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备考资料之历史岳麓版课件:第五单元 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 单元综合训练(五) .pptx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908854 上传时间:2020-01-07 格式:PPTX 页数:35 大小:382.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备考资料之历史岳麓版课件:第五单元 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 单元综合训练(五) .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备考资料之历史岳麓版课件:第五单元 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 单元综合训练(五) .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备考资料之历史岳麓版课件:第五单元 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 单元综合训练(五) .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备考资料之历史岳麓版课件:第五单元 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 单元综合训练(五) .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备考资料之历史岳麓版课件:第五单元 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 单元综合训练(五) .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备考资料之历史岳麓版课件:第五单元 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 单元综合训练(五) .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备考资料之历史岳麓版课件:第五单元 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 单元综合训练(五) .pptx(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单元综合训练(五),第五单元 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必修,一、选择题 1.(2017潍坊高三第一学期期中,24)“冷战”时期,中、苏、美三大国在许多问题上是针锋相对的。但在苏联空军参加朝鲜战争这一问题上,却心照不宣地严守机密,而且一守就是好几十年。这一“心照不宣” A.体现了“冷战”局势的缓和 B.避免了世界局势的进一步恶化 C.说明三国有着共同利益 D.意在推动朝鲜问题的和平解决,答案,解析,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 朝鲜战争是美苏“冷战”中在亚洲进行热战的表现,因此并不能体现“冷战”局势的缓和,故A项错误; 材料中苏联参战被严守秘密,主要是避免战

2、争扩大化,使世界局势进一步恶化,故B项正确; “冷战”时期,美苏之间是对立关系,不可能有共同的利益,故C项错误; 朝鲜问题并未解决,故D项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2.(2017怀化高三第一学期期中,22)罗斯福曾授意福雷斯特戴维斯在罗斯福的世界蓝图中宣布:美国既不能回到孤立主义,也不能满足于为自己划定某个势力范围的传统均势政策,而是要推行使美国充当世界主宰的世界主义罗斯福宣称雅尔塔会议是一个转折点我期望对我们的历史,从而对整个世界的历史都是如此。材料反映 A.美国的霸权地位受到挑战 B.美国和苏联的合作已经破裂 C.美国的孤立主义政策失败 D.

3、美国的全球战略发生了变化,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解析 美国霸权地位受到挑战与材料意思相反,故A项错误; 材料未反映出美苏合作破裂,故B项错误; 孤立主义政策失败不是材料的主旨,故C项错误; 罗斯福的世界蓝图里提到美国要推行充当世界主宰的世界主义,可以看出美国成为资本主义头号强国要称霸世界,故D项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3.(2018泉州高考适应性练习,35)1969年7月,美国总统尼克松阐述了他的新亚洲政策,美国支持亚洲国家的集体安全以遏制“极权政治”的扩张,但不要“发号施令”。同时美国采

4、取一系列措施强化同西欧、日本的关系。这表明 A.资本主义阵营发生了深刻变化 B.美国通过多边力量遏制苏联 C.美国顺应了多极化的世界格局 D.美国亚洲政策出现根本转折,答案,解析,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 根据“美国采取一系列措施强化同西欧、日本的关系”可知美国与西欧、日本仍然是合作关系,故A项错误; “美国支持亚洲国家的集体安全以遏制极权政治的扩张”,并强化与西欧、日本的关系可以看出美国通过多边力量遏制苏联,故B项正确;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现了多极化趋势,但仍然是两极格局,故C项错误; 尼克松的新亚洲政策仍以遏制共产主义为核心,只是方式有所改变

5、,故D项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4.(2017广安、遂宁、内江、眉山三模,35)1979年4月,美国派出了一个由42人组成的美国乒乓球队代表团赴朝鲜参加第35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虽然受到“低调的欢迎”,但这是自1953年朝鲜战争结束以来第一个访问朝鲜的美国小组。美国访问朝鲜的真实意图是 A.展示竞技体育取得的成果 B.改善朝美关系以对抗中国 C.继续推行战略收缩的政策 D.解决朝鲜半岛的统一问题,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解析 展示竞技体育成果为表象,故A项错误; 访问朝鲜以向社会主义国家释放

6、友好信号,故B项错误; 20世纪70年代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因此积极改善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实行战略收缩政策,故C项正确; 朝鲜半岛的分裂符合美国的利益,故D项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5.(2017滨州高三期末,12)1960年3月,戴高乐邀请赫鲁晓夫全家访法,会谈时提出“缓和、谅解、合作”的政治主张。这表明戴高乐时期的外交 A.重在突出法国在西欧的地位 B.能够突破意识形态的限制 C.企图把美国势力排挤出欧洲 D.注重加强西欧内部的团结,答案,解析,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 据材料“戴高乐邀

7、请赫鲁晓夫全家访法,会谈时提出缓和、谅解、合作的政治主张”可以看出戴高乐时期法国注意改善和苏联的关系,说明戴高乐时期的外交能够突破意识形态的限制,故B项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6.(2017湖北重点高中联考协作体高三第一学期期中,16)“几十年前还统治全球的欧洲大陆的前途这时似乎是暗淡的、危险的。但20世纪50年代后,东欧和西欧各国却惊人地东山再起。这一复兴同中国日益增长的实力和自信一起导致了一种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上述材料意在说明 A.世界格局即将呈现“一超多强”局面 B.“冷战”时期已呈现政治多极化趋势 C.美苏两极格局已被多极格局所取代

8、 D.多极化格局的形成是一个缓慢的过程,答案,解析,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 材料中“东欧和西欧各国却惊人地东山再起。这一复兴同中国日益增长的实力和自信一起导致了一种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实际是在说明欧洲和中国的崛起导致了一种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美苏两极格局正在向多元化趋势转变,故B项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7.(2018全国卷高考考前模拟预测,35)“新兴国家”是近几年广泛流行于国际舆论和学术界的概念,在国际经济政治领域,与“新兴国家”相关的概念还有“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新兴市场”“新兴经济体”

9、等,这些“新兴”概念表明 A.第三世界开始走向终结 B.国际经济政治格局的发展变化 C.国际关系主导力量的变化 D.世界经济一体化被所有国家认可,答案,解析,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 新兴国家中第三世界国家占据主导,不能说其走向终结,故A项错误; 材料中“新兴”一词的频繁出现,体现了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多极化发展,故B项正确; 材料中并未说明新兴力量成为国际关系的主导力量,故C项错误; D项说法过于绝对,故D项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8.(2018湖北新联考高三联考,35)2016年7月14日,法国尼

10、斯遭受恐怖袭击,事件造成很多无辜群众死伤。不久,德国接连发生恐怖袭击事件,世界各国对此纷纷谴责。在如今日益发展的多元化社会中,恐怖主义仍然是威胁世界和平的主要隐患。对以上材料解读最准确的是 A.世界的多极化趋势日渐遭到挑战 B.世界民族不对等性加剧了局部动荡 C.世界呈现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 D.“冷战”思维深刻影响着欧盟对外政策,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 材料描述了一系列恐怖主义,没有反映多极化趋势,故A项错误; 材料没有叙述世界民族的差异,故B项错误; 恐怖主义造成了

11、局部动荡,但世界总体趋向和平,故C项正确; 材料没有涉及“冷战”思维对欧洲的影响,故D项错误。,9.全球“冷战”一书中说,“会议在亚非国家之间引发了前所未有的亲近感的同时,也在华盛顿和莫斯科引起了严重的关切。美国国务卿杜勒斯断定,第三世界国家新近获得的采取一致行动的能力,意味着自由世界与共产主义世界之间的战场正在转移”。该会议是 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 C.第26届联合国大会 D.第一届不结盟政府首脑会议,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解析 根据材料中参加会议的对象是亚非国家,即第三世界国家,可以判断该会议指的是万隆会议(又称亚非会议),故

12、B项正确。,10.(2018武昌高三元月调研,30)下图为19601969年中苏贸易总额与中国对外贸易总额比较(单位:万美元)。据此可以推知 A.两大阵营对峙导致中苏贸易锐减 B.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趋于停滞 C.苏联并未成为中国外贸的垄断者 D.中国国内经济调整促进外贸发展,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 中苏贸易锐减是由于1958年中苏关系恶化,故A项错误 图中只能看到中苏贸易总额与中国对外贸易总额,不能推出中苏双方经济发展情况,故B项错误; 通过图中信息,可以看出中苏贸易

13、额在整个中国对外贸易额中,比重呈下降趋势,故C项正确; 题干中要求通过两个贸易额信息比较得出结论,中苏贸易额是一个关键信息,而且中国对外贸易总体运行平稳,甚至在1966年后还略有下降,故D项错误。,11.(2017全国卷高考模拟二,29)1974年,毛泽东在会见第三世界国家领导人时说:“相当怪!黄昏的时候,燕子忙,飞得低,雨要下了!”“要准备呢!”毛泽东说这番话的背景是 A.第三次世界大战迫在眉睫 B.美苏对世界霸权争夺加剧 C.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D.第三世界崛起已不可阻挡,答案,解析,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二战后美苏“冷战

14、”,并未出现新的世界大战,故A项错误; 根据题目中“1974年”得出,美苏对世界霸权争夺加剧,故B项正确; 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是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签署联合公报,故C项错误; 根据前面的分析,故D项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2.(2018山西五校高三联考,13)1971年基辛格秘密访华期间,为保守会谈内容机密,双方在场人员不得使用录音机,全凭耳听手记,再各自整理成文本。导致该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A.苏联阻止中美关系正常化 B.中美关系进程笼罩“冷战”阴影 C.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升 D.中国已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答案,解析,1,2,3,

15、4,5,6,7,8,9,10,11,12,13,14,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 材料并未体现苏联阻止中美关系正常化,且与史实不符,故A项错误; 据材料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受国家性质和意识形态的影响,即中美关系进程笼罩“冷战”阴影影响,故B项正确; 材料未涉及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升,故C项错误; 当时中国尚未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 13.(2018全国卷高考考前模拟预测,4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政策设计人员选择对西欧的援助,作为美国关注的第一个课题,这并不表明他们忽视其他紧迫和严重的问题,也并非他们毫不考虑从全世

16、界范围协调长期政策的使命。他们这样做只不过意味着,西欧看来是执行长期计划最有效的措施。美国国务院政策设计委员会关于美国援助西欧的政策,1,2,3,4,5,6,7,8,9,10,11,12,13,14,材料二 甚至在哈里杜鲁门领导下的美国与斯大林领导下的苏联仍作为同盟国进行对德国的战争时,1945年杜鲁门就曾秘密地向德怀特艾森豪威尔将军下令,准备对苏联进行先发制人的核打击。华盛顿对于战争的存在没有任何多愁善感,这无非是一门生意,一门表面被温和地冠以“美国世纪”之名,实则是建立无可匹敌的美国统治地位的生意。 材料三 显然,伴随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在1989年11月决定不派苏联坦克开入东德镇压不断扩大

17、的反政府非暴力烛光抗议运动,听任象征分隔东西欧“铁幕”的柏林墙倒塌,“冷战”结束了。苏联在经济、军事和政治上破产了。,1,2,3,4,5,6,7,8,9,10,11,12,13,14,(1)由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欧看来是执行长期计划最有效的措施”。,1,2,3,4,5,6,7,8,9,10,11,12,13,14,答案 说明:二战结束后,美国把苏联确定为自己最大的敌人,西欧曾经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地区,美苏都把西欧作为其战后角逐的关键地区; 二战过程中西欧主要国家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美国援助西欧是控制利用其以对抗苏联,达到其争霸世界的目的,这也是美国二战后长期的既定方针。,答案,1,2,

18、3,4,5,6,7,8,9,10,11,12,13,14,(2)两极格局以东欧剧变与苏联的解体而告终,美国看似是美苏争霸的胜利者,但历史证明美国也不是两极格局的完胜者,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答案 原因:在美苏两极对峙中,西欧、日本的迅速崛起,强烈冲击了美国的霸权,美国没能实现控制西欧遏制苏联进而成为世界霸主的美梦;苏联虽然解体,但俄罗斯作为苏联的主要继承者不失为一个大国,美国只能作为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存在,但却没有达成它成为世界霸主的美梦;世界其他地区尤其是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也成为了世界政治格局中不可忽视的力量,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答案,14.(2017天津河西三模,12

19、)中美关系一波三折,近年来成为国际关系的焦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珍珠港事件发生后,美国政府迅速采取了积极援华抗日的政策。1942年2月上旬,它决定向中国国民党政府提供5亿美元的贷款。6月初,它又与国民党政府签署中美抵抗侵略互助协定。该文件规定,美国将依据租借法案向中国提供8.457亿美元的物资。中美还在军事方面实施了合作。由中国军队组成的援缅远征军,在美国史迪威将军的率领下入缅协同英军作战。袁明国际关系史,1,2,3,4,5,6,7,8,9,10,11,12,13,14,材料二 中国抗日战争结束后,美国派出赫尔利促成国共两党的重庆谈判,马歇尔来华“调停”,以便“将共产党人以一种类似

20、西欧共产党所占的位置,纳入一个宪政政体的政治和军事范围内。敌对的两党将共同参加一个以蒋介石为首的、经过改组的联合政府”。可是,美国的估计遭到挫败。于是美国政府放弃了调处的立场,走上了由美国出钱出枪支持蒋介石打内战的道路。王桧林中国现代史,1,2,3,4,5,6,7,8,9,10,11,12,13,14,材料三 1951年9月,在旧金山召开对日媾和会议,签订对日和约,日美又签订日美安全保障条约日美行政协定,规定美军可以无限制驻留日本,建立军事基地。19501951年,美国又与泰国签订军事援助协定;同菲律宾签订共同防御条约。19531954年,先后同南韩的李承晚和蒋介石集团签署共同防御条约,形成东

21、北亚防御联盟。1954年,美国又策划成立“东南亚集体防御条约组织”。美国统治集团煞费苦心,终于建立起一个军事条约网,以实现“遏制”共产主义的目标。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下卷,1,2,3,4,5,6,7,8,9,10,11,12,13,14,材料四 1972年,尼克松访华,2月28日,双方在上海发表联合公报,主要内容是:双方同意根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来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关于台湾问题,美方声明: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双方还认为发展两国间的贸易和进行科学、技术、文化、体育和新闻等方面的联系和交流是互相有利的,并同意为此提供便利。郭大钧中

22、国当代史,1,2,3,4,5,6,7,8,9,10,11,12,13,14,1,2,3,4,5,6,7,8,9,10,11,12,13,14,(1)依据材料一,指出美国政府对中国抗战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实施的意义。,答案 措施:军事、经济援助和军事合作。 意义:有利于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巩固和中美共同抗日,推动了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答案,(2)依据材料二,指出美国二战后最终选择的对华政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实行的国际背景。,答案 政策:扶蒋反共,出钱出枪支持蒋介石打内战。 国际背景:二战结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23、胜利;世界人民渴望和平与民主;美苏召开雅尔塔会议,形成美苏控制世界的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美国力图称霸世界、控制中国。(答出两点即可),1,2,3,4,5,6,7,8,9,10,11,12,13,14,(3)依据材料三,概括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对华政策及目的。,答案 政策:美国在军事上建立从东亚至东南亚的军事包围封锁圈,企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 目的:称霸世界。,答案,(4)依据材料四,概括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的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对中美两国的政治影响。,答案 特征: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 影响:对中国:打开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为改革开放提供了良好的国际环境。 对美国:极大地改善了美苏“冷战”和争霸中的不利局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