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江苏专版)单元检测:(十三)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理论成果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903397 上传时间:2020-01-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江苏专版)单元检测:(十三)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理论成果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江苏专版)单元检测:(十三)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理论成果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江苏专版)单元检测:(十三)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理论成果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江苏专版)单元检测:(十三)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理论成果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江苏专版)单元检测:(十三)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理论成果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江苏专版)单元检测:(十三)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理论成果 Word版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江苏专版)单元检测:(十三)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理论成果 Word版含解析.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单元检测(十三)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理论成果(时间:45分钟满分:6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观察下图,你认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该漫画描绘的是抵抗派“师夷长技以制夷”B该漫画描绘的是清末“新政”C该漫画描绘的是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D该漫画描绘的是洋务派“中体西用”解析:选D图片反映的是在坚持封建制度的基础上,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反映的是洋务派“中体西用”。2(2018扬州质检)学者马勇认为:“甲午战争后,朝野上下很快重建了维新共识,着力克服先前三十多年洋务新政埋头经济不问政治的偏向,开始有限度地进行政治改革,地方自治、民间经济、政府管控之外的社会逐渐发育和成熟,一个前

2、所未有的新阶级即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就在政府和外国资本的夹缝中艰难成长。”由此可知这一时期()A“中体西用”成为维新共识B近代民族工业开始创建C社会团体彻底摆脱政府管控D君主立宪进入改革议程解析:选D材料中这一时期维新共识是“开始有限度地进行政治改革”,而“中体西用”反对政治改革,故A项错误;近代民族工业开始创建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不符合时间限制,故B项错误;材料“有限度地进行政治改革”体现出社会团体仍然处在政府管控下,故C项错误;材料“有限度地进行政治改革”指保留君主制,君主立宪制进入改革议程,故D项正确。3“中国倡民权者以先生为首,然其实施政策,以为中国积数千年之习惯,其民智未开,骤予以权,

3、固自不易。盖独有所见,非徒感今上之恩而已。”这里的“先生”是()A林则徐B康有为C孙中山 D陈独秀解析:选B康有为宣传维新思想与材料中“中国倡民权者以先生为首”“骤予以权,固自不易”相符,故B项正确。4梁启超说:“新民云者,非欲吾民尽弃其旧以从人也。新之义有二:一曰淬厉其所本有而新之;二曰采补其所本无而新之。二者缺一,时乃无功。”这说明培育“新民”的关键是()A全面学习西方思想 B继承中国传统文化C彻底否定儒家学说 D兼采中西文化精髓解析:选D材料中梁启超认为新民并不是完全抛弃传统旧民,而是吸收传统和西方精华合二为一,故D项正确。5梁启超说,“黄宗羲在过去二百年间,大家熟视无睹”,但近代以后,

4、却被誉为“中国的卢梭”,是“过去民主思想的伟大代表”。导致黄宗羲思想不同境遇的最主要原因是()A他的思想主张脱离时代要求B近代兴起向西方学习的潮流C反君主政体成为国人的共识D救亡图存成为近代思想主题解析:选D黄宗羲的思想在近代之所以被重视是因为其反对君主专制等主张适应了救亡图存的时代需要,故正确选项是D项。61902年,严复在论及中国教育时说:“必将阔视远想,统新故而视其通,苞中外而计其全,而后得之。”严复的这一看法体现的文化理念是()A贯通中西 B中体西用C全盘西化 D革故鼎新解析:选A本题考查严复与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根据材料中“统新故而视其通,苞中外而计其全,而后得之”说明当时严复主张中外

5、贯通,故A项正确。7著名政治活动家梁启超曾说:“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醒。”下列对其中“旧心理”和“新制度”解读正确的是()A儒家文化和君主立宪 B儒家文化和民主共和C程朱理学和开明君主 D程朱理学和民主科学解析:选B“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是指辛亥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新制度”是指民主共和制度不是君主立宪制度,故A项错误;“旧心理”是指旧的思想儒家思想,“新制度”是指民主共和制度,不是开明君主,不是民主科学,故B项正确,C、D两项错误。8罗兹墨菲在亚洲史提出:“近代中国最伟大作家鲁迅那样的一

6、些抱怨最深的人完全拒绝它(传统文化),鲁迅和其他一些人一针见血地指出,所有这一切的原因不在于外国的侵略、占领和特权,而存在于中国传统的腐朽之中,这个传统曾经一度光荣且成就辉煌,但现在已经可悲地无能而道德沦丧。”下列对材料理解有误的是()A传统文化遭到鲁迅等人的绝对否定B“完全拒绝”是由于中国传统道德沦丧C鲁迅等人的觉醒不在于外来的侵略D接受西方文化是中国近代化必由之路解析:选D拒绝传统文化不等于非要接受西方文化不可,故D项是对材料的错误解读,答案选D项。9(2018镇江一模)“吾人所主张者,并非如反动派所言,将产业重新分配之荒谬绝伦,但欲行一方策,使物产之供给,得按公理而互蒙利益耳。此即余所主

7、张之民生主义的定义。”材料中的“余所主张之民生主义”指的是()A管制经济资源以达成真平等B致力劳资和谐以求社会安定C产业和平收归国有以厚民生D合理分配生产所得以求互利解析:选D“物产之供给,得按公理而互蒙利益”指的是合理分配,故D项正确。101925年3月,孙中山在致苏俄遗书中说道:“我已嘱咐国民党进行民族革命运动之工作,俾中国可免帝国主义加诸中国的半殖民地状况之羁缚。为达到此项目的起见,我已命国民党长此继续与你们提携。”孙中山晚年为了继续完成“民族革命”()A提出了三民主义 B倡导了三大政策C领导了辛亥革命 D主张“平均地权”解析:选B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所谓的“民族革命”指的是反对帝国主义,因

8、此是指新三民主义,它的核心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故B项正确。111925年3月20日,俄国革命家马林在一篇文章中说:“孙中山在法文月刊社会主义运动上发表了一篇文章,阐述中国革命的性质,提到他不期望资本主义式的繁荣,而希望看到新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的中国。”这则材料表明孙中山()A阶级属性发生改变B完全接受了中共的革命主张C革命策略有所调整D认为中国的出路是社会主义解析:选C孙中山提到不期望资本主义式的国富民穷,贫富差距悬殊的虚假繁荣,而希望看到“新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的中国”,即通过新三民主义的民生主义,改善民众的生活,确立了“扶助农工”的政策,革命策略有所调整,故C项正确;孙中

9、山仍然是资产阶级革命家,认为中国的出路是资本主义,不可能完全接受中共的革命主张,故A、B、D三项错误。12“革命失败以后,革命的主观力量确实大为削弱了。剩下的一点小小的力量,若仅依据某些现象来看,自然要使同志们(作这样看法的同志们)发生悲观的念头。但若从实质上看,便大大不然。这就是说,现在虽只有一点小小的力量,但是它的发展会是很快的。它在中国的环境里不仅是具备了发展的可能性,简直是具备了发展的必然性”上述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的论述发表于()A国民革命时期 B井冈山时期C延安时期 D过渡时期解析:选B本题考查毛泽东思想。抓住材料中“革命失败以后”以及材料内容可以判断,毛泽东论述的是“星星之火,可以

10、燎原”,反映的是“工农武装割据”思想。13美国学者史华慈说:“在苏维埃阶段,毛泽东把全部精力用在湖南和江西农村战略方面,但他承认这是对城市无产阶级运动的辅助。当毛泽东在西北树立了精神领导权时,他的无产阶级概念已经具有新的内容。”这里的“新的内容”()A属于新民主主义理论的组成部分B为即将成立的新中国作了准备C论述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D阐述了“工农武装割据”革命理论解析:选A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长征胜利到达“西北”,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创造性地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1945年召开的中共七大上,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

11、思想,与材料中“当毛泽东在西北树立了精神领导权时”相符,故A项正确。141977年9月,邓小平在会见英籍华人作家韩素音时说:“中国人是聪明的,再加上不搞关门主义,不搞闭关自守,把世界上最先进的科研成果作为我们的起点,洋为中用,吸收外国好的东西,先学会它们,再在这个基础上创新,那么,我们就是有希望的。”邓小平的这段话()A要求进行经济体制改革B正式确立对外开放的政策C开始抛弃意识形态外交D遵循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解析:选D邓小平主张对外开放,学习世界最先进的科研成果,符合当时中国发展的需要,遵循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故D项正确。15南方日报曾载文指出:“20 年来,小平南方谈话这一思想理论之花结出

12、了丰硕果实,实现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国发生的变化及其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这是因为邓小平南方谈话()A提出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B阐明了判断各个方面工作的是非标准C作出了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D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解析:选B南方谈话发生在1992年。A项属于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C项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D项不选。B项是南方谈话的内容,故选B项。二、非选择题(15分)16伴随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逐渐形成,中国文化艰难地迈上了近代化的征程,近代中国人思想不断解放。阅读下列

13、材料:材料一维新派把儒家经典易经中的变易思想和从西方传来的进化论结合起来,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进化学说,以此作为变法的理论依据。维新派利用西学来解释中国的传统文化,如康有为在解释孟子“民贵君轻”时认为君权不是神授的,而是民众赋予的,君主是民众的一员,是民众的仆人。摘编自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材料二面对辛亥革命后政局的动荡不安、思想的异常混乱,陈独秀率先喊出了民主与科学,以唤醒民众觉悟,自觉自动地争取民主。当把这种本来建立在个体主义基础上的西方文化介绍输入以抨击传统打倒孔子时,反孔批儒的战士却又仍然在自觉不自觉地承续着积极入世以天下为己任的儒学传统。摘编自李泽厚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请回答:(

14、1)据材料一,概括维新思想的理论来源。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康有为所主张的政治体制。(5分)(2)解读上述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近代前期思想解放的其他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280字左右。)(10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需要仔细阅读材料,用精练的语言进行概括表达。第二小问结合所学回答。第(2)问,该题的答题模式应该按照“观点论述”进行,先通过仔细阅读两则材料来提炼观点,再联系相关史实进行论述。依据设问要求,“观点”的时间描述应为中国近代前期,主题应是思想文化;“论据”应首先挖掘题中两则材料的有效信息得到,再联系所学知识补充;“论述”时要做到史实与观点对应论证。答案:(1)理论来源:传统儒家思想;西方进化论;西方启蒙思想。政治体制:君主立宪制。(2)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