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一轮优化探究历史(人民版)练习:选修3 专项测评(选修3)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903624 上传时间:2020-01-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一轮优化探究历史(人民版)练习:选修3 专项测评(选修3)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版一轮优化探究历史(人民版)练习:选修3 专项测评(选修3)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版一轮优化探究历史(人民版)练习:选修3 专项测评(选修3)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9版一轮优化探究历史(人民版)练习:选修3 专项测评(选修3)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9版一轮优化探究历史(人民版)练习:选修3 专项测评(选修3)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版一轮优化探究历史(人民版)练习:选修3 专项测评(选修3) Word版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版一轮优化探究历史(人民版)练习:选修3 专项测评(选修3) Word版含解析.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专项测评(选修3)1材料1914年10月4日德国93位文化界的代表签署了对文化界的呼吁书,声称普鲁士军国主义是德国文化免受俄国野蛮斯拉夫专制文明和西方物质主义文明冲击的唯一护卫。1914年10月16日,德国3000名教授(占德国所有教授的80%)在德意志帝国高校教师宣言上签字。他们在宣言中宣称:“不仅仅是德国文化的未来,甚至整个欧洲文化都在战争中面临存亡关头。德国文化与欧洲文化的生存都直接依赖于德国军队在战场上的命运。” 德国阿尔弗雷德齐摩恩说,1914年战争不是同盟国和协约国之间的一场简单战争,它是思想战争一场两个政府、社会、进步的不同和不一致的观念之间的冲突。 张国臣一战背景下德国知识界对

2、战争原因的释读 (1)根据材料,归纳德国“知识界”关于一战原因的释读。(不得摘抄原文) (2)结合所学知识,试评析“1914年战争”是“思想战争”的观点。解析:(1)根据材料“普鲁士军国主义是德国文化免受俄国野蛮斯拉夫专制文明和西方物质主义文明冲击的唯一护卫”“德国文化与欧洲文化的生存都直接依赖于德国军队在战场上的命运”得出文化保卫;生存危机。 (2)根据材料可知德国知识界对于一战的认识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并没有充分认识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实质: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之间争夺世界霸权的帝国主义战争,得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本质是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之间争夺世界霸权的帝国主义战争;该观点掩盖了大战的非正

3、义性,为德国进行世界大战辩护,鼓动德国人民参与战争;战争给德国带来巨大灾难。答案:(1)释读:文化保卫;生存危机。(2)评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本质是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之间争夺世界霸权的帝国主义战争;该观点掩盖了大战的非正义性,为德国进行世界大战辩护,鼓动德国人民参与战争;战争给德国带来巨大灾难。2材料有学者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做出以下的解说: (1)均势和平很脆弱。 (2)民族主义点燃战火。 (3)经济联系没能阻止英德交战。 (4)战争发展成总体战。 (5)欧洲从此淡出世界舞台中心。 (6)世界霸权转移到美国。 (7)俄罗斯与西方的对抗永久化。 (8)帝国解体一发不可收拾。 (9)一战之后还会有

4、二战。 (10)世界大战会“过时” 战争没有胜利者。 王义桅一战:欧洲十个意想不到 (1)上述解说中,哪些属于原因分析?哪些属于结果分析?(2)选取你最认可的两条解说,并各用两个史实进行说明。解析:(1)根据所学(1)(2)(3)属于原因分析,分别从双方实力、民族以及经济方面分析一战的成因;(4)(5)(6)(7)(8)(9)属于结果分析,分别从战争的规模、对交战双方的影响、战后国际格局方面分析战争所造成的后果。 (2)解题思路,首先从材料中对一战原因、结果及其评价选取自己比较认可的观点,然后结合所学用史实说明自己的观点,做到史实准确,语言精练即可。答案:(1)原因分析:(1)(2)(3)。结

5、果分析:(4) (5)(6)(7)(8)(9)。(2)示例:我同意战争发展成为总体战,它持续的时间长,达4年之久;它影响的地区多,不但把欧洲大多数国家卷入战争,也把美洲、亚洲和非洲的许多国家卷入战争。我同意帝国解体一发不可收拾,解体的帝国有沙皇俄国、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帝国。3材料1939年,美国总统罗斯福在1月31日召开的美国参议院军事委员会协商会议上的一次内部讲话,将保证欧洲的破碎化作为美国外交的重要目标。他告诉其同僚:“美国在太平洋上的第一道防御线是一系列岛屿,我们期望通过海军、陆军和飞机阻止日本让我们十分坦率地说统治整个太平洋,并防止他们接近南美洲的西海岸。那是个问题,我们决不

6、会遭到中国、菲律宾、暹罗(注:中国对泰国的古称)或缅甸的攻击。这完全是一个防御日本的问题。我们不能大声直说,这会被认为是不友好的。在大西洋上,我们的第一道防线是一大批国家持续地独立地存在它们持续、独立地存在。目前,这些是什么呢,请记住这些字眼,具有持续的独立这一内涵的持续地独立地存在。国家的独立意味着独立,并不意味着在军事上或经济上遭受某个其他国家的统治。”接着罗斯福计算了一下目前欧洲还剩下二十几个独立国家,说“但如果德国和意大利的军事力量再保持下去,希特勒和墨索里尼共同的或各自的成功步骤再继续下去,它们将不可能独立。它们会失去独立”。他说这场战争中最符合美国利益的结局是“这是一场成败参半的赌

7、局,决不能忽视。这是一场5050的赌局”。美国总统罗斯福同美国参议院军事委员会协商的会议记录6(1939年1月31日)李巨廉、王斯德主编:第二次世界大战起源历史文件资料集(1)据材料,概括指出罗斯福这篇“内部讲话”的核心观点。(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成败参半的赌局”最符合美国利益?解析:本题考查二战全面爆发前夕的国际局势及美国的对策,题目以罗斯福“内部讲话”为考查载体,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分析历史问题、论证历史观点的能力。题目还注重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掌握程度,从整个战局和国际关系的角度分析美国的战略布局及其意图。答案:(1)核心观点:力图阻止日本对太平洋和德、意对欧洲的扩张

8、统一;保证太平洋和欧洲各自的碎片化,维护美国的霸权利益。(2)纵容法西斯侵略扩张,力图把祸水引向苏联;而法西斯的地区兼并统一又会损害美国在太平洋地区和欧洲的利益;美国在未来战争中的任务是地区目标与全球目标的统一。4材料一美国在世界上处于领导地位。恺撒、成吉思汗、路易十四、拿破仑或其他任何一个伟大的领袖所担负的责任,都不能同美国总统今天所担负的责任相比拟。 美国总统杜鲁门(1945年) 材料二基辛格在自己的回忆录中这样谈60、70年代美国所面临的局势:“我们正处在一个令人痛苦的调整时期,来适应世界政治的深刻变化;我们不得不面对我们的历史和我们的新的需要这两者之间的紧张关系。我相信,我们国家的不安

9、情绪的最深刻的原因,是这样一种人们还只是模糊地觉察到的认识:我们正变得像其他国家一样,需要承认我们的力量虽大,但还是有限度的。我们的能力和我们的问题相比,再也不是无限的了;相反,无论是在才智上,还是在物质上,我们都必须规定一个轻重缓急。” (1)根据材料一指出美国的政治企图。(2)材料二中基辛格所说的“世界政治的深刻变化”表现在哪些方面?指出这种变化对美国对外政策的影响。解析:(1)结合1945年及杜鲁门主义及当时的时代背景可判断美国的政治企图为独霸世界。 (2)第一小问表现,根据时间“60、70年代”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此时期美苏争霸中美国由优势转向劣势;日本、西欧的经济崛起使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

10、趋势。第二小问影响,因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及面临日本、西欧的冲击,美国被迫由战略进攻转向战略收缩,改善中美关系,结束越南战争。答案:(1)企图:独霸世界。(2)方面:美苏争霸中美国由优势转向劣势;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 影响:美国被迫由战略进攻转向战略收缩,改善中美关系,结束越南战争。5材料一由于国际形势发生了变化,现在有可能同意朝鲜同志的军事计划。 斯大林致毛泽东电(1950.5) 材料二朝鲜战争爆发后,葛罗米柯曾向斯大林建议,苏联代表应于6月底返回联合国安理会,以便在那里使用否决权反对联合国做出不利于北朝鲜的决议,但斯大林拒绝了这个建议。 罗斯玛丽福特解开朝鲜战争之谜:十年对朝鲜冲突

11、的政治分析材料三尚无迹象表明苏联打算支援北朝鲜,远东苏军也没什么动静。 美国对外关系事件1950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斯大林认为的“国际形势发生了变化”指什么?(2)结合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指出朝鲜战争爆发后,苏联持什么态度?这种态度对朝鲜战争局势产生了什么影响?解析:(1)根据时间“1950年”联系史实可知此时国际形势发生的变化是美苏冷战加剧;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社会主义阵营壮大;及苏联核弹爆炸成功,打破美国的核垄断。 (2)第一小问态度,根据材料二中斯大林拒绝在联合国安理会行使否决权以反对联合国军出兵朝鲜,说明苏联企图置身事外或避免与美国发生直接冲突。第二小问影响,

12、苏联没有在联合国安理会行使否决权使美国能够以联合国的名义介入朝鲜战争;使朝鲜战争由朝鲜半岛的内战变为局部性的国际战争;同时因为战火烧到鸭绿江边,迫使中国出兵朝鲜。答案:(1)变化:美苏冷战加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社会主义阵营壮大;苏联核弹爆炸成功,打破美国的核垄断。(2)态度:企图置身事外(避免与美国发生直接冲突)。影响:美国能够以联合国的名义介入朝鲜战争;使朝鲜战争由朝鲜半岛的内战变为局部性的国际战争;使战火烧到鸭绿江边,并迫使中国出兵朝鲜。 6材料一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美国认为朝鲜战争是苏联全球扩张的一个重要表现,其目的在于摧毁东亚大陆的最后一个反共堡垒,削弱美国和西方在

13、整个远东的地位,美国决定介入朝鲜战争。百度百科 材料二越战结束后,美国仍将发挥重要作用,并恪守业已承担的条约义务。但除非受到核大国的威胁,美国将鼓励其亚洲盟友自己承担国内安全军事防务的责任,而美国则避免卷入越南式的战争。尼克松越南战争之后的亚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朝鲜战争与冷战格局之间的关系。(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越南战争对冷战格局产生的影响。解析:(1)由材料一“美国认为朝鲜战争是苏联全球扩张的一个重要表现”“美国决定介入朝鲜战争”可以归纳出朝鲜战争是冷战的产物;“其目的在于摧毁东亚大陆的最后一个反共堡垒,削弱美国和西方在整个远东的地位”可以归纳出美国遏制了朝鲜的共产主义,固定了远东的冷战格局;结合所学还可以总结出是冷战中的热战,是冷战在亚洲的发展。(2)依据材料二“除非受到核大国的威胁,美国将鼓励其亚洲盟友自己承担国内安全军事防务的责任,而美国则避免卷入越南式的战争”可以归纳出越南战争改变了冷战的态势,美国由强势一方变为弱势;结合所学还可以总结出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社会主义力量得以加强。答案:(1)关系:朝鲜战争是冷战的产物;是冷战中的热战,是冷战在亚洲的发展;美国遏制了朝鲜的共产主义,固定了远东的冷战格局。(2)影响:越南战争改变了冷战的态势,美国由强势一方变为弱势;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社会主义力量得以加强。(其他言之有理也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