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大一轮复习讲义》人民版一轮通史复习课件:第七单元 民国前期的中国 第18讲 .pptx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909468 上传时间:2020-01-07 格式:PPTX 页数:86 大小:5.7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大一轮复习讲义》人民版一轮通史复习课件:第七单元 民国前期的中国 第18讲 .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86页
2019版《大一轮复习讲义》人民版一轮通史复习课件:第七单元 民国前期的中国 第18讲 .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86页
2019版《大一轮复习讲义》人民版一轮通史复习课件:第七单元 民国前期的中国 第18讲 .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86页
2019版《大一轮复习讲义》人民版一轮通史复习课件:第七单元 民国前期的中国 第18讲 .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86页
2019版《大一轮复习讲义》人民版一轮通史复习课件:第七单元 民国前期的中国 第18讲 .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8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版《大一轮复习讲义》人民版一轮通史复习课件:第七单元 民国前期的中国 第18讲 .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版《大一轮复习讲义》人民版一轮通史复习课件:第七单元 民国前期的中国 第18讲 .pptx(8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18讲 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传播与新三民主义,第七单元 民国前期的中国(19121927年),落实主干知识,研析考情考向,突破核心考点,课时作业,内容索引,落实主干知识,一、新文化运动 1.背景 (1)政治:反动的政治势力妄图复辟帝制。 (2)思想:袁世凯掀起 逆流;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3)文化:新式学堂建立和留学风气盛行。 (4)阶级基础:接受资产阶级思想的知识分子队伍日益壮大。,尊孔复古,2.兴起 (1)序幕: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 。 (2)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蔡元培、鲁迅等。 (3)前期指导思想:西方的 。 (4)运动中心:北京大学。 (5)学术方

2、针:蔡元培的“兼容并包,思想自由”,其实质是让新文化占领封建文化的阵地。,青年杂志,民主与科学思想,3.内容 (1)提倡科学与民主,反对愚昧与专制。 陈独秀:科学与民主是当今人类社会进步不可或缺的两大因素;从历史进化的观点看,民主制取代君主制是不可抗拒的潮流。 李大钊:妄想复辟的人都是国家公敌;批判尊孔复古思潮就是反对复辟帝制。 (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陈独秀指出,“三纲五常”完全违反了自由、平等、独立的原则。 鲁迅在 中指出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狂人日记,(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出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 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主张建设平易、新鲜、通俗的

3、新文学。 4.评价 (1)性质: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文化启蒙运动(思想解放运动),也是文学革命运动。 (2)意义 新文化运动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新文化运动促进了民众的觉醒,唤起了人们对国家政治事务的关心,民族觉悟和爱国热情空前高涨。 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全面的 运动。 (3)局限性: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有一定的片面性。把一切中国文化都看作是落后的,甚至把一些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也当作封建文化加以否定。新文化运动把一切西方文化都看作是进步的。这种形式主义的偏向,产生了许多消极的影响。,文化转型,精微点拨 新文化运动前期各内容之间的关系 (1)

4、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指导思想和主要内容,是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武器”。 (2)提倡新道德是民主与科学的前提,也是新文化运动的归宿。 (3)提倡新文学是民主与科学的传播载体,文学革命是宣传民主与科学的“手段”。,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1)十月革命前 是中国较早介绍马克思的人。 革命党人朱执信发表德意志社会革命家小传,介绍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生平和学说。 (2)十月革命后 李大钊发表 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号召中国人民向十月革命学习。 李大钊发表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介绍了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梁启超,庶民的胜利,2.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

5、播 (1)背景 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 五四运动时期,各种“主义”蜂拥而入。 工读互助团等社会实践的失败,使很多青年开始接受科学社会主义,谋求对社会的根本改造。,(2)传播方式 三次论战: 的论战;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与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的论战;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与无政府主义者的论战。通过论战,坚定了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信念,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阵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影响进一步扩大。 组织学会:1920年, 在北京组织了“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陈独秀等人在上海组织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他们通过翻译马克思主义的著作和演讲宣传马克思主义。,李大钊,问题与主义,归纳总结 马克思主义

6、在中国传播的途径 (1)先进知识分子著书立说,广泛传播。 (2)翻译出版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3)出版报刊杂志,宣传马列主义。 (4)成立社团和共产党早期组织,有计划地宣传马克思主义。 (5)进行论战,扩大马克思主义的影响。,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1)趋势:马克思主义由学术思想向 指导思想转变。 (2)表现 李大钊把马克思主义当做人类客观地观察社会发展历史的工具。 陈独秀关注马克思主义如何指导中国革命和中国社会主义如何实现等问题。 (3)影响 各地共产主义小组进一步扩大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并推进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 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

7、想基础。 中国革命有了新的理论指南。,社会改造,精微点拨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意义 (1)为中国先进分子探索救国救民道路指明了方向。 (2)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3)指导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取得胜利。,三、新三民主义的提出 1.背景:孙中山多次捍卫民主共和的斗争失败;认识到革命力量在人民群众之中;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 2.提出: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3.含义 (1)民族主义:突出 的内容;主张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反对民族压迫。 (2)民权主义: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 (3)民生主义:提出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承认“耕者有其

8、田”,并谋求改善工人和农民的生活。 4.意义:是第一次 的政治基础和大革命时期的旗帜,是孙中山在近代民族民主革命道路上迈出的崭新一步。,国共合作,反帝,轻巧识记 “一、二、三、四、五”归纳孙中山与三民主义 一个目标: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二个阶段: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 三个革命:民族革命(前提)、政治革命(核心)、社会革命(补充)。 四大成果:推翻清政府;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临时约法;兴起国民革命。 五大转变:由从医救民到政治救国;由和平改良到暴力革命;由集中推翻清政府到全面反帝反封建;由依靠军阀到建立革命武装;由资产阶级独立奋斗到“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突破核心考点,考点一 近代中国

9、的启蒙运动新文化运动,1.新文化运动的特点 (1)以民主与科学为核心,批判封建正统思想,实质是实现民主政治。 (2)有思想战线和文学战线两条战线,其目的是为实现民主政治而营造新文化氛围。 (3)存在着对西方文化绝对肯定和对东方传统文化绝对否定的局限性。 (4)以五四运动为界,分为两个阶段。前期宣传资产阶级文化;后期以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主流。,历史解释,2.唯物史观辩证看待新文化运动 (1)积极作用 新文化运动前期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新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的斗争,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中的延续。 它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获得空前的解放。 形成了思想解放的潮流,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奠定了思

10、想基础。 弘扬了民主和科学的思想,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 新文化运动也是一场全面的文化转型运动,对政治、思想、伦理等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白话文开始使用,为中国现代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模式。,(2)局限性 没有同工人运动相结合。 思想方法上,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着形式主义的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这种偏向一直影响到后来。,史料实证,1.论从史出 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影响 史料 陈独秀的启蒙运动是一场比孙中山更加彻底的革命,陈独秀是要把欧洲发展起来的自由、民主和科学应用于中国,彻底改变几千年以来中国人民处于奴隶地位的旧伦理、旧道德、旧政治、旧思想,建立起人民本来就是主人地位的新伦理、新道德、新政治、新思

11、想。 结论 史料反映了新文化运动在思想领域反封建的进步性。该史料表明了陈独秀领导的新文化运动与辛亥革命相比具有反封建的彻底性。,2.史由证来 新文化运动时期是全盘否定孔子及儒家思想吗?论证史料观点的合理性。 史料 新文化运动的“反孔”斗士们虽然对孔教批评多于肯定,但殊为难能可贵的是,他们对孔子本人和孔教的价值评判实际上大都能够采取一种历史的、一分为二的评判态度和立场,而并非如一般人印象中误解的那样,是不加区别分析地一概全盘予以否定或简单地予以蔑弃。因此,就新文化运动的“反孔”斗士们对孔子本人的真实态度而言,可一言以蔽之,即坚决反对膜拜孔子的偶像,而对作为一代哲人或伟人的孔子本人又是崇敬的。林存

12、光五四新文化运动与孔子观念的根本转折,提示:本段史料旨在论述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对孔子及儒家思想的态度及成因。 论证:_ _ _ _ _,答案,材料表明作者并非是全盘否定孔子及儒家思想,而是认为新文,化运动的“反孔”斗士们主张反对对孔子偶像崇拜和反对儒家伦理纲常,但是却尊重和崇敬孔子,辩证地看待孔子本人和儒家思想的价值。这种观点可以说客观评价了新文化运动对待伟人孔子与儒家思想的态度,是正确的评价。,考点二 “走俄国人的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1.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原因 (1)根本原因是当时的中国已经具备了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经济条件和政治条件。 (2)客观上,中国是当时世界上民族矛盾和

13、阶级矛盾最为尖锐的国家之一,中国的民主革命需要马克思主义这种先进思想的指导。 (3)新文化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同时,五四运动又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进一步传播。,历史解释,2.家国情怀20世纪初的四大进步思潮 (1)民主共和思想: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三民主义,要求推翻封建专制制度,建立民主共和国。它推动了辛亥革命的高涨,建立了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2)实业救国思潮: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批资产阶级实业家倡导“实业救国”,推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工业的迅速发展,也为无产阶级的壮大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创造了条件。 (3)民主

14、科学思想:新文化运动期间,陈独秀、李大钊等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倡导民主、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彻底动摇了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使民主、科学的思想得到了弘扬,人们的思想得到了极大解放。,(4)马克思主义思想: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先进知识分子通过著书立说、成立社团等方式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并将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分析材料,指出留日学生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材料 从1903年1月赵必振首次翻译共产党宣言部分段落到1920年8月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全译本为止,翻译共产党宣言内容的文字大约有14种,其中可以肯定是依据日文译的有8种,有可能是依据

15、日文译的有3种,占全部中译本的79%,这为其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准备了思想条件。李大钊在留学日本期间就已经接触了马克思主义。1917年到1921年间先后东渡日本的青年知识分子,如陈望道、李达等,基本上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了,并很快成为十月革命后在中国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和筹建中国共产党的主力。 摘编自王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起源语境研究,史料实证,主要信息:_ _,答案,在中国近代史上,日本是中国留学生的重要目的地。材料显示日本是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主要路径;留日学生将共产党宣言等马克思主义文献译成中文;留学日本的李大钊、陈望道等人,回国后成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力。留日学生在传播西方观念,促

16、进中国社会进步中起了重要作用。,考点三 “天下为公”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1.唯物史观多视角认识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1)从时代背景看,三民主义产生于辛丑条约签订后,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趋于汇流。 (2)从纲领内容看,三民主义所要解决的是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要求推翻清朝统治。 (3)从民生意识看,三民主义借鉴欧美经验,结合中国国情,同情人民疾苦,呼唤社会公平。,历史解释,(4)从民主政治看,三民主义倡导民权,指导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确立三权分立式的责任内阁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推动了民主政治的进程。 (5)从时代发展看,三民主义与时俱进,由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推动了民主

17、革命的进程。,2.新旧三民主义的比较,孙中山的民族主义就是反满兴汉吗?分析史料,论证作者观点的合理性。 史料 孙中山的反满民族主义有六点“革新”:一是“把建立适合资产阶级需要的统一民族国家的思想灌注到原有的华夏民族意识中去,从而改造了适合地主阶级需要的内中国而外四夷的传统观念”;二是“主张改君主政体为共和政体,从而扬弃了尊周攘夷和反清复明这类有浓厚的宗法色彩和帝制思想的传统观念”;三是“主张师夷,从而否定了盲目排外和闭关锁国的传统观念”;四是“对内主张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从而基本上排除了贵华夏而贱夷狄的传统观念”;五是“寓联满于排满之中”,“这就破除了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传统观念”;六是“主张

18、在革命胜利后实行民族同化”,“从而扫荡了明夷夏之辨和严夷夏之防这类传统观念”。 史学家张正明,史料实证,提示:有的观点认为孙中山的民族主义就是反满兴汉,史学家张正明认为孙中山将其民族主义进一步发展创新,是值得肯定的。 论证:_ _,答案,作者认为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是反满的民族主义,且进行了六点革新,从而合乎资产阶级建立统一的民族国家的需要,扬弃、否定、排除、破除、扫荡了传统狭隘的民族观,为近代中国实现民族独立和民族统一,实现民族平等与团结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作者从民族主义角度肯定了孙中山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思想,其观点是值得肯定的。,(2017课标全国,41,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一 在专制王权下的法国,国王曾自视为民族的代表,路易十四声称“朕即国家”“朕即民族”。启蒙思想家主张人民主权,抨击君主专制,阐述了与之相适应的民族思想:一个民族可以没有国王而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相反,一个国王若无国民则不存在,更不必说治理国家了,甚至表示“专制之下无祖国”。在法国大革命中,人们认为法兰西民族的成员不仅居住在同一地域、使用相同的语言,而且相互之间是平等的,全体法国人组成法兰西民族。一般认为,法国大革命是法兰西民族诞生和民族主义形成的标志。 摘编自李宏图西欧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研究,直通高考 教你做非选择题,材料二 盖民族主义,对于任何阶级,其意义皆不外免除帝国主义之侵略。其在实业界

20、,苟无民族主义,则列强之经济的压迫,致自国生产永无发展之可能。其在劳动界,苟无民族主义,则依附帝国主义而生存之军阀及国内外之资本家,足以蚀其生命而有余。故民族解放之斗争,对于多数之民众,其目标皆不外反帝国主义而已。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1924年)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民党“一大”宣言中的民族主义与近代法国民族主义内涵的相同之处,并说明不同之处及其产生的原因。,思维建模 1.准确审题确保答题方向不跑偏,2.规范答题确保答题要点对而全 (1)异同(比较类模板分点列表,归纳异同),(2)原因(概括说明类模板结合材料及所学,逐一概括),参考答案 相同:追求民主与平

21、等。 不同:法国民族主义是反对国内专制;国民党“一大”宣言中的民族主义突出反对帝国主义。 原因:封建专制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是法国社会主要矛盾,争取主权在民是主要任务;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争取民族独立是主要任务;中国共产党和苏俄的影响。,1.陈独秀的政治理想 陈独秀等倡导“民主”的直接目的,并非立即创建民主政治制度,而是传播西方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观念,进行民主自由观念的启蒙,为民主政治营造社会基础,从根本上动摇封建主义的根基。 聂家华、刘洪森中国近代史纲 发现问题 材料体现了陈独秀进行思想启蒙的政治理想。 命题角度 新文化运动的实质;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命题材料源,2.

22、漫画证史:新文化运动的功绩,注:漫画中的女人孤独地靠在刻有“三从四德”的石柱旁,上方的文字是“靠不住的”。同时漫画中的“德先生”和“赛先生”分别指的是民主与科学两面旗帜。 发现问题 该漫画深刻地揭示了在民主与科学的思想冲击下,“三从四德”的石柱正摇摇欲坠,这反映了封建正统思想已经被动摇。 命题角度 新文化运动与儒家思想的关系;新文化运动的历史价值。,3.救国道路的分歧 “长期苦于专制和武力之害,渴望和平与平等的大批中国知识分子,对于暴力、专政等等,往往有着一种本能的反感当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政权在俄国诞生之后是一向主张平等调和并反感专制压迫的广大中国进步知识分子所深恶痛绝的。” 历史学家杨奎松

23、中间地带的革命 发现问题 十月革命爆发后,中国部分知识分子反对走俄国道路。 命题角度 当时部分知识分子改造中国社会的方式;救国道路的探索。,4.蒋介石眼中的马克思主义 1923年9月22日“下午看马克思学说概要”;10月4日“上午复看马克思学说概要,习俄语,下午看概要”;10月13日“晚,看共产党宣言”;10月16日“看共产党宣言”;10月18日“上午看马克思传。下午,看马克思学说,乐而不能悬卷”。 蒋介石日记 发现问题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蒋介石当时做了积极的研究与学习。 命题角度 中国社会主流思想的演变;中国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必然性与必要性。,研析考情考向,全国卷5年考题统计,已考视角,1

24、.命题点:国民革命时期民主思想的社会影响力 (2014课标全国,29)1926年,有报纸评论说:“自从蒋介石抬出三民主义,大出风头以后,许多人都觉得主义是值钱的,于是乎孙传芳标榜三爱(爱国、爱民、爱敌),东三省有人主张三权(民权、国权、人权)。听说四川有些军人到处请教人替他们想个主义玩玩。”这种现象反映了当时 A.政治宣传促使各界思想趋同 B.标榜主义成为军阀自保的主要手段 C.民主思想已经成为社会潮流 D.各地军阀对三民主义理解存在差异,答案,解析,1,2,3,解析 从材料中的三民主义到三爱、三权可以看出A项“趋同”的表述是错误的。 从材料信息来看,蒋介石、孙传芳乃至四川有些军人也要标榜“主

25、义”,说明民主思想对当时社会的影响很大,故C项正确。 B、D两项均属于没有正确理解材料信息而得出的片面性结论。,1,2,3,2.命题点:新文化运动之新青年 (2016天津文综,7)直到1917年初,新青年在答读者问时还这样写道:“社会主义,理想甚高,学派亦甚复杂。惟是说之兴,中国似可缓于欧洲,因产业未兴、兼并未盛行也。”新青年之所以这样回答,主要是因为 A.尚未看到社会主义实践成果 B.中国经济落后于欧洲 C.社会主义理论学派复杂 D.对社会主义持怀疑态度,答案,解析,1,2,3,解析 1917年初,俄国十月革命尚未发生,因此人们还没有看到社会主义实践的成果,故A项正确; 材料中并没有对比中国

26、和欧洲的经济,故B项错误; 社会主义理论学派复杂不是主要原因,故C项错误; D项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1,2,3,3.命题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2016海南单科,18)1919年7月,进步报刊每周评论提出:“真正的解放,不是央求人家网开一面是要靠自己的努力,把他打破,从黑暗的牢狱中,打出一道光明来。”同时期的南开日刊宣称:“只要有干涉政治的决心,不怕政府不顺从民意。”这表明当时 A.知识阶层具有参与政府管理的意识 B.广大民众开始拥有决定国家政策的权力 C.进步知识分子对社会变革方式有了新认识 D.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深入的传播,答案,解析,1,2,3,解析 由“进步报刊每周评论

27、”可以看出,只有极少数前卫的知识分子,不代表整个知识分子阶层,故A项错误; 民众拥有决定国家政策的权力与史实不符,故B项错误; 从“靠自己的努力,把他打破,从黑暗的牢狱中,打出一道光明来”可以看出知识分子已开始认识到推翻反动势力的重要性,故C项正确; 由此看出,对社会主义运动的认识,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还处在开始阶段,没有进入深入传播的阶段,故D项错误。,1,2,3,待考视角,1.命题点:新文化运动时期胡适的思想 (2017桂林中学高三5月全程模拟,29)胡适说:“在许多方面,我对那经过长期发展的儒教的批判是很严厉的。但是我对孔子和早期的仲尼之徒如孟子,都是相当尊崇的;我对十二世纪新儒学的开山宗

28、师的朱熹,也是十分崇敬的。”这表明胡适 A.坚决否定儒家思想 B.是新儒学的代表人物 C.否定的是专制思想 D.是新文学革命的代表 解析 根据题目中“我对那经过长期发展的儒教的批判是很严厉的”得出胡适反对的是为君主专制服务的儒家思想,故否定的是专制思想,故C项正确。,答案,解析,1,2,3,4,5,2.命题点:新文化运动时期蔡元培的思想 (2017银川一中三模,30)1977年,余光中在蔡元培墓前一诗中写道:“想墓中的臂膀在六十年前/殷勤曾摇过一只摇篮/那婴儿的乳名叫做五四/那婴孩洪亮的哭声/闹醒两千年沉沉的古国/从鸦片烟的浓雾里醒来。”材料中主要揭示蔡元培 A.参加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B.在

29、北京发动了五四爱国运动 C.为中国近代教育做出重大贡献 D.把北大变成为思想启蒙的基地,答案,解析,1,2,3,4,5,解析 参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并非材料主旨,故A项错误; 五四爱国运动并非蔡元培发动,故B项错误; 材料中强调的是蔡元培对中国近代思想解放的作用而不是教育的发展,故C项错误; 蔡元培任北大校长,提出了“兼容并包”的思想,推动了思想解放,故D项正确。,1,2,3,4,5,解析 新文化运动宣传民主和科学,否定封建思想,极大地解放了青年的思想,故推动学生积极学习现代的新思想,故C项正确。,3.命题点: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2018泉州高考适应性练习,29)1919年,杜威访问中国时评论道

30、:“世上似乎没有一个国家的学生像中国的学生这样,一致而热切地追求现代的和新的思想,特别是关于社会和经济方面的。”这一评论反映了 A.五四运动推动青年对中国社会的探索 B.杜威夸大了中国学生对知识的渴求 C.新文化运动对学生的影响 D.稳定的社会有利于自由思想的传播,答案,解析,1,2,3,4,5,4.命题点:新文化运动的缺陷 (2017景德镇二模,30)“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们本身就是非常激烈的。他们不承认任何传统的权威和因袭的教条,礼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乃至汉字、中医、京剧等传统文化都遭到无情批判。”材料反映新文化运动重大缺陷是 A.具有形式主义的倾向 B.对权威的蔑视与挑战 C.对中国传

31、统文化的批判 D.具有崇洋媚外的特征,答案,解析,解析 “不承认任何传统的权威和因袭的教条,礼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乃至汉字、中医、京剧等传统文化都遭到无情批判”可得出对传统的东西均要批判,说明其更注重形式,故A项正确。,1,2,3,4,5,5.命题点:孙中山的民族主义 (2017莱芜二模,28)1924年1月孙中山说:“我等同在弱小民族之中,我等当共同奋斗,反抗帝国主义国家之掠夺与压迫。”又提出民族主义主张:“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则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材料反映出孙中山的民族主义观是 A.推翻以满洲贵族为主的清朝统治 B.认识到中华民族是弱小民族 C.处理好国内民族关系,体现

32、民族平等思想 D.反对帝国主义,废除国内的民族压迫,答案,解析,1,2,3,4,5,解析 据材料“我等同在弱小民族之中,我等当共同奋斗,反抗帝国主义国家之掠夺与压迫”又提出民族主义主张“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则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可以知道孙中山的民族主义观是反对帝国主义,废除国内的民族压迫,故D项正确。,1,2,3,4,5,课时作业,一、选择题 1.(2017资阳一模,29)“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其次为政治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此而不能觉悟,则前之所谓觉悟者,非彻底之觉悟,盖犹在惝恍迷离之境。吾敢断言曰: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之觉悟。”陈独秀

33、以上论述,意在 A.指出救亡图存具有阶段性 B.说明辛亥革命的局限性 C.强调改造传统道德的重要性 D.论证以前的探索不符合国情,答案,解析,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 陈独秀阐释的是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层次为由器物到制度到思想,同时指出思想层次是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觉悟,故A 项错误; 题意并非单独指出辛亥革命的局限性,故B项错误; 根据题目中“吾敢断言曰: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之觉悟”,故C项正确; 根据题意,陈独秀肯定了以前探索的层次,同时指出探索的层次应深入到思想层次,故D项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

34、,解析 陈独秀认为优秀政党掌握政权可以称为政党政治,但材料并未表明陈独秀支持政党政治,故A项错误; 陈独秀认为优秀政党掌握政权可以称为政党政治,不可称为立宪政治,并未表明陈独秀支持立宪政治,故C项错误; 材料未涉及社会主义,故D项错误。,2.陈独秀指出:“宪政实施有二要素,一曰庶政公诸舆论,一曰人民尊重自由,否则虽由优秀政党掌握政权,号称政党政治则可,号曰称立宪政治则犹未可,以其与多数国民无交涉。”这表明陈独秀主张 A.政党政治 B.国民政治 C.立宪政治 D.社会主义,答案,解析,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 根据材料中的时间“辛亥革命后”“对传统文

35、化的理性批判”等信息,可以判断是指新文化运动,倡导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故B项正确。,3.“它以辛亥革命后的中国社会现实为认识起点,进而追溯到几千年历史凝结而成的文化传统,并对这种传统进行了总结性的理性批判。”据此判断,下列评述正确的是 A.它指的是孙中山提出的新三民主义 B.它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 C.它是在推翻了封建制度后出现的 D.它是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启蒙运动,答案,解析,1,2,3,4,5,6,7,8,9,10,11,12,13,14,4.有学者说:“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之间,有一个很重要的环节,而五四运动领导者本身,主张打倒宗教,其实是要回归中国的人文精神。由于要打倒

36、中国的传统,并没有把中国的人文精神转移作为五四运动的精神资源。” 该学者认为近代中国思想启蒙“偏离了方向”的主要原因是 A.缺乏具有现代性的思想资源 B.挽救民族危亡是当务之急 C.多数国人守旧落后,缺乏反省 D.中国民众民主与科学意识淡漠,答案,解析,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 材料“并没有把中国的人文精神精神资源”认为近代中国思想启蒙偏离方向在于绝对否定中国传统文化,故A项正确; 材料未提及挽救民族危亡的紧急性,故B项错误; 材料论述近代中国思想启蒙偏离方向是从五四运动的领导人出发而非多数国人,故C项错误; 材料未提及中国民众的民主科学意识,故D

37、项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 “非命”的观点认为不存在宿命,一切都是人自作的,必然且合理,材料中“胡适极力提倡西方的”“同时又对墨家非命思想推崇备至”表明东西方价值理念有相通之处,故B项正确。,5.(2017昆明一中第七次高考仿真模拟,29)新文化运动领袖胡适极力提倡西方的“个性自由”和“理性主义”,同时又在中国哲学史大纲一书中对墨家“非命”思想推崇备至。据此可推测胡适 A.主张积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B.认为东西方价值理念有相通之处 C.以墨家思想来否定儒家思想 D.肯定了墨家学派的个人自由思想,答案,解析,1,2,3,4,5,6,7,8,9

38、,10,11,12,13,14,解析 胡适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其著作文学改良刍议主张“言之有物”,要有情感和思想,反对青年“发牢骚之音”的“暮气”,文字是思想的载体,当时的社会思想界仍然充斥着三纲五常的封建思想文化,胡适的倡议表达了进行思想变革的愿望和要求,故D项正确。,6.(2018泉州高考适应性练习一,29)胡适在文学改良刍议中提出须做“言之有物”,即有“情感”“思想”的文章;而对于当时青年“不思奋发有为”,但只知“发牢骚之音”的“暮气”给予了严厉的批评。这说明当时 A.民族危机严重 B.出现尊孔复古逆流 C.强调文学应自由讨论 D.社会急需思想变革,答案,解析,1,2,3,4,5,6

39、,7,8,9,10,11,12,13,14,7.(2017南充三模,28)中国意识的危机五四时期激烈的反传统主义中提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们以激烈的全盘性反传统的姿态出现,而本身却受传统思想模式的熏陶与教育。材料说明 A.价值观念影响人的社会行为 B.新文化运动的领袖完全脱离了历史轨迹 C.五四运动全盘否定传统文化 D.新文化运动完全受到西方民主思想影响,答案,解析,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 B项与材料“而本身却受传统思想模式的熏陶与教育”不符,故B项错误; 材料“以激烈的全盘性反传统的姿态出现,而本身却受传统思想模式的熏陶与教育”可知五四新文化

40、运动未能全盘否定传统文化,故C项错误; D项与材料“本身却受传统思想模式的熏陶与教育”不符,故D项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8.(2017宣城二模,30)五四运动前三天,美国哲学家杜威来华讲学,一待就是两年。1920年英国哲学家罗素来华讲学,停留一年。1922年德国哲学家杜里舒来华讲学,停留数月。1924年印度文豪泰戈尔应邀访华,停留一个多月。这些现象反映出 A.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B.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C.哲学教育受到国人重视 D.中国政治领域的巨变,答案,解析,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 材料中的

41、学者不是研究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故A项错误; 新文化运动冲击了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促进民主科学的传播和思想解放,有利于各国学者的访华讲学,故B项正确; 材料中不仅有哲学家,还有文学家,故不是哲学教育受到重视的体现,故C项错误; 20世纪20年代中国处于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没有政治领域的巨变,故D项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19世纪末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刚刚传入中国,并未占据主导,故A项错误; 题目中只是说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出现,并未说明西学的势力减弱,故B项错误; 题目中仅提到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并未提到其他思想并存,故D项错误

42、。,9.(2017全国100所名校高考冲刺三,28)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中国报刊和书籍中,有人把马克思译为“马客偲”“麦喀”等,把马克思主义称为“讲求安民新学”等。这表明当时 A.马克思主义占据思想界主流 B.向西方学习的发展态势减弱 C.国人对马克思主义有所接触 D.各种新思想在中国同时存在,答案,解析,1,2,3,4,5,6,7,8,9,10,11,12,13,14,10.(2017唐山一模,27)关于核定地价,孙中山明确提出两个条件:第一,按价征税,税率为百分之一;第二,当国家需要土地时,可随时按地契之价收买地主的土地。孙中山这种设想的考虑是 A.防止社会革命爆发 B.防范地主弄虚作

43、假 C.防止地主垄断土地 D.消除按面积纳税弊端,答案,解析,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结合材料“当国家需要土地时,可随时按地契之价收买地主的土地”可知孙中山这种设想是为了消灭封建土地制度,发展资本主义,并不是防止社会革命的爆发,故A项错误; 根据材料“第一,按价征税”“按地契之价收买地主的土地”得出防范地主弄虚作假,故B项正确; 根据前面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种设想是为了消灭封建土地制度而做的准备,当时地主已经垄断土地,故C项错误;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核定地价”的基础是土地面积,故D项错误。,1,2,3,4,5,6,7,8,9,1

44、0,11,12,13,14,解析 根据材料“那种失败,完全是由于大家想做皇帝”可以看出孙中山认为太平天国失败是因为争做皇帝,没有解决权力的分配问题,而解决此问题的办法只有通过实行民权主义,建立民主共和国的方式,故B项正确。,11.(2018淮北一模,7)孙中山在分析太平天国何以失败时认为,“最大的原因,是他们那一班人到了南京之后,就互争皇帝,闭起城来自相残杀”“那种失败,完全是由于大家想做皇帝”。为避免这种现象的重演,孙中山提出要实行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新三民主义,答案,解析,1,2,3,4,5,6,7,8,9,10,11,12,13,14,12.(2017淄博二模

45、,30)中国国民党一大宣言中提到:“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如银行、铁道、航路之属,由国家经营管理之。”此说是 A.孙中山节制资本思想的体现 B.为国家干预经济制造舆论 C.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D.形成四大家族的理论根据,答案,解析,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 由材料得知孙中山主张使私有资本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体现的是节制资本,促进社会公平,故A项正确; 材料反映的是孙中山将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故B项错误;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新三民主义,材料只是新三民主义中的民生主义,故C项错误;

46、 四大家族形成是在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不是孙中山时期,故D项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二、非选择题 13.(2018全国卷高考临考冲刺押题卷一,4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辛亥革命后,儒家经典从政治、教育领域全面退出,带来了人们对新社会秩序的怀疑和迷茫,也导致了空前未有的信仰危机。为了应对这种危机,朝野上下的守旧势力在“尊孔”的旗帜下力图重建新的信仰和道德秩序。康有为、陈焕章等人组织孔教会,发起了国教运动;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政府公开命令尊孔读经,企图在“保存国粹”的幌子下强化对民众的思想控制。尽管袁世凯尊孔未必与其帝制活动有内在的联系,但他在尊孔的旗号下公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