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课时作业11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人民版必修3.doc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904603 上传时间:2020-01-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课时作业11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人民版必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课时作业11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人民版必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课时作业11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人民版必修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课时作业11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人民版必修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课时作业11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人民版必修3.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课时作业11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人民版必修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课时作业11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人民版必修3.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课时作业11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是中国同盟会的革命纲领。其中的“驱除鞑虏”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A发展资本主义 B推翻专制统治C建立民主政治D实现民族独立解析:根据所学知识,“驱除鞑虏”即推翻满洲贵族的统治,为创立一个民主的共和国创造条件,故选B项。答案:B2三民主义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A中华民族同帝国主义的矛盾B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C民族资产阶级和满洲贵族的矛盾D资产阶级革命派与立宪派的矛盾解析:三民主义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指导思想,而资产阶级革命派将矛头指向清政府,这意味着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

2、盾是其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故答案为B项。答案:B3“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的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这段话表明孙中山强调的革命中心纲领是()A驱除鞑虏 B恢复中华C创立民国D平均地权解析:分析材料,孙中山认为“民族革命”只能推翻清朝政府,却无法铲除君主专制政体。要想使革命成功,必须把“政治革命”与“民族革命”紧密地结合起来,而“政治革命”就是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实现以资产阶级为领导的人民民主权利,故选C项。答案:C4孙中山指出:“近时志士,舌敝唇枯,唯企强中国以比欧美。然而欧美强矣,其

3、民实困吾国纵能媲迹于欧美,犹不能免于第二次之革命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孙中山为避免“第二次革命”而倡导“社会革命”,他提出了()A民生主义 B民族主义C民权主义D民主主义解析:材料强调孙中山针对资本主义国家因为贫富不均而引发的社会问题而提出了民生主义,想通过辛亥革命一次性的解决这些问题,避免再次革命,故选A项。答案:A5胡绳在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中写道:“说明了同盟会的革命纲领之后,河南洛阳嵩县的绿林好汉们议论开了,有的人说:先杀洛阳知府,再杀河南巡抚,赶走北京皇帝,孙文坐了天下,我们都要当官,没有人敢说我们是土匪啦!”由此可见,基层同盟会会员宣传三民主义的突

4、出重点和弱点分别是 ()A民族主义,民权主义 B民权主义,民族主义C民族主义,民生主义 D民权主义,民生主义解析:材料强调了同盟会会员注重宣传推翻满清统治,而没有广泛传播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思想,也就是注重宣传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反满革命)而弱化民权主义(民主、自由、平等),故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组合中均有一项不符合要求。答案:A6孙中山说:“民国之国家,为全国国民所公有,民国之政治,为国民所共理,民国之权利,为国民所共享。”由此可以得出,孙中山领导革命的政治目标是()A结束满洲贵族的统治 B教育国民,改造国民性C实现民主政治 D平均地权,解决国民生计解析:据材料“民国之国家,为全国

5、国民所公有,民国之政治,为国民所共理,民国之权利,为国民所共享”可知,孙中山明确主张民有、民治、民享,也就是实现民主政治,C项正确。答案:C7“何谓三民主义呢?简单地说,便是民有、民治、民享。详细地说,便是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三民主义是为人民而设的,是为人民求幸福的。”孙中山的这番讲话强调了 ()A三民主义的核心主张是民权主义B三民主义的理论来源是天赋人权C三民主义理论中以民为本的思想D三民主义的前提是实现民族独立解析:“三民主义是为人民而设的,是为人民求幸福的”说明孙中山强调以民为本,故C项正确。答案:C81924年,孙中山重新解释“三民主义”,把“三民主义”发展到“新三民主义”。

6、这在客观上反映了()帝国主义对华侵略的加剧 民族资产阶级继续保持了其革命性的一面 中国各革命阶级开始了联合斗争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发展到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A BCD解析:新三民主义事实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依靠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农民阶级的联合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正是由于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从而使民主革命发展到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整个近代史,中国都面临西方列强的入侵,民族危机的加剧。从旧三民主义到新三民主义,这种理论的完善与发展,说明孙中山对革命的坚持不懈,也就说明了民族资产阶级继续保持了其革命性的一面,因此,是背景,是意义,说法正确,也符合题意,

7、故A项正确。答案:A9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中增加了“节制资本”的内容,“平均地权,节制资本”的目的是()A改善农民和工人的生活状况B提高工人和农民的政治地位C解放工人和农民D约束资本主义的发展解析:“平均地权,节制资本”是属于孙中山民生主义方面的内容。主要是实现国家的富强,人民的富余,反对贫富分化严重。排除B、C、D三项,故选A项。答案:A10毛泽东曾强调“新三民主义”必须是“三大政策”的三民主义。在此,毛泽东着重强调新三民主义必须()A代表工农阶级的利益B符合社会主义革命特点C具备广泛的群众基础D具有反帝反封建的内涵解析:由题干材料知:“三大政策”,即指联俄、联共(二者均体现反帝反封建的手

8、段)、扶助农工(体现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力量)。新三民主义,在“民族主义”方面,明确提出了反帝的要求,这与当时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最低纲领:反帝反封建)基本一致,从而成为了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政治基础,故选D项。答案:D11“其所恃为后盾者实为多数之民众:若知识阶级、若农夫、若工人、若商人是已。盖民族主义,对于任何阶级,其意义皆不外免除帝国主义之侵略。”这表明孙中山晚年对中国革命的认识发生了重大变化,这种变化是指()A革命的领导权和目标B革命的进程和对象C革命的指导思想和道路D革命的依靠力量和对象解析:由“孙中山晚年”可知题中所指为新三民主义;由“免除帝国主义之侵略”可知,与旧民族主义相比,新

9、民族主义增加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内容,即革命对象;由“多数之民众”可知革命所依赖的力量也由最初的民族资产阶级发展为全体民众,故选D项。答案:D12有学者认为:“三民主义中,民族主义已超越了满汉他我之辩,而将重心放在抵抗帝国主义的诉求上。”下列最能反映该观点的历史事件是()A同盟会的成立B武昌起义C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D国民革命解析:“民族主义已超越了满汉他我之辩,而将重心放在抵抗帝国主义的诉求上”说明与新三民主义有关,1924年1月,孙中山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明确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主张,成为国共第一次合作以及开展国民革命运动的政治基础,故D项正确;A、B、C三项与旧三民主义有关,错误。答案:

10、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6分,第14题24分,共52分)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而不解,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发达最先,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孙中山民报发刊词材料二: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请回答:(1)结合两则材料,说明“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社会革命”的内容是什么?

11、孙中山为什么主张进行这三种革命?(12分)(2)结合材料一说明,孙中山以什么为借鉴,提出“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他想以此解决中国社会的什么问题?(8分)(3)“民族”的含义和基本特征是什么?孙中山所指的“民族”是哪一民族?(8分)答案:(1)民族革命是指用革命手段推翻帝国主义走狗清王朝的统治,只有通过民族革命,才能摆脱满洲贵族的压迫和帝国主义的外来侵略。政治革命是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只有这样才能铲除君主专制政体。社会革命是指平均地权,只有这样才能解决革命后贫富两极分化的问题。(2)孙中山以欧美为借鉴,提出“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他想以此解决中国未来资本

12、主义社会将会出现的严重的贫富不均和阶级矛盾对立的问题。(3)民族是历史上形成的稳定的人类共同体。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共同心理素质是民族的基本特征。孙中山所指的“民族”主要是指汉族。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一)驱除鞑虏。今之满洲乘中国多事,长驱入关,灭我中国,据我政府,迫我汉人为其奴隶满政府穷凶极恶,今已贯盈。义师所指,覆彼政府,还我主权(二)恢复中华。中国者,中国人之中国,中国的政治,中国人任之。驱除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 1911年军政府宣言材料二:一、凡革命以前所有满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民国均认为有效,至条约期满为止。其缔结于革命起事以后则否。三、凡革命

13、前满政府所让与各国国家或个人种种之权利,民国亦照旧尊重之,其在革命军兴起以后则否。1912年孙中山宣告各友邦书材料三:一切不平等条约,如外人租借地,领事裁判权,外人适宜于关税及外人在中国境内行使一切政治权利侵犯中国主权者,皆当取消,重订双方平等,互尊主权之重要条约。 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1)据材料一说明孙中山当时的民族主义的宗旨是什么。这种看法有何局限和失误?(10分)(2)据材料二、三说明孙中山对帝国主义列强的态度有何区别。影响孙中山产生区别的主要历史因素是什么?(10分)(3)根据以上材料,从三民主义的变化中你得出怎样的认识?(4分)解析:第(1)题,需要认真阅读材

14、料一,从民族主义指向清朝政府来分析。第(2)题注意对比材料二、三的内容,从中得出区别。结合材料出现的时间分析时代背景,得出孙中山转变的原因。第(3)题结合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的内容来分析变化,从变化中认识孙中山与时俱进的优秀品质和爱国情操。答案:(1)孙中山当时的民族主义的宗旨是推翻清政府统治,光复汉民族国家。局限:此时孙中山的民族主义还没有提到反对帝国主义。失误:把国内的民族矛盾、民族问题与外国侵略的界限混淆,把满族排挤到“中国”之外。(2)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承认帝国主义在中国已取得的特权,承认不平等条约;1924年他则明确提出修改不平等条约,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历史因素: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屡次失败,孙中山接受苏俄的建议与中国共产党的反帝反封建的政治主张,把三民主义发展为带有反帝反封建内容的新三民主义。(3)孙中山在探索救国道路的过程中认识不断深入,反映了孙中山与时俱进,是一个坚定的爱国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