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历史总复习作业手册:第6单元(12-B)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和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912603 上传时间:2020-01-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三历史总复习作业手册:第6单元(12-B)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和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届高三历史总复习作业手册:第6单元(12-B)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和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届高三历史总复习作业手册:第6单元(12-B)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和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9届高三历史总复习作业手册:第6单元(12-B)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和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9届高三历史总复习作业手册:第6单元(12-B)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和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届高三历史总复习作业手册:第6单元(12-B)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和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Word版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三历史总复习作业手册:第6单元(12-B)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和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Word版含解析.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课时作业(十二)B第12讲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和农耕时代的手工业一、选择题1检索四库全书,“平均赋役”“均平徭役”“均徭役”“均赋税”“平差役”一类的词语,出现905次之多。这种现象说明统治者旨在()A实现社会均平理想B限制土地兼并C防范隐匿人口现象D维护小农经济2吕氏春秋任地载:“五耕五耨(锄草),必审以尽。其深殖之度,阴土(湿润的土壤)必得,大草不生,又无螟蜮(害虫)。”这说明中国古代农业的特点是()A精耕细作B男耕女织C铁犁牛耕 D土地私有3公元8年,西汉外戚王莽夺权建立新朝。他宣布“更名天下田曰王田”,私人不得买卖,企图用恢复井田制的办法解决严重的土地兼并问题。但在公元12年,他又下令“

2、诸名食王田,皆得卖之,勿拘以法”,宣告王田制终止。王莽改革土地制度的失败说明()A国家与地主的矛盾不可调和B国家无意解决土地兼并问题C土地私有制不断发展D井田制没有发挥过积极作用4下表是根据东汉四民月令统计的田庄内商业贸易(部分月份)状况。材料可以说明东汉()二月可粜粟、黍、大小豆、麻、麦子等,收薪炭三月可粜黍,买布四月可籴大麦,收敝絮五月可粜大小豆、胡麻,籴大小麦,收敝絮及布帛A土地兼并现象盛行B地方经济独立性强C田庄自给自足的特征D商品经济迅速发展5唐初,拥有广大庄园的豪门士族受到了沉重打击,大片的沃土重新掌握在唐王朝手中。同时,隋末以来的战争也造成了人口的大量减少。这一历史现象()A导致

3、政权统治基础发生逆变B促进了小农经济的恢复发展C有利于政府进行土地制度改革D加速了社会阶层的分化瓦解6如以北宋初期太宗、真宗年间的物价指数为基数,到北宋后期的宋徽宗时,作为农产品代表的米的价格上涨约11倍,作为手工业品代表的绢的价格上涨约2倍。这种差异容易导致()A纸币贬值加速 B农民税负加重C土地兼并严重 D自然经济解体7南宋后期的谢维新说:“今世俗所谓布者,乃用木棉或细葛、麻苎、花卉等物为之。”此后,我国中原地区的衣被原料逐渐转变为以棉花为主。材料表明南宋以后()A农业种植结构发生重大变化B经济重心基本转移至南方C衣被原料受到政府关注D中原地区成为棉花种植的中心8据记载,山东济宁于清初开始

4、种植烟草,道光年间济宁“环城四五里,皆种烟草大约膏腴尽为烟所占,而五谷反皆瘠土”。山东寿光等地亦“转相慕效,不数年而乡村遍植,负贩者往来如织”。这反映出当时山东()A深受列强贩卖烟草的毒害B手工卷烟技术领先于全国C耕织结合的小农经济解体D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提高9中国古代手工业在农耕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手工业的说法正确的是()A私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B家庭手工业品用以纳税和家庭消费C采用手工工场的组织形式D丝织业的生产中心一直在南方地区10在中国古代,官方以法令来保护手工业技术的世代传习。有时,为了技术的世代传习,官府还要干涉某些手工业者的婚姻,使民间技术的传习成为顽固的传统。唐

5、代元稹在织妇词中说:“东家头白双女儿,为解挑纹嫁不得。”直到今天,各地还有所谓“祖传秘方”的存在。这种传习()A是手工业者为了防止技术竞争采取的自卫措施B是我国古代手工业产品没有市场导致的特殊现象C保护了手工业工艺水平及社会生产力的大发展D使官营手工业因此聚集众多高水平手工业工匠11两宋时期江浙地区是全国的粮食倚重之地,而到明清时期江浙不少地区粮食已不能自给,需要从湖广一带输入,但“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的谚语十分流行。这种变化说明江浙地区()A经济结构出现转型B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C农产品商品化加速D生产方式发生质的变化12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城镇附近的农户不事农耕,“尽逐绫绸之利”渐成

6、风尚,城镇中“络纬机杼之声,通宵彻夜”。这反映了()A官营手工业已经衰落B家庭手工业面向市场C私营手工业开始发展D小农经济已经破产二、非选择题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下图为春秋时期的铁锄(1953年于湖南长沙子弹库出土)。管仲对(齐桓公)曰:“美金(铜)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铁)以铸锄夷斤斸(zh),试诸壤土。”甲兵大足。国语齐语在我国,铁器的出现可以追溯到三千三百年前的商代中期,但当时的铁是自然的陨铁,不是人工冶铁。我国最早的人工冶铁制品,出现在两千五百年前,也就是春秋战国之际,当时已经运用铁制造了斧、锛、凿等各种刀具,中国社会历史进入铁器时代。材料二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开始使

7、用,耕犁和牛耕技术也随之出现,并首先在黄河中下游地区流行起来秦汉以来,随着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耕犁也有所革新,除犁铧是全铁外,还创造了犁壁,从而更有利于深耕和碎土唐帝国前期在耕犁的完善方面有巨大的贡献,具体表现为曲辕犁(又称江东犁)的出现。它操作起来较为灵活方便,因而特别适用于土质黏重、田块较小的江南水田,这对江南地区农耕经济的发展起了不小的作用。材料三在明清时期人口大幅度增加的过程中,牛耕大量地退出,代表唐宋时期先进生产力的“江东犁”,到明清时已被“铁搭”(注:状如钉耙,用于翻土)所取代。这倒不是因为“铁搭”有如何的先进性,根本原因在于“铁搭”用人,而“江东犁”用牛。天工开物记载:“吴郡力田

8、者,以锄代耜,不藉牛力。会计牛值与水草之资,窃盗死病之变,不若人力亦便。”(1)材料一中的三则材料是围绕什么主题选取的?能证明这一主题的最有价值的材料是哪一个?你的理由是什么?(2)根据材料二,概括春秋战国时期至唐朝时期耕作技术发展的特点。其有何影响?(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江南地区的耕作技术发生了什么变化。其原因有哪些?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唐后期起,古老的骆驼商道有了一条对等的海路。瓷器成为新途径的首选,其方便、大宗、价值又高,能提高船东的利润。唐代瓷器的特色是异国情调的主题、充满活力的自然风格、雄浑的气质与彩绘的装饰。宋瓷则追求纹饰低调、比例均衡、形态流动、冷色

9、系的单色色调,体现了轮廓、釉色和纹饰的完美整合,流露出一种文化孤芳的排外心理。元朝青花瓷的诞生是泉州外国商贾和景德镇窑主共同推动的,其接纳了西南亚地区(中东)的传统审美价值。明朝青花瓷工艺得到改进并流行。清初,珐琅彩进入中国,使瓷器用色逐渐涵盖彩虹的色彩缤纷。1718世纪,欧洲传教士和商人频繁往来于欧洲与中国,世界开始聚焦中国。耶稣会士的中国报告和以拉丁文翻译的儒家经典,陆续在法国出版,欧洲掀起了一股“中国热”。中国瓷器的造型风格、优良质地及瓷器上的图案花式和绘画深受欧洲人喜爱,欧洲各国的作坊对此加以仿造。1769年,英国人韦奇伍德建立陶厂,此后又引进机器进行生产,并采用新式转印技术。他不仅采

10、用景德镇的精密分工制度,还创新了管理方式和现代商业经营事项,如市场调查、报纸广告等。18世纪中期后,熟悉中国的欧洲商人开始反驳耶稣会士描述的理想化形象,指出中国的官吏腐败衰弱的一面。西方知识分子很快转而反对中国,觉得不该把它视为西方社会的榜样;欧洲人也停止把中国瓷器当成典范。18世纪末,欧洲瓷业将中国瓷器逐出国际市场,这与中国在世界事务上划时代的衰退同步进行,也与西方势力上升、前进成为全球重心的时序相互对应。(1)根据材料,概括从唐朝至清朝中国制瓷业发展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718世纪中国瓷器在欧洲命运的变化,并分析导致该变化的原因。课时作业(十二)B1D解析 统治者不可

11、能希望实现社会均平,故A项错误;材料中的这五个词汇,其中心思想都是“轻徭薄赋”,与限制土地兼并没有直接关系,故B项错误;四库全书编纂于清朝乾隆帝时期,此时清王朝已经废除了人头税,因此不是为了防范隐匿人口的现象,故C项错误;“轻徭薄赋”等手段是维护封建小农经济的重要手段,故D项正确。2A解析 根据“五耕五耨”“阴土(湿润的土壤)必得,大草不生,又无螟蜮(害虫)”可知,农业生产需要深耕、勤锄草、除害虫等,是精耕细作的表现,故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基本模式,故B项错误;材料未涉及生产工具,故C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土地所有制,故D项错误。3C解析 材料中西汉外戚王莽企图用恢复井田制

12、的办法解决严重的土地兼并问题,禁止土地买卖,但是结果却失败了,说明引发土地兼并问题的根源在于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存在与发展,王莽的做法不适应当时时代发展的需要。国家与地主的矛盾不可调和并不是王莽改革土地制度失败说明的问题,故A项错误;王莽改革土地制度的目的是限制土地兼并,故B项错误;土地私有制不断发展符合题意,故C项正确;井田制在西周时期发挥过积极作用,故D项错误。4C解析 四民月令统计的田庄内商业贸易(部分月份)状况并没有涉及土地兼并,故A项错误;表格中也没有涉及地方经济,故B项错误;从表格中可以看出,东汉时田庄内部进行各类粮食及农副产品买卖的情况,地主田庄内的多种经营方式,保证了各类生活资料基

13、本上可以自给自足,不需要依赖外界供应,故C项正确;材料说的是地主田庄内的多种经营方式和自给自足的特征,商品经济迅速发展不符合题意,故D项错误。5C解析 封建政权的统治基础是小农经济,其并没有发生变化,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大片的沃土重新掌握在唐王朝手中。同时,隋末以来的战争也造成了人口的大量减少”可知不利于小农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故B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王朝手中掌握大量无主土地,有利于进行土地制度改革,故C项正确;加速社会阶层的分化瓦解不是材料的主旨,故D项错误。6C解析 宋代纸币是地方性货币,故A项错误;农民税负状况取决于国家的赋税政策,故B项错误;农产品价格上涨,农业会成为获利的重要

14、途径,会引发土地兼并,故C项正确;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是在鸦片战争后,故D项错误。7A解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不难得知,棉花于宋末元初传至中原地区,直接导致以后的古代中国农业种植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棉花逐渐取代麻、毛等成为人们衣被原料的主要材料,故A项正确;经济重心南移的标志是南方人口的数量以及南方赋税占国家财政收入的比重上升,而非棉花的普遍种植,故B项错误;材料中并没有涉及政府关注衣被原料的相关信息,故C项错误;“我国中原地区的衣被原料逐渐转变为以棉花为主”,这并不代表“中原地区成为棉花种植的中心”,故D项错误。8D解析 材料反映了山东地区广种烟草的现象,与列强贩卖烟草无关,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

15、了山东地区烟草种植的状况,与手工卷烟技术无关,故B项错误;鸦片战争以后,小农经济开始解体,与材料时间“清初”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负贩者往来如织”反映了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提高,故D项正确。9B解析 中国古代手工业在明中叶之前一直是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明中叶以后在许多行业中私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故A项错误;家庭手工业属于小农经济的组成部分,其特征是自给自足(产品用以纳税和家庭消费),故B项正确;手工工场的组织形式是在明朝中后期江南地区的丝织业中出现的,故C项错误;丝织业的生产中心本来是在北方,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丝织业的生产中心逐渐转移到南方,故D项错误。10A解析 根据材

16、料“官方以法令来保护手工业技术的世代传习”“东家头白双女儿,为解挑纹嫁不得”“祖传秘方”得出,这种传习是手工业者为了防止技术竞争采取的自卫措施,故A项正确;材料现象是我国古代手工业产品没有市场导致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故B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传习方式不利于手工业工艺的传承,也不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故C项错误;官营手工业虽然聚集了高水平手工业工匠,但技术传承范围有限,人数不会众多,故D项错误。11A解析 根据“两宋时期江浙地区是全国的粮食倚重之地,而到明清时期江浙不少地区粮食已不能自给,需要从湖广一带输入,但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的谚语十分流行”可以看出,江浙地区农业发展让位于手

17、工业的发展,经济结构发生变化,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说明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B项说法错误;“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描述了手工业发展的状况,没有涉及农产品的商品化,故C项错误;江浙地区手工业发达,但生产方式发生质的变化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故D项错误。12B解析 材料体现的是家庭手工业的发展,而非官营手工业的衰落,故A项错误;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推动了家庭手工业产品商品化,故B项正确;私营手工业在明清时期已发展到较高水平,故C项错误;明清时期,小农经济并未破产,故D项错误。13(1)主题: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最有价值的材料:湖南长沙子弹库出土的铁锄。理由:其为第一手材料(或实物史料)。(2

18、)特点:耕作技术不断革新,由北方逐步向江南地区推广。影响:促进了精耕细作的生产模式产生,推动经济重心南移,促进了农耕文明的繁荣。(3)变化:牛耕大量退出,江东犁被铁搭取代。原因:人口增长快,人地矛盾突出(劳动力过剩),养牛成本较高。解析 第(1)问考查的是学生对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的理解。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概括即可。第(2)问考查的是学生对春秋战国时期至唐朝时期耕作技术发展的特点及影响的理解。第(3)问考查的是学生对明清时期江南地区的耕作技术发生的变化及其原因的理解。14(1)特点:瓷器是中外贸易中的主要商品;具有时代特色;制瓷工艺的演进与中外文化技术的交流密切相关;影响了欧洲制瓷

19、业的发展和欧洲文化的发展;后来中国瓷器在欧洲市场衰落,其发展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折射了国运的兴衰。(2)变化:由被欧洲仰赖到被逐出欧洲市场;由被欧洲追捧到被欧洲冷落;等等。原因:欧洲作坊大量仿造中国瓷器;工业革命后欧洲制瓷业的生产技术、组织管理方式和商业运行均有革新;欧洲对中国的认识发生变化;明清以后,中国制瓷业的工艺虽有所发展,但没有出现革命性变化;等等。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瓷器成为新途径的首选”“唐代瓷器的特色是异国情调的主题接纳了西南亚地区(中东)的传统审美价值”“图案花式和绘画深受欧洲人喜爱,欧洲各国的作坊对此加以仿造”“将中国瓷器逐出国际市场,这与中国在世界事务上划时代的衰退同步进行”归纳概括。第(2)问,中国瓷器经历了瓷器深受欧洲的欢迎到中国瓷器逐渐退出国际市场的变化。其原因要从“1718世纪”的时代背景角度去分析,西方经历了工业革命,国力蒸蒸日上,而中国未改进技术且政治制度腐朽,瓷器随中国国力的衰弱退出世界舞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