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必修二人教版检测:模块测试卷一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911622 上传时间:2020-01-08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5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必修二人教版检测:模块测试卷一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必修二人教版检测:模块测试卷一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必修二人教版检测:模块测试卷一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必修二人教版检测:模块测试卷一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必修二人教版检测:模块测试卷一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必修二人教版检测:模块测试卷一 Word版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必修二人教版检测:模块测试卷一 Word版含解析.doc(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模块测试卷一(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唐宋时期,江南经济迅猛发展,南宋时全国经济重心已移至江南。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动力之一是()A坊市制度瓦解B土地集中加剧C农业技术进步 D海外贸易拓展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从东汉末年开始,受中原地区战乱等因素的影响,中原人民开始南迁,为南方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南宋时经济重心完全转移到南方,因此农业技术的进步是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动力之一。C项符合题意。答案:C2下列各项对南北朝时期农业发展没有起到促进作用的是

2、()A曲辕犁 B都江堰C翻车 D齐民要术解析:曲辕犁是唐代时期发明的,因而不能对南北朝时期农业发展起促进作用,故A错误,符合题意。答案:A3古罗马学者普林尼在自然史中记载,“中国产丝,织成锦绣文绮、运至罗马裁成衣服,光辉夺目,人工巧妙达到极点。”下列叙述与材料不匹配的是()A中国古代丝织业技术十分发达B古罗马人非常青睐中国的丝织品C中国丝绸经由丝绸之路转运至欧洲D私营作坊的兴起使丝织技术更加精湛解析:题目中并未提到“私营作坊”,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答案:D4李时珍于明万历六年写成本草纲目,其中有“玉蜀黍(玉米)种出西土,种者亦罕”。乾隆二十三年的记载有“玉蜀黍,俗名玉米此种近时楚中遍艺之”。

3、玉米种植情况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南北方气候差异 B人口增长的需求C殖民活动的推动 D经济结构的变动解析:玉米源于西土,在明代种植面积小,清代普遍种植,题目中并未提到南北方气候的差异对玉米种植的影响,故A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清代乾隆年间人口急剧增加,对粮食的需求量增加,故B项正确;西方的殖民活动入侵中国是在1840年鸦片战争后,与题目中的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古代中国始终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明清时期经济结构并未发生变动,故D项错误。答案:B5根据下图数据判断,该统计图表反映的是()18701900年世界产量A粮食产量 B棉织品产量C石油产量 D煤炭产

4、量解析:从题中18701900年的时间判断应该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石油。答案:C6“欧风美雨包含着凶暴的腥风血雨,也包含着润物无声的和风细雨。与前者相比,后者没有留下那么多的伤痛和敌意,但风吹雨打之下,却浸泡了千家万户。”材料强调的是()A中国走向近代化得益于西方扩张B客观评价西方资本主义侵略的建设性影响C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D西方扩张是近代中国各种变化的主导因素解析:根据题干中“腥风血雨”“和风细雨”等关键词可知西方资本主义侵略对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地区产生了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影响,根据题干中“与前者相比,后者没有留下那么多的伤痛和敌意”可知作者重点关注的是其积极方面的影响,故B项正确

5、。答案:B7消费价格指数是反映消费品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价格越高,价格指数越大。下表是英国历史上消费品价格指数变化情况,形成表中价格指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年份1475152115551558155915951597价格指数100167270370400515685A.生产萎缩使产品供应越来越少B贵族追求享受大量购买奢侈品C殖民掠夺使金银输入越来越多D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已经确立解析:从表格中可以看出,英国的消费品价格指数不断升高,商品价格不断升高,这是新航路开辟后,殖民掠夺使得大量的贵重金属流入欧洲,货币贬值。答案:C8据研究,从1760年到1850年间,英国棉纺厂使用的原棉数量由20

6、0万磅增加到3.66亿磅,增长了180多倍。据此可知,这一时期英国()A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开始建立B工场手工业进入鼎盛时期C经济发展越来越依赖世界市场D农业中的商品化生产迅速发展解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开始于新航路开辟后的手工工场中,与时间“1760年”不符,故A项错误;英国从18世纪后期开始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并在19世纪中期完成,工场手工业已被取代,故B项错误;题中“棉纺厂使用的原棉数量由200万磅增加到3.66亿磅,增长了180多倍”可见英国国内已经无法满足原料的需求,不得不依靠世界市场,故C项正确;伴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农业商品化也相应地完成,与“迅速发展”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C9科技发

7、展是一把双刃剑,人们在享受工业化成果时,也造成了环境污染。下图现象直接源于()A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 B蒸汽机车的发明C发电机的发明和运用 D化学工业的发展解析: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是改良蒸汽机的使用,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实现了交通运输革命,主要是火车和轮船,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同时发明了内燃机,出现了汽车、飞机等新的交通工具,引发了石油工业和化学工业的发展,故根据漫画中的“汽车”“油”可以得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故A项正确。答案:A101896年,清朝政府下令“多以广开矿产为方今济急要图,当通谕各省将军督抚,体察各省情形,酌度办法具奏”。清朝政府这样做的直接目的是()A模仿

8、西方国家成为工业强国B解决财政危机和扩大税源C彻底放弃“重农抑商”思想D发展商办企业与外商竞争解析:根据题目中“济急要图”可以看出其直接目的是挽救财政危机,故B项正确。答案:B11民国时期某城市“旧式婚姻居十之七八,新式者不过十之二三”。对此理解错误的是()A旧式婚礼因为简便节约更为流行B城市尚且如此守旧,更不要说乡村C婚姻习俗的新旧变迁有一个过程D传统的婚姻观念仍为多数人所坚持解析:因为婚姻习俗的总体趋势是删繁就简,旧式婚姻强调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相当烦琐。习俗的演变,城乡差异巨大,B项是正确推断;C项正确表述了婚姻习俗演变的历史过程;从材料中“旧式婚姻居十之七八”可以推断出D项是正确的。答

9、案:A12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曾出现三次高潮: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兴起;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这“三次高潮”都得益于()A清政府放宽民间办厂限制B欧洲列强忙于“一战”C近代民族资产阶级地位高D商品经济发展和自然经济的解体解析: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的解体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创造了条件,故D项正确。答案:D131933年,南京国民政府推行“废两改元”,规定全国所有公私款项收付与订立契约票据及一切交易,一律改用银币,不得再用银两。1935年实行“法币政策”,规定自1935年1月4日起,停止使用银元,改用法币(中央银行发行的纸

10、币)。这在当时()A有利于收回贸易主权 B造成严重通货膨胀C有利于稳定金融体系 D导致白银大量外流解析:使用货币的种类并不能决定是否有利于收回贸易主权,故A项错误;造成严重的通货膨胀是在40年代尤其是在解放战争时期,金圆券发行的后果,故B项错误;30年代面对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各国纷纷实行货币贬值刺激出口,在这种情况下,国民政府实行货币改革,放弃使用银本位,有利于稳定金融体系,故C项正确;放弃使用银本位,使用纸币,不会导致白银大量外流,故D项错误。答案:C141956年7月,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的第一批国产解放牌载货汽车出厂,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建设热情。这一成就的取得是由于()

11、A“一五”计划的实行B中共八大方针的指导C大跃进运动的开展D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提出解析:“一五”计划的实行在19531957年;中共八大在1956年9月;“大跃进”运动的开展在1958年;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提出在1960年,A项符合题意。答案:A1520世纪50年代末,东北某大学生被分配至山西支援建设。1962年因政府实施压缩。城镇人口的政策又返回家乡务农。据该青年的这一经历可以推断当时()A国民经济出现较大波动B高等教育服务农村建设需要C计划经济决定个人前途命运D“左”倾错误导致失业严重解析:材料信息“1962年因政府实施压缩”可知这一时期国民经济出现困难,故A项正确;高

12、等教育服务农村建设需要只能说明材料信息“20世纪50年代末,东北某大学生被分配至山西支援建设”,故B项错误;计划经济决定个人前途命运说法绝对,故C项错误;“左”倾错误导致失业严重说法不正确,故D项错误。答案:A16.1984年10月1日,国庆35周年游行活动中出现“小平你好”的标语,同时还出现了如图所示的标语,这表明我国当时推行的经济改革举措是()A农业合作化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国有企业改革 D确立市场经济体制解析:根据题目中的关键词“1984年”“联产承包”,根据所学知识得知是考查新时期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故B项正确。答案:B171982年1月5日,FOLLOW ME第

13、一次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掀起了全民学英语的高潮。这一“高潮”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恢复高考制度 B经济特区的建立C对外开放的实行 D广电事业的发展解析:本题考查了对外开放的影响。中国实行对外开放后,和外国的联系与交往越来越多,因此出现了全民学外语的高潮。故本题应选C项。答案:C181992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允许股票进入社会主义经济领域并在上海、深圳进行股票上市试点,试行外汇期货交易,开放边境城市及长江沿岸主要中心城市这反映了当时的中国()A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基本建立B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形成C市场经济改革明确成为目标D计划经济开始转向市场经济解析:根据所学可知2

14、1世纪初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基本建立,与材料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故B项错误;根据“股票进入社会主义经济领域”“试行外汇期货交易”“开放边境城市及长江沿岸主要中心城市”等信息可知市场经济改革明确成为目标,故C项正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计划经济开始转向市场经济,故D项错误。答案:C19民国初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制度,受到了自由恋爱、自主婚姻的挑战自由恋爱之风,已为新时代的新人物所接受婚姻制度的变革取得了较大成果,新的婚姻观念为更多的人所崇尚和接受”。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A婚姻自由成为共识 B旧婚姻制度彻底废除

15、C婚姻观念发生变化 D西式婚礼被普遍接受解析:根据题目中“受到挑战为更多的人所崇尚和接受”可以看出婚姻观念发生变化。答案:C20“稀奇稀奇真稀奇,两个轮盘当马骑”,这是鲁迅先生小时候经常念的一句童谣。它说的是近代中国出现的一种交通工具。这一新交通工具开始出现在中国城市的大街小巷是在()A19世纪中期 B20世纪初C新中国成立后 D改革开放后解析:“稀奇稀奇真稀奇,两个轮盘当马骑”童谣说得是自行车,根据所学,20世纪初德国入侵青岛,德国传教士把自行车带入了青岛,时间是19031905年,选择B项符合题意。答案:B211935年8月,美国国会通过法案,其中规定凡年满65岁的退休人员,根据原工资水平

16、每月可获得一定数额的养老金。与该规定属于同一法案的是()A制定公平经营章程 B建立失业保险制度C提供农副产品补贴 D规定最低工资水平解析:由材料信息“年满65岁的退休人员,每月可获得一定数量的养老金”可知,这体现的是罗斯福新政中的社会保障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建立失业保险制度属于社会保障,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B项。A项是规范工业生产,C项是调整农业生产,D项是调整劳资关系,故三项可以排除。答案:B221921年,列宁说到:“我们苏维埃政权和共产党已经实行了多么急遽的转变,采取了一种被叫作新的经济政策,所谓新,是对我们先前的经济政策而言。可是实质上,它比我们先前的经济政策有着更多的旧东西。”材料中

17、的“旧东西”实质是指()A固定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B国民经济退回到私有制C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D加强对国民经济的控制解析:允许商品经济发展即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故C项正确。答案:C2320世纪30年代,当有人质疑在五年计划的指导下,苏联却有三分之二的大型企业利用美国的先进技术建成,会造成对资本主义国家的依赖时,斯大林表示:“以为社会主义的经济是一种绝对闭关自守,绝对不依赖周围各国,这就是愚蠢之至。”据此可知,苏联的工业化建设()A缺少基本的技术基础B突破计划经济指令的制约C依赖外资建设重工业D重视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解析:苏联如果缺少基本的技术基础,是无法建成大型企业,故A项错误;“斯

18、大林模式”是在苏联工业化建设中形成的,“斯大林模式”突出特点是指令性计划模式,故B项错误;苏联只是利用美国的先进技术建成大型企业,不是依赖,故C项错误;“以为社会主义的经济是一种绝对闭关自守,绝对不依赖周围各国,这就是愚蠢之至”说明苏联重视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故D项正确。答案:D24二十国集团(G20)第十一次峰会于2016年9月上旬在中国杭州举行。作为国际合作论坛,G20以非正式的部长级会议为主要运行形式,没有常设秘书处,主席采取轮换制。与G20运作方式相类似的国际经济组织是()A世界银行 B欧洲联盟C亚太经合组织 D世界贸易组织解析:亚太经合组织属论坛性经济组织,合作程度较低,不具有强制性

19、,与材料中G20运作方式相似,故C项正确。答案:C252015年10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召开全体会议,与会的各国财政部长、央行行长,以及专家学者等就世界经济形势、宏观政策协调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这表明()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主要解决贸易争端B世界银行宗旨是协调世界经济宏观政策C世界贸易保护主义的弊端已被革除D全球化时代国家之间利益休戚相关解析:全球化时代国家之间利益休戚相关,与材料中“2015年10月”“各国财政部长、央行行长以及专家学者等就议题展开深入探讨”相符,故D项正确。答案:D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个小题,26题17分,27题14分,28题19分,共50分)26阅读材料,回答问

20、题。材料一图1图2材料二下图为“花机图”,史书记载:“通身度长一丈六尺,隆起花楼,中托衢盘,下垂衢脚,对花楼下堀坑二尺许,以藏衢脚,提花小厮坐立花楼架木上,机末以杠卷丝,中用叠助木两枝,直穿二木,约四尺长,其尖插于筘两头。”材料三安徽黄梅戏天仙配唱词:“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1)图1、图2所示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方式开始出现于中国什么时期?它们的使用和推广对中国古代农业发展有什么意义?(6分)(2)材料二中的图出自哪本著作?当时能制造和使用结构如此复杂和精密的工具,却没有使生产进一步走向大机器生产。请指出导致这种现象的政策因素。(5分)(3)材料三中

21、唱词反映的是什么经济模式?简述这种经济模式解体的标志和原因。(6分)答案:(1)时期:春秋战国。意义:确立了中国古代农业的耕作方式;提高了农产品产量;推动了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2)著作:天工开物。因素:海禁政策(或闭关锁国也可)、重农抑商。(3)模式: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或小农经济)。标志: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原因: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27追求工业化,实现民族复兴是中华民族一直追寻的梦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办洋务的封建官僚们主持下,中国开始有了一批官办的企业。这些企业因为是使用新式机器,雇用了大量工人,大体上按照西方的机器工厂的组织形式来进行生产,已不同于旧有的官营工场手工业,

22、所以是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但是这些企业中很大部分是军事工业,它们的产品供应给国家和军队,并不作为商品而出售,更不投放到市场上去。这些企业不但为封建官僚所控制,而且对外国资本帝国主义有很大的依赖性。材料二通过对政治、经济、国际环境诸多方面利弊得失的反复权衡和深入讨论之后,大家认为必须从发展原材料、能源、机械制造等重工业入手。得出这样的结论,其理甚明。设想多发展轻工业,按一般常识讲,一定是投资省、见效快,又能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条件,为国家积累建设资金。没有机器制造业,发展轻工业的装备从哪里来?没有钢铁等基础工业,机械制造的原料从哪里来?没有能源和交通运输,整个经济又怎么运转?仰赖进口么?办不到

23、。一是我们没有钱,二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我们实行禁运和封锁。全靠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支援也不现实。特别是当时美帝国主义实际上还同我们处于军事对峙状态,我们亟须建立军事工业以增强国防力量。这些因素是客观现实,不是我们的主观意志可以改变的。薄一波若干重大历史决策与事件的回顾(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工业化起步阶段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洋务运动对中国工业化的主要影响。(8分)(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建立初期工业建设的特点及其原因。(6分)答案:(1)特点:封建政府主导;侧重发展军事工业;商品与市场联系少;对外国有很大依赖性。影响: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步伐;客观上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24、(2)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原因:新中国成立前重工业基础薄弱;面临着帝国主义的军事威胁和经济封锁,巩固国防的需要;借鉴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验。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近代化是以科技为动力,以工业化为中心,以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机器工厂取代家庭作坊和手工工场为主要标志,并引起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全方位变化的一场社会变革。它包括:政治上的民主化、法制化,经济上的工业化、商品化,思想上的理性化、科学化。史学界把世界近代化的类型分为两种:“早发内生型”(社会内部自身力量产生近代化)和“后发外生型”(近代化的启动多是源于外部的刺激与挑战)。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围绕“近代化的类

25、型”自行拟定一个具体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简述须有史实依据,逻辑清楚)(12分)答案:示例一:早发内生型近代化,如英国。18世纪中期,英国近代化因素已具备。英国首创君主立宪制;拥有广阔的世界市场;殖民掠夺和圈地运动为近代化提供资金和自由劳动力;工场手工业积累了技术经验;政府奖励技术发明。这些因素促成英国率先启动并完成近代化。英国是早发内生型近代化的典型。示例二:后发外生型近代化,如中国。19世纪70年代前后,在工业文明的冲击下,中国近代化的因素开始具备。鸦片战争后,小农经济开始解体,为近代化提供了必需的自由劳动力;洋务运动兴起后,中国军事、经济、教育逐渐开始近代化;在洋务企业和外商企业的刺激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产生并发展,也推进了中国近代化进程;甲午中日战争后,戊戌变法、清末新政、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政治上的近代化。中国是后发外生型近代化的典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