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历史总复习作业手册:第5单元(11)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912602 上传时间:2020-01-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三历史总复习作业手册:第5单元(11)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届高三历史总复习作业手册:第5单元(11)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届高三历史总复习作业手册:第5单元(11)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9届高三历史总复习作业手册:第5单元(11)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9届高三历史总复习作业手册:第5单元(11)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届高三历史总复习作业手册:第5单元(11)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 Word版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三历史总复习作业手册:第5单元(11)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 Word版含解析.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课时作业(十一)第11讲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一、选择题1某学生在整理归纳中国近现代外交关系史时,粗略地绘制了下面中美关系发展趋势图,对a,b,c,d四段关系出现起伏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Aa段是由于美国长期坚持独立的侵华政策Bb段是由于中美战时同盟关系和“铁幕”演说Cc段是由于美国对新中国的敌视和孤立政策Dd段是由于世界局势的变化和中日关系的推动2下图是20世纪50年代的一张中苏友好宣传海报,主题是“中苏两国人民友谊万岁!”。这张海报反映了当时中国外交的特色是()A“另起炉灶”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C“一边倒” D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31950年,中国外交部发布外侨管理外资处理意见

2、,其中规定对“帝国主义及其仆从国家侨民”采取“赶、挤”政策,有步骤地令其全部撤回。这一做法体现的外交思想是()A“一边倒”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C“另起炉灶” D“独立自主不结盟”4日内瓦会议开始时,周恩来在阐述中国外交的基本立场时说:“我们尊重各国人民的选择和维护他们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国家制度不受外来干涉的权利只要世界各国都遵守这些原则我们认为,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的世界各国是可以和平共处的。”这段话表明中国政府()A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国际公认准则B尝试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协商解决国际争端C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会议取得成功D实现了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的和平解决5人民日报在评论一次国

3、际会议时说:“国家不分大小强弱,在国际关系中都应该享有平等的权利,它们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都应该得到尊重,而不应受到侵犯。任意摆布亚非人民命运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这次会议最引人注目的是()A新中国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B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C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6下表中,导致美国驻台湾地区军队“人数”及“军官衔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时间美国驻台湾地区军队人数美国驻台湾地区军队最高军官衔级1972年9800中将19741975年4500少将1976年2200准将1977年1400上校A中美正式建交B美国放弃了对台湾地区的军事支持C中美关系正常

4、化并得到发展D美国军事战略重点转移到欧洲71976年2月6日,新华社发布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邀请尼克松先生和夫人于21日访华。8日,美国政府在新罕布什尔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强调,“尼克松的访华不会有什么政治上的后果”,“普通公民能有这样一趟旅行是健康有益的”。中国政府发出这一邀请的最主要目的是()A推动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发展进程B促成中日关系正常化及两国建交C试探美国政府的对华政策D打破美国遏制中国形成的外交僵局8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在外交领域的突破和发展,通过不断努力,20世纪70年代国际上出现了一个与中国建交的热潮。其关键原因是()A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

5、的合法席位C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D中日两国正式建交9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外交政策是不断变化的,首先是全面倒向社会主义国家一边,到后来奉行反苏反美的“两个拳头打人”政策,再到联美遏苏的“一条线,一大片”政策,再到全面发展对外友好关系的全新外交战略。这一系列变化表明()A一般来说国家间没有情谊可言,有的只是利益B在美苏争霸时期,中国对于亲美还是亲苏犹豫不决C社会主义在和资本主义的斗争中处于弱势位置D中国外交政策调整根源于自身安全和国际局势101978年7月,中国政府停止了对两个社会主义国家越南和阿尔巴尼亚的无偿援助;10月,邓小平访问日本,中日和平友好条约正式生效;12月16日,中美发表中美建交联合

6、公报。上述外交行为反映出()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B新时期我国外交逐渐摆脱僵化意识形态的束缚C国际格局的重大变化直接影响中国的外交方针D中国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全面恶化112016年,某国际组织在其成立十五周年纪念大会上发表宣言:秉持“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精神,继续保持建设性和相互信任的伙伴关系,遵循不结盟、非意识形态化、不对抗的立场,解决国际和地区重大问题。这一国际组织是()A亚太经合组织B欧洲共同体 C上海合作组织 D不结盟运动二、非选择题12二战以来,中美两国均对对方呈现过不同的媒体报道,从中亦可见证两国交往历史的变迁。阅

7、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伴随着朝鲜战场烽烟四起,成吉思汗的好战形象重新在美国人脑海中浮起,中国被视为莫斯科的“傀儡”和忘恩负义的“侵略者”。中国在美形象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材料二下面是人民日报对美报道语态次数及所占比例对比统计。1960年1月至3月1975年1月至3月1985年1月至3月积极报道0(0)2(2%)51(14%)消极报道323(95%)81(87%)88(24%)中性报道16(5%)10(11%)224(62%)材料三2010年美国人给中国的打分为49(百分制),基本是处在所有被调查国家的“中间地带”。超过半数(52%)的美国人认为中国既不是合作伙伴也不是敌人,25%的

8、美国人认为中国是合作伙伴,只有17%的美国人认为中国是敌人。材料四中国国内民族情感的上升、美国经济的紧张,以及中国经济模式的改变,所有这些都会影响中美的共同利益。来自中国最大的挑战并不是在国际上的地位,而是中国对于现在全球化体系的不满。来自中国的新挑战(1)根据材料一,指出这一时期美国人的中国观,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其形成的历史背景。(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媒体对美国形象的报道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有哪些。(3)根据材料三、四,分析近年来美国对中国的主要印象是什么。美国认为中国在哪些方面对其形成了挑战?13新中国成立后,在外交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阅读材料,回答

9、问题。材料一新闻图片乔的笑,把1971年某次国际会议定格在这一瞬间。中国代表团团长乔冠华潇洒而豪放的大笑,被西方媒体描述为“震碎了议会大厦的玻璃”。图(a)图(b)材料二中国1990年开始派遣军事人员参与联合国主导的维和行动,2000年起派遣维和警察执行联合国维和任务。迄今,中国累计已有1.4万多人次参与24个联合国维和行动,目前仍有2100多名中国维和人员在10个任务区执行各类维和任务。(1)中苏关系是影响中国外交关系的重要方面。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中苏关系反映出新中国什么样的外交方针。它对新中国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2)乔冠华为何会如此开怀大笑?导致这一永恒瞬间的国际政治因素有哪些?图(a

10、)、图(b)说明当时中国外交出现了什么重要变化?(3)材料二说明当今中国外交有何特点?课时作业(十一)1C解析 a段是由于美国参加了几次侵略中国的战争,因此中美关系不断恶化,故A项错误;b段是由于抗日战争期间,美国援助中国抗战,两国关系比较友好,故B项错误;c段是由于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敌视中国,特别是朝鲜战争爆发后两国关系急剧恶化,故C项正确;d段是由于1972年尼克松访华后关系缓和,故D项错误。2C解析 “另起炉灶”指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建立新的平等的外交关系,故A项错误;“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指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取缔其在华的一切特

11、权,故B项错误;“一边倒”指倒向社会主义阵营一边,故C项正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处理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关系的准则,故D项错误。3B解析 题干中的措施体现了彻底清除帝国主义在华的残余势力。“一边倒”是指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另起炉灶”是指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建立新的平等的外交关系,排除C项;D项“不结盟”出现于改革开放新时期,排除。“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是指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取缔帝国主义在华一切特权,B项正确。4B解析 材料提供的信息是日内瓦会议中周恩来阐述中国外交的基本立场,并没有提及国际社会

12、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反应,故A项错误;据材料“我们尊重各国人民的选择和维护他们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国家制度不受外来干涉的权利只要世界各国都遵守这些原则我们认为,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的世界各国是可以和平共处的”可以得出,中国政府尝试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协商解决国际争端,故B项正确;“求同存异”是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的,故C项错误;日内瓦会议只实现了印度支那问题的和平解决,而且在材料信息中没有提及,故D项错误。5B解析 根据题干可知,这次国际会议是1955年在万隆举行的亚非国际会议,会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故B项正确;A项是指日内瓦会议,C项是在1953年就中印两国在西藏地区关系谈判时提出的,

13、D项发生在1971年,均与题意不符。6C解析 中美正式建交是在1979年1月1日,故A项错误;材料表明美国未放弃对台湾地区的军事支持,故B项错误;1972年时任美国总统的尼克松访华之后,中美关系开始了正常化进程并得到不断发展,根据美国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的内容,美国对台湾地区的军事扶持力度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故C项正确;在“冷战”期间,美苏双方的争夺重点一直都在欧洲,故D项错误。7A解析 根据题意,1976年2月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邀请尼克松先生和夫人访问中国,此时尼克松已经卸任美国总统,中国邀请尼克松先生和夫人以私人身份访华,最主要的目的是推动中美关系

14、正常化的发展进程,故A项正确;中日关系正常化是在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之后,故B项错误;此时尼克松已经不是美国总统,因此邀其访华并不是为试探美国政府的对华政策,故C项错误;随着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以及中日建交(1972年),美国遏制中国形成的外交僵局已经被打破,故D项错误。8C解析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于20世纪50年代,并非20世纪70年代与中国建交热潮出现的关键因素,故A项错误;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但并非与中国建交热潮出现的关键因素,故B项错误;1972年尼克松访华后,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而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的超级大国,因此直接带动了其他国家与中国建交

15、,故C项正确;中日两国正式建交是基于中美关系的改善,故D项错误。9D解析 A项夸大了国家利益对于国际关系的影响,故A项错误;在美苏争霸时期,中国对于亲美还是亲苏,以维护国家利益来决定,并非犹豫不决,故B项错误;美苏争霸的第二阶段中苏联处于攻势,美国处于守势,社会主义在和资本主义的斗争中处于优势位置,故C项错误;维护国家利益是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出发点,同时依据国际局势的变化调整外交关系,故D项正确。10B解析 1978年7月以后对社会主义国家停止无偿援助,对资本主义国家加强外交活动,体现了新时期中国外交突破意识形态的限制,开展全方位外交,故选B项。11C解析 根据“2016年,某国际组织成立十五周

16、年”可知,该组织成立于2001年,亚太经合组织于1989年成立,与材料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欧洲共同体成立于1967年,故B项错误;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于2001年,是一个以互信求安全、互利求合作的组织,与材料所述相符,故C项正确;不结盟运动兴起于1961年,故D项错误。12(1)中国观:莫斯科的“傀儡”,忘恩负义的“侵略者”。背景:美苏“冷战”(两大阵营对峙);中国“一边倒”外交政策;朝鲜战争爆发(中国抗美援朝)。(2)变化:从片面到客观(或由以消极为主到以中性、积极为主)。原因:中美关系的变化(或中国对美政策的变化);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促使中国人对美国的认识更加理性和客观;国际形势的变化。(3

17、)印象:亦敌亦友。挑战:文化价值观、经济发展模式、国际格局。解析 第(1)问的第一小问,可从材料一中“莫斯科的傀儡和忘恩负义的侵略者”的信息概括出答案;第二小问,结合当时国际格局变化、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政策以及中美两国军事对抗归纳答案。第(2)问的第一小问,可从计量史学视角分析表中信息,从横向数字看,积极和中性报道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而消极报道呈下降趋势,从而概括出答案;第二小问,结合表中时间信息可从中美关系、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形势变化等角度分析作答。第(3)问的第一小问,可从材料三中“25%的美国人认为中国是合作伙伴,只有17%的美国人认为中国是敌人”、材料四“来自中国的新挑战”的信息归纳答

18、案;第二小问,从材料四中“中国国内民族情感的上升”“中国经济模式的改变”“中国对于现在全球化体系的不满”等信息归纳答案。13(1)方针:独立自主、“一边倒”。影响:有利于打破美国的外交封锁;有利于新生政权的巩固和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受到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影响。(2)原因: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因素:美国实力相对下降;第三世界(亚非)国家兴起,对新中国大力支持。变化:中国重返联合国和中美关系解冻,说明中国外交关系出现突破。(3)特点:中国积极开展联合国框架内的多边外交活动;中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国际合作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建设性的作用;积极探索与推进新型的区域合作模式。解析 第(1)问中“外交方针”直接依据所学回答即可;“影响”可从国内、国际等方面分析。第(2)问考查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背景、过程及对中美关系的影响,依据所学回答即可。第(3)问,答案可从材料信息中概括,应注意涉及的范围、参加的目的与参加各方,然后从中进行分析归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