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专用版)2019-2020高中历史 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第1课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学案 人民版必修1.doc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902787 上传时间:2020-01-0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专用版)2019-2020高中历史 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第1课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学案 人民版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浙江专用版)2019-2020高中历史 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第1课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学案 人民版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浙江专用版)2019-2020高中历史 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第1课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学案 人民版必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浙江专用版)2019-2020高中历史 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第1课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学案 人民版必修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浙江专用版)2019-2020高中历史 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第1课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学案 人民版必修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专用版)2019-2020高中历史 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第1课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学案 人民版必修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专用版)2019-2020高中历史 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第1课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学案 人民版必修1.doc(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1课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1.关注主干,重点掌握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三大制度、“一国两制”构想。2加强纵横联系,如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比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议会制度的区别,认识中国民主政治的特色。3追踪热点,结合时政热点,结合当前的反腐败斗争认识民主政治的建设历程和经验教训;结合民族关系、祖国统一等长效热点,关注国家统一和复兴对于政治、经济、外交的重大作用。 学习目标考试内容考核要求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b(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c(3)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4)三大政治制度的建立及其意义c一、中国人民站起来了1历史条件(1)军事上:人民解放战争

2、的胜利发展。(2)思想路线上:七届二中全会召开。(3)组织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2成立: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意义(1)使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成为真正具有独立主权的国家。(2)是一个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政权。(3)为国家政治建设的逐步开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石,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一个新纪元。易混易错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而不是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二、开创政治建设新阶段1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条件: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为其奠定了法律基础和组织基础。(2)

3、召开:1954年9月,在北京隆重举行。(3)成果: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内容:确立了新中国的国家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确立了新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方向和途径。原则: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性质: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意义:开创了中国人民民主的全新阶段。(4)意义: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了。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正式形成:1949年9月,人民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2)新的阶段1954年12月,人民政协第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成为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4、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易混易错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权力机关,但不是最高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才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误区警示中国的政党制度不同于西方的多党制。中国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而不是多党制。因为在中国,中共是执政党,民主党派与之密切合作,属于参政党;在西方,各党派之间是执政党与在野党的关系,靠竞选轮流坐庄。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1原因:我国逐渐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局面。2确立(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

5、治。(2)1954 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是新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3成就:到1958 年,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先后成立;1965 年,西藏自治区正式成立。4意义(1)实现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做主的愿望,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2)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易错提醒1民族区域自治中的“自治”不是少数民族的自治,而是少数民族地区所有人民的自治,是“区域自治”不是“民族自治”。2民族区域自治下的少数民族虽享有较大的自治权,但不等同于特别行政区。民族区域自治的政治前提是社会主义制度,而特别行政区的政治前提是“一国两制

6、”。主题一1954年宪法史料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第二十二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行使国家立法权的唯一机关。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思考(1)根据史料回答,该宪法有哪些内容?体现了什么原则?(2)该宪法确定的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这部宪法的颁布有何意义?答案(1)内容:规定了国家的性质、根本政治制度、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原

7、则: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意义:它是中国人民革命斗争和建设经验的总结,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法律保证,它的颁布大大调动了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主题二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史料一见下图1949年9月人民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史料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有广泛代表性的统一战线组织,过去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今后在国家政治生活、社会生活和对外友好活动中,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维护祖国的统一和团结的斗争中,将进一步地发挥它的重要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序言思考(1)第一届政协会议是在什么样的历史背景下召开的?(2)这次会议的召开对新中国国家政治建设有什么

8、重要作用?(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职能在1954年以后有何变化?答案(1)人民解放战争取得基本胜利,南京国民政府被推翻,筹建新中国提上日程。(2)这次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确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性质,产生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直接促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中国国家政治建设的逐步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3)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不再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其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主题三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史料一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应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的大小,分别建立各民族自治机关。凡各民族杂居

9、的地方及民族自治区内,各民族在当地政权机关中均应有相当名额的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史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民族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已确立,并将继续加强。国家将尽一切努力,促进全国各民族的共同繁荣。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思考(1)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是何时确立的?其主要内容是什么?(2)史料中反映了我国民族关系的原则是什么?实行这个原则的目的是什么?(3)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什么政策?这一政策的实行有什么意义?答案(1)确立时间: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上。主要内容: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建立各民族代表组成的自治

10、机关。(2)平等、团结、互助。目的: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3)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意义:满足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实现了民族平等,也保证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中国民主政治的本质和特点(1)本质: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当家作主,真正享有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这是中国民主政治的本质。(2)特点民主是一种价值观念,更是一种国家制度。作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其根本特点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从政治制度建设的层面讲,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它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基本政治制度。民主政

11、治的建设必须有制度化、法制化的保障。依法治国成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1(201711月浙江学考)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新中国成立后,依据宪法规定,其它四个民族自治区相继建立。观察下图,指出其成立的先后顺序()A BC D答案C解析为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于1958年10月;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于1955年10月;为西藏自治区,成立于1965年9月;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于1958年3月,故答案为C。2(2017浙江教科院学考抽检)下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政权组织结构示意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接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会议的领导具有新民主主义政权性质依据中华人民

12、共和国宪法履行职权领导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A B C D答案A解析由材料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还在执行全国人大的职能,可知第一届人大还未召开,第一部宪法还未颁布。所以可以排除。故A是正确答案。3(2018湖州学考测评)有学者评价:“它凝结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心血,又经过反复讨论、修改,所以得到了全国各方面人士的一致拥护。”据此判断,“它”是指()A双十协定 B论联合政府C共同纲领 D论十大关系答案C解析由“它凝结了共产党人、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心血”“得到了全国各方面人士的一致拥护”可知为共同纲领。4(2018浙江课改联盟交流)中国现代有一制度被誉为“

13、是中国人民当家做主的重要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制度载体”。该制度是()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政治协商制度C人民民主专政制度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答案A解析从材料“是中国人民当家做主的重要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来判断,人民通过普遍的民主选举,产生自己的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了人民当家做主,故A项正确。5(2017浙江课改联盟交流)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委员会原主席成思危说:“西方的政党制度是打橄榄球,一定要把对方压倒。我们的政党制度是唱大合唱。”这里的“大合唱”指的是()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各民主党派直接参与政府管理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

14、和政治协商制度D民主党派在新中国取得合法地位答案C解析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即各民主党派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政协为舞台,合作参与国家管理,犹如“大合唱”,故C项正确。6(2017浙江课改联盟命题交流)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汉朝对周边民族的统治,设置与内地不同的边郡,以当地民族习惯分界,因俗而治;有的加封一些当地民族的首领为王、侯、郡长等。唐王朝明确提出“华夷无别”“华夷同重”原则,对周边各少数民族的领袖“示之以礼”。加强了对四方民族的优待、册封、和亲及以夷治夷政策的实施,并使羁縻府州县制度化,在形式上保留原有当地统治机构或“华官参加”,或实行“监管制”,使民族事务管

15、理走上制度化。中国民族区域自治的历史过程材料二国内各少数民族、内蒙古自治区和新疆“三区革命政府”参加了筹建新中国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共同表决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在中央与地方关系问题上,要“既利于国家统一,又利于因地制宜”;在民族关系问题上,各民族“一律平等”,“均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在民族地方治理与施政问题上,“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分别建立各种民族自治机关”。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特色与功能(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代与汉代民族政策的差异。(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新中国推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6、的背景。答案(1)差异:汉代因俗而治,实行民族内部自治;唐代平等对待汉族与少数民族,向少数民族地区派驻官员,参与地方管理,加强了对地方的监管。(2)背景:汉唐以来有管理少数民族事务的经验;新中国建立前已有民族区域自治的探索;新中国建立后社会稳定;少数民族以聚居为主。对点练知识点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2018嘉兴一中高一期中)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这三次“大革命”的共同影响是()A改变了中国社会的性质B旧的思想基础被彻底摧毁C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制度D使人民当家做主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公元前2

17、21年秦始皇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确立人民民主专政,三次都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制度,故本题答案选C项。2(2018杭州一中高一期中)中国的法治建设白皮书中写道:“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开启了中国法治建设的新纪元。”对材料中“新纪元”理解正确的是()A在法律上确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原则B确立了国家根本政治制度C确定了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D确立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针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民主制度发展的相关知识。根据材料关键词及所学知识可知,B指的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指的是1954年宪

18、法,它们都出现于1954年。D出现于改革开放后。A正确,共同纲领规定了人民主权和人民民主专政的原则。知识点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制度3(2018宁波一中高一期中)1954年12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指出:人民政协其任务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继续巩固和发展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更广泛地团结全国人民,并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这表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代行全国人大职权是中国共产党、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的政治协商机构是不可或缺的国家权力机关A B C D答案C解析由“其任务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继续巩固和发展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可以看出正确;由“更广泛地团结全国人民,并向

19、有关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可以分析出正确,故本题答案选C项;代行全国人大职权与“1954年12月”时间不符,1954年已经结束其代行全国人大职权。与材料无关。41954年某会议召开,从这届会议开始政协性质有了变化。“政协性质有了变化”的原因在于()A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根本改变B三大改造胜利完成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胜利召开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答案C解析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中国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排除A、B两项;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全国人大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政协代行全国人大职权结束,成为参政议政的政治

20、协商机构,故其性质发生了变化,C项符合题意;D项与题干无关。51954年12月25日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规定:人民政协要协助国家机关,推动社会力量,实现国家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建设计划;密切联系群众,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意见和提出建议。这些规定()A表明人民政协具有参政议政职能B反映出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C明确了人民政协是国家权力机关D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答案A解析 “人民政协要协助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意见和提出建议”表明人民政协具有参政议政的职能,A项正确;政协建立于1949年,排除B项;1954年政协不再代行全国人大职权,政协不再是国家权力机关,排除C项

21、;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于1956年,排除D项。知识点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61953年12月,新中国进行全国规模的基层选举。在天津选民投票日,恰逢女青年蒋宝珍要举行婚礼,她为了参加选举,把婚礼推迟了两个小时。她说:“结婚是喜事,选举更是喜事!”她所说的后一件喜事是指投票选举()A国家主席 B国务院总理C人大代表 D政协委员答案C解析由材料中“1953年”“全国规模的基层选举”,可以看出是选举“人大代表”,由“人大代表”代表人民行使权利,故选C项。7毛泽东说:“在座的各位和广大积极分子为什么拥护这个(1954年)宪法草案呢?主要有两条:一条是总结了经验,一条是结合了原则性和灵活性。”“这个(1

22、954年)宪法草案”所坚持的原则有()A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B民主集中原则和自由主义原则C三权分立原则和法律至上原则D议会至上原则和人民主权原则答案A解析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该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A项正确。8为了制定1954年宪法,毛泽东同志亲自主持,广泛征求意见。当时全民讨论了近三个月,参加讨论的有1亿5千多万人,最后由宪法起草委员会整理的意见共138万条,为宪法的制定提供了重要的条件。这说明1954年宪法()A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B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C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D落

23、实了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答案C解析由1954年宪法的制定经历了“广泛征求意见”“全民讨论了近三个月”“意见共138万条”等信息,可以看出1954年宪法的制定充分体现了人民的意志,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91953年6月24日人民日报报道:当选的代表李长凤老大娘笑着说话了,“旧社会妇女在街上说话都不行,哪有妇女的选举权。今后大家有什么意见告诉我,我一定给大家带上去”。该新闻报道说明当时()A人民民主原则得到落实B人民代表大会制建立C政治协商制度覆盖面广D民主政治建设法制化答案A解析材料中“旧社会妇女在街上说话都不行,哪有妇女的选举权”表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妇女有了选举权,故A项

24、正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在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确立起来的,故B项错误;政治协商制度是处理中国共产党和其他党派关系的制度,李长凤老大娘并不代表某个党派,故C项错误;题中材料并没有出现相关民主政治建设的各项法律,故D项错误。知识点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10周恩来说:“一个民族完全聚居在一个地方的比较少,甚至极少。历史的发展使中国各民族多数是杂居的,互相同化,互相影响。”从中可以看出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因素是()A杂居融合的现实国情B民族团结与平等的历史传统C民族共同繁荣的经济任务D各民族反侵略的政治需要答案A解析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

25、特点和杂居融合的现实国情才是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原因,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由我国国情所决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三大基本制度之一。11“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1955年10月1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成立,是新疆各族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我国执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重大胜利。”由此可知()A新疆不再受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B有助于加强和巩固各民族间的信任和团结C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的组成人员全部来自维吾尔族D新疆率先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答案B解析民族区域自治就是在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设立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由当地民族当家作主,依法管

26、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利,故A项错误;我国通过推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更进一步加强了新疆等地各族人民的团结和合作,B项正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的组成人员除维吾尔族外还有其他民族,故C项错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于1947年,故D项错误。121965年,中央人民政府正式设立西藏自治区。这一举措对形成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的意义在于()A实现了自治区人民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B开创了民族区域自治的先例C促进了自治区社会经济的发展D实现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民族区域自治的意义,要侧重的是“民主”意义。B项错在“先例”;C项是经济意义;D项是政治意义。A项从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看体现的是

27、民主意义。能力练131949年,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6人中有3位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63名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为30人。对上述内容理解正确的是()A该届中央人民政府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B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C从此确立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D标志着新中国根本政治制度的建立答案B解析材料说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形成,故正确答案为B项。1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于1951年发布了关于处理带有歧视或侮辱少数民族性质的称谓、地名、碑碣、匾联的指示,废除了带有侮辱性的称谓、地名等。这一做法()A充分体现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B是

28、实现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需要C是巩固中华人民共和国统一的主要手段D主要是为了消除各民族之间的差异答案B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地名等进行修改的主要目的是实现各民族的一律平等,促进民族团结,故选B项。15李成武在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中说:“少数民族地区的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是新中国建立后不久开始的一场意义深远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变革使得社会发展程度各异的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共同迈进了社会主义社会。”这说明()A少数民族地区实现了对外开放B民族自治区的自治机关有完全的自治权C民主改革是为了废除剥削制度和消灭阶级压迫D民主改革使中国各地区的发展趋于一致答案

29、C解析A项错误,材料中的时间限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不久”,对外开放是在1978年后;B项错误,民族自治区的自治机关只有“高度的”而非“完全的”自治权;要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少数民族地区都要进行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消灭剥削制度和阶级压迫,C项符合题意;D项“趋于一致”的说法有误,我国各地区发展水平不一。16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发展,呈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朱德与民主党派知名人士的合影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30、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材料三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分别建立各种民族区域自治机关。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根据图中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建国初期我国实行的政党制度是什么?在当时它有何重要作用? (2)1954年宪法中的上述条文规定我国实行什么政治制度?这一规定对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有何意义? (3)材料三所体现的制度的实施有什么历史意义? 答案(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仅是调动各阶级、 阶层积极性,进行政治协商的机构,在当时还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能。(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满足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解析 第(1)问,“合影”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结合所学回答这一制度的作用。第(2)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描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结合所学答出其意义。第(3)问,材料三所体现的制度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结合所学回答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