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人民版必修三同步课时训练:第14课 文化事业的曲折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912032 上传时间:2020-01-0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人民版必修三同步课时训练:第14课 文化事业的曲折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人民版必修三同步课时训练:第14课 文化事业的曲折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人民版必修三同步课时训练:第14课 文化事业的曲折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人民版必修三同步课时训练:第14课 文化事业的曲折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人民版必修三同步课时训练:第14课 文化事业的曲折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人民版必修三同步课时训练:第14课 文化事业的曲折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人民版必修三同步课时训练:第14课 文化事业的曲折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14课 同步课时训练1、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发表论十大关系的讲话时,明确提出:“艺术问题上的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的百家争鸣,我看应该成为我们的方针。”“双百”方针出台的背景包括( )“三大改造”的完成正在“向科学进军”社会主义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出现资本主义复辟危险A.B.C.D.2、“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提出的客观要求。”这里“客观要求”指的是( )A.发展科技文化B.确立社会主义制度C.避免学术问题政治化D.实现“科教兴国”战略3、长篇小说青春之歌(作家出版社1958年出版)在国内外有广泛影响,描写“九一八”事变至“一二九”运动时期形形色色

2、的青年知识分子的生活道路和革命道路,但因以在当时被视为小资产阶级的人物作为小说主人公,所以作品问世后,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讨论。有人对作者、作品进行了严厉批评,指责作者并没有让林道静“得到彻底的改造”。说“书中充满了小资产阶级情调”。对青春之歌的批判说明在当时( )A.“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在文艺创作中没有得到很好贯彻B.“左”的观念影响严重C.青春之歌的创作脱离时代主题D.杨沫在当时是“反动学术权威”4、国庆十周年国产新片展览月活动展出的35部优秀电影中,大部分是1959年拍摄的,这是新中国电影创作的一个辉煌时期,被称为“难忘的1959年”。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主义制度

3、的建立B.“双百”方针的提出C.“三大改造”的完成D.社会主义教育的发展5、 1956年,党和政府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两个“八字方针”。它们的相同点是( )A.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进行社会主义建设B.直接促进我国科技与文艺领域的繁荣C.促进和完善了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D.推动了国民经济调整任务的顺利完成6、有文章认为,新编昆曲“李慧娘这个剧本就是一个反党反社会主义的作品,就是一株反动的毒草”。并据此认为“目前我国国内正在进行激烈的阶级斗争”。据此判断( )A.“双百”方针遭到破坏B.“双百”方针得以贯彻C.文章作者具有强烈的革命性D.“文革”已经开始7、“这些作品描

4、写的都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武装斗争和经济建设的现代生活,它们被赋予了更积极的政治意义被当作批判刘少奇、周扬修正主义文艺黑线的论据和武器,被奉为工农兵占领文艺舞台、实行文化革命的典范。”下列属于此类作品的是( )A. 牡丹亭B. 茶馆C. 红灯记D. 平凡的世界8、 1978年年底,文艺界许多人认为只有承认“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才能把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从被“四人帮”歪曲、搞乱了的“神位”上,放到科学的位置上去认识,这是实现文艺思想真正解放的唯一途径。这种思想出现的背景是( )A.“左”倾思想的余波尚存B.拨乱反正成为时代呼声C.徘徊前进寻找新的方向D.对外开放正向内地深入9

5、、“文革”时期文艺界处于万马齐喑的局面,而“文革”后文艺创作重现繁荣。这最能说明( )A.文艺的繁荣有其自身规律,不会持久B.文艺创作有一个兴衰交替的反复过程C.文艺的兴衰受制于一定时期的政治环境D.“文革”对文艺有重大影响10、新时期以来,作家们开始以冷静、严肃、实事求是的态度去审视历史,他们的视野更加开阔、思考更加深入,一种新的文学类型应运而生。下列属于该文学类型的是( )A.谁是最可爱的人B.红旗谱C.许茂和他的女儿们D.雷锋11、1981年,根据茅盾先生遗愿,设立了茅盾文学奖。“茅盾文学奖”是中国第一个以个人名字命名的文学奖,是中国长篇小说的最高奖项之一。关于“茅盾文学奖”的认识,正确

6、的有( )体现了文艺发展的“二为”方向贯彻了“双百”方针推动了文艺的欣欣向荣推动了“伤痕文学”与样板戏的发展A.B.C.D.12、18世纪中叶,曹雪芹的红楼梦问世,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树起了一座灿烂的艺术丰碑。此后,对红楼梦的研究不断展开,逐渐形成了一门专门的学问红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红楼梦的批评与研究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1754年至1901年。第二阶段是1902年至1949年,这是现代红学的开端。1917年时任北大校长的蔡元培出版石头记索隐,继承了清中期以来对红楼梦研究的思路。1921年时任北大教授的胡适发表红楼梦考证,观点正好与蔡元培相反,两人发生了激烈的争论。胡适使用

7、“科学”“实验”等方法考证红楼梦,吸引了一大批的追随者,真正形成了一个学术流派,开启了现代红学的研究。第三阶段自1949年至1978年。1954年,毛泽东写下了关于红楼梦研究问题的信,亲自领导和发动了对俞平伯红楼梦研究和胡适思想的批判运动,开了建国后将不同学术观点之争同政治斗争联系起来的先河。此后,用阶级斗争分析法研究红楼梦成为红学的主流。第四阶段自1978年至现在,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标志,红楼梦研究与海外红学合流而相呼应,从而进入了一个更加彻底的多元化时代。据陈维昭红学通史等整理1.根据材料指出红学研究第三到第四阶段的变化。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2.结合以上材料,你认为

8、学术研究受到了哪些因素的影响? 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双百”方针是毛泽东于1956年提出的,当时并没有出现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排除含的选项,故选D项。 2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B是错误的,五四运动后期,毛泽东开始转变为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C是错误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验证了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正确性;D是错误的,文化大革命是指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在中国由毛泽东错误发动和领导、被林彪和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利用、给中华民族带来严重灾难的政治运动。所以答案选A。 3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

9、本题考查现代中国文学中的“左”倾思想。由材料中的时间和“没有让林道静得到彻底的改造”“书中充满了小资产阶级情调”可知B项正确。 4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大部分是1959年拍摄的,这是新中国电影创作的一个辉煌时期”可知,材料反映了当时艺术创作领域的繁荣,这与1956年提出的“双百”方针有关,故选B项。 5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和提取信息能力和再认再现能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的识记能力。“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运用在文学艺术上和学术上,“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是处理中共和各民主党派关系的方针,他们共同点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所以

10、答案选A。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名师点睛】此题属于比较型选择题,此类题是把具有可比性的历史事件放在一起或把同一历史现象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表现放在一起,通过分析、归纳、比较,找出其相同点或不同点。解题方法:根据题干提供的条件,找出两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判断。 6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从题干材料以及所学知识来看,昆曲李慧娘遭到批判,这说明学术问题被当成了政治问题来解决,故A项说法正确。 7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根据“修正主义文艺黑线”“工农兵占领文艺舞台”“实行文化革命”等可知,这些作品应

11、当出现于“文革”时期, C项正确。 8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从材料来看,人们已摆脱“左”倾思想的束缚,并且已不再徘徊,而是要求拨乱反正,结束“左”倾错误,故B项说法正确,A、C错误;1979年对外开放刚刚从沿海地区开始,故D项错误。 9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文革”结束和改革开放时期的到来,文学艺术和学术领域清算了林彪、江青的极“左”路线。 党总结了社会主义时期以来科学、文艺工作的经验教训,“双百”方针重新得到贯彻执行。 10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从题干描述的特点来看,这种新的文学类型应当是反思文学。反思文学属于改革开放以后对“文化大革命”进行反思的文学类型。A、B、D均属于20世

12、纪50年代的作品,只有C项属于新时期的反思文学。 11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样板戏属于“文革”时期的艺术,故排除,选D项。【归纳总结】“双百”方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只有坚持这一方针,才能促进文化艺术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反之就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12答案及解析:答案:1.变化:从单一的阶级斗争分析法到研究的多元化。原因: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拨乱反正);兴起思想解放运动;实行改革开放;恢复“双百”方针;重视海外研究成果,国际交流频繁。2.因素:政治氛围;学术氛围;时代背景;研究者的思维方式;研究者的知识结构和科研能力等。解析:1.第三阶段用阶级斗争分析法研究红楼梦成为红学的主流,第四阶段红学研究进入了一个更加彻底的多元化时代,研究方法从单一到多元化。这一变化明显受政治事件的影响,也与改革开放以来国际学术交流分不开。2.从外因如政治、学术氛围,内因如研究者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等角度归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