发展,但还未达到一体化的程度,故B项错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是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是这一建议的合理性的主要原因,故C项错误;在张家口建立中蒙俄自由贸易试验区,体现了世界自由贸易的发展,这与经济全球化发展密切相关,故D项正确。5命题点

31、:文化竞争背后的政治角逐(2018全国卷高考临考冲刺押题卷,35)西方学者弗雷德里克马特尔在其所著的主流:谁将打赢全球文化战争中认为,世界文化大战已经爆发,这是通过文化与信息的传播来赢取新的地区影响力而展开的战争。作者意在说明()A文化竞争背后所隐藏的政治角逐B美国在国际文化竞争中影响减弱C世界在多极化下矛盾趋向于缓和D文化碰撞引发新的地区矛盾冲突答案A解析“世界文化大战已经爆发,这是通过文化与信息的传播来赢取新的地区影响力而展开的战争”可知文化的竞争不仅指文化竞争,可能还包括国家的地区影响力,即政治角逐,故A项正确。6命题点:发达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的地位(2017全国卷高考临考冲刺押题卷三,35)齐世荣指出:“目前,世界上虽然有许多不同层次的集团化经济,但是具有全球性影响的只有美、欧、日三家,它们占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70%。”这意味着经济区域集团化()A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B对发展中国家没有影响力C发达国家占据着主导地位D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答案C解析据材料“目前,世界上虽然有许多不同层次的集团化经济,但是具有全球性影响的只有美、欧、日三家,它们占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70%”可以得出在经济区域集团化中发达国家占据着主导地位,故C项正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