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备考资料之历史人教版课件:第十二单元 第29讲 新航路的开辟与早期殖民扩张 .pptx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908865 上传时间:2020-01-07 格式:PPTX 页数:97 大小:4.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备考资料之历史人教版课件:第十二单元 第29讲 新航路的开辟与早期殖民扩张 .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97页
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备考资料之历史人教版课件:第十二单元 第29讲 新航路的开辟与早期殖民扩张 .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97页
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备考资料之历史人教版课件:第十二单元 第29讲 新航路的开辟与早期殖民扩张 .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97页
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备考资料之历史人教版课件:第十二单元 第29讲 新航路的开辟与早期殖民扩张 .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97页
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备考资料之历史人教版课件:第十二单元 第29讲 新航路的开辟与早期殖民扩张 .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9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备考资料之历史人教版课件:第十二单元 第29讲 新航路的开辟与早期殖民扩张 .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备考资料之历史人教版课件:第十二单元 第29讲 新航路的开辟与早期殖民扩张 .pptx(9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29讲 新航路的开辟与早期殖民扩张,第十二单元 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前奏(1518世纪),世界古代 近代史,阶段特征,从新航路开辟到工业革命前(14世纪末15世纪初18世纪60年代)是资本主义兴起阶段。它主要包括新航路的开辟与早期殖民扩张、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等。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美国共和制的确立表明欧美资产阶级开始按照自己的要求改造世界。 政治上:英、美等国逐渐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为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前提条件。 经济上: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随着西方国家的殖民扩张,世界市场得到拓展;人类文明开始向工业文明迈进。,思想上:文艺复兴、宗教

2、改革及启蒙运动相继发生,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解除了精神枷锁。 科技上:欧洲的近代自然科学萌发;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提出,标志着近代科学正式形成,并为启蒙运动提供了理论武器。,第29讲,新航路的开辟与早期殖民扩张,落实主干知识,研析考情考向,突破核心考点,课时作业,内容索引,落实主干知识,一、新航路的开辟 1.背景 (1)经济根源:15世纪前后,西欧国家商品经济发展,出现 。 (2)社会根源 人们对黄金、白银的渴望日趋强烈。 诱导人们到东方“寻金”。 (3)商业危机:15世纪中叶, 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商路。 (4)思想动力:教会鼓励人们去遥远的东方传播 。,资本主义萌芽,马可波罗

3、行纪,奥斯曼土耳其,天主教,2.条件 (1)主观条件:葡萄牙、西班牙王室的支持。 (2)客观条件:航海和造船技术发展,地理知识的丰富。 3.过程,西班牙,哥伦布,4.影响 (1)对欧洲 西班牙、葡萄牙成为欧洲最富有的国家。 荷、英、法等国家加入了海外探险的行列。 引发“ ”。贸易规模扩大;商品种类增多;贸易中心由原来的地中海区域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引发了“ ”。由于黄金、白银大量流入欧洲,造成物价上涨,封建地主地位下降,资产阶级实力上升。 加速了西欧 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商业革命,价格革命,封建制度,(2)对世界 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各地文明会合交融,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

4、。 地区性的贸易向世界性的贸易扩展,以 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西欧,概念辨析 商业危机、商业革命与价格革命 (1)商业危机是指旧商路被奥斯曼帝国阻断,造成欧洲市场上的亚洲商品奇缺,物价上涨。 (2)商业革命是指新航路开辟后,开始建立全球的商业联系;商贸中心转移,各国商业地位变化。 (3)价格革命是指由于美洲大量金银流入欧洲,使欧洲金银货币剧增,形成“通货膨胀”。它促进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而收取固定货币地租的封建地主财富相对贬值,走向衰落。,二、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 1.荷兰的殖民扩张 (1)条件 地理优势:荷兰濒临大西洋,手工业发达,商业活动频繁。 政治前提:1581年,摆脱

5、 的殖民统治,赢得了国家独立。 制度优势:17世纪时,荷兰已经成为欧洲 。 (2)表现 成立殖民机构:政府特许成立东印度公司等垄断性贸易公司。 参与殖民掠夺:在非洲、亚洲和美洲夺取大量的殖民地。 (3)结果:建立了遍布世界的 。,西班牙,资本主义国家,商业殖民帝国,2.英国的殖民扩张 (1)条件 地理条件:大西洋航运日趋繁忙,英国地理位置得天独厚。 政治条件:英国在17世纪爆发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开始掌握政权。 物质基础:以手工业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工商业日益繁荣。 武力保障:大力发展海军力量。,(2)表现 1588年,英国击溃西班牙“ ”,开始确立海上霸权地位。 17世纪初,成立 等垄断性贸易

6、公司。 17世纪中期,经过三次英荷战争,夺取新阿姆斯特丹,改名为纽约。 18世纪中期,英国打败法国,在北美和印度扩大了殖民势力。 (3)结果:英国最终确立世界殖民霸权,建立起“ ”殖民帝国。,无敌舰队,东印度公司,日不落,特别提示 早期殖民战争的性质 英国对西班牙的胜利,实质上体现出资本主义对封建主义的胜利;英国对法国的胜利,实质上是先进制度对落后制度的胜利;英国对荷兰的胜利,实质上是工业资本对商业资本的胜利,英国的工场手工业发达,而荷兰过分注重商业发展。,3.世界市场的拓展 (1)途径 海外贸易:抢劫和欺诈是惯用手法。 殖民掠夺:奴役殖民地人民,抢夺殖民地财富。 种族灭绝:屠杀印第安人。 贩

7、卖黑奴:将大批黑人掳掠到美洲卖为奴隶。 (2)影响 对殖民地:给殖民地人民带来灾难。 对西欧: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资本 。 对世界市场: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原始积累,图示总结 资本主义萌芽、新航路开辟与早期殖民活动的关系,突破核心考点,考点一 “世界历史”的真正开端新航路开辟,历史解释,1.从地域角度看待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1)对世界 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和经济体系开始形成。 人类开始从分散孤立走向整体世界。 (2)对欧洲 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西欧开始崛起。 欧洲的主要商路和国际贸易中心从地中海区域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英、法、荷等国走上殖民扩张道路。,(3)对亚非拉 对美洲:美洲的传统社会

8、遭到灭顶之灾。 对非洲:成为猎获黑人奴隶的场所,给非洲的传统社会带来沉重灾难。 对亚洲:大量白银流入,刺激了亚洲经济的发展。,2.不同史观对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认识的差异,史料实证,1.论从史出 新航路开辟引起价格革命 史料 16世纪以前,西欧的物价在数百年内一直是比较稳定的。只有当战争、歉收、瘟疫时才会发生暂时波动。但在16世纪欧洲各国流通的贵金属重量增加了3倍,相应地从16世纪30年代起,物价一直迅速上涨。到16世纪末,西班牙的物价比16世纪初平均上涨了4.2倍,法国物价指数比16世纪初高2.2倍,英国高2.6倍,荷兰的主要城市高3倍,阿尔萨斯、意大利和瑞典高将近2倍。萧国亮、隋福民著世界经济

9、史,结论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殖民者从非洲和美洲掠夺了大量的黄金和白银,导致欧洲贵金属大量增加。这一现象从长远看,导致封建地主势力衰落,新兴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推动了欧洲社会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2.史由证来 分析史料,论证问题:“商业革命”只是发生在西方吗?中国的“商业革命”与西方有何不同? 相对应于1618世纪的欧洲商业革命,一些学者认为1618世纪的中国也发生了一场商业革命。其主要表现为全国五大经济区域的形成以及以十大商帮为贸易主体的大宗商品远距离贸易的发展。而我们如果从全球经济发展的角度上来看,这一时期也恰恰是欧洲人因美洲白银的获得和日本人因本国银矿的开采而对中国产品需求急剧增加

10、的时期。海外白银的大量流入促进了明清社会的白银货币化,明万历年间的“一条鞭法”和清雍正年间的“摊丁入亩”就是白银货币化的具体体现。凭借着白银,中国的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被紧密地联系了起来。但其发展同样受到强大的阻碍,最终难以长成一支独立的力量。 摘自张丽第一次经济全球化与中国,提示:主要依据史料信息,结合明清经济和新航路开辟的相关知识。 论证:_ _ _ _ _ _ _,答案,从材料观点看,商业革命不仅发生在西方,1618世纪的中国也发生了一场商业革命。 西方的商业革命指:贸易范围的扩大,世界各地的商品在欧洲都能买到,贸易中心从地中海区域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中国的商业革命指:全国五大经济区域的形成

11、,十大商帮为贸易主体,大宗商品的长途贩运,中国市场与国际市场联系起来。欧洲商业革命的起因是新航路的开辟,中国商业革命的主因是白银成为主要流通的货币。,考点二 血与火的征服与掠夺早期殖民扩张,时空观念,1.西欧国家早期殖民扩张的特点及原因 (1)特点:以掠夺财富为主要目的,以海外贸易、海盗式掠夺、欺诈性贸易和贩卖黑人奴隶为主要方式,是一种公开的、野蛮的强盗行径;殖民国家以西、葡、荷、英、法等西欧国家为主,主要占据非洲、美洲等地区。 (2)原因:资本主义刚刚在欧洲兴起,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比较低,需要积累资本,发展资本主义。,历史解释,2.唯物史观多方面分析西欧国家早期殖民扩张的影响 (1)对世界市场

12、:早期殖民扩张和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得到拓展,越来越多的国家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促进了世界的一体化。 (2)对殖民国家:从殖民地掠夺了大量的财富,转化为资本,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3)对殖民地:殖民主义是灾难和祸害,造成了亚、非、拉美地区的落后;殖民扩张客观上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有利于殖民地的发展和进步。 (4)对国际关系:由于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必然引起殖民争霸战争。,3.新航路开辟与殖民扩张对中国的影响 (1)美洲的外来高产农作物传入,改变中国的饮食结构和经济结构;对中国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13、。 (2)西方传教士来华和科技传入中国,开始了西学东渐的历程。 (3)西欧开始对华进行殖民侵略;中国实施闭关锁国政策,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史料实证,分析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兴衰历程的有关信息,指出其主要商业活动的内容。 史料 荷兰东印度公司大事年表: 1602年,荷兰14家公司合并为一家联合公司东印度公司。议会授权公司在东起好望角,西至美洲南端麦哲伦海峡之间具有贸易垄断权。 1611年,一些股东在阿姆斯特丹交易东印度公司的股票,形成了世界第一个股票市场。 1621年,因班达岛居民将豆蔻(一种香料)卖给了非荷兰籍商人,东印度公司将岛上居民杀戮殆尽。,1624年,入侵我国台湾,并开始垄断马尼拉与中国

14、间的贸易。公司转运贸易包括荷兰的金属、巴达维亚的香料、中国的丝织品。 1669年,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私人公司,拥有超过150艘商船、40艘战舰。公司为股东带来了高达40%的投资收益率。 1670年,公司开始将亚洲的棉布卖到美洲,换取当地的贵金属。 1690年,公司在亚洲的财务开始转盈为亏,这一情况从此再也没有改变过。 1799年,公司解散。 主要信息:_ _,答案,(1)垄断贸易(东起好望角,西至麦哲伦海峡;班达岛香料;马尼拉与中国间的金属、丝织品等);(2)创办股票市场;(3)组建庞大的海上运输船队;(4)经营亚洲棉布与美洲贵金属的交换。,直通高考 教你做非选择题 (2017课标全国,40,

15、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60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以后,荷兰人曾先后进攻澳门、台湾,遭到明朝官民的坚决抵抗而失败。1608年,荷兰东印度公司董事会发出指示:“我们必须用一切可能来增进对华贸易,首要目的是取得生丝,因为生丝利润优厚。”1621年,荷兰人得知西班牙人也计划占领台湾,遂于次年再次侵占澎湖,并于1624年侵占台湾南部。1642年,其势力扩张到台湾北部。,1661年,郑成功进军台湾,并正告荷兰驻军,台湾和澎湖列岛应由中国政府管辖,岛屿上的居民都是中国人,“他们自古以来占有并耕种这一土地”。荷兰人试图以赔款的方式换取郑成功退兵,被拒绝。 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台湾根据郡县制,

16、设立一府二县;兴建孔庙,建立学院、府学、社学等完整的学校体系;开科取士,“三年两试,照科、岁例开试儒童”;许多文人学士随之入台,写下了台湾第一批文学作品;大量移民涌入,台湾的人口迅速增加。 摘编自陈孔立主编台湾历史纲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荷兰侵占中国台湾与澎湖的历史背景和目的。(15分),答题思路 (1)准确审题确保答题方向不跑偏,(2)规范答题确保答题要点对而全,参考答案 历史背景: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荷兰海外贸易快速发展;与东方的贸易利润巨大;明末战乱之际,中央政府无暇他顾。 目的:建立殖民据点;扩大对中国的殖民贸易,攫取高额利润;与西班牙进行殖民贸易竞争。,1.新航路开

17、辟的动因分析 关于地理大发现的动因,欧洲人认为,15世纪,土耳其的扩张阻隔了西欧各国通过地中海到东方去的传统商路;西欧各国为了获得东方的商品和黄金,迫切希望开辟新航路。这种动因在学界逐渐成为普遍的认识。 王加丰关于地理大发现的动因问题等 发现问题 欧洲人的观点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不全面,新航路开辟的动因是多种因素综合的结果。 命题角度 人类经济活动的多种根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命题材料源,2.“哥伦布交换”产生的全球性变化 材料 植物、粮食作物、动物、人口和病菌在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和其他欧洲水手的远航探险以后,在全球范围内开始传播。“哥伦布交换”比早先的物种交流有着更为深远的意义。与

18、早先的物种交流不同,哥伦布交换涉及了很多根本不同的动植物品种与疾病。因为几千年来,东西半球与大洋洲的物种都是独立地沿着各自的轨迹进化的。欧洲的航海探险在这些生物地域之间建立了联系,引发了物种的交流以及世界人口分布与自然环境的永久性变化。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发现问题 “哥伦布交换”与历史上出现过的其他类似的物种交流有较大差异。 命题角度 “哥伦布交换”引发的物种的交流、疾病的传播、世界人口分布与世界人口的增长以及自然环境的全球性变化。,3.世界近代史分期的争论 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各种族集团实际上以完全与世隔绝的方式散居各地。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

19、次有了直接的交往。从那时起,它们才终于联系在一起,无论是南非的布须曼人、有教养的中国官吏,还是原始的巴塔哥尼亚人。因此,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发现问题 长期以来史学界认为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近年来关于世界近代史的开端问题有了不同的声音,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世界近代史开端于1500年前后。 命题角度 革命史观与全球史观的分歧;16世纪以来西欧开始崛起;世界各地文明的交流与融合。,4.早期殖民扩张的支柱 16世纪末17世纪初,远航需要政府特许和自备装备。为筹集远征的资金,西欧早期的航海家都到处奔走,向葡萄牙、西班牙、法国和英国宫廷

20、求助,更多的是求助于商人组建大型国际商业公司。这些船队只对股东负责,政府作为股东授以海外贸易的专营特权,鼓励本国造船业,保护本国海外商业利益,支持开拓海外殖民地。到1800年,拉丁美洲的矿场每年大量流往欧洲的金银产值为四千万美元,正如马克思所指出,“是用血与火的文字,写在人类的编年史中的”。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等,发现问题 远航与殖民扩张不仅仅是政府与航海家的行为,更是商业资本的干预。 命题角度 资本原始积累的途径;以西方为主导的全球性市场的拓展;重商主义的政策。,研析考情考向,全国卷5年考题统计,已考视角,1.命题点:全球史观殖民扩张时期的东西方贸易 (2015课标全国,32)17

21、世纪60年代,茶叶在英国只是上流社会的消费品;到18世纪末,茶叶已成为普通民众的日常消费品。这反映了当时的英国 A.等级观念明显淡化 B.崇尚东方的生活方式 C.贫富差距日益缩小 D.扩大了与东方的贸易,答案,解析,1,2,3,解析 18世纪60年代,英国最先开始进行工业革命,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和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英国不断向国外输出工业品,从其他国家进口大量原料和包括茶叶在内的消费品,D项符合题意。 17、18世纪的英国,等级观念明显,故A项错误。 仅从英国茶叶消费群体的变化,无法得出英国崇尚东方生活方式的结论,且这一结论与史实不符,故B项错误。 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英国的贫富差距不断拉大

22、,故C项错误。,1,2,3,2.命题点:文明碰撞美洲学者对殖民扩张后果的认识 (2015广东文综,19)一位哥伦比亚学者在“纪念美洲发现两个世界文明汇合50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上说,“黄金和白银的作用只是使两个大陆之间的距离更加遥远了”。由此可知 A.该学者关注殖民掠夺的后果 B.“两个大陆”指的是美洲和非洲 C.黄金和白银阻碍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D.该会议讨论的是英国人登陆美洲的意义,答案,解析,1,2,3,解析 题干关键信息:“哥伦比亚学者”“两个大陆之间的距离更加遥远了”,这反映了美洲学者关注欧洲人对美洲的殖民掠夺,给美洲人带来的灾难,造成两大洲的发展差距扩大,因此A项正确。 两个大陆指

23、的是美洲和欧洲;最早登陆美洲的是西班牙资助的哥伦布船队,B、D项错误; 黄金和白银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C项错误。,1,2,3,3.命题点:殖民扩张对美洲人口结构的影响 (2015海南单科,10)15001800年美洲人口结构发生变化,欧洲人、印欧混血人、非洲人、非欧混血人数量不断增加,并最终超过美洲原住民。造成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美洲原住民遭到大量屠杀 B.欧洲人对美洲不断的探险和征服 C.外来疾病导致美洲原住民大量死亡 D.欧洲人在美洲大陆的分布越来越广泛,答案,解析,1,2,3,解析 大量屠杀美洲土著居民印第安人,这是原因之一,但不是根本原因,故A项错误; 据材料中“欧洲人、印欧混

24、血人、非洲人、非欧混血人数量不断增加,并最终超过美洲原住民”特别是混血人的出现,反映的是欧洲长期不断征服美洲的结果,故B项正确; 外来疾病导致美洲原住民大量死亡只是美洲人口减少的原因之一,不是根本原因,故C项错误; 欧洲人在美洲大陆的分布越来越广泛是表现而不是原因,故D项错误。,1,2,3,待考视角,1,2,3,1.命题点:时空概念新航路开辟对贸易中心转移的影响 (2017榆林二模,33)16世纪中期,英国大部分的呢绒、德国的金属制品和织物、德法两国的酒、西班牙的羊毛、葡萄牙和意大利来自东方的香料以及波罗的海地区的小麦,都运到尼德兰(荷兰)的安特卫普(港口城市)成交。这反映出 A.西欧国家商业

25、繁荣 B.新航路开辟推高了欧洲的物价 C.荷兰贸易出现顺差 D.欧洲贸易中心移至大西洋沿岸,4,答案,解析,解析 从题干信息中可知,材料只是说这些国家的商品集中到尼德兰(荷兰)的安特卫普(港口城市),根据时间“16世纪中期”,可知新航路开辟后欧洲贸易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了大西洋沿岸,故D项正确; 西欧国家商业繁荣不合题意,故A项错误;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出现“价格革命”,但不合题意,故B项错误; 材料说这些商品都运到尼德兰(荷兰)的安特卫普(港口城市)成交,没有涉及荷兰贸易出现顺差的信息,故C项错误。,1,2,3,4,2.命题点:欧洲国家在新航路开辟中的不同命运 (2018赣州高三摸底,32

26、)全球通史中指出:伊比利亚国家之所以从事海外扩张仅仅是因为它幸运地兼备有利的地理位置、航海技术,然而1560年前后长期的衰落就开始了,这就是帝国繁荣数十年后突然无可挽回地衰落的根本原因,材料中衰落的根本原因指的是 A.政府未能及时进行圈地运动 B.缺乏从事帝国贸易所必需的航运业 C.海外扩张阻碍了早该实行的制度改革 D.蔑视商业成为当时贵族及其他各阶层的国民准则,答案,解析,1,2,3,4,解析 圈地运动发生在英国,不是伊比利亚国家衰落的根本原因,故A项错误; 伊比利亚国家地理位置优越、航海技术高超,航运业相对发达,故B项错误; 蔑视商业是一种思想观念,虽对工商业发展不利,但不是衰落的根本原因

27、,故D项错误。,1,2,3,4,3.命题点:英国奴隶贸易存废的影响因素 (2017吉林三模,33)始于15世纪的黑奴贸易中,英国一直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但1807年英国议会通过了废除奴隶贸易的法案,又于1833年在西非海域驻扎了一支海军舰队,拦截贩卖奴隶的船只并将截获的奴隶放归自由。对英国的这一转变,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英国放弃了殖民扩张政策 B.奴隶贸易制度已彻底消失 C.英国推行自由贸易的表现 D.蕴含人类历史进步的方向,答案,解析,1,2,3,4,解析 英国在1840年发动侵华的鸦片战争,故A项错误; 从材料“1833年在西非海域驻扎了一支海军舰队,拦截贩卖奴隶的船只并将截获的奴隶放归自

28、由”,可知英国虽然通过了废除奴隶贸易的法案,但奴隶贸易仍在继续,故B项错误; 英国反对和打击奴隶贸易有利于工业革命期间的英国推行自由贸易,但并不是英国推行自由贸易的表现,故C项错误; 英国通过废除奴隶贸易的法案并打击奴隶贸易,客观上保障了黑人的人权和自由,这是人道主义的胜利,正体现了人类文明曲折发展中光明的方向,故D项正确。,1,2,3,4,4.命题点:大国崛起英帝国的崛起之路 (2018湖南十三校一模,18)阅读关于英国的重大历史事件,以下表述正确的是,1,2,3,4,1,2,3,4,答案,解析,A.优越的地理环境是英国崛起的最重要原因 B.强大的海上军事实力是英国崛起的基础 C.处理好与邻

29、国的关系让其成为欧洲霸主 D.工业革命是其成为日不落帝国的根本原因,1,2,3,4,解析 上述材料没有反映出英国优越的地理环境,也并非英国崛起的最重要原因,故A项错误; 材料反映出在不断的对外扩张中,强大的海上军事实力是英国崛起的基础,故B项正确; 英国在与邻国的殖民战争中获胜,成为欧洲霸主,没有处理好与邻国的关系,故C项错误; 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在其开始工业革命之前,故D项错误。,课时作业,1,2,3,4,5,6,7,8,9,10,11,12,13,14,一、选择题 1.(2018大庆一模,19)“新航路开辟时代的黄金热的本质不是资产阶级的贪婪,而是资产阶级的进取”。这主要是指 A.新航路开

30、辟的直接原因是寻金热 B.商路受阻是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 C.“黄金热”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D.资产阶级的本质热衷于追求财富,答案,解析,解析 新航路开辟的直接原因是奥斯曼帝国阻断东西方贸易商路,故A项错误; 西方资本主义发展是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故B项错误; 材料认为“黄金热”是“资产阶级的进取”体现了其能够为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提供资金,故C项正确; 材料未提及资产阶级的本质,故D项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2.(2017汕头三模,33)15世纪中叶,在与东方的贸易中,欧洲的金银源源不断向外流出,“黄金问题”变为欧洲经济上的严重危机。由此带来

31、的直接影响是 A.有利于欧洲资本原始积累 B.引发了欧洲的价格革命 C.刺激了欧洲开辟新航路 D.欧洲中心地位逐步确立,答案,解析,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 欧洲的金银源源不断向外流出,不利于欧洲资本原始积累,故A项错误; 欧洲的价格革命出现在16世纪,故B项错误; 根据题干信息可知这一时期欧洲出现了“寻金热”,刺激了欧洲开辟新航路,到东方去寻找黄金,故C项正确; 欧洲中心地位的确立是在工业革命之后,故D项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3.(2017昆明三模,33)据统计,14921595年,西班牙从美洲

32、运回金银共约价值40亿比塞塔,留在国内的最多只有2亿比塞塔,仅占5%。材料说明西班牙 A.确立殖民霸主优势 B.未完成工商业发展的资本积累 C.处于贸易中心地位 D.价格革命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答案,解析,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 “西班牙从美洲运回金银共约价值40亿比塞塔”“留在国内的最多只有2亿比塞塔,仅占5%”可见财富流向了其他国家,自己财富积累少,故B项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4.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商品流通是资本的起点。商品生产和发达的商品流通,即贸易,是资本产生的历史前提。”下列能直

33、接体现这一论述的是 A.新航路开辟带来的“商业革命” B.新航路开辟带来的“价格革命” C.英国打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 D.英国、荷兰之间发生的三次战争,答案,解析,1,2,3,4,5,6,7,8,9,10,11,12,13,14,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 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世界各地间的相互孤立状态,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与材料中“贸易,是资本产生的历史前提”相符,故A项正确。,5.(2017达州二模,33)下图白色区域是某一时期欧洲人认识世界的范围,据图可知,当时 A.阿拉伯人是东西方交流的主导者 B

34、.非洲大量土地被欧洲列强瓜分 C.主要受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影响 D.美洲正在逐步地纳入世界体系,答案,解析,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 据图可知,通过开辟新航路,欧洲人已发现美洲大陆。A项是新航路开辟前的状况,故A项错误; 据图可知,此时正处于新航路开辟时期,欧洲人还没有完全认识和了解非洲,20世纪初期列强瓜分非洲,故B项错误; 海上丝绸之路是明清以前的对外贸易路线,故与图片所指代的新航路开辟时期不符,故C项错误; 据图可知,通过开辟新航路,欧洲人已发现美洲大陆,表明当时美洲正在逐步地纳入世界体系,故D项正确。,1,2,3,4,5,6,7,8,9,1

35、0,11,12,13,14,6.(2017黑龙江、吉林八校高三第一学期期中,16)哥伦布开辟了从欧洲前往美洲的航路,“给欧洲人送去了新世界的文明,还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这一评价 A.夸大了新航路开辟的历史影响 B.立足于文明史观和现代化史观 C.是为西方殖民行为开脱的言论 D.只看到新航路开辟的经济作用,答案,解析,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 据材料“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可知,该评价是从文明史观和现代化史观,客观评价了哥伦布开辟美洲新航路

36、的积极影响,故A项错误; 据材料“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可知该评价立足于文明史观和现代化史观,故B项正确; 该评价是站在文明史观和现代化史观的角度评价哥伦布开辟美洲新航路的影响,而不是为西方殖民行为开脱,故C项错误; D项与材料“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不符,故D项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7.新航路的开辟让欧洲各国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的角色发生了变化,出现了新的名称如“黄金的漏斗”“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创立者”“新航路的受害者”等。下列与其对应的国家分别是 A.西班牙、英国、法国 B.意大利、法

37、国、荷兰 C.英国、意大利、荷兰 D.西班牙、荷兰、意大利,答案,解析,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 材料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黄金的漏斗”指葡萄牙、西班牙海外获得的财富用于统治者的奢侈消费挥霍掉了,“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创立者”指荷兰商业经营方式最早发生变化,股份公司、证券交易所纷纷出现,“新航路的受害者”指随着商路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原来处在商路中心的意大利逐渐衰落,故只有D选项符合题意。,1,2,3,4,5,6,7,8,9,10,11,12,13,14,8.(2018湖南师大附中高三月考二,18)郑和下西洋在东南亚有着极大的声誉,关于郑和的祠堂、庙

38、宇等当地纪念物,至今犹存。而美洲目前尚没有发现当地人为哥伦布修建的具有类似意义的纪念物。这反映出 A.两者航海的不同目的导致了不同结果 B.郑和下西洋意义远大于美洲的发现 C.东南亚人民的文明程度高于美洲地区 D.美洲人没有认识到欧洲文明的先进,答案,解析,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 郑和下西洋主要宣扬国威,与当地人民发展友好往来,哥伦布的远洋航行是以侵略为目的,给美洲人民带去了灾难和奴役,两者航海的不同目的导致了不同结果,故A项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A.在阶段荷兰人击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 B.在阶段

39、加紧殖民扩张的是荷兰、英国、美国等国 C.在阶段英国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 D.在阶段殖民扩张使世界市场开始形成,9.下图是全球殖民地占陆地(南极洲除外)面积的比例(%)变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答案,解析,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 应是英国而非荷兰人,与史实不符,故A项错误; 在阶段美国尚未诞生,故B项错误; 18世纪中期,最终打败法国,英国最终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逐步建立起自诩为“日不落”的殖民帝国,与材料相符,故C项正确; 新航路的开辟,使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在阶段的19世纪中后期,工业革命使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

40、基本形成,故D项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0.(2017长沙二模,33)美国金融中心纽约始建于17世纪初,原名叫新阿姆斯特丹。17世纪中后期新阿姆斯特丹改名为纽约。纽约名称的变化反映的是 A.美国金融的崛起 B.荷兰商业的繁华 C.殖民霸权的更替 D.英国科技的先进,答案,解析,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 17世纪时荷兰是海上商业殖民帝国,在美洲建立了新阿姆斯特丹殖民地,17世纪中期英国颁布航海条例引发了三次英荷之战,荷兰战败,英国夺取了荷兰在北美的殖民地新阿姆斯特丹,改名为纽约,因此纽约名称的变化反

41、映的是殖民霸权的更替。,1,2,3,4,5,6,7,8,9,10,11,12,13,14,11.下图是西方近代殖民史上罪恶的“三角贸易”示意图。18世纪时,参与图中“中程”贸易,获利最大的国家是 A.葡萄牙 B.西班牙 C.荷兰 D.英国,答案,解析,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 “三角贸易”即黑奴贸易,葡萄牙在15世纪末16世纪初时实力强大,18世纪已经走向衰落,不可能获益最大,故A项错误; 西班牙在16世纪时是海上殖民霸主,18世纪也已经走向衰落,故B项错误; 荷兰是17世纪时的海上殖民霸主,同样在18世纪走向衰落,故C项错误; 18世纪时英国成为

42、世界殖民霸主,此时英国在黑奴贸易中获益最大,故D项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12.(2017山西五校高三第二次联考,17)16世纪,印第安人在给被征去矿山劳动的亲人送行时,就预先为他们举行送葬的仪式,据此可推知 A.资本原始积累的血腥性 B.当时矿山劳动时间太长 C.印第安人重视送葬仪式 D.印第安人多被折磨致死,答案,解析,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 16世纪正是西欧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重要时期,西欧殖民者通过对美洲印第安人的残酷剥削积累财富,体现了资本原始积累的血腥性,故A项正确。,1,2,3,4,5

43、,6,7,8,9,10,11,12,13,14,二、非选择题 13.(2018菏泽高三质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与西班牙和葡萄牙施行政府严密监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荷兰的私有商业公司有权拥有自己的舰队,有权对外宣战与媾和,同时也有权管辖依附地区。荷兰东印度公司把主要精力放在东南亚,尤其是东印度群岛。在此,他们又一次逐出了葡萄牙人。通过这种方式,公司每年能够向其股东支付平均值为18%的红息。 美罗宾W温克、LP汪德尔牛津欧洲史第一卷,1,2,3,4,5,6,7,8,9,10,11,12,13,14,材料二 乾隆时期,外国商人从事贸易的地点专门局限在广州地区。 外国商人在从事自己所有的

44、交易活动时,都需要和一群被授予对外贸易垄断权的中国商人打交道。公行一般由政府派遣的一名官员来掌控监管,而这些官员一般都能够从这一职位中牟取暴利。每一个外国商船都由一个专门的洋“行”来负责管理,这些洋行不仅管理商业事务,也掌握外来商船的税收,同时也负责让洋人们行为符合规矩。在这一制度下,外国人无权同中国官员直接接触,而在国与国关系层面上,相互之间也没有任何的条款规定。 注:材料中的公会和洋行均为十三行。 美康拉德希诺考尔、米兰达布朗中国文明史,1,2,3,4,5,6,7,8,9,10,11,12,13,14,1,2,3,4,5,6,7,8,9,10,11,12,13,14,(1)根据材料一,概括

45、荷兰东印度公司的特点。,答案,解析,解析 荷兰东印度公司的特点,根据材料一关键信息:“有权拥有自己的舰队,有权对外宣战与媾和,同时也有权管辖依附地区”,可见它享有充分自主权,集政治、军事、商业职能于一体;根据材料“主要精力放在东南亚”“又一次逐出了葡萄牙人”“每年能够向其股东支付平均值为18%的红息”,可见它采取集资运作方式,赢利丰厚。,答案 特点:享有充分自主权;集政治、军事、商业职能于一体;主要势力范围在东南亚;排挤竞争对手;采取集资运作方式(资本运作);赢利丰厚。,1,2,3,4,5,6,7,8,9,10,11,12,13,14,(2)根据材料二,分析清代在广州设立“十三行”的原因。,答

46、案,解析,解析 清代在广州设立“十三行”的原因,根据材料二关键信息:“政府派遣的一名官员来掌控监管”“掌握外来商船的税收”,可得垄断对外贸易,增加税收;根据材料“也负责让洋人们行为符合规矩”,可得维护天朝上国权威;结合教材内容,再从推行闭关锁国政策,维护专制统治,阻断中外民间交往等方面分析。,答案 原因:监管、垄断对外贸易;阻断中外民间交往,维护专制统治;增加财政收入;维护天朝上国权威。,1,2,3,4,5,6,7,8,9,10,11,12,13,14,(3)指出上述两个机构的不同属性,并简析二者对本国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答案,解析,解析 第一小问属性,存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早期殖民贸易机构

47、和封建专制政府设立的外贸垄断组织的区别。第二小问影响,前者加速资本原始积累,以及荷兰商业大国的崛起,后者导致中国落后世界潮流。,答案 属性:前者属于资本主义早期殖民贸易机构;后者是专制政府设立的外贸垄断组织。 影响:前者加速了荷兰资本原始积累,推动荷兰成为17世纪的殖民霸主。后者限制了中外交流,拉大了中国与世界的差距。,14.历史地图承载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揭示着事物的性质或历史现象之间的联系,体现了历史变化与发展规律。,1,2,3,4,5,6,7,8,9,10,11,12,13,14,图一 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图二 新航路开辟,1,2,3,4,5,6,7,8,9,10,11,12,13,14,比较图一、图二,提取两项有关全球范围内海上商贸之路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解析 根据图片信息可以回答范围的扩展、说明各自集中在哪些区域。或者从大国主导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