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2教学案:第四单元 第19课 经济体制改革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911517 上传时间:2020-01-0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2教学案:第四单元 第19课 经济体制改革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2教学案:第四单元 第19课 经济体制改革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2教学案:第四单元 第19课 经济体制改革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2教学案:第四单元 第19课 经济体制改革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2教学案:第四单元 第19课 经济体制改革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2教学案:第四单元 第19课 经济体制改革 Word版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2教学案:第四单元 第19课 经济体制改革 Word版含答案.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19课_经济体制改革一、农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改革方针的确定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时间:1978年12月。(2)内容: 确立了改革开放、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方面来的方针。明确指出,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要提高生产力,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法、活动方式和思想方法。(3)意义:揭开了中国经济改革的序幕。2农村 (1)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内容: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把土地长期承包给各农户使用,农业集体生产变为分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主要特征:包产到户。意义: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_经营的自主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

2、性。(2)发展乡镇企业:背景:20世纪80年代初,农业生产责任制基本建立,粮食产量大幅提高,农民温饱问题基本解决。实质: 产业结构的调整。意义:进一步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有利于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二、国有企业改革1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2目标(1)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建立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2)中共“十四大”确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3意义 (1)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实力,逐渐形成了一批有实力和活力的大企业集团。 (2)使国有资产大幅度增加,有利于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健康发展。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1过程(1)提出目标: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明确指出我国

3、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立法保障:1993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一次写进我国宪法。(3)初步建立:到21世纪初,中国已经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格局基本形成。2意义:解放了中国的生产力,使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真正接轨,大大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加快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进程。轻巧识记1十一届三中全会2经济体制改革易错提醒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没有改变土地公有制,农民对土地只有使用权和经营权,而没有所有权;经营方式改为“分户经营,自负盈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但并不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农村产

4、业结构调整的措施不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而是发展乡镇企业、非农产业。1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方面来的方针,揭开了中国经济改革的序幕。2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3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以增强企业活力为中心环节,以建立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为目标。421世纪初,中国已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材料一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各项农村政策的推行,打破了我国农业生产长期停滞不前的局面,促进农业从自给半自给经济向着较大规模的商品生产转化,从传统农业向着现代农业转化。我们现在正进入城乡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大发展的

5、时期。1983年中共中央1号文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相关史实,从农业与市场关系变动的角度分析我国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所产生的意义。教你读史关键句“促进农业从传统农业向着现代农业转化”“我们现在正进入城乡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大发展的时期”说明了注重农业的市场导向。提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使农民获得了生产经营的自主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村改革的突破性进展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注重农业的市场导向,发展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为后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奠定了基础。材料二用农民的话来说:“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完成国家的,交足集体的,剩多剩少全都是自己的”;农民取得了对农产

6、品的实际支配权。所以说这种办法“责任明确,利益直接,方法简单,群众放心”。(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性质还是公有的。教你读史关键句“大包干都是自己的”表明了经营方式和产品分配方式上有新的变化。提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坚持公有制基础上对集体经济的经营方式和分配方式进行了改革,农民有生产、分配的自主权,但没有土地的所有权。全面认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实行原因(1)人民公社体制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严重挫伤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2)农业生产发展十分缓慢,严重影响了国家的现代化建设。(3)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改革开放、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方针。2主要特点(

7、1)它以土地等基本的生产资料公有为前提,坚持了我国农村的社会主义制度。(2)它把统一经营和家庭分散经营有机地结合起来,既发挥了集体经济的优越性,又发挥了农民家庭的积极性。(3)它是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农民的伟大创举。3实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质上是对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是从根本上解放农村生产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征材料一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1)材料一中邓小平对“计划”和“市场”是如何认识的?教你读史材料信息层层推进,最后

8、一句是核心。提示邓小平指出计划和市场不是判断姓“资”姓“社”的标准,只是经济调节的手段。材料二(2)由发行粮票到发行股票反映出中国的经济体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教你读史抓关键词“粮票”与“股票”,分析其体制色彩。提示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到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征(1)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多种所有制经济长期共同发展,不同经济成分还可以自愿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2)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效率优先,兼顾公平。(3)在宏观调控上,社会主义国家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

9、更好地发挥计划与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一、全面认识新时期的经济体制改革1必要性(1)原有经济体制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改革经济体制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2)只有改革经济体制才能更好地适应世界新技术革命的要求和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潮流。2前提:坚持社会主义制度。3目的: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4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5实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6特点(1)以产权制度改革和产权关系调整为核心和主线。(2)以改革旧制度最薄弱或新制度需求最强烈的环节农业制度为突破口。(3)允许旧体制外产生新体制,即体制增量调整与体制存量调整并行,而且以前者促进后者。(4)包括

10、政府在内的多元主体联合创新体制,政府扮演重要角色。(5)从制度变迁的规律和中国实际出发,选择渐进式改革的方式或道路。7意义(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适应中国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能够推动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增强经济活力,促进生产力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能够合理地调整经济结构,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快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3)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促进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接轨,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具有重要的意义。(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能够推动资源的合理流动与分配,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宏观调控有

11、利于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基本平衡,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平稳运行。二、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原因核心意义第一次调整(土地改革)新解放区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阶级的土地所有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开辟了道路第二次调整(农业合作化)分散的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把土地等主要的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为公有制,实行集体经营进一步解放了生产力第三次调整(人民公社化)党的一些领导人主观地认为农业合作化的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就越能促进生产的发展,因此片面追求公有化的程度提高公有化程度和扩大规模,实行

12、“一大二公”挫伤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第四次调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党中央正确总结了农业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经验教训,作出了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改革经营管理方式,实行分户经营、自负盈亏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题组一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1山东邹平农民刘宗水从1963年开始坚持每天写日记,记录和见证了半个世纪以来农村社会历史的变迁。其中1981年10月23日是这样记的:“到二队分地,过午四时,大片地已分完,只有自留地和饲料地未分”。材料中的“分地”()A改变了生产资料所有制B确立了市场经济发展目标C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D促进了多种所有制

13、的发展解析:选C从时间1981年可知当时的分地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分田到户,但没有改变土地所有制,故A项错误;确立市场经济发展目标是在1992年中共“十四大”,故B项错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打破了人民公社的平均主义,有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故C项正确;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没有涉及所有制变革,故D项错误。2小说平凡的世界中描述到,田福堂太痛苦了:当年搞合作化时,他曾怀着多么热烈的感情把这些左邻右舍拢合在一起;做梦也想不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又散伙了。田福堂的“痛苦”是缘于其不理解当时()A农村所有制的变革B农村经营方式变化C农业经济发展状况 D大家伙对他的背叛解析:选B材料中的合作化是

14、指农村合作化运动,农村集体生产,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题干中“二十多年后大家又散伙了”指的是改革开放后在农村实行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获得了土地的使用权和经营权,这改变了农业合作化时代集体经营的方式,故B项符合题意。31984年以后,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其中心环节是()A增加农民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B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解析:选B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是1984年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心环节,故B项正确;A、C两项属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内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20世纪90年代,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题

15、组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4据统计,1992年全国辞去公职经商者达12万人,未辞职而以各种方式投身商海者超过1 000万人,这种现象被称为“下海潮”。这反映了()A市场经济改革成为社会共识B多种经济成分开始共同发展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D计划经济开始转向市场经济解析:选A从时间信息入手,联系邓小平南方谈话重要史实来分析,邓小平南方谈话带来了一场思想解放,认识到计划与市场仅是一种手段,A项正确。5由当代历史学者编著的中国现代化历程第三卷共有四编,每编由若干章节组成。下图所示是该书其中一编的部分目录,这些章节应属于()第十八章南方吹来春天的风第一节改革走到十字路口第二节又一篇解放思想的宣言第三

16、节迈出改革新步伐第十九章市场经济终于植根中国第一节配套的改革规划第二节重大的改革措施第三节改革向深度和广度发展A第一编改道与转型(19491956)B第二编受挫与调整(19571978)C第三编改革与发展(19781991)D第四编辉煌岁月(19922000)解析:选D根据材料中选编的内容,“南方吹来春天的风”以及第十九章关于市场经济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判断为是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D项符合题意。6下图反映了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情况。“甲线段”所示时期的经济高速增长,主要得益于()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始C沿海港口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兴办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7、体制的逐步发展解析:选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始时间、沿海港口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兴办都是从20世纪80年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发展是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故D项正确。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右图是人民日报刊发的公报,这次会议标志着()A市场经济体制建立B“左”倾错误彻底肃清C工作重心发生转移D政治改革全面启动解析:选C十一届三中全会上纠正了“左”倾错误,确定了对内改革对外开放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决策,故C项正确;十一届三中全会并未彻底肃清“左”倾错误,而且强调的是经济体制的改革,是经济改革全面启动,而非政治改革,故B、D两项错误。2从新中国成

18、立至今,党和政府就我国农村经济建设道路进行了多次探索,其中1953年的农业合作化道路和1978年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两次较为突出的代表。对这两次探索理解正确的是()A所有制性质完全相反B农民都优先享有产品分配权C后者对前者彻底否定D都属于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解析:选D1953年的合作社和1978年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都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故D项正确。320世纪80年代,我国率先在农村进行改革,首先解决的问题是()A实现统一经营,适应国家工业化要求B克服平均主义,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C发展乡镇企业,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D变革土地所有制,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解析:选B我国

19、农村改革面临的问题是人民公社化运动实行的集体经营、分配上平均主义,严重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影响农业发展,故选B项。4改革给处于困境中的国营企业带来了新的生机1991年首钢销售收入91.4亿元,是1978年的6.3倍;实现利税29.26亿元,是1978年的6.72倍;实现利润23.6亿元,是1978年的7.9倍。首钢巨变得益于()A依靠政府的计划性指令B政企分开,简政放权C完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D非公有制经济占主导解析:选B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启动,其核心就是国有企业改革,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手段是政企分开和简政放权,故B项正确。5中共“十四大”报告指出:“它不是要改变我们社会主义

20、制度的性质,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材料中的“它”是指()A国有企业改革B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C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解析:选D结合题干中会议中共“十四大”以及材料中“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说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关,故本题选择D项。6下图为改革开放后中国一家股份制公司东方家具公司售出的唯一一张股票。这表明()A中国股票交易制度基本成熟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C改革开放使家居装修业发展D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已被打破解析:选D1980年,我国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政策,因此产生了新型所有制企业,打破了原先的单一生产资料公有

21、制,故D项正确。71984年3月,福建55名厂长经理联名致信省委书记:请给我们“松绑”。这反映了企业要求()A扩大经营自主权B打破单一的公有制形式C建立市场经济体制D所有权和经营权完全分离解析:选A从材料信息可知企业经理权力很小,希望政府减少对企业的干预,故A项正确。8从1987年到2007年,中共中央陆续提出了“私营经济是公有制经济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平等保护物权,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这表明()A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B非公有制经济取得了主体地位C公有制经济地位不断下降D姓“资”姓“社”问题尚未解决解析:选

22、A材料中的几种提法显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故A项正确;非公有制经济自始至终都没有取得主体地位,故B项错误;公有制经济的比重有所下降,但其地位并没有下降,故C项错误;1992年南方谈话就解决了姓“资”姓“社”的问题,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18分)9建国以来,农村经济体制不断进行调整,对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产生了不同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一部肇始于1940年终止于2000年的农民日记(作者:侯永禄),见证了60年来农村生活最坚实的轨迹。片段一由于单家独户的经营经不起天灾人祸的袭击,有的贫农家底薄,缺资金,仍不能大翻身,困难不少,出现了个别卖地卖牲口、出卖劳动力的现象。政府号

23、召组织起来,在搭工帮工的基础上成立互助组。我是青年团员,还是乡上的人民代表,我能落后吗?不能!必须带头搞互助组。片段二1958年8月30日,全区召开了群众大会,宣布路井人民公社正式成立了。刚成立的路井公社,包括原来的前进社、新生社、卓立社、晨钟社、友好社、路井社等12个高级农业社。片段三1960年10月12日晚上,我万般无奈地从黑地里走到街上公社的面粉厂,找到了靳主任,买了25斤麦子麸皮,带回家来,好拌菜疙瘩。我想,有一点儿粮,也许就饿不死。片段四1982年7月9日,路一大队第五生产队在我家门口的树底下召开社员会,讨论本队实行哪一种生产责任制。经过表决,全队到会的人都同意大包干。材料二中华文明

24、转型路径的独创性,首先表现在广大中国农民成为现代化的强大的内在动力,而其前提则是他们必须成为这一转型的主要得益者。姜义华中华文明从传统向现代转型及其路径的独创性(1)据片段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政府号召成立互助组的原因。(4分)(2)据片段二,概括指出该阶段农村经济体制的特点,并分析说明该体制与片段三所反映现象之间的关系。(4分)(3)指出片段四中的农村经济体制与片段二中的经济体制相比有哪些改变。(4分)(4)结合新时期农村经济改革的史实,对材料二中的观点加以说明。(6分)解析:第(1)问,从中国传统的小农经济的特点,建国后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两方面概括归纳。第(2)问,片段二提到的人民公社,其

25、特点是“一大二公”,片段三的信息反映了20世纪60年代我国的经济困难现象,这与人民公社化运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第(3)问,片段四所述现象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经营方式和分配制度两方面分析其与人民公社的区别。第(4)问,结合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优点分析概括。答案:(1)原因:分散落后的小农经济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适应国家工业化的需要;建成社会主义的需要。(2)特点:“一大二公”(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关系:人民公社化超越了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严重挫伤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是导致经济困难的重要原因。(3)改变:经营方式上,农业集体生产变为分户自主经营;分配制度上,“大锅饭”(平均主义)变为自负盈亏。(4)说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极大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使农村民生有了新的改善,农村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