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历史岳麓版一轮考案:23 选修三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903251 上传时间:2020-01-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历史岳麓版一轮考案:23 选修三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届历史岳麓版一轮考案:23 选修三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届历史岳麓版一轮考案:23 选修三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9届历史岳麓版一轮考案:23 选修三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9届历史岳麓版一轮考案:23 选修三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届历史岳麓版一轮考案:23 选修三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Word版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历史岳麓版一轮考案:23 选修三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Word版含解析.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考案23选修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综合过关规范限时检测本卷共6道大题,每题各15分;做题限时:45分钟。1(2018山师附中)(15分)材料发人深省的教训是,即使没有人愿意或想要战争,战争仍有可能爆发。英国、法国以及后来参战的美国都坚信,“普鲁士军国主义”是橄榄枝上的肿瘤。而德国人相信,他们嫉妒的邻居们阴谋包围并摧毁一个国家,而这个国家唯一的罪责是经济上获得成功,然后,也出现这样的理论:资本主义制度远非和平的力量,正是它策动了战争。因为战争有利可图或者是因为存在着对市场和原材料的战争。在保卫国家方面,人们越来越有更大的利害关系。这是民主化和财富增加的必然结果。尽管结果往往是不完美和不平等的,但

2、是大多数市民都有意愿保卫自己参加其中的政治团体。1914年证明,当他们想到自己的国家正遭到攻击时,整个欧洲所有国家的群众和阶层都非常激进爱国欧洲的人们用狂喜而不是悲伤来迎接战争,这一事实在最后的分析中要比所有的外交细节都能更深入地解释战争的到来。摘编丹尼斯舍尔曼著西方文明史读本(1)根据材料,概括作者提出的导致“战争”爆发的原因。(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战争”给予我们的历史启示。(6分)答案(1)原因:从国际关系看,英法美与德国矛盾激化;从制度看,资本主义自身具有扩张性;从国内民众看,激进爱国主义情绪的煽动。(9分)(2)启示:加强国际间的沟通、交流与合作;警惕军国主义,反

3、对强权政治;坚持和平外交,理性爱国。(6分)解析(1)从“英国、法国以及后来参战的美国都坚信,”普鲁士军国主义“是橄榄枝上的肿瘤。而德国人相信,他们嫉妒的邻居们阴谋包围并摧毁一个国家”得出从国际关系看,英法美与德国矛盾激化;从“资本主义制度远非和平的力量,正是它策动了战争”可以得出内部因素是从制度看,资本主义自身具有扩张性;从“整个欧洲所有国家的群众和阶层都非常激进爱国”可以看出从国内民众看,激进爱国主义情绪的煽动。(2)回答启示可以通过分析战争产生的原因来进行。首先从国际关系上,应加强国际间的沟通、交流与合作;从资本主义自身制度上应该警惕军国主义,反对强权政治;从国内民众的情感上应该坚持和平

4、外交,理性爱国。2(2018全国名校联考一)(15分)材料1913年5月的“三叉戟”会议上,在讨论亚洲太平洋战场时,丘吉尔怀疑中国是一个重要基地,轻视支援中国的努力。而美国从全球战略的角度考虑,特别强调中国的重要性,主张必须对华采取积极态度。美国强调欧洲战场的重要性并不意味着他轻视远东战场,相反,美国积极倡导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目的是想尽快与德国法西斯决战,迅速结束欧洲战事,把重点转向亚太战场。因此,美国实际上执行的是一种“两洋战略”。迅速实施霸王计划正好符合“罗斯福在战时根据胜利要早而美国伤亡要少这一原则”,美国的“两洋战略”必须迅速结束欧洲战场,在亚太战场得到苏联对日作战的保证。摘编自藏春华

5、浅析欧洲第二战场开辟的曲折性(1)据材料,指出美国“两洋战略”的实质和原因。(9分)(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美国“两洋战略”的影响。(6分)答案(1)实质:实行先欧洲后亚洲的战略。原因:减少美国在战争中的伤亡;希望赢得苏联对日作战。(9分)(2)影响:促进了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推进了欧洲战场的胜利进程;客观上加重了中国人民抗战的负担。(6分)解析第一小问依据材料“结束欧洲战场,在亚太战场”的信息归纳回答;第二小问依据材料“罗斯福在战时根据胜利要早而美国伤亡要少这一原则”“到苏联对日作战的保证”归纳回答。依据材料中“美国从全球战略的角度考虑,特别强调中国的重要性,主张必须对华采取积极态度”的

6、信息从推动欧洲战场以及加重中国人民负担回答。3(2018齐齐哈尔实验中学)(15分)材料威廉二世时期(18881918年在位)德国的军队、政治和商业领导人一致认为,国家的发展建立在军事扩张之上。军事扩张的动力是以帝国主义文化为基础的,这种文化传播了社会达尔文主义、市场的征服、势力范围的渗透、资本家同伴之间的竞争、生存空间的获得和国家力量的上升。为想象的军事优势、总体的经济力量,尤其是工业活力、广泛传播的乐观主义和好战情绪所鼓舞,军事和政治领导人发现,当他们做出推进战争的决定时,这是许多德国人甚至大多数德国人都能接受的选择。包括德国在内的20世纪20年代的西欧知识分子们,经历了战争的考验,亲眼目

7、睹了扫除百年帝国、席卷欧洲的革命浪潮,他们无法使自己摆脱这样的想法:世界末日仅仅是被推迟了。摘编自丹尼斯舍尔曼西方文明史读本(1)根据材料,概括威廉二世时期大多数德国人接受战争的原因。(8分)(2)根据材料,指出20世纪20年代西方知识分子中弥漫着一种怎样的情绪,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种情绪主要受到了哪些事件的影响。(7分)答案(1)原因:工业革命的发展增强了德国的经济实力;统治集团和资本家通过战争谋发展的欲求;德国人对战争获胜的乐观预期;政府对帝国主义文化的宣传等。(8分)(2)情绪:悲观失望。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苏俄社会主义革命;意大利的法西斯运动。(7分)解析(1)本题考查了德国发动第一次

8、世界大战的原因,考查了学生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内容可知,统治阶层希望通过军事扩张获得国家的发展;工业革命带来的国家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的增强增加了德国人对战争获胜的预期;而帝国主义文化的传播则极大的鼓舞了人民的好战情绪,所以这些是当时大多数德国人都接受战争的原因。(2)本题考查了一战后欧洲的社会思潮,旨在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内容“世界末日仅仅是被推迟了”可知在20世纪20年代的西方的知识分子充满了深深的悲观失望情绪。根据材料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导致他们出现这种情绪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战对欧洲的巨大破坏,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和意大利的法西斯运动等。4(2

9、018贵港)(15分)材料雅尔塔体系形成后,与“冷战”格局一起成为20世纪后半期国际关系的两条主线,即合作主线和对抗主线。雅尔塔体系的基础是大国合作,它主要是通过雅尔塔体系所创立的“大国间相互制约的和平机制”,即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一致决策”的表决程序来实现的,这一机制在“冷战”中没有改变,在“冷战”结束后也没有改变。“冷战”结束后,全球化进程加快,所谓“全球化”,并不是一体化,而是指“强化了的”国际间的“相互依存”,世界各国的发展是相互依存的。雅尔塔体系的重要支柱联合国无论是在“冷战”结束前还是在“冷战”结束后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主要机构仍然存在,并且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

10、作用,有学者认为,雅尔塔体系是“冷战”的根源,“冷战”是由雅尔塔体系造成的。“冷战”之下难以谋求真正的和平。(1)根据材料指出“冷战”结束后,雅尔塔体系并没有崩溃的依据。(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冷战之下难以谋求真正的和平”的原因。(9分)答案(1)依据:大国合作保卫战后和平的机制没有改变;雅尔塔体系确立的国际秩序仍然存在;雅尔塔体系的重要支柱联合国在不断完善并发挥着巨大作用。(6分)(2)原因:雅尔塔体系是美苏两国因交易和对立而暂时妥协的结果;随着实力对比的变化及争夺世界霸权的需要的推动,两国大搞军备竞赛;美苏积极插手世界各地事务,导致了大量局部战争的爆发;世界处于核战争的

11、恐怖之中。(9分)解析(1)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雅尔塔体系并没有崩溃的依据在材料中是可以直接找到答案的,例如,“大国间相互制约的和平机制”并没有改变、雅尔塔体系的重要支柱联合国在“冷战”结束后仍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等均是可以直接作为答案的。(2)“冷战”之下难以谋求真正的和平的原因主要从美苏冷战期间大搞军备竞赛、美苏插手他国内政造成局部战争的不断发生、美苏大国的核竞赛使世界面临核威胁等相关史实出发去解释即可。5(2018咸宁)(15分)材料一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发生在亚洲的两场规模大、时间长、影响深远的战争。对这两场战争,中国人常以“抗美援朝”和“援越抗美”来

12、称呼。与“朝战”和“越战”相比,这种提法能更准确地反映中国与这两场战争的关系以及中美两国在这两场战争中不同的对抗形式。摘编自章百家“抗美援朝”与“援越抗美”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地球上没有再爆发过世界性战争,但局部战争不断发生,它造成的损失累计起来人员伤亡达到千万,财产损失数万亿美元,比世界大战毫不逊色。冷战结束后,世界形势发生了新的变化,争取和平的力量已经超过了战争力量,在较长时期内发生世界大战的可能性不大。但当前国际形势中不确定、不稳定的因素仍然很多,尤其是局部战争此起彼伏,成为当今世界主要的战争形态,给世界和平造成了严重威胁。摘编自杨恕世界局部战争12种典型类型分析(1)根据材料

13、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美在这两场战争中对抗形式的差异。(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冷战”结束后“局部战争”持续不断的原因。(9分)答案 (1)差异:朝鲜战争中突出了“抗美”,中国组织志愿军赴朝作战,中美两国两军直接交战;越南战争突出了“援越”,中国提供物资援助和军事指导,中美军队没有直接交战。(6分)(2)原因:长期压抑的民族、领土等矛盾爆发;两极格局结束,国际平衡力量缺失;美国试图独霸世界,不断插手别国事务和地区争端。(9分)6(2018豫南九校) (15分)材料巴以冲突的背后隐藏着深刻的历史根源,既有宗教的、文化的、民族的因素,更重要的是大国干预等外部因素,各种因素互相

14、影响、激化,使得巴以冲突的复杂性非同一般。事实上,曾推动埃及与以色列签署戴维营和平协议的美国总统卡特,早在多年前就在牢墙内的巴勒斯坦一书中明确表达了对巴以冲突悲剧的无奈:“中东地区的仇恨和互不信任根深蒂国,各方自尊心非常强烈,谁也不会贸然提出申请或者做出让步,原因是主动一方最终会被拒绝。”“今天的阿拉伯人、犹太人和基督徒内流动着的仍是上帝选民之父亚伯拉罕的血液,为了争夺这位中东尊崇的族长的嫡系地位,各方不惜血溅圣地。迄今牺牲生命不计其数。地上的血仍向耶和华哀告苦苦渴求着和平。”(引者注:耶和华为圣经旧约中的上帝)据刘中民巴以冲突无法调和的根源在于文明与文化(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巴以冲突的大国因素。(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民族性和文明史的角度分析巴以冲突悲剧的原因。(7分)答案(1)因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在该地区采取“分而治之”政策;二战后,美国操纵联合国,通过决议对巴以土地不公正的分割;冷战时期,美、苏两国为了争夺霸权,支持不同利益相关方;英法维护既得利益插手干涉。(8分)(2)原因:从民族性的角度看,巴以冲突的悲剧是因为双方受宗教史观影响而形成的不善于妥协的民族性;从文明史的角度看,是因为双方过于强调自身信仰与价值的绝对性,从而使其缺乏容忍多元共存、宽容他者的和谐精神。(7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