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秋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练习:单元综合检测(七) 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902517 上传时间:2020-01-0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秋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练习:单元综合检测(七) 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0秋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练习:单元综合检测(七) 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20秋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练习:单元综合检测(七) 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20秋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练习:单元综合检测(七) 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20秋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练习:单元综合检测(七) 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秋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练习:单元综合检测(七) 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 Word版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秋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练习:单元综合检测(七) 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 Word版含答案.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单元综合检测(七)(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总统杜鲁门指出:“世界已分为极权政体和自由国家两个敌对堡垒。”他把世界分成“两个敌对堡垒”的标准是()A是否推行霸权主义B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C社会经济发展水平D社会性质和意识形态解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推行“冷战”政策,杜鲁门提出“杜鲁门主义”,要求援助“自由国家”,遏制共产主义,因此“极权政体”和“自由国家”的标准就是社会性质和意识形态,故A、B、C三项错误,D项正确。答案:D2杜鲁门总统声称:“无论在何地爆发革命、发生动乱,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美国政府都应进行干预。”这表明()A美

2、苏“冷战”正式开始B两极格局正式形成C美苏盟友关系破裂D世界大战即将爆发解析:材料信息表明是1947年杜鲁门在美国国会的国情咨文,即杜鲁门主义,它标志着美苏“冷战”的开始。答案:A31947年9月26日美国国务院中央情报局的形势调查报告指出:“当前对美国安全的最大威胁是西欧经济的可能崩溃以及随之而来的克里姆林宫的走卒取得政权。”出于这种认识,美国采取了()A杜鲁门主义B马歇尔计划C成立北约组织 D分裂德国解析:读懂材料可知,对美国的安全最大威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西欧经济的可能崩溃”带来的资本主义世界的动荡;二是 “克里姆林宫的走卒取得政权”,即共产主义运动的高涨。美国为了稳定资本主义、遏制共

3、产主义实行了“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故选B项。答案:B41949年初,苏联外交部长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表声明:“美国现在正以经济方式向东欧国家渗透,因此,我们不得不采取必要的措施对其回击,以巩固我们的社会主义阵营。”苏联和东欧国家采取的措施是()A成立共产党情报局 B成立经互会C成立华约组织 D支持民主德国成立解析:题干关键信息“美国现在正以经济方式向东欧国家渗透”,据此判断美国正在实施马歇尔计划。苏联的反击措施便是成立经互会,故选B。答案:B5下组图片反映了现代国际关系中一系列重大事件。这些事件说明当时国际关系的突出特点是()修建柏林墙划定三八线组建北约A美苏两极对峙B欧洲国家走向一体化

4、C两极格局瓦解D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解析:材料中的图片反映的是“冷战”时期的重要事件。美苏进行了激烈的对抗。故A符合题意。B与题意无关;C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事;D是两极格局结束后的国际关系格局特点,与材料图片信息无关。故应选A。答案:A6人们称美苏“冷战”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下面是在一次课堂讨论中,同学们对美苏“冷战”对世界造成的影响发表的看法,其中说法最确切的一项是()A使世界长期陷于战争的动荡之中B两强相争使世界长期处于剑拔弩张的紧张状态中C维持了世界和平局面D虽然制造了不断的局部战争,但是却避免了世界性大战的发生解析:美苏“冷战”长期进行军备竞赛,使世界处于核威胁之下,并肆意干涉他

5、国内政,使世界不得安宁,但又使得半个多世纪没有爆发新的世界大战。答案:D71987年,西德议会批准摇滚明星在离柏林墙不远处的勃兰登堡门举办一场音乐会。西德议会此举的主要目的是( )A争取国内选民的支持B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C推动流行音乐的发展D展示西德的经济实力解析:材料中叙述的史实没有涉及德国选举,故A项错误;材料中提到“离柏林墙不远处的勃兰登堡门”可以看出是对东德的一种宣传,属于意识形态领域内的斗争,故B项正确;西德议会对流行音乐是否发展不一定感兴趣,从选址来看应该以政治目的为主,故C项错误;明星自己举办音乐会与国家经济实力不构成直接的因果关系,故D项错误。答案:B81963年法国总统戴高乐

6、说:如果英国被允许加入共同市场,欧洲就有可能被大西洋组织所并吞,而大西洋组织是受美国管理的。因此法国拒绝英国加入欧洲共同市场(欧共体前身)。这说明()A西欧将启动一体化进程B法英两国竞争美国的经济援助C西欧已完全摆脱美国控制D法国挑战美国的领导地位解析:本题考查材料解读能力。根据戴高乐的言论可知法国拒绝英国加入欧洲共同市场是为了避免欧洲共同市场为美国控制,故D项符合题意,其余三项与当时的史实明显不符。答案:D9法国外长舒曼说:“(欧洲煤钢共同体)不仅使(法德)战争是不可能想象的,而且在物质上也是不可能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欧共体成立的目的是为了防止法德战争B欧洲煤钢共同体既加强了经济联系

7、也消除了战争的物质基础C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成立彻底消除了法德之间的宿怨D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成立使法德成为一体解析: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成立,把欧洲主要的工业区置于共同管治之下,保证了这些资源不再被用于军国主义,加强了法德之间的经济联系,有利于法德之间矛盾的和解,从而防止欧洲再次爆发大规模战争的可能。答案:B10“1949年2月,美国派出底特律银行董事长道奇到日本担任占领当局的最高财政顾问,对日本经济进行整顿。”这反映了在当时的国际背景下,美国对日政策()A开始压制日本经济的发展B由压制变为扶植日本经济C开始控制日本的金融领域D彻底掌握了日本经济命脉解析:注意时间“1949 年 2 月”,此时国际局势骤

8、然变化,美国和苏联已经处于“冷战”状态,中国革命迅猛发展,美国认为压制中国革命已经无能为力,在东方只能扶植日本,因此其对日本的政策由压制变为扶植。答案:B111973年,某一国际组织号召其成员要“通过有效行使反对霸权的国家主权来巩固它们的独立”“拒绝任何形式的奴役和依附、任何干涉和压力”。这一组织是()A华沙条约组织 B联合国 C不结盟运动 D欧洲共同体解析:据题干提到“反对霸权”“拒绝任何形式的奴役”可以看出,这是反对美苏霸权的国际运动。不结盟运动反对美苏霸权,C项正确。答案:C12下表为威廉兰格世界史编年手册中的一页。1957年3月25日签订罗马条约,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另一项条约成立欧洲

9、原子能共同体。两个组织都于1958年1月1日行使职能1957年11月14日到16日十三个国家的共产党代表在莫斯科开会。会议要求团结起来,反对外部的帝国主义和资本主义并在内部消除机会主义1957年12月19日北约组织在巴黎召开最高级会议,决定在欧洲设置导弹基地。美国对此项武器保有基本控制权据此,对当时世界局势认识最准确的是()A美苏两极完全控制了世界B世界处在美苏“冷战”格局之中,但新的力量已经孕育C北约和华约已经进入战争状态D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阵营对峙局面出现解析:从材料信息可看出,在20世纪50年代,在美苏“冷战”的同时,西欧国家开始走向联合。故B项与材料内容相符。A项中“完全”一词错误;C

10、项与史实不符;D项中对峙局面出现的标志是1955年华约的建立。答案:B13到20世纪50年代后期,初步形成了三个世界理论。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是第一世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是第二世界,而两大阵营之间是一大批刚获得独立的新国家,组成第三世界。20世纪60年代,第三世界()A召开第一届亚非会议 B与中国广泛建交C支持新中国重返联合国 D组建不结盟运动解析:1961年第三世界组建不结盟运动,反对美苏超级大国,故D项正确。答案:D14渡江战役期间,毛泽东发表声明:“外国政府如果愿意考虑同我们建立外交关系,它就必须断绝同国民党残余势力的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与此声明相一致的外交方针是

11、()A“和平共处” B“一边倒”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D“另起炉灶”解析:“另起炉灶”是指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平等的外交关系,与材料声明“外国政府如果愿意考虑同我们建立外交关系,它就必须断绝同国民党残余势力的关系”一致,故D正确。答案:D15“通过这次会议,印度支那的战火熄灭了,越南北部完全解放,这就再一次打乱了美国从朝鲜、台湾、印度支那三条战线威胁新中国的战略部署,世界看到了同美国所掌控的安理会形容的完全相反的新中国形象,看到了令人耳目一新的新中国外交风格。”“这次会议”是()A日内瓦会议B第一届不结盟政府首脑会议C万隆会议D第26

12、届联合国大会解析:日内瓦会议是为了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而召开的,是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的会议,展现了新中国的风采,与材料中所述吻合,故A项正确。答案:A16美国前国务卿杜勒斯说,如果亚非国家养成一种在西方缺席的情况下经常开会的习惯,由于有众多的人口,印度和中国无疑将控制局面,这可能最终形成一个反对西方的集团。他希望这次会议开不起来。“这次会议”是指()A中印会谈 B日内瓦会议C万隆会议 D第26届联合国大会解析:根据材料信息“亚非国家”“一种在西方缺席的情况下”“一个反对西方的集团”可以判断是1955年新中国参加的万隆会议,该会议上周恩来总理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会议

13、的成功,故C项符合题意。答案:C171950年9月,在美国操纵下,第五届联大否决了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的提案,决定由大会组成七人特别委员会,审议中国代表权问题,在未做出决议以前仍允许“中华民国”的代表占据联合国席位。这一决定得到根本改观的标志性事件为()A中国在日内瓦会议上取得胜利B中日关系实现正常化C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D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解析:“中华民国”的代表占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状况得到根本改变是在1971年第26届联大上,答案为D项。答案:D181969年7月,美国政府宣布取消某些对华贸易管制,并放宽了到中国旅行的限制,议员、记者、教师、学生、科学

14、家和医生六类人员可以访问中国,这一规定反映()A美国试图调整对华政策B美国支持中国参与国际事务C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D中美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解析:根据材料“1969年7月,美国政府宣布取消某些对华贸易管制,并放宽了到中国旅行的限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美国试图调整对华政策,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美国支持中国参与国际事务,故B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与“1969年7月”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中美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故D项错误。答案:A192016年11月3 日,李克强总理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首脑理事会上指出:“中方愿继续与各方一道,发扬上海精神不忘初心,

15、携手前行。”材料中的“上海精神”( )A推动了中国与亚洲各国的合作B促进了亚洲国家矛盾的解决C说明中国成为亚洲的主导力量D体现了我国的多边外交理念解析: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涉及欧亚国家,“上海精神”客观上有利于推动了中国与欧亚成员国的合作,故A项错误;“上海精神”有利于欧亚各成员国之间协调相互间的矛盾,并非“亚洲国家”,故B项错误;中国成为亚洲的主导力量在材料中无体现,故C项错误;上海合作组织本身就是多边合作组织,“上海精神”即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体现了我国的多边外交理念,故D项正确。答案:D20“1961年,柏林墙建立;1989年,柏林墙倒塌。28年间,柏林墙隔

16、绝了东西柏林分割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也制造了不少骨肉分离的人间悲剧。”下列对柏林墙的相关反思不符合史实的是()A柏林墙是美苏冷战的标志性建筑B柏林墙的倒塌推动了世界的多极化趋势C柏林墙的修建暴露了苏联斯大林模式的弊端D柏林墙的修建有效防止了西方势力入侵东德解析:1990年,社会主义的民主德国合并到资本主义的联邦德国,这是西方“和平演变”的胜利,故柏林墙的修建并没有有效防止西方势力的入侵。答案:D211991年底,俄罗斯等11个苏联加盟共和国联合起来,建立了“独联体”。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俄罗斯等11国加强了政治经济联系B苏联已经解体C俄罗斯成为东欧中亚地区的霸主D东欧各国社会性质发

17、生了根本变化解析:题干历史现象反映出俄罗斯等国建立了联合组织,并没有体现各国的地位,也没有涉及东欧各国,故C、D两项应排除;苏联加盟共和国成为独立国家联合体的成员,反映出它们已经相互承认脱离苏联而独立,A项只是表面现象,不属于实质问题。答案:B22“世界上有大大小小200多个国家,可是如果没有人管它们,这个世界就是个无政府的世界,肯定会一团糟。所以要有个东西来管,这个东西就是最强大的国家。这个最强大的国家有霸权,但是这个霸权是符合世界稳定的要求的。”该言论属于()A和平共处论B独立自主论C霸权稳定论D联合国安理会表决论解析:材料认为要维持世界的稳定就需要最强大的国家建立霸权。这属于霸权稳定论。

18、答案为C。答案:C23两极格局瓦解后,原有的国际力量失衡,世界的未来多了一种不确定性。下列不是形成这种不确定性因素的有()A日本成为世界政治大国B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C欧盟的力量日渐增强D地区冲突与局部战争时有发生解析:两极格局瓦解后,世界呈现出多极化趋势,和平与动荡并存。日本是经济大国,正积极谋求政治大国地位,故A项不正确。其他各项均符合题意。答案:A24有学者认为2l世纪全球将出现“大国群体体系”,美国支配下的北美、一体化的欧洲、日本和中国居突出地位的东亚、印度称雄的南亚、横跨北非和中东的穆斯林新月形地带。其中北美、欧洲,东亚三大群体将起决定性作用。该学者认为( )A世界多极化的政治格

19、局已经形成B国际体系正朝着多元多体方向发展C国际格局的发展完全由大国操控D世界各地发展的不均衡逐渐在加大解析:世界多极化的政治格局还未形成,故A项错误;北美、欧洲,东亚三大群体将起决定性作用,反映出国际体系正朝着多元多体方向发展,故B项正确;多极化的趋势决定了国际格局的发展不完全由大国操控,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地区之间发展的不均衡的加大,故D项错误。答案:B25“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崩溃”“欧盟成立,俄罗斯走出低谷,东方巨龙腾飞,不结盟运动组织不断壮大”。这些史实反映了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特征是()A多极化趋势加强 B新的力量不断崛起C大国力量保持均衡 D军事集团不断出现解析:

20、题干材料中的“欧盟”“俄罗斯”“东方巨龙”说明了世界上的重要政治力量,反映了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政治格局。答案:A二、非选择题(50分)26(16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谋求欧洲统一有相当远的历史渊源。然而在千余年的发展中,欧洲的政治家和统治者们虽不惜使用强大的武力,却都失败了。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厮杀后,昔日称雄于世界的欧洲列强均已降为二等国、三等国,他们面对的是一个虚弱不堪、支离破碎的欧洲。在东方,来自苏联和东欧盟国的威胁日益严重,在西方,来自美国的经济渗透和政治控制不断加强。欧洲政治家们清醒地认识到,如此下去,欧洲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世界史材料二1951年4月,法国、联邦德国等六国签署

21、了煤钢联营协定,由此开辟了由经济联合入手解决欧洲统一问题的途径。从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环境看,走此途径,也是有共同基础的。1958年,六国又组成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1967年,三个机构合并统称为欧洲共同体。欧洲共同体的主要目标是争取成员国之间逐步实现商品、人员、劳务和资本的自由交流,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发展。世界史材料三20世纪60年代建立的欧共体,向着经济政治联盟的方向发展。1992年,欧共体12国在荷兰的马斯特里赫特举行的首脑会议上通过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决定在12国范围内实现经济货币联盟和政治联盟,即建立“欧洲联盟”。请回答:(1)结合二战后的史实说明“欧洲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的原

22、因。(6分)(2)依据材料一、二,分析欧洲共同体成立的原因及目的。(6分)(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今,欧洲的统一过程有何显著特征?反映了当今世界发展的哪一趋势?(4分)解析:本题以“二战”以来欧洲一体化进程为主题,考查学生依据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再认再现及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第(1)题,结合材料信息,从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加以说明;第(2)题,从美苏对峙的角度分析欧共体成立的原因;第(3)题,对比分析材料二、三得出。答案:(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以美苏为核心的两极格局;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货币体系;组成了以美国为首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德国被美苏英法分区占领等。(答出其中

23、三项即可)(2)原因:欧洲各国的实力下降,苏联的威胁严重,美国对西欧控制加强。目的:加强联系,促进经济进一步发展,重振欧洲雄风。(3)特征:由经济联合到经济政治联合。趋势:区域集团化。27(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布什新秩序的实质就是在美国的领导下用美国的价值观来改造整个世界。但要建立这样的新秩序是不可能的。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正处于向新格局转变的过渡时期。世界各国和人民不会甘心在美国的领导下用美国的价值观来改造自己。刘金质冷战史:19451991材料二新的多极世界一定是多样文明相互学习、相互进取的时代大国需要在新型国际关系建构上起表率作用,首先应当带头放弃“冷战”思维,广集民智

24、,汲取历史中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致力于探索新型大国关系管理模式,推动世界从不和谐向和谐发展。摘编自苏长和为多极世界谋规则(1)用欧洲和亚洲的史实说明材料一中“向新格局转变”的具体表现。(4分)(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二中“新的多极世界”反映了当今世界政治的什么发展趋势?“多极”主要包括哪些力量或力量中心?(7分)(3)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如何才能处理好“新的多极世界”下大国之间的关系。(4分)解析:第(1)问,结合欧共体和日本的状况回答即可。第(2)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多极化趋势,然后列举多极化趋势下的主要力量或力量中心。解答第(3)问时注意材料一中的“价值观”、材料二中的“相互学习”

25、“冷战思维”等关键信息。答案:(1)西欧国家一体化进程加快;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2)趋势:多极化趋势。“多极”:美国、俄罗斯、欧盟、日本、中国等。(3)改变“冷战”思维;尊重彼此不同的价值观;加强合作,寻求理解,求同存异。28(19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下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举办的“新中国外交的光辉历程图片展”的第一部分的三幅图片及其解说词。图片解说词1950年5月,印度首任驻华大使潘尼迦向毛泽东主席递交国书。印度是当时非社会主义国家中第一个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1950年8月,中国首任驻朝鲜大使倪志亮(中)赴朝履新。外交部办公厅主任王炳南(左三)、朝鲜首任驻华大使李周渊(右三

26、)等在北京火车站送行1950年6月,瑞典首任驻华大使阿马斯顿向毛泽东主席递交国书后宾主交谈。瑞典是西方第一个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材料二(1)如果材料一中的图片展推出以“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中苏关系”为核心的第二部分的话,你认为应该选取哪些图片。请仿照材料一中解说词的格式为你选择的图片写出相应的解说词。(要求答出两幅图片的名称并解说)(9分)(2)新中国成立以来建交最高峰出现在哪一时期?结合材料和所学内容指出该时期出现的主要事件。(5分)(3)新时期我国在外交方面有哪些新举措?这些举措有何现实意义?(5分)解析:第(1)问,首先明确图片与解说词之间的关系,然后以“新中国成立初期”“中苏关系”两个限定信

27、息为基点进行回答;解说词中一定要体现“第一个”“首次”等关键词。第(2)问,首先观察曲线图的变化,找出最高点,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3)问,要抓住“新”来思考和回答,要注意与周边国家发展睦邻友好关系是我国一贯的外交政策,因此不属于“新举措”;“现实意义”言之成理即可。答案:(1)图片中苏建交的国书毛泽东访问苏联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字仪式解说词1949年10月3日,中苏正式建交。苏联成为第一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1949年12月,毛泽东主席访问苏联。这是新中国最高领导人的首次出访1950年2月,中国和苏联两国政府在莫斯科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这是新中国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个条约(2)20世纪70年代初。主要事件: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日建交;世界众多国家掀起与中国建交的热潮。(3)新举措:维护世界和平,反对霸权主义;长期坚持对外开放政策;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等。现实意义:推行符合我国国情的外交政策有利于我国国内的和平与稳定;有利于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在世界舞台上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应有的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