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备考资料之历史岳麓版课件:第二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和近代西方的政治制度 专题综合训练(二) .pptx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909176 上传时间:2020-01-07 格式:PPTX 页数:30 大小:1.7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备考资料之历史岳麓版课件:第二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和近代西方的政治制度 专题综合训练(二) .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备考资料之历史岳麓版课件:第二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和近代西方的政治制度 专题综合训练(二) .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备考资料之历史岳麓版课件:第二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和近代西方的政治制度 专题综合训练(二) .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备考资料之历史岳麓版课件:第二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和近代西方的政治制度 专题综合训练(二) .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备考资料之历史岳麓版课件:第二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和近代西方的政治制度 专题综合训练(二) .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备考资料之历史岳麓版课件:第二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和近代西方的政治制度 专题综合训练(二) .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备考资料之历史岳麓版课件:第二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和近代西方的政治制度 专题综合训练(二) .pptx(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单元综合训练(二),第二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和近代西方的政治制度,必修,一、选择题 1.雅典召开公民大会时会提前四天公布会议议程,对于非常重要的问题,公民大会可能进行两次投票,任何人都可以对他认为不合法的建议提出控诉。这说明雅典民主 A.范围狭窄 B.方式落后 C.性质原始 D.形式开放 解析 根据材料“提前四天公布会议议程”“任何人都可以提出控诉”,体现了雅典民主制度中形式开放的一面,故D项正确。,答案,解析,1,2,3,4,5,6,7,8,9,10,11,12,13,14,2.(2017桂林中学高三5月全程模拟,32)历史留下了无尽的讽刺:三十僭主(雅典历史上最残暴的统治者)恨苏格拉底入骨

2、,但不敢杀他;雅典民主派却以绝对公平的陪审团,通过真正民主的程序,判处苏格拉底死刑。从苏格拉底案可判断 A.雅典民主政治不及僭主政治开明公正 B.公民普遍参与政治容易导致权力泛滥 C.雅典民主程序的公正体现了法律的公正 D.民主程序的公正并不能保证结果的公正,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解析 根据题意,并未对两种政治进行比较好坏,故A项错误; 根据题目中“雅典民主派却以绝对公平的陪审团,通过真正民主的程序”并非谴责公民普遍参与政治容易导致权力泛滥,与题意不符,故B项错误; 根据题目中“雅典民主派却以绝对公平的陪审团,通过真正民主的程序,判处苏格

3、拉底死刑”强调的是民主程序的公正并未保证结果的公正和法律的公正,故C项错误,D项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3.(2017长沙三模,32)古罗马法关于所有权是所有人“对物的最完全的支配权”的定义以及关于占有、使用、受益、处分各种权能的理论,直接被归纳到拿破仑法典的第544条中,备受当代各国民法学界的推崇,陆续被各国民法所采用。这表明 A.罗马法具有适用性被有效继承 B.近现代法律重视维护私有制度 C.罗马法拥有普遍合理性的特质 D.法律制定具有一定的发展性特征,答案,解析,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 根据

4、“直接被归纳到”“陆续被各国民法所采用”可知罗马法具有适用性被有效继承,故A项正确; 材料反映的是罗马法的所有权理论被后世所采用,不能说明近现代法律重视维护私有制度,故B项错误; 材料反映的是罗马法的所有权理论被继承,并不代表罗马法都具有普遍合理性的特质,故C项错误; 材料反映的是罗马法的所有权理论被后世直接采用,没有体现出发展性,故D项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4.(2017山西高三第一学期期末,9)1640年,在英国的议会选举中,许多反对王党(查理一世及其追随者)的人士当选为议员,王党候选人则纷纷落选。这反映出英国当时 A.议员普遍具有反封建

5、决心 B.君主政体走向崩溃的趋势 C.君主专制的统治出现危机 D.议会制君主立宪政体确立,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解析 从材料中“许多反对王党(查理一世及其追随者)的人士当选为议员,王党候选人则纷纷落选”,可知部分议员具有反封建思想,但不具有普遍性,故A项错误; 英国在资产阶级革命后建立的君主立宪制仍属于君主政体,故B项错误; 材料中“王党候选人则纷纷落选”,反映出当时人们对于国王专制统治的不满,故C项正确; 君主立宪制建立的标志是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故D项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5.

6、(2017太原二模,33)按照英国权利法案的设计:国王是国家元首,拥有行政权;上院代表是大贵族,由国王任命,可以否决下院通过的法律;下院代表是骑士和市民,由选举产生,握有国王征收新税计划的最终批准权。这表明当时英国 A.国王依然掌握实权 B.下院成为权力中心 C.资产阶级主导政权 D.形成三权分立机制,答案,解析,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 根据材料中国王拥有行政权,可以任命上院议员,可以提出征收新税的议案,可见英国国王依然掌握实权,故A项正确; 上院可以否决下院通过的法律,说明下院不是权力中心,故B项错误; 上院由贵族组成,且上院可以否决下院通过的

7、法律,可见此时贵族主导政权,故C项错误; 材料仅涉及国王的行政权与议会的立法权,未体现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故D项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6.观察下表,英国19世纪前期经济结构的变化直接推动了英国 英国经济各部门的收入分布(单位:万英镑),答案,解析,1,2,3,4,5,6,7,8,9,10,11,12,13,14,A.殖民帝国的初创 B.光荣革命的发动 C.议会制度的改革 D.工业革命的开始,解析 依据表格,英国19世纪前期经济结构的变化指的是英国工业革命的进行,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工业资产阶级要求提高政治地位,推动了1832年议会制度的

8、改革,故C项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7.(2017泉州高考适应性练习三,34)1796年正月初一,乾隆正式禅位嘉庆,但仍居养心殿掌控朝政;同年9月17日,华盛顿完成了第二届总统任期,发表致合众国人民,退出候选总统行列。这两者都 A.改变了历史发展进程 B.阻碍了政治民主化进程 C.体现了本国政体本质 D.推动了本国政体的创新 解析 乾隆退位后仍掌控朝政,体现了君主专制的本质,而华盛顿担任两届总统后退出候选总统行列,则体现了民主共和的本质,故C项正确。,答案,解析,1,2,3,4,5,6,7,8,9,10,11,12,13,14,8.(2017河

9、南六市二模,32)费城制宪会议的代表们既希望联邦政府的权威得到有效的施展,但又要防止不同利益集团对政府权力的垄断;既反对贵族或寡头政治,又害怕简单无序的“暴民政治”。这表明代表们希望 A.建立有效和有限的政府 B.加强联邦政府的权力 C.建立分权制衡的中央政府 D.改变松散的邦联体制,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 据材料题干信息可以得出代表们希望建立有效和有限的政府,故A项正确; 加强联邦政府的权力只是材料部分意思的体现,故B项错误; 建立分权制衡的中央政府也是材料部分意思的

10、体现,故C项错误; 改变松散的邦联体制也是材料部分意思的体现,故D项错误。,9.(2017湖北新联考高三第四次联考,34)在美国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主持下,总统于就职前,进行下列宣誓:“我将忠诚地执行合众国总统的职务,并尽其所能维护、遵守和捍卫合众国宪法。”宣誓主要体现了美国民主政治的 A.民主原则 B.制衡原则 C.法治原则 D.三权分立,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 “我将忠诚地执行合众国总统的职务,并尽其所能维护、遵守和捍卫合众国宪法”可以看出对法律的遵守,故A项错误;

11、材料没有体现相互制约的内容,故B项错误; 总统的权力严格按照法律来履行,可见法治在美国政治生活中的作用,故C项正确; 材料没有提到机构间的相互制衡,故D项错误。,10.(2018全国新课程高考仿真信息卷一,33)1889年,法国当局完成巴黎公社社员的政治大赦,还组织各种庆典,纪念历次革命的受害者,并建造埃菲尔铁塔和举办巴黎世界博览会。其用意是 A.适应市场需求 B.应对暴力革命 C.捍卫宪政民主 D.展现工业成果 解析 “政治大赦”“纪念历次革命的受害者”是为了缓和社会矛盾,“建造埃菲尔铁塔和举办巴黎世界博览会”是展示国力,均可以体现对宪政民主的捍卫,故C项正确。,答案,1,2,3,4,5,6

12、,7,8,9,10,11,12,13,14,解析,11.(2017佛山二模,33)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联邦议会由各邦君主任命代表组成,主席由宰相担任,设58席,普鲁士占17席、巴伐利亚占6席、萨克森占4席、符腾堡占4席只需14票便可否决议案。这表明该宪法 A.赋予帝国邦联主义色彩 B.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 C.保留传统军国主义色彩 D.植根于德国长期分裂的历史,答案,解析,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 根据德意志帝国宪法,德意志是联邦国家,故A项错误; 专制主义是指皇帝的权力很大,材料不涉及专制主义,故B项错误; 军国主义色彩指的是德意志帝

13、国迷信武力、依靠武力,与材料无关,故C项错误; 根据材料“设58席,普鲁士占17席、巴伐利亚占6席、萨克森占4席、符腾堡占4席只需14票便可否决议案”可知其植根于德国长期分裂的历史,故D项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12.(2017北京东城高三期末,28)“论从史出”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依据下面德意志帝国宪法的相关法律条文,可以得出的正确认识是,1,2,3,4,5,6,7,8,9,10,11,12,13,14,A.德国议会权力不受皇帝限制 B.德国开始走上民主政治的道路 C.德国议会通过选举组建政府 D.德国军国主义传统被保留,答案,解析,1,2

14、,3,4,5,6,7,8,9,10,11,12,13,14,解析 德国议会受皇帝的限制,故A项错误; 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君主立宪制,开始走上民主政治的道路,故B项正确; 德国政府由皇帝任命,故C项错误; 材料未提及军国主义传统,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 13.(2018德州一模,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文帝废除了刻面、割鼻、斩左右趾等刑罚,景帝时规定八十岁以上、八岁以下和孕妇等人应被审讯关押的,都不得加械具。平帝时规定,对“从坐”妇女免于拘捕和监禁,男子八十以上、七岁以下除非重罪,均可免刑或减刑。刑法中增加了一些新罪名,如“阿党”(诸侯有罪,傅相不举奏)与“附益”(中央朝臣

15、外附诸侯),均为重罪。武帝时还制订了酎金律、左官律,来制裁诸侯在祭祀宗庙时贡金不合标准、舍弃朝廷而奉事诸侯等行为。在司法判决中,盛行以春秋的精神作为解释法律和作出判断的基本原则。许多经学大师纷纷以经解律,东汉时许慎、马融、郑玄等人各立门户,歧见增多,以至于朝廷出面规定了郑玄注经解律的正统地位。摘编自张晋藩中国法制通史,1,2,3,4,5,6,7,8,9,10,11,12,13,14,材料二 公民法主要适用于罗马公民,内容上侧重于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方面。从共和国后期到帝国前期,罗马由一个城邦国家变成了地跨三洲的大帝国,新的地区不断被并入它的贸易和交通体系中。罗马法也由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万民法适

16、用于罗马公民与外邦人以及外邦人与外邦人之间关系,基本内容主要是关于所有权和债权方面的规范,注重调节贸易及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罗马法虽然允许使用酷刑,但只是作为审判过程中的补充性和最后的措施,实施的前提包括:只针对死刑犯罪;没有其他手段发现真实;对犯罪的指控充分和适当。20岁以下与60岁以上者、孕妇和育儿母亲免予酷刑。摘编自于贵信古代罗马史,1,2,3,4,5,6,7,8,9,10,11,12,13,14,(1)根据上述材料,概括中国汉代和古罗马各自的法制特点。 答案 特点:汉代:宽法缓刑(或“逐渐废除某些酷刑”“逐渐废除某些肉刑”);体现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儒家经典开始影响法律实施;儒家学

17、者深入影响法律条文的解释(如答“儒家思想的影响日益加深”之类亦可酌情给分)。 古罗马:适用范围和内容因时而变(或“罗马法逐渐发展完善”);对酷刑的限制严格(或“酷刑只是审判过程中的补充性和最后的措施”)。,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2,3,4,5,6,7,8,9,10,11,12,13,14,(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国法制特点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一致的进步之处。 答案 背景:汉代:鉴于秦亡的教训,缓和社会矛盾,奉行黄老之学,无为而治;汉初诸侯势力发展,威胁中央集权;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古罗马:伴随着扩

18、张,罗马统治区域扩大,需要处理更为复杂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矛盾;国内外贸易的发展。 进步:适应现实的需要不断进行调整;减少或限制酷刑,对老幼及妇女给予一定照顾,体现出人道的一面。,答案,14.选举是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的主要特征。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任何行政官员都不应根据人民的选举来任命。议会中掌握着多数的政党通常将任命它自己的领袖;各大臣自然均由为首的大臣选任;而为首的大臣本人,尽管实际上由议会指定,但在一个王国政府则应正式地由国王任命。美国宪法规定四年一度由全体人民选举总统,当国家的最高职位要由每数年一度的普选来决定时,两次选举之间的整个时间将消耗在竞选运动当中。摘编自英密尔代议制政府,1

19、,2,3,4,5,6,7,8,9,10,11,12,13,14,材料二 通过1832年议会改革,资产阶级取得了选举权,但政权仍在贵族手中,资产阶级仍处于从属地位。工人阶级在争取改革的斗争中出力最大,结果却一无所获。1832年改革是一次和平的改革运动,打开了通向民主之路的大门,但民主的道路并没有走完,它还要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努力,才能最终完成。摘编自王觉非英国近代史 材料三 帝国议会选举实行了当时很先进的普遍、直接的男子国会选举权,每个25岁以上的德国男子都拥有选举权,参选率从1871年的51%提高到1921年的84.9%。以工人阶级为基础的社会民主党人就是通过这一合法渠道从帝国政治制度的外围进入

20、内院的。不过国会无权选举帝国总理及其政府,这仍是皇帝的特权。摘编自武寅等著西方国家政治制度,1,2,3,4,5,6,7,8,9,10,11,12,13,14,1,2,3,4,5,6,7,8,9,10,11,12,13,14,请回答: (1)结合英国责任内阁制,指出材料一中密尔设计的任命行政官员的办法。据材料一,密尔认为美国总统选举有何弊端? 答案 办法:议会多数党领袖任首相;首相提名内阁成员即各部大臣;首相由国王任命,对议会负责。 弊端:美国总统选举耗费大量的时间。,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2)据材料二,为什么说1832年议会改革后“民主的道路并没有走完”?英国议会改革表现出哪些特点? 答案 理由:资产阶级在政治体制中仍处于从属地位;工人阶级没有获得政治权力。 特点:以和平方式进行;呈现渐进性;广大民众进行了艰难的斗争。 (3)据材料三,概括德意志帝国议会选举的进步之处与不足。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西方选举制度的认识。 答案 进步:实行普遍与直接的选举;工人阶级获得一定的自由和权利。 不足:帝国总理及其政府由皇帝任命。 认识:选举权是逐步扩大的;资产阶级选举制度存在局限。,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