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与练】2020版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试题:第五单元 检测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902620 上传时间:2020-01-0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导与练】2020版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试题:第五单元 检测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导与练】2020版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试题:第五单元 检测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导与练】2020版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试题:第五单元 检测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导与练】2020版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试题:第五单元 检测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导与练】2020版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试题:第五单元 检测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导与练】2020版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试题:第五单元 检测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导与练】2020版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试题:第五单元 检测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检测试题(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编者选题表知识点题号易中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2、3、4、5、6、7、89、10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12、13、14、15、16、1718、19、20综合1121、22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近代欧洲,曾有这么一批人,他们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揭露;他们提出了关于未来社会的种种理想;他们还曾尝试说服有钱人掏钱建立一个“人人平等”的理想社会。“他们”中的一员是()A.圣西门 B.伏尔泰 C.黑格尔 D.马克思解析:A依据材料关键信息“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揭露”“尝试说服有钱人”,建立“人人平等”的理想社会,

2、可知“他们”属于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是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故A项正确。2.美国国家教育部门公布了一份“美国中学生必读书目”,共产党宣言赫然在列,耐人寻味。共产党宣言最初是()A.莱茵报的核心文章B.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指导思想C.共产主义者同盟的纲领D.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指导性文件解析:C共产党宣言最初是共产主义者同盟的纲领,故C项正确。3.俄国一个名叫维拉扎苏里奇的女共产主义者给马克思写了一封信,问:社会主义是否可以在俄罗斯实现?马克思回答说,应该首先在欧洲发达国家实现。据此可知,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实现的前提是()A.生产力高度发展 B.武装暴动C.无产阶级联合 D.欧洲一体化解析:A题目中

3、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应该首先在欧洲发达国家实现,也就意味着他认为社会主义实现的前提是生产力的高度发达,故A项正确。4.马克思说:“巴黎公社是特殊条件下的一个城市的起义,也就具有自发性、偶然性。并不是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发展的结果。”这表明马克思认为巴黎公社诞生的实际原因是()A.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对外屈膝投降B.民族矛盾尖锐导致阶级矛盾激化C.工业革命与当时生产关系的矛盾 D.工业革命导致无产阶级队伍壮大解析:B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巴黎公社的诞生并不是因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而是在外有普鲁士的侵略,内有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屈膝投降的特殊背景下发生的,故B项正确。5.马克思说:“

4、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第一次实践了这一观点的是()A.巴黎公社 B.俄国二月革命C.俄国十月革命 D.新中国的成立解析:A巴黎公社运动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故A 项正确。6.列宁自称为巴黎公社的继承者,他曾评价:“巴黎公社走了具有全世界历史意义的第一步,苏维埃政权走了第二步”,高度赞扬了公社的()A.革命首创精神 B.团结无畏精神C.英勇战斗精神 D.高尚乐观精神解析:A根据题目中的关键信息“列宁自称为巴黎公社的继承者”“第一步”得出,材料强调的是在社会主义实践上巴黎公社的意义: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故A项正确,B、C、D三项错误。7.19

5、世纪初的欧洲出现了一种“批判”的“主义”,对资本主义的矛盾和弊端作了广泛深刻的揭露和批判,倡导建立一个符合理性和正义要求的新社会,并以宣传和示范方法来实现其主张。这种“批判”的“主义”应该是()A.人文主义 B.自由主义C.空想社会主义 D.科学社会主义解析:C题干材料中的思想强调批判资本主义,人文主义强调人的价值和作用,与材料中的思想不一致,故A项错误;自由主义属于资产阶级思想,与材料中倡导建立新社会不符,故B项错误;空想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进行了批判,并提出了建立新社会的主张,故C项正确;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是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与材料中19世纪初的时间不吻合,故D项错误。8.共产

6、党宣言被称为国际工人运动的第一个战斗纲领。为此,恩格斯称要对那些打着“社会主义”旗号的杂七杂八的思潮加以甄别和澄清,这对于确立科学社会主义在工人运动中的主导地位,无疑是完全必要的。恩格斯在此强调共产党宣言的发表()A.意味着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终结B.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C.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D.使工人斗争有了科学性解析:D材料中“恩格斯称要对那些打着社会主义旗号的杂七杂八的思潮加以甄别和澄清”,目的在于“确立科学社会主义在工人运动中的主导地位”。可见,恩格斯旨在强调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使工人斗争有了科学理论作指导,故D项正确。A项与史实不符,而B、C两项背离材料主旨。9.下列是1871年4

7、5月颁布的措施:取消市场经济自由交换的原则,禁止企业克扣工人工资;没收逃亡富人的住宅,供无家可居的工人居住;对贫困的劳动者实行社会救济等。这些措施利于()A.打碎旧的国家机器B.建立社会主义计划经济C.维护劳动者利益 D.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国家解析:C从材料来看,反映了巴黎公社旨在维护劳动者的利益。A、D两项与材料无关,B项与史实不符。10.巴黎公社针对战争状态造成的粮食供应紧张问题,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解决居民食品供应,如免费向粮商提供仓库;允许商人贩卖;取消面包票;限制面包、蔬菜的价格;针对住房问题,公社颁布了关于免收三个月房租的决定和征用一切空房的法令。材料表明巴黎公社()A.重视改善民生

8、 B.属于社会主义革命范畴C.讲究斗争策略 D.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尝试解析:A材料中“粮食供应紧张问题”“住房问题”等信息反映出巴黎公社在解决人民的基本生活方面采取的措施,由此可以看出巴黎公社着力解决人民的基本生活问题,A项正确。11.某学习小组拟对下列图片进行研究性学习。请你为其拟定一个研究课题()A.空想社会主义产生与发展B.巴黎公社的伟大壮举C.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D.十月革命的胜利成果解析:C圣西门是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共产党宣言的诞生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走向科学,巴黎公社和十月革命是社会主义理论的实践,故C项正确;A、B、D三项均体现了课题的一个方面,或

9、理论或实践,均不全面,故错误。12.1917年3月,彼得格勒爆发了工人罢工和暴动,沙皇下令解散杜马,但杜马领导人拒绝执行这一命令;沙皇尼古拉发现他不再能够强迫杜马服从自己,于是决定让位给他的兄弟米哈伊尔。材料表明俄国()A.二月革命完成社会转型 B.沙皇统治权力遭到削弱C.君主立宪政体得以确立 D.两个政权并存局面出现解析:B从材料中“杜马领导人拒绝执行这一命令”“于是决定让位给他的兄弟米哈伊尔”得出沙皇的统治受到了国家议会(杜马)的制约而遭到了削弱,故B项正确。13.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沙俄政府内务大臣玛克拉科夫就预言:“可能在新的战争结束之后俄国骚乱重起。”这主要是因为()A.垄断资

10、产阶级掌控国家政权B.自由主义思想在俄国影响深远C.战争会加剧俄国经济和政治矛盾D.军事失败必然引发俄国统治危机解析:C第一次世界大战激化了俄国的各种社会矛盾,俄国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一环,一场革命不可避免。故C项正确。14.“我们时代最使人震惊的事业是按照他脑海里所构想的模式缔造了一个偌大的国家,改变了每个工人、每个农民、每个中产者的生活,引入了一种全新的组织,并且成为全世界的一种新秩序的象征,为一些人所钦佩,为许多人所痛骂,却没有人能无视它。”这里评价的人物是()A.梭伦 B.孟德斯鸠 C.列宁 D.毛泽东解析:C列宁领导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与材料“缔造了一

11、个偌大的国家,改变了每个工人、每个农民、每个中产者的生活”相符,故C项正确。15.以下是一组反映20世纪初期中、俄两国社会变革的图片。它们所代表的历史事件()A.都推翻了专制王朝 B.都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C.都改变了社会性质 D.都掀起了国内革命浪潮解析:D第一幅图片反映的是辛亥革命之武昌起义,在武昌起义影响下,全国十几个省份纷纷宣布独立;第二幅图片反映的是俄国十月革命之攻打冬宫,十月革命掀起了国内革命浪潮,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故D项正确。A项仅符合第一幅图片,俄国推翻专制王朝的是二月革命,辛亥革命不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也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故A、B、C三项错

12、误。16.1917年3月10日(俄历2月25日)晚,彼得格勒市杜马召集联席会议,许多人在发言中提出“现政府完全无能,应当下台,让位给联合内阁”。一些工人运动领导人则在市消费者协会举行会议,决定建立工人代表苏维埃。上述情况说明当时俄国()A.沙皇统治面临严重危机 B.形成两个政权并存局面C.临时政府丧失群众基础 D.社会主义革命迫在眉睫解析:A从材料中的时间来看,这是二月革命爆发初期的形势,有人主张推翻现政府(沙皇政府),让位给联合内阁。有些工人运动领导人决定建立工人代表苏维埃,这意味着沙皇政府的统治面临严重危机,故选A。而B、C、D三项均发生在二月革命结束后,与材料所述事件不符。17.1917

13、年,列宁发表了论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的任务(即“四月提纲”),提出无产阶级目前的任务是()A.推翻沙皇的专制统治B.取得对外战争的胜利C.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任务D.将政权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解析:D“四月提纲”中列宁主张使政权转移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提出了“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D项正确。18.列宁曾说:“现在和平发展和使政权无痛苦地转归苏维埃已不可能,因为政权事实上已经转移到反革命的资产阶级手中。”材料反映出当时的俄国()A.已经宣布退出帝国主义战争B.布尔什维克党已经决定武装起义C.布尔什维克党还未获得民众支持D.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解析:D材料所反映的是七月事件后,临时政府公

14、开反对革命,政权完全转移到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手中,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结束,故D项正确。A项发生在十月革命胜利后,故排除;材料中没有反映布尔什维克党已经决定武装起义,故B项错误;C项与史实不符,故排除。19.“俄国十月革命不是马克思主义原本意义上的社会主义革命,即资本主义已经不能容纳生产力的发展而被社会主义取代的革命,而是在俄国以资本主义方式进行的传导型现代化受到阻碍的背景下发生并取得成功的。”这段话表明()A.资本主义制度已不能容纳生产力发展的需要B.十月革命的发生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否定C.十月革命为发达国家开创了一条崭新的现代化道路D.十月革命是对马克思主义在新形势下的继承和发展解析:D注意对材料

15、中“不是马克思主义原本意义上的社会主义革命”等信息的理解。十月革命打破了马克思主义的传统观念,冲破了帝国主义的包围,在经济相对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单独取得了胜利,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D项正确。20.俄国革命家托洛茨基指出:“十月革命借助战争完成了一次历史性转换:俄国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这说明十月革命()A.是以暴力革命方式完成的B.开创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道路C.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成功的D.借鉴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制度解析:B从材料“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可以看出强调十月革命的意义在于开辟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开创了人类文明发展的

16、新道路,B项正确。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2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本来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体系,如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的体系,是在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尚未发展的最初阶段出现的这些体系的发明家们虽然曾经看出阶级的对立但是他们没有看出无产阶级所特有的任何政治运动。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材料二1825年,英国爆发了第一次周期性经济危机大批失业和挨饿的工人陷入绝望的地步,以致发生公开的暴动数以千计的人群涌到赛克斯公司的工厂,冲进室内,捣毁了所有的织布机同样在普雷斯敦、罗契台尔也发生了类似的捣毁织布机的风潮。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材料三恩格斯第一次说

17、明了无产阶级不只是一个受苦的阶级战斗的无产阶级是能自己帮助自己的。工人阶级的政治运动必然会使工人认识到,他们除了社会主义以外,再没有别的出路,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只有成了工人阶级政治斗争的目标时,才会成为一种强大的力量,这就是恩格斯的关于英国工人的阶级状况的一书的基本思想。列宁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分析圣西门等人与恩格斯思想的异同。(8分)(2)材料三谈到的工人运动与材料二所反映的工人运动有何区别?(8分)(3)三则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实的内在联系是什么?(4分)解析:第(1)问,联系材料一中“虽然曾经看出阶级的对立但是他们没有看出无产阶级所特有的任何政治运动”等作答。第(2)问,材料二、三反映

18、了工人运动斗争的目标发生了改变。第(3)问,主要反映了空想社会主义、工人运动与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联系。答案:(1)同:都看到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对立。(4分)异:恩格斯看到了圣西门等没有认识到的无产阶级的伟大力量。(4分)(2)材料二反映了无产阶级斗争还处在自发阶段,斗争手段是捣毁机器;材料三反映了无产阶级的斗争已进入自觉的阶段,工人运动开始和社会主义相结合。(8分)(3)空想社会主义和工人运动的发展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条件。(4分)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俄国式的革命,是无可奈何的山穷水尽诸路皆走不通了的一个变计,并不是有更好的方法弃而不采,单要采这个恐怖的方法。毛泽东给肖旭东、蔡

19、林彬并在法诸友信1920年材料二(1920年罗素访问苏俄的记载)残酷、贫困、猜疑、迫害,构成了我们生活于其间的气氛。我们的谈话不断受到暗中监视。深夜你会听到枪响,而且知道是唯心主义者们在狱中被杀害了。苏俄这种以暴力夺取和维系政权、将无限权力集中在少数人手里的共产主义是不可取的。英国哲学家罗素材料三假如有那么一天你想看某作者的书,算是托尔斯泰的,可是有人告诉你不但他的书再也买不到,你有了书也是再也不能看的你的感想怎样?他(列宁)不承认他的思想有错误的机会;铁不仅是他的手,他的心也是的。他是一个制警句编口号的圣手;他的话里有魔力。这就是他的危险性。徐志摩欧游漫录1925年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

20、如何看待材料中对俄国革命的不同评价。(20分)解析:解答本题首先需要概括三则材料的观点,其次能上升到理论层面分析三种不同观点的成因,最后结合相关史实进行论述。材料一的主要观点是毛泽东认为俄国采取暴力夺权的方式是历史的必然;结合所学知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史实分析毛泽东此观点产生的原因。材料二的主要观点是罗素反对俄国暴力夺权、专制独裁和文化专制的手段和统治方式,需结合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内容和罗素所接受的思想观念进行分析即可。材料三的主要观点是反对对列宁的个人崇拜和思想专制政策,结合徐志摩所处的时代特征分析即可。三种不同观点出现一方面是由于俄国革命本身的不完善性,另一方面是由于评价者的立场、所处环境

21、和文化背景不同,以及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答案:本大题采用分项评级方法。评级观察的要素是:概括观点、分析观点、论述。评级项一:概括观点水平1:能准确概括三个人的主要观点。如毛泽东认为俄国采取暴力夺权的方式是历史的必然;罗素反对俄国暴力夺权、专制独裁和文化专制的手段和统治方式;徐志摩反对对列宁的个人崇拜和思想专制 政策。水平2:只概括了部分人的观点或概括不准确。水平3:无观点或观点与情景无关。评级项二:分析观点水平1:能上升到理论层面分析作者观点形成的原因。如:俄国革命是建立社会主义的第一次尝试,本身不完善;评价者的立场、所处环境和文化背景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水平2: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22、作者观点形成的原因。如毛泽东:1920年的中国面临外部帝国主义国家恃强凌弱,巴黎和会上列强损害中国主权,内部军阀混战,动荡不安,在毛泽东看来只有学习俄国的方法才能拯救中国;罗素:1920年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高度集权,对于生于现代民主制度诞生地英国,深受自由主义思想影响的罗素是无法接受的;徐志摩:深受五四新文化运动民主科学和英国文化影响的徐志摩无法接受布尔什维克的文化专制政策和个人崇拜。水平3:不能全面分析作者观点形成的原因。水平4:没有分析作者观点形成的原因或分析的原因不正确。评级项三:论述水平1:能够进行深刻的论述;史实、观点与论证三者能做到一致,逻辑完整。水平2:史实、观点与论证三者不一致,逻辑混乱、跳跃。(20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