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备考资料之历史人教版课件:单元综合训练第八单元 民国后期的中国(1927~1949年) .pptx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909042 上传时间:2020-01-07 格式:PPTX 页数:35 大小:2.5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备考资料之历史人教版课件:单元综合训练第八单元 民国后期的中国(1927~1949年) .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备考资料之历史人教版课件:单元综合训练第八单元 民国后期的中国(1927~1949年) .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备考资料之历史人教版课件:单元综合训练第八单元 民国后期的中国(1927~1949年) .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备考资料之历史人教版课件:单元综合训练第八单元 民国后期的中国(1927~1949年) .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备考资料之历史人教版课件:单元综合训练第八单元 民国后期的中国(1927~1949年) .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备考资料之历史人教版课件:单元综合训练第八单元 民国后期的中国(1927~1949年) .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备考资料之历史人教版课件:单元综合训练第八单元 民国后期的中国(1927~1949年) .pptx(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单元综合训练(八),第八单元 民国后期的中国(19271949年),中国近代史,一、选择题 1.不同历史时期党员构成的变化反映了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不断发展。对下图中党员构成变化的原因理解准确的是,答案,解析,1,2,3,4,5,6,7,8,9,10,11,12,13,14,A.国民革命运动蓬勃展开 B.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 C.“工农武装割据”的实行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解析 1927年4月,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工人占51%,这是由于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心在城市;1928年,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农民占76%,这是由于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了农村,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民群众开展土地革命,实行“

2、工农武装割据”,C项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2.1934年7月,国民党对中央红军的第五次“围剿”已经持续了半年,并已突破了苏区四周的防线。而中央苏区的人力物力已很匮乏,粮食紧张,弹药更是紧缺。在这种敌我力量如此悬殊的险恶形势下,红军及时实行了战略转移,避免了更大的危险,走上了举世闻名的长征路。据上述材料分析红军长征的原因 国民党进行第五次“围剿” 苏区物资匮乏,兵力减少 敌强我弱,实力悬殊 王明推行“左”倾路线 A. B. C. D.,答案,解析,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 据材料“国民党对中央红军的

3、第五次围剿已经持续了半年”得出国民党进行第五次“围剿”,故正确; 据材料“而中央苏区的人力物力已很匮乏,粮食紧张,弹药更是紧缺”得出苏区物资匮乏,兵力减少,故正确; 据材料“在这种敌我力量如此悬殊的险恶形势下,红军及时实行了战略转移”,得出敌强我弱,实力悬殊,故正确; 王明推行“左”倾路线,材料没有涉及到,故错误,选择A项符合题意。,1,2,3,4,5,6,7,8,9,10,11,12,13,14,它可直接用于研究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画面内容说明西方节日已广为大众接受 由于日本全面侵华,传媒宣传实业救国 此时国共对峙,红军正在进行战略转移 A. B. C. D.,3.(2017北京西城二模17

4、)右图是刊载于1934年12月20日申报的国货香烟广告。下列表述正确的有,答案,解析,1,2,3,4,5,6,7,8,9,10,11,12,13,14,圣诞老人卖的香烟,解析 材料是“刊载于1934年12月20日申报的国货香烟广告”,可以反映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一些情况,故正确; 画面中虽然出现圣诞老人卖香烟,但不能说明西方节日广为大众接受,故错误; 日本全面侵华的标志是1937年“七七事变”,与材料“1934年12月20”不符,故错误; 国共对峙时期,红军长征(1934年10月1936年10月)进行战略转移,与材料“1934年12月20”相符,故正确,选择B项符合题意。,1,2,3,4,5,6

5、,7,8,9,10,11,12,13,14,4.(2017惠州四模29)麦迪森数据显示清代中国的人均产值略少于印度,清末民初则开始追赶,1936年中国已经比印度要高出26.3%。这一变化反映了当时中国 A.稳固政局中的社会经济进步 B.乱世中的现代化步伐 C.外患消弭中的良好发展机遇 D.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答案,解析,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 从清末民初到1936年,政权更迭,政局并不稳固,故A项错误; 材料体现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即乱世中的现代化步伐,故B项正确; 从清末民初到1936年外患并没有停止,故C项错误; 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特指一战

6、期间,故D项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5.(2018开封高三冲刺模拟28)教育家蒋梦麟在自传中记述:“西安事变的消息广播全国之后,老百姓无不忧心如焚,妇女小孩甚至泣不成声。蒋委员长已安全抵达洛阳,并已转飞南京的号外最先送到东安市场的吉祥戏园,观众之间马上掀起一片欢呼声大约半小时之后,北平严冬夜晚的静寂忽然被震耳的鞭炮声打破了。”这一记述主要反映出 A.民众关注国家的前途命运 B.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C.蒋介石统治地位比较巩固 D.张学良的兵谏不得人心,答案,解析,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 西安事变爆

7、发,民众心急如焚不能狭隘地理解为是在担忧蒋介石,实际上是在担忧国家的前途命运,故A项正确; 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是在华北事变之后,故B项错误; 单纯从材料无法看出蒋介石统治地位比较巩固,人们担心蒋介石背后隐藏的是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担忧,故C项错误; 张学良兵谏的目的是逼蒋抗日,属于爱国行为,故D项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6.(2018汕头高三模拟)1936年6月蒋介石和英国人李滋罗斯谈话时说:“对日抗战是不能避免的。由于中国的力量尚不足击退日本的进攻,我将尽量使之拖延。当战争来临时,我将在沿海地区做可能的最强烈的抵抗,然后逐步向内陆撤退,继续抵抗

8、。最后,我们将在西部某省,可能是四川,维持一个自由中国,以待英美的参战,共同抵抗侵略者。”这说明 A.蒋介石已经预见七七事变的发生 B.西安事变迫使蒋介石放弃不抵抗政策 C.抗战前蒋介石已有持久抗战的设想 D.蒋介石决定消极抗战,等待英美援助,答案,解析,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 材料中蒋介石针对的是日本侵华战争但并没有明确提出“七七事变”,故A项错误; 在材料中涉及的时间:1936年6月,蒋介石和英国人李滋罗斯谈话,而西安事变是1936年12月,故B项错误; 根据材料中“由于中国的力量尚不足击退日本的进攻,我将尽量使之拖延。维持一个自由中国,以待

9、英美的参战,共同抵抗侵略者”得出蒋介石针对中国的国情提出的持久战,故C项正确; 蒋介石在分析时,针对当时中国的国情提出抗战的策略,故D项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7.(2017长沙调研)1937年德国共和报曾载文称:“上海乃世界最富庶城市之一,在日本垂涎已久,在中国必以死力抵御,原属意料中事。观于战况之烈,足见日本获胜之望尚属渺茫。”此处所言战事 A.揭开了中华民族全民族共同抗战的序幕 B.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C.标志着中国军队取得抗日战争以来的最大胜利 D.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大捷,答案,解析,1,2,3,4,5

10、,6,7,8,9,10,11,12,13,14,解析 材料“上海乃世界最富庶城市之一,足见日本获胜之望尚属渺茫”表明是淞沪会战,而揭开了中华民族全民族共同抗战的序幕是卢沟桥事变,故A项错误; 淞沪会战时间长达三个多月,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故B项正确; 台儿庄战役是中国军队取得抗日战争以来的最大胜利,故C项错误; 百团大战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大捷,故D项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8.(2018四川高考适应性测试,30)1938年初,国民政府颁布多部法规,要求将每一工厂、商号、银行、钱庄都纳入到同业工会内,又将每一同业

11、工会纳入当地商会内。这些法规 A.抑制了官僚资本膨胀 B.挫败了日军经济掠夺 C.防止了国民经济崩溃 D.积聚了抗战经济力量,答案,解析,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 材料信息主要是为了集聚抗日力量,并非抑制官僚资本膨胀,且与史实不符,故A项错误; 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挫败了日军经济掠夺,故B项错误; 材料主要是为了凝聚力量抗日,而非防止国民经济崩溃,故C项错误; 据材料“国民政府颁布多部法规,要求将每一工厂、商号、银行、钱庄都纳入到同业工会内,又将每一同业工会纳入当地商会内”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有利于积聚抗战经济力量,故D项正确。,1,2,3,4,5,6,

12、7,8,9,10,11,12,13,14,9.(2017桂林、崇左一模29)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指出:“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义地促进全国革命高涨的最重要因素。”其中心思想是 A.强调农民阶级是革命主力军 B.纠正王明、博古“左”倾错误 C.推动国民革命运动最后胜利 D.阐释中国革命道路的独特性,答案,解析,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 毛泽东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创造性地提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思想

13、,以及“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理论,为中国革命指明方向,与材料中“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相符,故D项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10.(2018朔州高三模拟)19421943年7月,宋美龄的访美之行加速了美国政府对华的援助,包括物资援助、捐款等;1943年底,美国国会决定废除实施了61年的排华法案。宋美龄的访美成功主要是基于 A.中国参与太平洋战争 B.中国人民坚持抗战 C.美国对华政策的改变 D.法西斯势力的崩溃,答案,解析,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 中国当时的海外线已经被日军全面封锁,

14、空中力量不足以对日军造成打击,所以中国并未参与过太平洋战争,故A项错误; 根据材料“1943年底,美国国会决定废除实施了61年的排华法案”,主要是基于中国人民长期抗战,对日军形成了有效牵制,使美国逐渐认识到中国战场的重要性,故B项正确;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与日本交战多年的中国也跟着宣战,美国意识到中国战场的重要性,转而对华援助,故C项错误; 1941年底,日军偷袭美国设于太平洋珍珠港的海军所在地,同时轰炸英、美军队,1941年至1945年发生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太平洋战争,故D项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1.美国学者史华慈说:“在苏维埃阶

15、段,毛泽东把全部精力用在湖南和江西农村战略方面,但他承认这是对城市无产阶级运动的辅助。当毛泽东在西北树立了精神领导权时,他的无产阶级概念已经具有新的内容。”这里的“新的内容” A.属于新民主主义理论的组成部分 B.为即将成立的新中国作了准备 C.论述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 D.阐述了工农武装割据革命理论,答案,解析,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 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长征胜利到达“西北”,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创造性地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1945年召开的中共“七大”上,毛泽东思想

16、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与材料中“当毛泽东在西北树立了精神领导权时”相符,故A项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12.(2017重庆二模,30)中共中央在对目前时局的宣言中提出了新时期中国人民的任务是“巩固国内团结,保证国内和平,实现民主,改善民生,以便在和平民主团结的基础上,实现全国的统一,建设独立自由与富强的新中国”。这一任务提出的理论依据来源于 A.论联合政府 B.新民主主义论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D.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答案,解析,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 论联合政府里面提到了

17、光明的前途就是建立独立自由的新中国,故A项正确; 新民主主义论论述中国革命性质和阶段问题,与对目前时局的宣言内容不符,故B项错误;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是1949年颁布的,与对目前时局的宣言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 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的主要内容是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全国的统一,建设独立自由与富强的新中国”在时间上不符,故D项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二、非选择题 13.研究中国近代化的历程,既要了解近代政府的经济政策,还要细察外因和潜在的内变因素。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洋务运动中的民用工业其本身的资本主义性质已为今日时论所

18、公认。洋务工业的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官领其总,商出资本,无疑是一种切实的倡率引导。它们于不知不觉中把封建主义的坚冰钻开了些微裂缝,而后,民族资本主义则可以沿着这些裂缝慢慢渗开。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1,2,3,4,5,6,7,8,9,10,11,12,13,14,材料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使中国工商业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同时日本在华企业亦获得同样侵略机会,中国的民族经济仍不易与之抗衡,以致归于失败。中国民族经济之不能前进,以致渐趋衰退,不当尽归咎于外来压力。国内情况之日益恶化,亦为重大因素。政府之无扶植诚意,自然有关,战乱不止,兵额激增,尤为致命打击。 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1,2,3

19、,4,5,6,7,8,9,10,11,12,13,14,材料三 抗战期间国民政府经济管理办法一览表(局部),1,2,3,4,5,6,7,8,9,10,11,12,13,14,据陈雷国民政府战时统制经济研究编制,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洋务工业是如何将“封建主义的坚冰钻开了些微裂缝”的?,答案 洋务工业:采用机器大生产;采取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官商合办近代工业;诱导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民族经济“归于失败”的外因。材料二认为“政府之无扶植诚意”,你是否赞同?请阐述理由。,答案

20、 外因:日本加紧经济侵略;一战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 赞同:中央政府力量的削弱;北洋军阀割据混战。(或反对:北洋政府加强经济立法;奖励发展实业。),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3)据材料三,分析国民政府统制经济政策产生的影响。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对近代中国工业化历程的认识。,答案 影响:为抗战胜利准备了物质基础;推动西部地区工业化;导致官僚资本膨胀,借此控制经济命脉;民族资本日益萎缩。 认识:政府要担当起近代化的领导重任;工业发展需要民族独立的环境。,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

21、求。 材料一 20世纪初,在部分地区出现了租地农场主和以集资组成公司的名义来经营的农业牧垦企业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至1912年共有农牧垦殖公司59家,资本总额286万元;1919年已发展到100家,资本总额1 245万元到20世纪20年代之后许多农牧垦殖公司相继破产,而且相当普遍。中国通史近代前编 材料二 1927年,蒋介石以荣氏企业认购国库券不力为由,下令封杀他们在无锡的产业,迫使荣宗敬认购巨额国库券而了事。八一三事变后,荣氏企业备受重创,中新一、二、八厂全部被毁,其他企业不同程度遭受损坏、劫掠和强占。,1,2,3,4,5,6,7,8,9,10,11,12,13,14,(1)根据史料一

22、概括20世纪中国农牧垦殖公司的发展状况,简要分析其原因。,1,2,3,4,5,6,7,8,9,10,11,12,13,14,答案,答案 1912年至1919年农牧垦殖企业发展迅速。原因:辛亥革命的推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20世纪20年代后相继破产。原因:欧洲列强卷土重来,加剧侵略。,(2)依据史料二分析说明19271945年荣氏企业遭受重创的原因。说明了什么?,1,2,3,4,5,6,7,8,9,10,11,12,13,14,答案,答案 原因:国民政府的封杀和压榨;战争的破坏;日本帝国主义的掠夺。 说明:帝国主义的侵略是阻碍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最根本的因素;国家统一、民族独立是民族工业迅速发展的前提。,本课结束,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