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秋人教版历史选修四课件:第4单元第2课 圣雄甘地 .pdf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908666 上传时间:2020-01-07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1.5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秋人教版历史选修四课件:第4单元第2课 圣雄甘地 .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20秋人教版历史选修四课件:第4单元第2课 圣雄甘地 .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20秋人教版历史选修四课件:第4单元第2课 圣雄甘地 .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20秋人教版历史选修四课件:第4单元第2课 圣雄甘地 .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20秋人教版历史选修四课件:第4单元第2课 圣雄甘地 .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秋人教版历史选修四课件:第4单元第2课 圣雄甘地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秋人教版历史选修四课件:第4单元第2课 圣雄甘地 .pdf(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第2 2课课 圣雄甘地圣雄甘地 知识点一知识点二 凤凰新村与“坚持真理” 知识点一知识点二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根据教材内容,自主完成本部分内容的梳理) 知识点一知识点二 探究点 材料研读名师精讲当堂检测 对非暴力不合作斗争方式的评价对非暴力不合作斗争方式的评价 甘地回国后,先是漫游全国,与各阶层交往,并深入民众,了解他们 的疾苦,倾听他们的呼声,设法解决他们的困难。1917年,当他得知 比哈尔邦的三巴朗地区的农民反对殖民当局强迫他们种植靛青植 物的消息后,他赶到三巴朗,组织农民向政府请愿,促使政府成立委 员会进行调整。最后,比哈尔政府不得不废除强迫农民种植靛青植 物的法令。不久,当阿赫梅达巴

2、德的纺织厂的工人同资方发生冲突 时,甘地又赶到那里,组织工人罢工,甘地并以绝食相威胁,迫使资方 对工人作出让步。由于甘地的倡导和亲自做表率,国大党开始面向 工农,国大党同农民的关系因而也密切起来,国大党的组织也随之 在基层建立起来。 徐天新等世界通史现代卷 探究点 材料研读名师精讲当堂检测 互动探究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甘地在回国后进行的斗争有哪些特点。 (2)根据材料,说明甘地领导的斗争所产生的重大影响。 提示:(1)与工农运动相结合;以非暴力的方式进行。 (2)促使殖民当局向农民、工人作出一系列的让步,促使国大党密 切与工农的关系,把印度的民族主义运动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材料研读名师

3、精讲探究点当堂检测 (1)“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斗争方式体现了以甘地为代表的印度 资产阶级斗争的策略性,突出表现在他的斗争目标和斗争手段两个 方面。 一方面,甘地的斗争手段是“非暴力”。面对强大的敌人,甘地提出 的唯一斗争武器是坚持真理与非暴力。鉴于当时的印度是一个种 族混杂、宗教信仰多样、种姓隔离的殖民地国家,甘地提出真理是 神,非暴力则是追求真理,即非暴力是认识神、认识真理的手段,是 强者的武器。这种学说包含着重要的政治内容,在当时的印度具有 较大的实用价值,是印度资产阶级借以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吸引 群众参加反英斗争的有效思想武器。同时因为他提倡非暴力,不仅 适应了英国殖民统治下人民被剥

4、夺了武装的权利和一直受宗教成 见麻痹的社会现实,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能被披着议会民主制外衣、 富于统治经验的殖民者所接受。 材料研读名师精讲探究点当堂检测 另一方面,甘地提出“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斗争目标是“自治”和 最终“独立”。所谓“自治”就是在印度隶属于英国统治的情况下,民 族资产阶级行使一些权力,并在以后的“非暴力”运动中逐渐实现印 度的完全独立。从当时的情况来看,英国在印度殖民统治了两个多 世纪,殖民机构基本稳定,而且印度已经成了大英帝国在远东的殖 民中枢,殖民统治力量相当强大,要一下子实现完全“独立”是不现实 的,更容易遭到英国殖民当局的强烈反对。而“自治”的口号比较现 实,相对而言

5、,它比较温和,容易被英国殖民当局接受。而随着英国 在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自身力量的严重 衰弱,再加上印度民族资产阶级的壮大,在此后“非暴力”运动中甘地 逐渐提出了完全“独立”的口号。这种由“自治”到“独立”的策略,在 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务实的时代精神,在当时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材料研读名师精讲探究点当堂检测 (2)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斗争方式体现了印度资产阶级 的革命性。从历史上看,进入近代以后,印度深受英国的殖民统治 之害。印度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种种的压制。印度民族资产 阶级与英国殖民统治者之间、印度民族和殖民宗主国英国之间存 在着尖锐的矛盾。领导非暴力

6、不合作运动的国大党及其领袖甘地 是印度民族资产阶级利益的代表者,虽然他们的力量还比较弱小, 但它所处的政治经济地位,决定了他们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具有强 烈的革命性。认识甘地“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斗争方式时,应该首 先看到其革命性和斗争性是第一位的,在当时具有积极意义。甘地 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人 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材料研读名师精讲探究点当堂检测 (3)“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绝对的“非暴力” 不可能实现自治的斗争目标。甘地的贬斥一切暴力,给群众运动制 定清规戒律,把祈祷、绝食、苦行等神秘主义的形式,作为领悟真 理的手段,不准群众越雷池

7、一步,这必然束缚群众革命斗争的积极 性。一旦发生暴力斗争,甘地就中止运动,这必然挫伤群众的士气, 丧失革命的群众基础,延长革命的过程。在殖民势力的镇压下,甘 地主张的徒手抵抗只能是无谓的牺牲。非暴力的宗教色彩虽然迎 合了群众的蒙昧落后意识,但不利于群众的真正觉醒。因此,甘地 以“非暴力”的方式限制人民的革命运动,只能束缚人民的手脚,无法 使印度获得独立,这反映了印度民族资产阶级在反帝斗争中的动摇 性和妥协性。 探究点当堂检测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甘地把分裂国家的行为指责为“活体解剖”。他没有出席 印度和巴基斯坦独立的庆祝会,沮丧地预言随着分治而来的是“血 流成河”。随着印度和

8、巴基斯坦的分治,他的预言成为了现实:成千 上万的难民或者移民到巴基斯坦,或者移民到印度。到1948年中期, 估计约有1 000万难民进行转弯抹角的旅行,到达了巴基斯坦或者 印度,约有50万到100万人死于人口迁移而引起的暴力冲突。甘地 采取了诸如绝食、罢工等一系列措施,希望印度教教徒和伊斯兰教 教徒之间的暴力冲突平息下来;他一直竭力主张印度人和巴基斯坦 人坚持非暴力的方法。当甘地被枪杀时,他成了自己理想的殉难者, 他是被他如此痛恨的暴力杀害的。 探究点当堂检测 材料二 甘地死后,尼赫鲁当即宣布:“生命之光已经逝去,到处是黑 暗。”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 球史 (1)根

9、据材料一,指出甘地对印巴分治的认识是否正确并阐述理由。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当时印巴分治的现实,说明尼赫鲁所说的“生 命之光”和“黑暗”的含义。 探究点当堂检测 解析:回答第(1)问时,根据印巴分治后印度、巴基斯坦以及甘地本 人的命运,说明甘地认识的远见及正确性。回答第(2)问时,要建立 在对第(1)问认识的基础上,把“光”“黑暗”与印度的统一与印巴分治 联系起来进行说明。 参考答案:(1)正确。甘地认为印巴分治是国家的灾难,印巴分治后 难民的出现、教派冲突的加剧、甘地被刺杀都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2)“生命之光”:阻止印巴分治,维护印度的统一;“黑暗”:印巴分治继 续进行。 探究点当堂检测

10、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两个月里,甘地绞尽脑汁。最终他把目标锁定在打破政 府对食盐的垄断权上许多人包括甘地的战友们对此表示怀疑, 认为目标太有限了,难以发动广大的民众但甘地坚持他的主张。 1930年3月12日,甘地率领着78名学员向海滨小镇丹地进军4月 6日抵达丹地时,这支队伍已经是上千人之众了。 材料二 甘地走进海水里捡起了一小撮被海水冲到岸上的盐。 他违反了盐法。这个消息被几十名记者报道着,传播到整个印度, 传播到全世界。一夜之间,全印度的人都被唤起。几千人、几万人, 都赶往印度绵延的海岸。人们前来采盐,故意触犯盐法。在大城市 不断有大规模的示威。没过多久,示威的形式增多

11、起来,特别 在抵制英国货方面,国大党发起了大规模的运动。 威廉夏伊勒甘地的武器:一个人的非暴力之路 探究点当堂检测 材料三 其(指甘地)所倡主义,英人谓为破坏,但于今日竞争之世界, 苟或万众一心,既不合作,而又无所抵抗,自能战胜武力也。学者尝 认其为极大贡献焉。 陈恭禄印度通史大纲 探究点当堂检测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指出甘地领导“食盐进军”运动的目的。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指出促成“食盐进军”运动影响不断扩大的 主要因素。 (3)根据材料三,指出“甘地主义”的实践并概括其历史影响。 参考答案:(1)目的:打破政府对食盐的垄断;唤醒和发动民众;开展大 规模的反英斗争(抵制英货)。 (2)英国当局的殖民政策;甘地的个人影响力;国大党的领导。 (3)实践:开展“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影响:增强了印度人民的凝聚 力,提高了印度人民的自信心,沉重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推动了 印度的独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