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四文档: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1-2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911411 上传时间:2020-01-0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四文档: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1-2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四文档: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1-2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四文档: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1-2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四文档: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1-2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四文档: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1-2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四文档: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1-2 Word版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四文档: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1-2 Word版含答案.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2课盛唐伟业的奠基人唐太宗预习导引学习目标重点难点1.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表现。2.探讨唐太宗在推动中国封建社会发展中的历史作用。1.重点:唐太宗的主要作为及其与“贞观之治”的关系。2.难点:对唐太宗客观公正地评价。知识点一东征西讨定基业1反隋建唐(1)背景:隋炀帝的残暴统治导致全国农民起义风起云涌,隋朝覆亡已是大势所趋。(2)过程2统一全国(1)从617年到618年,李世民率军击败薛举集团,消除了来自背后的威胁。(2)击溃勾结突厥攻入河东地区的刘武周集团。(3)打败窦建德部和王世充集团。624年,唐朝统一全国。知识点二击破东、西突厥1“玄武门之变”626年,李世民发动兵变,逼父退位,自己

2、当上了皇帝,年号贞观,李世民就是唐太宗。2大败东突厥(1)原因:贞观初年,东突厥长驱直入,兵临渭水北岸。(2)过程(3)意义:巩固了北方的边防,为唐初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3进军西域(1)举措(2)意义知识点三贞观之治1含义唐太宗在位期间(627649),封建政治比较开明,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社会秩序比较安定,是封建社会的一个黄金时代,史称“贞观之治”。2出现原因(1)虚心纳谏,知人善任:唐太宗不报私怨,从治国大局出发,重用太子谋臣魏征。(2)心存百姓,不断反思:他常用古语来警醒自己;撰写帝范十二篇教育太子。(3)吸取隋亡教训:提倡发展农业生产,减轻徭役赋税。3表现:唐太宗在位期间,社会生产

3、得到恢复和发展,文化艺术日趋繁荣,中国封建社会出现了空前的繁盛局面。4晚年奢纵:晚年的唐太宗渐趋奢靡,求仙长生,服丹暴亡。主题唐太宗的历史贡献【史料探究】史料一贞观元年,太宗谓侍臣曰:“自古帝王凡有兴造,必须贵顺物情(顺乎事理人情)。古人云:不作无益害有益。不见可欲(不寻求那些满足私欲的东西),使民心不乱。固知见可欲,其心必乱矣。至如雕镂器物,珠玉服玩,若恣其骄奢,则危亡之期可立待也。自王公以下,第宅、车服、婚嫁、丧葬,准品秩(品级身份)不合服用者,宜一切禁断。”由是二十年间,风俗简朴,衣无锦绣,财帛富饶,无饥寒之弊。 史料二贞观元年,太宗谓房玄龄等曰:“致治之本,惟在于审(审察)。量才授职,

4、务省官员。故书称:任官惟贤才。又云:官不必备,惟其人。此皆载在经典,不能具道。当须更并省官员,使得各当所任,则无为而治矣。卿宜详思此理,量定庶官员位。”玄龄等由是所置文武总六百四十员。太宗从之,因谓玄龄曰:“自此倘有乐工杂类,假使术逾侪辈(同一类人)者,只可特赐钱帛以赏其能,必不可超授官爵,与夫朝贤君子比肩而立,同坐而食,遣诸衣冠以为耻累(致使绅士、大夫引以为耻)。” 贞观政要思考(1)根据史料,概括唐太宗的治国思想。并结合经济方面的有关史实加以说明。(2)结合史料和所学知识,简评唐太宗的治国策略。答案(1)思想:提倡节俭;选贤任能。史实:从王公以下,生活享受不得超越品级;精简官员;禁止对“乐

5、工杂类”“超授官爵”。(2)吸取隋亡教训;与民休息,政治清明,缓和社会矛盾;开创“贞观之治”,奠定唐朝强盛基础。【史论归纳】唐太宗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贡献(1)开创盛世:唐太宗励精图治,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局面,这就为开元盛世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民族政策:唐太宗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入了鼎盛时期。(3)对外政策:唐太宗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封建文化出现了繁荣的局面,并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4)治国策略:唐太宗善于用人和纳谏,成为古代封建君主的楷模和典范,对以后历朝的治国策略产生了深远影响。1玄武门之变体现了皇位继承经常伴随着血腥与宫廷阴谋,玄武门之变对唐

6、朝产生的影响是()A为唐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B加剧了唐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C为“贞观之治”的出现提供了一个可能性条件D加速了唐政权的灭亡答案C解析解答本题,要明确玄武门之变实质上是唐朝统治阶级内部对政权的争夺。通过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夺取了皇位,从而为其治理唐朝,并出现贞观之治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2史学家钱穆指出:“在此制度下,人民优秀分子均有参政之机会,新陈代谢,决无政治上之特权阶级。”材料中的“制度”是指()A荐举制 B封邦建国制C科举制 D三省六部制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史实,为人民优秀分子提供参政机会的制度是隋唐时期的科举制,使有真才实学的庶族地主得以参与政治管理,故此题应选C项。3唐太宗在诫皇

7、属中提到:“先贤有言:逆吾者是吾师,顺吾者是吾贼。不可不察也。”以下选项最能体现唐太宗这一思想的是()A知人善任,虚怀纳谏 B以儒为师,大办学校C厚之以德,抚之以仁 D轻徭薄赋,戒奢从俭答案A解析材料意思是要能容下不同的意见,而提出不同意见的人往往都是出于公心。B、C、D三项内容与题干信息不符。4“文皇南面坐,夷狄千群趋。咸称天子神,往古不得俱。献号天可汗,以覆我国都。”诗中赞誉的人物是()A文成公主 B松赞干布C李靖 D唐太宗答案D解析注意题干中“献号天可汗”的信息,我国古代封建君主中,只有唐太宗才有此殊荣。5唐朝时,蔬菜品种日益丰富,开始出现原产于地中海的莴苣、印度的刀豆、波棱国(今尼泊尔

8、)的菠菜等。这种情况的出现得益于唐太宗()A休养生息政策 B仁义为本原则C民族团结政策 D对外开放政策答案D解析材料表明唐朝时对外交往发达,这得益于开放的对外政策。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贞观之治”的显著特色就是“创新”、“和谐”、“有节”。贞观之治的“创新”特点体现在制度创新、文化创新、思维创新等多个层次、多个方面贞观时期进步民族政策的制定与推行,也植根于唐太宗在民族观念上的“创新”。贞观之治的三大特征材料二“和谐”是“贞观之治”的理想境界。贞观之治的三大特征材料三经历从马背到龙庭的转变,唐太宗开始改变统治策略。唐太宗即位后就宣布说:“朕虽以武功定天下,终当以文德绥海内。文武之道,各随其时。

9、”这确实是很识时务的看法!是什么成就了唐太宗请回答:(1)根据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唐太宗在民族观念上的创新”是指什么。(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贞观之治”时期君臣关系、君民关系和对外关系和谐的具体表现。(3)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唐太宗是怎样以文治国的?答案(1)由传统的“贵中华,贱夷狄”转变为“爱之如一”。(2)君臣关系:唐太宗鼓励进谏、善于纳谏;求贤若渴,用人不拘一格,不避亲仇,扬长避短。君民关系:实行休养生息政策,不夺农时,推行均田制,轻徭薄赋;慎用刑法。对外关系:实行积极友好的开放政策。(3)完善科举制,提高进士科地位。解析第(1)题难度较低,主要运用教材相关知识进行

10、概括。第(2)题考查基本概括能力,其中君臣关系从纳谏和用人两个角度作答;君民关系从经济政策和法律政策来作答。第(3)题运用教材知识作答即可。基础巩固1“贞观之治”是中国古代史上为政宽容、对外开放和国力强盛的时期,此局面的形成主要得益于下列哪位皇帝的英明统治()A隋文帝 B唐太宗C武则天 D唐玄宗答案B解析“贞观之治”是唐太宗时期创造的盛世局面。2唐太宗选官不拘一格,最能体现他“外举不避仇”的用人风格的是()A提拔尉迟敬德 B提拔房玄龄C起用杜如晦 D重用魏征答案D解析魏征原是太子李建成的谋士,曾策划谋害李世民,后来被唐太宗重用。3有人曾说:“类似西方的分权制衡的政体,在(中国)古书上,亦未尝无

11、相类的制度”材料中的“制度”是指()A西周分封制 B西周宗法制C唐朝三省六部制 D清朝军机处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东西方政治制度分权思想的理解。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分工协作,提高了办事效率。在这一点上与西方的分权制衡政体有相似之处。4唐太宗一反前代“贵中华,贱夷狄”的做法,而抚九族以仁,这一政策说明当时()A统治者放弃了对边疆用兵B统治者的民族政策比较开明C各族之间关系一直非常和睦D统治者通过册封各族首领以巩固边防答案B解析“抚”是一种开明的民族政策,更有利于各民族间的友好交往,从而促进整个中华民族的进步。5唐太宗说:“夫欲盛则费广,费广则赋重,赋重则民愁,民愁则国危,国危则君丧矣。”这说明唐太

12、宗为政的根本目的还在于()A减轻人民负担 B倡导政治清明C巩固统治 D发展社会经济答案C解析从材料信息看,唐太宗提倡轻徭薄赋,目的是为了稳定社会秩序,巩固统治。6唐太宗自评:“人主多恶正直,阴诛显戮,无代无之。朕践祚以来,正直之士比肩于朝,未尝黜责一人。”这段话体现唐太宗的统治思想是()A“存百姓” B知人善任C济世安民 D轻刑薄赋答案B解析材料意思是国君多厌恶正直之士,或明或暗地诛杀无辜,没有哪一代不是这样;我即位以来,正直之士并肩立于朝廷,不曾贬退、责罚一人,故B项正确。7唐太宗分析隋朝灭亡的教训,得出的结论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里的“水”和“舟”是指()A人民群众和封建君主B大运河

13、和隋炀帝的龙舟C国家政策和经济发展D封建暴政和农民起义答案A解析唐太宗所言“水”和“舟”的关系,显然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是个普遍规律而非特指,选项A更合适。8“告诉我,历史有什么用?”古往今来人们已经作出各种思考,其中唐太宗的回答是()A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B考古以证今,规时而达用C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D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可知,唐太宗注意借鉴历史,吸取历史教训。故选C。能力提升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贞观元年,李世民就指出:“死者不可再生,用法务在宽简”。此后还多次指示臣下:“国家法令,惟须简约”,“不可轻出诏令”。“若不常定,则人心多惑,奸诈益生”。

14、李世民自己先后怒杀大理丞张蕴古和交州都督卢祖尚以后,又再三追悔,自责思虑“不审”,甚至斥责臣僚们不该不加谏阻,以致错杀了人因此当时虽然已有“三复奏”,即死刑执行前应向皇帝请示三次的规定,但他认为并没有解决问题,于是又规定了“五复奏”,即决前一日、二日复奏,执行之日又三复奏的制度。并且规定:“自今门下复理,有据法合死而情可宥者,宜录状奏。”材料二“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乱者。”论君道(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唐太宗的法制思想有哪些突出特点。(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唐太宗法制思想形成的原因及对

15、当时的影响。答案(1)特点:立法力求宽简;法令要力求稳定;对死刑严肃慎重。(2)原因:吸取隋朝因暴政而亡的教训;唐初政治上需要稳定,缓和社会矛盾;受“以民为本”的思想影响。影响:促进了唐朝法律制度的改善,减少了冤案;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和生产恢复,推动治世局面的形成。【学习思考】1历史上人们经常把隋朝和秦朝的兴亡进行比较。二者有哪些相同之处?(教材P9)提示(1)都是结束分裂实现大一统的朝代。(2)都开创了被后世沿用的政治、经济制度。(3)都留下了举世闻名的大工程。(4)都因暴政被农民起义推翻。(5)都为继起的封建王朝留下了直接的教训。2在宫廷内争中,类似玄武门之变的事件是否带有普遍性?(教材

16、P10)提示带有普遍性。玄武门之变是因嫡长子继承制弊端而引发的一场争权夺利的宫廷政变。但是,对于此类事件,我们既不能简单地以成败论英雄,也不能以道德评判代替客观的历史评价。3李世民为什么对东突厥将领采取封官晋爵的措施?(教材P11)提示这是用怀柔的政治策略来处理民族问题,这种方法比较妥当、开明,这种措施有利于民族的团结和国家的稳固。4与此前的帝王相比,唐太宗在对待边疆各民族问题上的态度有何不同?(教材P12)提示(1)承认少数民族在多民族国家中的合法存在;(2)对少数民族不大歧视,甚至给予一定的照顾;(3)相对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4)在一定条件下允许各族自行处理内部事务。5唐太

17、宗的用贤和纳谏与贞观之治之间有何关系?(教材P13)提示关系:两者互为表里。用贤不论出身、唯才是举的用人标准,使唐太宗身边聚起各类人才。纳谏既可笼络人才,也是对人才、臣下的尊重。这两种品质对“贞观之治”的出现起了很大作用。【自我测评】(教材P14)评述唐太宗在军事、政治方面的主要活动。提示(1)军事:果断劝说李渊在太原起兵,推翻隋朝。为铲平割据势力、统一全国立下汗马功劳。具有身先士卒、患难同当的作风。李世民的作战特点:a.坚壁挫锐;b.乘胜追穷寇;c.骑兵阵后反击战术;d.亲自侦察,部署作战计划。(2)重人才:选拔人才:唯才是举,不避亲仇,如重用魏征;办学科举,广开才路。使用人才:知人善任,各

18、取所长;一视同仁,民族平等;广开言路,兼听博采;纳谏如流,奖罚分明。爱惜人才: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待臣以礼,爱护下属。【材料阅读与思考】(教材P14)文中将唐太宗与历史上的哪些帝王相比较?对于材料中提到的有关唐太宗的一些评价,你是如何看的?为什么?提示(1)与历史上的周武王、成王、康王以及汉高祖、孝文帝相比较。文中赞扬唐太宗以武力统一全国,其才略要高于汉高祖,但功略规模则有所不及。文中认为唐太宗能推行仁政,屈己从谏,畏义好贤,符合儒家的传统规范。认为自周武王后,历八百年而有汉朝,汉朝八百年后而有唐太宗,其所获得的功业成就是十分难得的。尽管范祖禹对唐太宗的评价有些脱离隋末唐初的历史条件与阶级关系

19、,但有一些见解是符合历史实际的。需要注意的是,引文从封建伦理标准出发,仅着眼于唐太宗的个人品质而孤立地进行评价,带有唯心史观的色彩。(2)评价:贞观之治无疑是中国历史上辉煌的一页,但这绝非唐太宗一人的力量所能完成的,而是贞观时期君臣上下同心和唐初人民的集体创造。唐太宗的高明之处,并不在于他提出了什么新的东西,而在于他能广泛听取群臣的意见,集思广益,加以总结,并坚持实行。他吸取隋的教训,重视民心,发展农业生产;吸取隋亡的经验,完善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度,制定唐律,以加强中央集权。同时,唐太宗善于用人和纳谏,因而出现了古代社会比较清明的时期贞观之治。他对贞观之治的出现做出了贡献,也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政治理论遗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