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课件:第5课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 .pptx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906474 上传时间:2020-01-05 格式:PPTX 页数:16 大小:681.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课件:第5课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 .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9-2020学年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课件:第5课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 .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9-2020学年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课件:第5课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 .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19-2020学年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课件:第5课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 .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19-2020学年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课件:第5课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 .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课件:第5课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 .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课件:第5课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 .pptx(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5课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一,二,三,一、商业的发展 1.商朝 职业商人和最早的货币已经产生。 2.周朝 实行“工商食官”政策。 3.春秋战国时期 私商逐渐取代官商成为商人的主体。随着商业的繁荣,形成了许多著名都会。 4.隋唐时期 西域以及阿拉伯、波斯商人来往经商频繁。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空前繁荣。 5.宋元时期 宋代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集镇、夜市兴盛。元代更广泛流通纸币。,一,二,三,自主思考北宋时期,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当时通用的铁钱携带极不方便,于是商人们发行一种类似存款收据的“交子”。交子的出现说明了什么问题?对商业的发展有何作用?,提示:交子的出现说明商品经济活跃。它的使用便利了

2、商业活动,促进了商业的繁荣。,一,二,三,6.明清时期 商业市镇兴起,货币经济占据主要地位,农产品大量进入市场。白银在流通中广泛使用。形成徽商、晋商、宁绍商人、闽商等大商帮。,一,二,三,二、城市的繁荣 1.政治中心的商业发展 (1)周秦至唐朝:县治以上的城市设“市”。市与民居隔开。这时期,城市主要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 (2)宋代 空间范围扩展:坊市界限不复存在,市分散于街巷,形成街市。城郭和乡村,也被允许置市贸易。 时间不再限定:出现了夜市、晓市、草市等。 易混易错草市、夜市、晓市:草市主要是指在农村交通便利的地方自然形成的民间集市,打破了“市”的地域限制。夜市冲破了政府对“市”的时间限制

3、。晓市即早市,也冲破了政府对“市”的时间限制。,一,二,三,城市功能变化: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控,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增强。 教材图解观察教材第22页“唐朝长安城平面图”和“清明上河图中汴河船运的景象”,思考:与唐代长安城相比,北宋汴京有哪些不同? 提示:整齐划一的坊市制被打破,坊市界限不复存在;市的启闭时间不再由官府统一规定,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直接监控;出现了市民娱乐活动场所。,一,二,三,2.经济城市的兴起 (1)唐宋时期:沿海港口城市走向繁荣,除早已发展起来的广州之外,泉州、扬州、登州等繁盛一时,各港口城市“蕃客”云集。 (2)明清时期:兴起了一大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一,

4、二,三,三、“重农抑商” 1.形成原因 商业的不稳定性及商人流动性大等特点,与战国时期强调耕战、加强中央集权的取向发生矛盾。 2.推行过程 (1)战国时期:重农抑商思想兴起。 (2)西汉时期:汉高祖规定商人不得“衣丝乘车”,严禁商人购置土地。 (3)中唐以来:重农抑商政策有了某种松动,商人地位得以提高。 (4)明清时期:经常以各种方式对商人进行盘剥。 3.影响 (1)战国秦汉时期对发展农业,稳定社会发挥过积极作用。 (2)明清时期,严重阻碍了新经济因素的成长,成为导致中国被甩在世界工业文明潮流之后的因素之一。,一,二,三,自主思考有人形容中国古代商业就像一个戴着枷锁、脚镣并被捆绑起来的舞者,她

5、的每一个舞步都带着沉重的牵累,她的每一个旋转都受着束缚的疼痛。这一说法的理由是什么? 提示:中国古代统治者长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抑制商业的发展。,探究点,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 史料实证 明朝中后期,随着江南经济的发展,在交通便利的地方,市镇逐渐兴起。到万历以后,其市镇总数不下200个,其中规模大、功能全的镇至少有160个。这些市镇之间的距离大体在515千米之内,一般最大距离不超过农家一日舟行往返足以完成买卖的路程。在每个市镇的周围,都有密集的从事小商品生产的村坊和初级集市环绕,这些市镇作为商品集镇,形成一个以水路舟行为基本交通脉络的网状结构。 摘编自齐涛主编古代中国经济史 互动探究(1)根据材料

6、,概括指出明朝商业发展的新气象,探究其出现的原因。 (2)概括指出有利于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探究点,提示:(1)新气象:出现了数量众多的分布密集的商业市镇;形成城镇网络。原因:江南经济的发展;水陆交通便利。 (2)因素:国家统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商业利润的刺激。,探究点,历史解释 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 (1)商业市场的形式多样。如城市中的市、早市、夜市,城郊和乡村的草市等。 (2)城市商业经济发达。各朝代都兴起不同数量和规模的商业大都市,到明清时期,兴起了一批工商业市镇。 (3)对外贸易发达。以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为主要通道的对外贸易发达,构成古代商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促进了沿海

7、港口城市的兴盛。 (4)货币种类丰富。在货币流通领域,北宋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明朝时形成了以白银为主、以钱为辅的钱、银并行的货币流通制度。,探究点,(5)商人群体活跃。明清时期,实力雄厚的区域性商人群体组成了商帮徽商、晋商等。 (6)商业地位低下。商业长期受到重农抑商政策的压制,商人社会地位较低;商业始终作为农耕经济的补充而未占主导地位。,探究点,典例剖析 【例题】 (2017课标全国)下图为春秋战国之际局部示意图。当时,范蠡在陶、子贡在曹鲁之间经商成为巨富,这一现象反映了( ) A.区域位置影响商贸发展 B.争霸战争促进经济交往 C.交通条件决定地方经济状况 D.城市规模扩大推动商业繁荣,探究点,解析: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由题干信息可知,范蠡在陶、子贡在曹鲁之间经商,两人成为巨富,这与两人活动的区域位置有关。陶、曹、鲁位于济水、泗水流域,均为黄河中下游地区,经济相对发达,而且这一地区诸侯国众多,有利于商贸发展,故A项正确。本题易错选C项,两人成为巨富不能决定地方经济实力高低,且交通也不是地方经济发达与否的决定因素。题干信息无法体现争霸战争的影响,也不能反映城市规模扩大,故排除B、D两项。 答案: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课件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