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版历史选修三人民全国通用版课件:专题五 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 第3课 .pptx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906648 上传时间:2020-01-06 格式:PPTX 页数:40 大小:1.5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版历史选修三人民全国通用版课件:专题五 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 第3课 .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2019-2020版历史选修三人民全国通用版课件:专题五 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 第3课 .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2019-2020版历史选修三人民全国通用版课件:专题五 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 第3课 .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2019-2020版历史选修三人民全国通用版课件:专题五 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 第3课 .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2019-2020版历史选修三人民全国通用版课件:专题五 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 第3课 .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版历史选修三人民全国通用版课件:专题五 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 第3课 .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版历史选修三人民全国通用版课件:专题五 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 第3课 .pptx(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3课 高科技条件下的现代战争,专题五 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内容索引,基础认知 学习思考,深化探究 核心突破,巩固练习 随堂反馈,基础认知 学习思考,一、两伊战争 1.原因 (1)两伊的矛盾由来已久:两伊在民族、宗教信仰和国家利益等方面存在着矛盾,特别是对 的划分历来就有争执。 (2)两伊矛盾的激化 20世纪70年代以来,双方因 产生的矛盾加剧。 1979年,霍梅尼掌握伊朗政权后,把伊拉克作为输出伊斯兰革命的首要目标;伊拉克的萨达姆政权则支持伊朗反对派的活动,双方矛盾进一步激化。,边界线,石油,2.经过 (1)1980年9月,伊拉克对伊朗发动进攻,战争爆发。 (2)1982年春,伊朗开始取得优

2、势,但是直到1987年,双方都无法获得决定性的胜利。 (3)1987年,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决议,要求两伊立即无条件停战。 (4)1988年8月,战争双方全面停战。,3.影响 (1)对两国:两国人民的生命财产和国民经济遭受了巨大的损失,石油生产受到破坏,综合国力都受到很大削弱。 (2)对中东:推迟了阿以争端 的进程,刺激了中东地区新的军备竞赛。,思维点拨,归纳总结,史论要旨,和平解决,美国成为海湾战争急先锋的战略目的 控制海湾石油资源,巩固其在西方世界的“领导”地位;长期驻扎海湾,在中东建立以美国为主导的“新秩序”;制服地区霸主伊拉克,保证本地区的均势,维护美国的全球利益。,两伊战争与海湾战争

3、的异同点 (1)相同点 从背景看,都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都存在领土问题、民族矛盾,都与伊拉克想建立霸权有直接关系。 从过程看,伊拉克都遭到沉重打击。 从影响看,战争给地区造成紧张局势,导致中东国家的分裂。 从结果看,伊拉克的霸权梦想都没有实现。,(2)不同点 前者存在宗教矛盾,后者不存在。 前者双方都遭受巨大损失,后者只是伊拉克遭到重创,多国部队损失较小。 前者属于常规局部战争,后者是高科技局部战争。,1.伊拉克和伊朗因长期存在的边界纠纷、教派矛盾、经济利益等问题引发了长期的战争,使两国遭受了严重的损失,减缓了中东问题的解决。,二、海湾战争 1.背景 (1)由于伊拉克和科威特两国在石油

4、、 和债务等方面矛盾的日趋尖锐,伊拉克于1990年8月突然入侵科威特,制造了海湾危机。 (2)国际社会一致谴责伊拉克的侵略行径,并对伊拉克实施 。 (3)1990年11月, 通过了对伊拉克使用武力的决议。,领土,全面制裁,联合国安理会,2.过程 (1)空中打击:1991年1月17日,多国部队对伊拉克发起代号为“_”的军事打击,海湾战争开始。 (2)地面进攻:1991年2月24日,多国部队向伊拉克发起代号为“沙漠军刀”的地面攻势。 (3)战争结束,1991年2月28日,伊拉克宣布接受联合国的多项决议后,多国部队停止进攻性行动,海湾战争结束。,沙漠风暴,3.影响 (1)海湾战争是世界两极格局瓦解、

5、 结束后的第一场大规模局部战争。 (2)海湾战争体现了人类社会生产力特别是 的发展所引起的战争特征的革命性变化。 (3)海湾战争展示了新的作战手段和作战思想运用于现代战争而产生的诸多新特点: 已成为一种独立作战形式;进攻以机动作战为基本的方式;交战的主要手段是远程火力攻击;电子战成为不可缺少的作战方式;出现了富有新内涵的夜战方式。,冷战,科学技术,空中作战,(4)海湾战争显示出,现代战争的危害性越来越大,在战争中占有科技优势的一方对战争发展方向和规模等的控制性越来越强;同时,_在现代战争中地位的重要性,也刺激了各国在军事上对高科技的研发,以提高本国军事上的高科技含量。,史论要旨,高科技,2.海

6、湾战争是冷战结束后第一次大规模的局部战争,体现了科学技术发展引起的战争特征的革命性变化,刺激了各国在军事上的竞争。,深化探究 核心突破,主题 海湾战争的特点,史料一 美国首先发射“战斧”式巡航导弹,揭开了海湾战争的序幕。在大规模的空中打击中,美军飞机投掷了大量的高精确度“灵巧炸弹”。双方地面部队尚未接触,伊军前线部队已被摧毁50%以上。依托高技术优势,美军使伊拉克的指挥和控制系统瘫痪后,地面部队发动进攻,仅经过100个小时后,美军就将科威特境内和伊科边境的伊拉克军队歼灭。,史料解读 (1)说明美方使用高科技兵器和先进指挥系统,提高了军队的作战能力,战果辉煌。 问题思考 (1)据史料一,分析海湾

7、战争有哪些新特点?,答案 高新技术武器装备大量运用;空中及空间力量成为战场的主力;战争要素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战争形态向信息化方向发展。,答案,史料二 大量高科技在海湾战争中的运用带来了极大的影响,除去带动战争升级、加大伤亡外,对环境及人的影响也在延续。如近年在巴士拉儿童医院出生的婴儿患白血病、癌症和先天性畸形的比例,比海湾战争前增加了4.6倍造成这种状况的元凶就是“贫铀弹”。“贫铀弹”对人体的危害在于导致癌症、不可逆的肾损伤、免疫系统紊乱,史料解读 (2)说明高科技战争不仅带动战争升级,增加损失,也加大对环境及人的影响。 问题思考 (2)依据史料二,谈谈科技对战争、人类的影响。,答案 高科技

8、的运用不仅推动战争升级,增加战争危害,而且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影响,虽然加快了战争的结束,但其后果相当严重。对人类居住的自然环境和对人类本身带来长期的影响。,答案,海湾战争体现了科技发展引起战争特征的革命性变化 (1)武器装备建立在高度密集的技术基础上:打击方式不再以大规模杀伤为主,而是在破坏力相对降低的基础上突出打击的精确性。 (2)整个战争的范围与过程被视为一个完整的系统,战争的协同性和时间性空前突出。 (3)作战样式有了新的发展,新的作战手段和作战思想开始运用于战争,空中作战已成为一种独立的作战模式,进攻作战以机动作战为基本的方式,交战的主要手段是远程火力战,电子战成为伴随“硬

9、杀伤”所不可缺少的作战方式,同时出现了富有新内涵的夜战方式。,史论总结,教师用书独具,教材问题解答,知识链接 两伊战争的导火索 提示 伊拉克总统萨达姆试图完全控制位于波斯湾西北部的阿拉伯河,该水道是伊朗、伊拉克两国重要的石油出口通道。伊朗伊斯兰革命后,宗教领袖霍梅尼试图扩张伊斯兰原教旨主义。1980年9月22日,伊拉克利用伊朗支持的对当时伊拉克副总理阿齐兹的刺杀企图为借口,抓住机会发动进攻。,知识链接 伊朗的油气资源 提示 中东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探明储量已超过490多亿吨,外销原油占世界石油总贸易量的60%。石油给中东国家带来巨大财富的同时也带来了无休止的争端。经济利益的冲突也是两伊战

10、争爆发的重要原因。,学习思考 提示 科技进步与现代战争的关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技进步,现代战争越来越具有高科技性,常规武器越来越向高科技方向发展。高科技武器用于战争,杀伤性巨大,战争中拥有科技优势的一方对战争发展方向和规模的控制性增强;而现代战争的爆发,客观上又推动了科技的进步。,自我测评 解答 (1)使人类的生活受到严重的影响:财产遭损失、环境被破坏、生命受威胁,从而使社会动荡不安。同时战争也破坏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使民族矛盾更为激化。现代战争是在科技大发展的条件下进行的,跟传统战争相比带来的危害更严重,破坏性更大。 (2)现代战争客观上也促进了科技的进步,促使社会认识到发展教育和科技进步

11、的重要性。 (3)现代战争的巨大破坏性发人深省,从而也使世界人民进一步认识到和平的价值。,材料阅读与思考 解答 美国凭借强大的经济、科技实力,大力发展高科技武器,力图获得超常的军事打击能力。由于美国超强的军事能力,使世界多极化和单极化的斗争从幕后走到了前台,诉诸武力越来越可能成为美国建立单极格局的主要手段。美国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成为世界动荡不安和局部战争频频发生的主要根源,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最主要的任务。,知识图示,课堂小结,归纳总结 1.两伊之间存在严重的矛盾和问题,主要包括领土争端、宗教矛盾、民族问题、大国的干预。 2.旷日持久的两伊战争给两伊双方都造成了巨大损

12、失,留下了惨痛的教训。两伊战争还造成了中东和平进程的推迟,同时,为美苏等国插手这一地区事务创造了条件。 3.海湾战争的爆发有着复杂的背景,一是伊拉克和科威特之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二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为了保证他们在海湾的石油利益和战略地位,决定对伊拉克发起军事行动。,4.海湾战争不仅是一场高科技战争,而且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参加国家最多的一次局部战争,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巩固练习 随堂反馈,解析 海湾危机发生于雅尔塔体制即将瓦解之际,因而它不具备美苏争霸的背景,而是表现为一个地区性的军事大国单独向世界秩序的挑战,故错误。,1.1990年8月2日,伊拉克突袭科威特,3日占领科

13、威特全境,随后,伊拉克宣布同科威特“合并”。伊拉克的这一举动 践踏了国际法的基本准则 是在美苏争霸的大背景下发生的,与冷战有关 属于地区性的霸权扩张和武装侵略事件 是一个地区性的军事大国单独向世界秩序的挑战 A. B. C. D.,答案,解析,1,2,3,4,解析 A项属于两次战争共同的因素,而B、C、D三项均只符合两伊战争。,2.两伊战争和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战争爆发的相同因素是 A.领土争端 B.宗教矛盾 C.图谋地区霸权 D.民族矛盾,答案,解析,1,2,3,4,3.下表是海湾战争中参战双方伤亡情况统计,对此表数据成因解读正确的一项是,答案,解析,1,2,3,4,A.多国部队使用了大规模杀伤

14、性武器 B.多国部队的军事技术占据绝对优势 C.伊拉克军队在溃败过程中自相残杀 D.伊拉克军队缺乏训练,毫无战斗力,解析 从材料中的数据来看,伊拉克军队的伤亡人数多于多国部队的人数,其主要原因是多国部队的军事技术占据绝对优势。A、C、D的表述均不符合史实。,1,2,3,4,4.(2017合肥高二检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海湾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继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以后的第三次大规模战争,也是“冷战”结束后的第一次大规模“热战”。 材料二 美国前国防部长切尼在1991年2月7日对众议院的讲话中指出:“指引美国在战后成功地执行战略的基本原则不会变。正如海湾危机所表明的那样,对于国

15、际社会来说,在代表共同利益发挥集体力量方面,美国的领导是不可缺少的。”,1,2,3,4,材料三 前南斯拉夫战乱不已,迫使大批人民流离失所,沦为难民。据估计,到1992年10月,滞留在前南斯拉夫境内的难民达180万,另外还有40余万难民涌向临近的欧洲国家。 以上材料均摘自当代国际关系,1,2,3,4,解析 “冷战”与“热战”的区别在于是否直接诉诸战争;海湾战争的性质要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进行具体分析;,请回答: (1)如何区别“冷战”与“热战”?结合材料二分析海湾战争的性质。,答案,解析,1,2,3,4,答案 区别“冷战”与“热战”时,应看其是否直接诉诸战争。 性质:海湾战争是一场性质特殊的战争,

16、它既含有惩罚地区霸权主义的正义性,又包含着美国企图独霸世界的非正义性。,解析 “说明了什么”,实际上要求回答两极格局结束后局部战争爆发的原因,“世界发展的总趋势”结合教材相关内容归纳即可;,(2)海湾战争和前南斯拉夫地区的战乱说明了什么?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发展的总趋势如何?,答案,解析,1,2,3,4,答案 说明在两极格局下,被东西方矛盾掩盖的地区冲突和民族冲突加剧。总趋势是走向缓和,呈现出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解析 应结合教材相关观点分析概括。,(3)你对世界的前景持何种看法?,答案,解析,1,2,3,4,答案 世界多极化的趋势不会逆转,但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世界的主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