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纪委监委关于强化监督执纪护航乡村振兴工作情况的报告.docx

上传人:极速器 文档编号:491116 上传时间:2025-07-2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6.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纪委监委关于强化监督执纪护航乡村振兴工作情况的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市纪委监委关于强化监督执纪护航乡村振兴工作情况的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市纪委监委关于强化监督执纪护航乡村振兴工作情况的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市纪委监委关于强化监督执纪护航乡村振兴工作情况的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市纪委监委关于强化监督执纪护航乡村振兴工作情况的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市纪委监委关于强化监督执纪护航乡村振兴工作情况的报告近年来,市纪委监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持续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探索健全基层监督体系,紧盯基层政策落实、项目实施、资金发放、干部作风等关键环节,充分整合基层监督力量,打好智慧监督、民生监督、融合监督、联动监督“四套组合拳”,有效激活基层监督“神经末梢”,有力监督护航乡村振兴。2024年以来,全市共监督发现问题线索202条,立案175件,党纪政务处分151人。一、主要工作情况(一)搭“台”拓渠,打好智慧监督“组合拳”。市纪委监委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投入78万元建成“护航乡村振兴智

2、慧监督平台”,同步上线“纪委书记便民服务直通车”微信小程序,构建“线上+线下”双轨监督体系。平台前端设置惠民资金、项目、政策等八大模块,后端开发数据比对、预警功能,累计录入近10年惠民资金数据1978万余条、项目385个、政策121份,实现民生数据全流程可追溯。群众通过小程序可实时查询补贴发放情况,语音播报功能解决老年人使用障碍,2024年以来总查询量达28.51万次。监督部门依托平台分析异常数据2.4万余条,精准锁定虚报冒领、优亲厚友等风险点,推动问题线索核查办结率100%。例如,红林乡护林员李发友通过小程序即时核查补助到账情况,彻底告别“往返跑银行”的历史。智慧监督不仅压缩权力寻租空间,更

3、让群众成为监督主体,2024年全市党风廉政满意度排名提升13位。(二)建“站”放哨,打好民生监督“组合拳”。针对基层监督力量分散问题,市在乡镇设立“乡村振兴监督站”,整合“站办所”职能监督、党支部日常监督等六类力量,组建村级常态化监督队伍。监督站围绕“三张清单”开展嵌入式监督:小微权力清单明确村级事务决策流程,乡村振兴清单覆盖54项具体内容,合作社运营清单规范资产处置等关键环节。通过“事前报备+事中抽查+事后审计”模式,2024年发现惠民资金发放偏差、项目偷工减料等问题线索202条,推动立案175件。如雨朵镇监督站发现某村低保动态调整不及时,督促民政部门清退不符合条件对象23人,新增应保未保家

4、庭17户。监督站还建立“群众点题、纪委破题”机制,累计解决饮水工程管护不力、产业分红延迟等急难愁盼问题89个,群众投诉量同比下降42%o(三)聚“力”贯通,打好融合监督“组合拳”。市纪委监委深化“四项监督+审计监督”协同机制,建立线索互移、成果共享等12项制度,形成“纪检监察牵头、专业部门攻坚”的监督闭环。2024年针对乡村振兴重点项目开展联合督查,审计组发现某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异常流动后,纪委监委同步介入深挖背后利益输送问题,最终查处3名干部套取专项资金案。统计监督聚焦产业补贴发放偏差率,推动农业部门修订实施细则;财会监督联合巡察组开展“三资”清理,追缴集体资金230余万元。融合监督还注重“

5、当下改”与“长久立”结合,如针对村级工程转包乱象,推动出台小型建设项目管理办法,明确50万元以上项目必须进入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四)划“片”作战,打好联动监督“组合拳”。市纪委监委将全市划分为7个联动协作区,实行“班子成员包片+室组地联动+乡镇交叉检查”模式。每季度制定监督主题,2024年围绕耕地保护、扶贫车间运营等开展10轮专项行动,发现问题线索131条。协作区通过“集中研判+个案指导”提升办案能力,如重新镇纪委在第三协作区支持下,一周内查清某村支书侵占集体林场租金问题。纵向建立市乡村”三级网格,村级监督员收集问题、乡镇纪委初核、市纪委提级办理,2024年提级查处村“两委”成员案件占比达37

6、联动监督推动基层办案周期缩短40%,党纪政务处分86人中涉及村级干部占比超六O二、下一步工作打算(一)聚焦重点领域深化专项监督。围绕乡村振兴资金使用、项目建设、惠民政策落实等关键环节开展专项监督,建立“清单化+台账式”管理模式。重点查处虚报冒领、截留挪用、优亲厚友等腐败问题,对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产业扶持、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开展全覆盖审计核查。运用大数据比对、下沉走访等手段,精准发现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确保每一分资金都用在刀刃上。(二)健全基层监督体系压实监督责任。推动监督力量向基层延伸,完善县乡村三级联动监督网络,配强村级纪检委员和村务监督委员会。推行“小微权力”清单制度,规范村干部履

7、职行为,对乡村振兴重点项目实行“一事一监督”。建立纪委监委与农业农村、审计、财政等部门的协同机制,通过联合督查、交叉检查等方式形成监督合力,压紧压实乡镇党委主体责任和行业部门监管责任。(三)强化问题线索处置与执纪问责。畅通“信、访、网、电力举报渠道,对乡村振兴领域问题线索优先处置、限时办结。坚持“一案双查”,既查当事人违纪违法问题,又倒查领导责任和监管责任。对典型案件公开通报曝光,形成震慑效应。深化以案促改,针对案件暴露的制度漏洞下发纪检监察建议书,推动完善农村产权交易、项目招投标等长效机制。(四)推动清廉建设赋能乡村振兴。将廉洁文化融入乡村治理,打造“清廉村居”示范点,开展“清风入户”警示教

8、育。挖掘本土红色资源和家风家训,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廉洁理念。建立乡村振兴干部廉政档案,加强日常谈心谈话和履职回访,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提醒早纠正,以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能。赠篇:【写材料用典】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例文】古人云:“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从近年来查处的腐败案件看,娇纵家人、家风败坏,往往是党员干部走向严重违纪违法的重要原因。有的领导干部不仅在前台大搞权钱交易,还纵容家属在幕后收钱敛财,子女等也利用父母影响经商谋利、大发不义之财。有的将自己工作多年积累的“人脉”和“面子”用在为子女非法牟利上,其危害

9、不可低估。(中国纪检监察报勿使家人有居官之乐)【典故】出自礼记大学,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释义】意思是,若要把国家治理好,必须首先管理好自己的家庭,不能管教好自己的家里人,却能去教育别人、教化百姓,这种事是不存在的。【赏析】家风是文化传承和社会道德要求的体现。从孔子庭训“不学礼无以立”,到诸葛亮诫子”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从岳母刺字激励精忠报国,到朱子家训“恒念物力维艰”,一个个家训故事、一句句家风箴言,承载着祖辈对后代的希望与嘱托,也蕴含着丰富的人生智慧与美德。在我们党的百年征程中,

10、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修身正、教子正、持家正、立业正,形成了以先进性为引领、以传统家庭美德为底蕴、以革命家庭为载体的红色家风。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曾建议全党读触龙说赵太后,感受“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的深意,并始终恪守“三原则”:恋亲,但不为亲徇私;念旧,但不为旧谋利;济亲,但不以公济私。朱德引导子女“接班不要接官”,彭德怀教育侄子“近水楼台不得月。红色家风是我们党红色基因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牺牲奉献、开拓进取的伟大品格。新时代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带头传承红色家风,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崇德治家、廉洁齐家,始终保持公仆本色,始终牢记党

11、员身份,始终坚定理想信念,严格要求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坚持把红色家风发扬光大、代代相传。【用法】主要适用于作风建设类、廉政教育类讲话,侧重强调家风建设,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持严于律己、廉洁齐家,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写材料用典】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例文】“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物欲没有穷尽,如果不加节制、不懂取舍,就会掉入欲望的陷阱,沦为器物的奴隶,结果使得自己“人为物累,心为形役”。过多的物质追求,只会给自身带来束缚与负担,让人深陷欲望的漩涡,甚至会搭上自己一生的自由与幸福。(中国纪检监察报不役于物)【典故】出自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岑彭传,敕彭书日:“两城若下,便可将兵南击蜀虏。

12、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每一发兵,头须为白。”彭遂壅谷水灌西城,城未没丈余,嚣将行巡、周宗将蜀救兵到,嚣得出还冀。【释义】意思是,人苦于不知道满足,既取得了陇,又希望攻蜀。后概括为成语“得陇望蜀”,形容得寸进尺,贪心永不满足。【赏析】古人讲,“事能知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宋代名臣范仲淹两岁丧父,儿时生活十分艰难。但他从小好学,终于考取进士,做了高官。有次他给皇帝上书说,自己虽然是个小官,一年的俸禄也近三十万,与普通老百姓比起来已经非常多了,如果在其位不谋其政,则无异于国家的害虫,无功受禄,寝食难安。他教育子孙“居官临满,直径小心廉洁。稍有污

13、点,则晚年饥寒可忧也”。儿子范纯仁也是一代名相且清廉自守,“自布衣至宰相,廉俭如一”。任职西京留职御史台时,司马光也在洛阳谪居著述,两人“皆好客而家贫,相约为真率会,脱粟一坂,酒数行,洛中以为胜事”。范仲淹认为,如果一个官吏能做到“忍穷”,可免一人一家之祸;如果所有官吏都能“忍穷”,则可以免除政权颠覆之祸。实践证明,对待遇的认识和态度,反映出的是一个人的价值观利益观,最能体现党员干部的党性。刘亚楼上将曾说:“我最厌恶那种房子越住越宽敞,汽车越坐越讲究,家具越换越漂亮,心思不用在工作上,而是专门在享受待遇上打转的庸俗作风。”新时代党员干部应自觉回望初心、叩问初心,认真思考如何做人、为何入党、为谁

14、用权等问题,淡化名利思想,崇尚简单生活,把知足扎根于内心、落实到行动,一辈子坚守自己的精神家园。【用法】主要适用于作风建设类、廉政建设类讲话,侧重强调知足知止,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要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工作向高标准看齐,生活向低标准看齐。【写材社用典】人情得足,苦于里纵【例文】“人情得足,苦于放纵,快须臾之欲,忘慎罚之义。”要特别警惕那些以“感情”为幌子的异常关心,以“朋友”为名义的违规吃喝,以“情谊”为外衣的送钱送物,绝不拿原则做交易,绝不用党性换人情,始终做到堂堂正正做人、干干净净干事、清清爽爽交往。(解放军报怎么正确对待人情往来)【典故】出自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光武帝纪上,人情得足,苦于放纵,快须

15、臾之欲,忘慎罚之义。【释义】意思是,人的欲望一旦在某方面得到满足,就会变本加厉,肆意骄纵,只顾贪图一时的快乐,而对国家的刑罚无所顾忌。【赏析】中华民族作为一个礼仪之邦,礼尚往来是文化传统,是表达或增进感情的重要方式。礼记曲礼上日:“太上贵德,其次务施报,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在传统习惯中,人情往来的“介质”,可以是单纯的感情,比如相互间走访;也可以是钱物,比如在节庆或对方办婚丧喜庆等“大事”时,赠予礼品、礼金。在重人情、“重文轻商”传统观念影响下,人们对于赤裸裸的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权钱“交易”,在心理上多会难以坦然接受。而“礼尚往来”的钱礼,往往没有直接诉求目的,不是即时的一对一的请托交换,从表面上看,只是为了表达“情义”,因而具有了道德上的“赦免符”。正是在这种“自我道德化表演”中,一些“想伸手”的党员干部找到了“合情合理”的借口和心理安慰,忘掉或躲避开森严的纪律,在“心安理得”中逐渐破纪、违法。对手握公权力的党员领导干部来说,管住人情往来,是把权力关进“笼子里”的应有之义。广大党员干部要牢记交往之中有原则、人情之中有要求,始终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坚决防范被人情往来拉下水,保持清清爽爽的人际交往。【用法】主要适用于作风建设类、廉政教育类讲话,侧重强调贯彻落实作风建设规定,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净化社会交往,坚守纪律红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总结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