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版)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训练题: 板块七 第2讲 辛亥革命练习.doc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906015 上传时间:2020-01-0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史版)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训练题: 板块七 第2讲 辛亥革命练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通史版)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训练题: 板块七 第2讲 辛亥革命练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通史版)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训练题: 板块七 第2讲 辛亥革命练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通史版)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训练题: 板块七 第2讲 辛亥革命练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史版)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训练题: 板块七 第2讲 辛亥革命练习.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2讲辛亥革命编者选题表考点角度题号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的背景1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局限性3辛亥革命评价4辛亥革命的意义5综合6一、选择题1.孙中山在最初开展革命活动时,主要赢得了秘密会社、下层阶级和海外华侨的支持,却没有得到士大夫阶层的拥护,他们普遍支持康有为和梁启超。1900年后,越来越多的士人加入了孙中山的事业,孙中山的形象由原先“犯上作乱者”一变而成为爱国志士。促成这种转变的主要因素是()A.列强加剧侵略扩张B.革命思想的不断传播C.清廷日益腐朽反动D.孙中山个人声望提高解析:C1900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清政府失败,被迫签订辛丑条约,清政府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之后的清末

2、新政,使致力于改革的士大夫们对清政府失去信心,转而支持革命,促成了孙中山形象的转变,C项正确;A、B、D三项为原因之一,但不是主要因素。2.(2017河南洛阳一模)1905年8月,孙中山在东京富士见楼中国留学生欢迎大会上发表了充满民族主义的演说。这次演说,唤醒了留学生的民族意识,激发了革命热情,令那些迷惑于保皇的留学生焕然醒悟,快速转向了革命。这说明()A.东京成为辛亥革命的中心B.推翻清政府的时机成熟C.革命思想传播进一步深入D.孙中山的革命威望崇髙解析:C东京自始至终都没有成为辛亥革命的中心,故A项错误;根据所学可知,1905年推翻清政府的时机尚不成熟,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唤醒了留学生的

3、民族意识,激发了革命热情,令那些迷惑于保皇的留学生焕然醒悟,快速转向了革命”可以看出革命思想传播进一步深入,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孙中山的革命威望,故D项错误。3.孙中山的五权宪法:“至于我们民国的约法,没有规定具体的民权。在南京订出来的民国约法里头,只有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的那一条,是兄弟所主张的,其余都不是兄弟的意思。”孙中山批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主要原因是其()A.没有体现孙中山的革命思想B.没有具体规定人民的基本权利C.没有实现主权属于国民全体D.没有贯彻五权分立的制宪理论解析:B根据材料“只有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的那一条,是兄弟所主张的”可知宪法部分程度上体现了孙中山的思想

4、,A项错误;材料“至于我们民国的约法,没有规定具体的民权”表明孙中山认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没有具体规定人民的基本权利,B项正确;根据材料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已规定了“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其没有实现,是政府执行的问题,C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分权思想,D项错误。【新知生成】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孙中山在充分考察西方民主政治的基础上颁布的,其中三权分立制参照了美国,责任内阁制效仿了英国。责任内阁制的规定,有利于从法律上限制即将成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袁世凯的权力,维护民主共和制度。4.有学者认为: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大都是知识分子,知识分子不属于资产阶级,他们革命的动力不是为资产阶级争取利益,而是

5、从帝制统治和列强的窥视下拯救中国。因此,他们也代表了深受列强欺凌之苦的民族资本家的心声。材料表明革命派()A.进行革命的目标不明确B.代表了中华民族的利益C.有民族民主革命的诉求D.已成为知识分子代言人解析:C材料反映了革命派要从帝制统治和列强的窥视下拯救中国,A项错误;材料反映出革命派是知识分子并且代表了民族资本家,但是并没有革命派代表中华民族的信息,B项错误;反对帝制统治,体现对民主的追求,反对列强,反映民族诉求,C项正确;材料表明革命派大都是知识分子,不能表明知识分子都是革命派,可能还存在其他的政治派别,D项错误。5.(2017湖南六校联考)张岂之在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中指出:“民国建立后

6、,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倒台,引发了以传统政治为基础的旧有伦理与价值体系的松动,男人剪辫子、女子放足、青年离家、自由恋爱、神位被黜、洋货畅销、西学昌盛。”材料主要反映了辛亥革命()A.结束了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B.使民主共和的政治观念深入人心C.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D.促使传统价值观念丧失正统地位解析:D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但没有结束中央控制地方的中央集权制度,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民主共和观念,故B项错误;辛亥革命仅结束封建帝制,没有触及整个封建制度,故C项错误;从材料“引发了以传统政治为基础的旧有伦理与价值体系的松动”,可知辛亥革命促使传统价值观念改变,故D项正确。二、非选

7、择题6.(2018山东滨州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美国1787年宪法第2条第1款规定,总统在就职前应作如下宣誓或郑重声明:“我谨庄严宣誓,我一定忠实执行合众国总统职务,竭尽全力恪守、维护和捍卫合众国宪法。”按照传统,在美国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主持下,当选总统需手按圣经宣读誓言。此外,第6条规定:参议员和众议员、各州议会议员以及合众国政府和各州一切行政、司法官员均应宣誓或郑重声明拥护本宪法。邓静秋各国宪法宣誓制度的比较材料二1894年兴中会成立会上,孙中山带头宣誓“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倘有二心,神明鉴察”。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孙中山拟定盟书后带领大家举右手宣誓:“驱除鞑

8、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矢信矢忠,有始有卒,如或渝此,任众处罚。”1912年1月1日晚10时,孙中山在南京原两江总督衙门就任临时大总统,便首开总统宣誓之先河:“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邦公认,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谨以此誓于国民。”孙中山与民国宣誓制度之建立(1)依据材料一,概括美国宪法宣誓制度的特点。(2)依据材料二,指出辛亥革命前后孙中山宣誓的不同。(3)综合以上材料,探讨就职宣誓制度的价值。解析:第 (1)问,美国宪法宣誓的主体包括总统、参议员和众议员、各州议会议员以及合众国政府和各州一切行政、司法官员,得出宣誓主体广泛

9、;据材料一“我谨庄严宣誓,我一定忠实执行合众国总统职务,竭尽全力恪守、维护和捍卫合众国宪法”得出突出宪法的权威;据材料一“按照传统,在美国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主持下,当选总统需手按圣经宣读誓言”得出体现三权分立、权力制约;手按圣经宣誓,彰显宣誓的神圣感和宣誓者的使命感。第(2)问,可以从宣誓的目的和负责的对象方面进行分析,从宣誓的目的来看前者是为了激发革命党人的斗志和对革命事业的忠诚,后者是为了在中国建立现代民主国家;负责的对象,前者是对政党负责,后者是对国民负责。第(3)问,就职宣誓制度的价值可以从树立法治信仰,凝聚共和力量,强化民主观念,增强历史使命感等方面分析。答案:(1)特点:宣誓主体广泛;突出宪法的权威;体现三权分立、权力制约;手按圣经宣誓,彰显宣誓的神圣感和宣誓者的使命感。(2)不同:前者是为了激发革命党人的斗志和对革命事业的忠诚,后者是为了在中国建立现代民主国家;前者是对政党负责,后者是对国民负责。(3)价值:树立法治信仰;凝聚共和力量;强化民主观念;增强历史使命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