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历史江苏专题版二轮复习课件:专题五 中外关联视角 主题2 .ppt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908789 上传时间:2020-01-07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9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高考历史江苏专题版二轮复习课件:专题五 中外关联视角 主题2 .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2020年高考历史江苏专题版二轮复习课件:专题五 中外关联视角 主题2 .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2020年高考历史江苏专题版二轮复习课件:专题五 中外关联视角 主题2 .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2020年高考历史江苏专题版二轮复习课件:专题五 中外关联视角 主题2 .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2020年高考历史江苏专题版二轮复习课件:专题五 中外关联视角 主题2 .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高考历史江苏专题版二轮复习课件:专题五 中外关联视角 主题2 .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高考历史江苏专题版二轮复习课件:专题五 中外关联视角 主题2 .ppt(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主题2 近代史的中外关联视角,专题五 中外关联视角,视角1 近代中外综合对比,视角2 中外民主思想对比,视角3 近代世界对中国的影响,针对训练,近代中外综合对比,视角1,19141927年中西社会发展特征的对比,中外民主思想对比,视角2,明清之际的民主思想与欧洲启蒙思想的比较,近代世界对中国的影响,视角3,1.20世纪世界形势对中国社会的影响,2.两次工业革命对近代中国的影响,3.启蒙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1)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如严复翻译了许多西方名著,学习西方的“民权”思想,对维新运动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2)促进了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推动了辛亥革命的发生。如20世纪初,资产阶

2、级革命派大力宣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翻译了卢梭、孟德斯鸠的作品。 (3)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产生。如新文化运动前期,陈独秀等以民权、科学为指导思想。,4.进化论的建立对中国的影响 为中国维新派的戊戌变法运动和资产阶级的新文化运动提供了思想理论武器,同时也被帝国主义利用,成为帝国主义推行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的理论依据。,针对训练,四,1.(2017南京高三调研)一种观点将英国工业革命归因于市场的发展。有学者研究发现:在工业革命前夕,中国和英国的市场发育程度不相上下,而在市场宽度(远距离商品贸易开展情况)和深度(不同地区价格差异的标准差)上,中国似乎更胜一筹。上述论证过程能够说明 A.工业革命应该

3、发生在英国,而不是中国 B.工业革命应该发生在中国,而不是英国 C.政治制度是工业革命发生的必要条件 D.英国工业革命由多种复杂因素促成,答案,解析,1,2,3,4,5,6,解析 据材料可知就市场因素而言中国更胜一筹,结合所学工业革命发生在英国而不是中国的原因,可以推出其发生是由多种因素促成的,故D项正确。,1,2,3,4,5,6,2.(2017连云港高三月考)1832年英国议会报告指出:鸦片税是按成本301.75%的税率征收,印度因财政需要无法摒弃它,而且它主要由外国消费者承担。正因为如此,英国政府 A.纵容英国烟贩对华走私鸦片 B.积极谋划对华侵略战争 C.急于打开中国的商品市场 D.禁止

4、印度殖民政府出口鸦片,答案,1,2,3,4,5,6,3.据统计:中国的制造业在世界制造业产量中的比例,1750年为32.8%,1830年为29.8%,而相应年代的整个欧洲为23.2%和34.2%。其中,中西制造业的不同主要体现在 A.数量 B.原料 C.生产目的 D.生产方式,答案,解析,解析 17501830年中国处于清朝时期,制造业仍以手工生产为主,而同一时期欧洲开始工业革命,采用机器生产,推动产量大幅度提高,故D项正确。,1,2,3,4,5,6,4.1858年11月,清政府同英、法、美三国签订了通商章程善后条约,规定进出口货物一律按时价“值百抽五”征税。这一规定 A.有利于增加中国的海关

5、收入 B.某种程度上利于抵制外来侵略 C.便利了列强对华的商品输出 D.在一定时期内保护了中国市场,答案,解析,1,2,3,4,5,6,解析 “值百抽五”,实际上固定了进出口的税率。当时,列强工业资本主义发达,这种规定不利于保护中国的市场,便利了列强在华掠夺原料,倾销商品。,5.(2017南通高三适应性考试)正是在西方借助东方、欧洲借助中国完成对旧制度的现实批判和对新社会的思想启蒙,为欧洲自身的破茧成蝶准备条件的时候,欧洲人对东方的认识,悄然发生变化。肯定、景仰的维度向否定、批判的维度转化,欧洲连续五个世纪对中国的崇拜与美化渐行渐远了。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 A.随着交流加深西方逐渐改变对东方的认

6、识 B.中国因固守农耕文明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C.西方国家借助工业文明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D.西方迅速发展与中国的迟滞形成鲜明对比,答案,解析,1,2,3,4,5,6,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随着东西方交流密切,欧洲由崇拜东方向批判、否定东方转变,A项是对材料现象的概述,不是出现变化的原因,故A项错误; B项从中国自身落后于世界潮流的角度,表述了导致欧洲认识转变的原因,不够全面,故B项错误; C项从西方日益强于东方的角度论述欧洲认识转变的原因,不够全面,故C项错误。,1,2,3,4,5,6,6.(2017南通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历史学家马克认为,中西文明的双向交流使文明前进的步伐大大加快,但

7、文明的交流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启蒙运动者认为惟有向非基督教世界的东方求助借鉴,吸取合乎理性法则的思想材料。儒家学说以“道”这一理性为基本原则,成为法国哲学家倡导理性主义的基本来源。中国历史上传统的仁君统治,更是启蒙思想家反对欧洲王权扩张所追求的社会楷模。伏尔泰认为人类文明、科技的发展史都是从中国肇始,而且长期遥遥领先。伏尔泰等启蒙思想家通过对中国思想和政治的赞美,表示了反对神权统治下的欧洲君主政治的残暴统治,而把一个具有崇高理性、合于道德的政治制度作为理想目标。 摘编自沈福伟中西文化交流史,1,2,3,4,5,6,材料二 革命与改良两派都取法于西方,向西方学习。卢梭、孟德

8、斯鸠等英雄形象,成为两派人汲取思想和战斗激情的共同来源。自维新运动起,第一批具有近代意义的知识分子怀忧国忧时之思,为中国寻找出路,成为最自觉的承担时代使命的社会力量。而后革命派以一往直前之气推翻了清王朝,产生了中华民国。如果说18世纪欧洲的启蒙运动使人从神权的桎梏下解放出来,那么“五四”新文化运动则使中国人从孔子儒家为轴心的传统文化的束缚下挣脱出来,但倡导新文化的人们在重新审视旧传统时也往往是批判的激情多于批判的理性。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1,2,3,4,5,6,请回答: (1)据材料一,启蒙思想家为什么会推崇古代中华文明?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革命与改良两派”所汲取的伏尔泰和孟德斯鸠的主要政治学说。,答案 原因:儒家思想的理性精神有利于反对神权统治;传统仁君政治可用来开展反对欧洲君主专制。 学说:君主立宪制;“三权分立”学说。,答案,1,2,3,4,5,6,(2)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论证马克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80字左右),答案,1,2,3,4,5,6,答案 评分表,1,2,3,4,5,6,1,2,3,4,5,6,本课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