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强化练:(二) 中华文明的发展——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 Word版含解析.docx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909836 上传时间:2020-01-0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78.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强化练:(二) 中华文明的发展——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0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强化练:(二) 中华文明的发展——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0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强化练:(二) 中华文明的发展——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20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强化练:(二) 中华文明的发展——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20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强化练:(二) 中华文明的发展——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强化练:(二) 中华文明的发展——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 Word版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强化练:(二) 中华文明的发展——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 Word版含解析.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专题强化练(二)中华文明的发展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注意事项:本试卷共14题,全卷满分85分,考试用时45分钟。第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2019陕西西安高三模拟)据成书于西汉中期的史记等文献记载,秦二世是靠矫诏篡位当上皇帝的。考古学家在一枚秦代竹简上发现,秦二世称“朕奉遗诏”继位,这一说法得到了记载秦始皇临终遗言的西汉初竹书赵正书的印证。根据上述材料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史记关于秦朝历史的记载不够准确B.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C.原始记录比研究文献更接近历史真相D.考古

2、发现能弥补历史文献记载的不足答案:D解析:考古学家在一枚秦代竹简上发现,秦二世称“朕奉遗诏”继位,这一说法得到了记载秦始皇临终遗言的西汉初竹书赵正书的印证,故D项正确;秦二世所奉遗诏是不是矫诏并没有得到印证,A项表达不正确;历史真相只有一个,无论如何都不会模糊不清,只是因为条件限制,有可能没有找到足够的证据而已,排除B项;只有考古挖掘与文献记载互相印证才更接近历史的真实,排除C项。2.(2019新疆维阿克苏高三三模)费正清在剑桥中国秦汉史中说:“它在质和量的方面大大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以至它可以名之为革命,虽然这革命是从上面推行,而不是从下面推动的。这个成就,并没有由反秦的农民起义造成的政权所

3、转移,它才是古代中国的真正革命。”这场革命()A.极大增强了地方政府的自主性B.有效解决了君主专制的决策弊端C.延续了贵族血缘政治的传统D.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民族团结答案:D解析:“古代中国的真正革命”指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基本模式。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与发展,故D项正确;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加强了对地方的统治,A项错误;B项不符合史实;秦朝打破了贵族血缘政治的传统,建立了封建官僚制度,C项错误。3.(2019广东广州高三二模)秦朝规定了官方文书的表述标准,如“公室”“王室”称“县官”,“边塞”称“

4、故塞”,“郡邦尉”称“郡尉”,“邦司马”称“郡司马”。这有利于()A.隶书的全面推广B.儒家思想的传播C.边患危机的解决D.巩固大一统局面答案:D解析:秦统一后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在中央建立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在地方推行郡县制以巩固大一统王朝。材料中“县官”“郡尉”“郡司马”等称谓体现了秦朝加强大一统思想的宣传,有利于巩固大一统局面,故D项正确;材料中称谓变化与隶书的推广无关,故A项错误;秦朝推崇法家思想,故B项错误;C项与材料主旨无关。4.(2019河南郑州模拟)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汉武帝“作左官之律”。应劭对此解释道,“人道上右,今舍天子而仕诸侯,故谓之左官也”,不经中央派

5、任而私仕于诸侯即构成“左官罪”。这一措施旨在()A.限制和打击诸侯势力B.将选官权力收归中央C.提高地方的行政效率D.掌握地方官员任免权答案:A解析:由材料中“人道上右,今舍天子而仕诸侯,故谓之左官也”“不经中央派任而私仕于诸侯即构成左官罪”可知,汉武帝以“左官律”限制诸侯网罗人才,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地方诸侯势力对中央构成威胁,汉武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限制和打击诸侯势力,加强中央集权,故A正确。5.(2019河南安阳一模)汉武帝给刺史规定了明确的监察职责,叫“六条问事”,除第一条外,其余五条都是针对二千石郡守的,监察王国的内容没有载入明文。据此可知,当时()A.郡守势力已日益膨胀B.监管郡

6、守成为国家工作重心C.王国问题已基本解决D.国家大一统局面已经形成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通过汉景帝和汉武帝所采取的相关措施,王国问题已基本解决,王国已不能构成对中央威胁,郡的官员成为监察工作的重点,C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时郡守势力没有膨胀,排除A项;仅凭对地方郡守的监察,不能得出监管郡守成为国家工作重心和大一统局面的形成,排除B、D两项。6.(2019广西高三模拟)晋室南迁,衣冠南渡,为了仰仗随司马氏南迁的中原士族,司马皇族极力拉拢世家大族如王姓大族,“王与马共天下”。上层士族通过九品官人法不断掌控朝政,占据高位,寒门庶族只能居于下位,成为门阀政治的代表时期。这反映出当时

7、()A.古代政治制度不断进步B.豪强大族对政治的影响C.选官重视家族经济基础D.考试选官制度已经确立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信息“王与马共天下”“上层士族通过九品官人法不断掌控朝政,占据高位成为门阀政治”可知东晋时期世家大族受皇族重用,并且垄断仕途、干预朝政,故B项正确;门阀政治加强了阶层固化,不利于封建国家扩大统治基础,故不能体现政治制度上的进步,排除A项;材料提到九品官人法即九品中正制度,其选拔依据是门第出身而非经济基础,故排除C项;材料中九品官人法以家世门第为标准,考试选官为科举制的特点,故排除D项。7.魏晋时期尚书的职能出现以下变化:由中朝官变成外朝官,由出令纳奏变成施政机构;尚书权力被

8、削弱、肢解,中书取代原来的尚书令纳奏的职能。这些变化()A.反映了中央机构的混乱B.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C.提高了政府的工作效率D.折射出皇权对相权的警惕答案:D解析:材料所述中枢机构的变化,都体现出对以尚书为代表的相权的削弱、肢解,这反映出皇帝对相权的警惕,故选D项;材料反映出中央机构的变化,但是反映不出混乱,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地方问题,B项错误;材料只体现了中书分权尚书,这一做法并不能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C项错误。8.(2019安徽六安高三模拟)史记律书记载文帝时期,“百姓无内外之徭,得息肩于田亩,天下殷富,粟至十余钱,狗吠鸡鸣,烟火万里,可谓和乐者乎”。这一记载反映了当时()A.民

9、安国富,内外交流B.物价上涨,时运维艰C.轻徭薄赋,经济恢复D.郡国并存,国家一统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中“百姓无内外之徭,得息肩于田亩,天下殷富,粟至十余钱”可知体现的是汉朝轻徭薄赋和经济恢复,故C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内外交流,排除A项;物价上涨、郡国并行制与材料无关,排除B、D两项。9.(2019安徽六安高三三模)汉纪指出:“今汉人田,或百一而税,可谓鲜矣。然豪强富人,占田逾多,其赋太半,官收百一之赋,而人输豪强太半之税是以惠不下通,而威福分于豪人也。”据此可知()A.中央集权已削弱B.将实行盐铁官营C.低税率于民不利D.社会贫富分化加剧答案:D解析:从材料的描述中可以看出,实行轻税政策对富

10、豪有利,不利于农民,必然使富者日富,而贫者日贫,社会贫富差距越来越大,故D项正确,C项包含在D项之中;材料中没有体现出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关系,故A项排除;材料也没有涉及盐铁专营,故B项排除。10.先秦时期儒家的君臣父子观在汉代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从君臣父子相对独立,逐步转变成具有依附关系的“三纲”。这说明汉代儒学()A.否定了先秦儒家思想B.成为君主专制的工具C.恢复了西周时的礼制D.具有鲜明的人文色彩答案:B解析:董仲舒将先秦儒学中的君臣父子各自独立改造为具有依附关系的“三纲”,这体现了强调社会等级尊卑关系的思想,从而演变成维护君主专制的工具,故选B项;材料中的“三纲”观点是对先秦儒学中的君臣父

11、子观的继承与发展,并非否定,A项错误;“三纲”是对周代礼制的改造,C项错误;“三纲”实际上束缚了人性,因而缺乏人文精神,D项错误。11.(2019江苏四市高三调研)公羊学派是研究春秋的一个重要学派,汉武帝要加强权威,他们就从春秋中发现了“大一统”;汉武帝要抗击匈奴,他们就从春秋中释义“尊王攘夷”;汉武帝要改变汉初以来的政策,他们就讲春秋有“新王必改制”。公羊学派的行为实际上反映了()A.孔子著作遭受学者曲解B.“无为而治”成为指导思想C.法家学派占据统治地位D.现实政治影响儒学发展答案:D解析:材料体现了公羊学派根据统治者的现实需求而为其寻求文化依据,这反映了现实政治影响儒学发展,D项正确;材

12、料中未提及公羊学派对春秋的解释,A项排除;无为而治是道家的思想,B项排除;公羊学派是儒家思想的代表而非法家,C项排除。12.(2019山东滨州期中)东汉人崔瑷在写给葛元甫的信中说,送给你许子十卷,“贫不及素(贫穷用不起缣帛),但以纸耳”。据此判断,当时()A.造纸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B.雕版印刷术已经开始推广C.纸张成为人们生活必需品D.纸作为书写材料较为常见答案:D解析:“贫不及素(贫穷用不起缣帛),但以纸耳”表明当时纸作为书写材料较为常见,故D项正确。第卷(非选择题,共37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13题25分,14题12分)13.(2019辽宁沈阳高三五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3、(25分)材料一随着中西交通的逐渐开通与发展和双方之间经济交流的扩大,中国对西方的了解也日益加深。这种了解,一直远及极西之地的罗马帝国。从地理意义上来说,当时中国所了解的“大秦”即罗马帝国,恐怕主要还限于它的东部边区,特别是埃及的亚历山大港。从张骞通西域以后,中国人就知道了“黎轩”。此后我国的史籍中,更有“犛(li)靳”“犁靬”“犁鞬”等记载。这个令中国人的兴趣经久不衰的绝远国度,就是亚历山大城。摘编自古代中西文化交流史话材料二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积极践行和平发展道路,积极践行亲、诚、惠、容的外交理念,逐步深化同周边国家互利合作。“一带一路”是世界上跨度最长

14、的经济大走廊,也是世界上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合作带。“一带一路”发端于中国,贯通中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乃至欧洲部分区域,东牵亚太经济圈,西系欧洲经济圈,覆盖约44亿人口,经济总量约21万亿美元,分别占全球的63%和29%。摘编自王建国论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形势下的“一带一路”(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代中国对西方的了解状况及其成因。(10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带一路”与古代丝绸之路的异同,并说明二者的影响。(15分)参考答案:(1)状况:史书对西方部分国家有了初步记述;了解最远的国家是古罗马帝国;当时中国对西方的认识较为肤浅。成因: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

15、通;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日渐扩大;受丝绸之路范围的局限。(2)相同:均有海陆两条路;以经济交流为主;中国均秉承友好交流原则;中国国际地位大大提升;均发端于中国。不同:从交流领域来看,古代丝绸之路主要是经济、文化领域,“一带一路”涉及领域更为广泛;从交流形式来看,古代丝绸之路主要是农产品和手工业品互通有无,“一带一路”除有商品交流之外,更有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等深层次的往来。影响:古代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国与欧洲和非洲的经济文化往来,有利于不同文明的交流与发展;“一带一路”在互利共赢的基础上,不仅惠及沿线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而且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一直远及极西之地

16、的罗马帝国。从地理意义上来说,当时中国所了解的大秦即罗马帝国,恐怕主要还限于它的东部边区”,从史书记载以及当时中国对西方的认识较为肤浅回答;第二小问从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以及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日渐扩大角度思考回答。第(2)问第一小问,相同点依据材料二从交流路径、交流主体以及对于中国影响回答,不同点从交流领域和交流形式回答;第二小问影响从促进了中国与欧洲和非洲的经济文化往来,不同文明的交流与发展以及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角度思考回答。14.(2019天津高三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史记成书于西汉,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

17、,记载了上古至汉武帝时期的历史。史记体例篇目举例本纪(帝王活动及重大事件)高祖(刘邦)本纪表(大事年表、世系表等)建元以来王子侯者(汉武帝时封侯的诸侯王子弟)年表书(重要制度变迁)河渠(水利工程)书、平准(工商业)书世家(诸侯等有重大影响人物的事迹)楚元王(汉高祖之弟,封地为楚国)世家、陈丞相世家列传(各阶层重要人物、周边政权的历史)吴王濞列传、儒林(重要儒家学者)列传、司马相如列传、货殖(商人)列传、匈奴列传、大宛(在今中亚地区)列传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史记“篇目举例”中任选两则,分别简述其反映的西汉社会状况。参考答案:示例:高祖本纪:记载西汉开国皇帝刘邦的生平。西汉建国初,刘邦在经济上推行休养生息政策,有利于经济恢复;在政治上推行郡国并行制,以维护其统治。儒林列传:记载儒家学者的重要事迹。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学成为国家正统思想。大宛列传:记载汉朝通西域的历史。丝绸之路的开通,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和贸易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