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历史总复习作业手册:第6单元(13-A)农耕时代的商业和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912604 上传时间:2020-01-0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三历史总复习作业手册:第6单元(13-A)农耕时代的商业和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届高三历史总复习作业手册:第6单元(13-A)农耕时代的商业和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届高三历史总复习作业手册:第6单元(13-A)农耕时代的商业和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9届高三历史总复习作业手册:第6单元(13-A)农耕时代的商业和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9届高三历史总复习作业手册:第6单元(13-A)农耕时代的商业和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届高三历史总复习作业手册:第6单元(13-A)农耕时代的商业和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Word版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三历史总复习作业手册:第6单元(13-A)农耕时代的商业和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Word版含解析.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课时作业(十三)A第13讲农耕时代的商业和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一、选择题1管仲认为:五谷食米,民之司命(决定民众生死)也;黄金刀币,民之通施(通货)也。故善者执(掌握)其通施,以御(控制)其司命,故民力可得而尽也。这体现了()A重农抑商的政策B国家干预经济的思想C以农促商的理念D“工商皆本”的主张2唐代对关系国计民生或利润丰厚的商品,如盐、铁、茶、酒、醋等,多实行榷卖(专卖)制度,禁止私人经营。这一“榷卖”制度体现出唐代()A对商业活动区别对待B实行严格的抑商政策C坊市制主要针对私商D部分行业还较为落后3唐朝后期,随着商业的繁荣,有的节度使开始大肆从事商业活动;有的富商大贾则贿赂官员,牒补列将

2、,甚至能升于朝籍。这种状况说明此时()A坊与市的界限被打破B重农抑商政策被放弃C阶级矛盾更加尖锐D存在官商合流的倾向4宋代朱彧在萍洲可谈中描述了广州港陶瓷的出口盛况:“海舶大者数百人,小者百余人商人分占贮货夜卧其上,货多陶器,大小相套,无少隙地。”当时,陶瓷成为广州港口交易运输中最为普遍的商品。材料现象可用来说明宋代()A海外贸易有利于充实国家财政B运输条件改善推动了陶瓷外销C广州成为对外贸易的唯一窗口D中国陶瓷在欧洲市场受到追捧5明中叶以后,江南湖州的农民大部分种桑养蚕,山东、河南的许多农民种植棉花,湖广一带的农民则以种粮为主,苏州、福州、松江等地的人多从事纺织业。这种现象促进了()A区域分

3、工加强B农业迅速发展C南方超越北方D商品经济发展6下图宋代石刻反映了苏州古城的城市布局。西北角的“平权坊”和“西市坊”一带,只有坊名,没有坊门、坊墙。吴郡志记载,此处的跨街楼是最热闹的酒楼,通宵达旦。图文信息说明当时的苏州城()A坊市界限已被打破 B草市遍布城内各处C商帮大多聚集于此D长途贩运贸易兴盛7公元前114年,汉武帝下令实施“告缗”政策,鼓励民众告发不如实申报财产的商人,告发者可以得到没收物品的一半作为奖励。结果,“商贾中家以上大率破”。这反映出()A汉代普遍实行严苛的重农抑商政策B商税是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C政府缺乏保护个人私有财产的理念D打击偷税漏税是政府的主要职责8明史载,明初

4、琉球遣使“入朝”,接受明政府封赐。琉球“一岁常再贡三贡”,随贡使到福建等地私下交易的人员众多。成化十一年(1475年),明政府“定令二年一贡,毋过百人,不得附携私物”。在此后数十年中,琉球不断请求增加朝贡次数。万历四十四年(1616 年),日本试图进犯鸡笼山(今台湾),琉球“遣使以闻,(明政府)诏海上警备”。据材料可知()A明朝与琉球之间仅限于朝贡关系B琉球不断扩大与明朝的贸易规模C琉球对与中国发展关系相当疑虑D琉球曾主动支持明政府抵御倭寇9乾隆皇帝认为:“关口征纳米税,虽每石所收无几,商人藉口额课,势必高抬价值。”于是下旨:“每遇地方歉收关口商贩米船,概给票放行,免其上课。”这一措施()A使

5、商人社会地位显著提高B有利于粮食作物的流通C彻底解决了粮价上涨问题D强化对海关的监管与控制10明代中后期,有越来越多的读书人通过诗文、书画、民歌时曲、通俗小说,不少能工巧匠、名医名卜等则通过技艺,获得了社会地位、政治身份或经济收益。这反映了当时()A重农抑商政策松弛B社会价值体系多元化C市民阶层队伍壮大D社会文化高度繁荣11长期以来,中国古代“以士为尊,农工商为卑”。而明清之际的江南地区出现了“天下之士多出于商”“豪杰有智略之人”也多致力于经商的现象。这反映了当时()A儒商成为商人主体B社会观念发生转变C拜金逐利风气盛行D取士制度发生变化12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商人通过市肆经纪以造袜原料发

6、给妇女去织造,按规定条件,付与工资;然后由其收鬻,以之包售四方”的现象。这些商人的行为()A已经颠覆传统的投资理念B加速自然经济的瓦解进程C显示国内市场已发育成熟D具有某些近代化经营特征二、非选择题13商业是古代经济中最活跃的因素。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自京师东西南北,历山川,经郡国,诸殷富大都,无非街衢五通,商贾之所凑(聚集),万物之所殖者宛、周、齐、鲁,商遍天下。故乃商贾之富,或累万金,追利乘羡之所致也。盐铁论力耕材料二马行街铺席:马行北去旧封丘门外祅庙斜街州北瓦子其余坊巷院落,纵横万数,莫知纪极(终极)。处处拥门,各有茶坊酒店,勾肆饮食。市井经纪之家,往往只于市店旋置饮食,不置家蔬夜市直至

7、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东京梦华录材料三(嘉定县南翔镇)“四方商贾辐辏,廛市蝉联”,但自明至清,“多徽商侨寓,百货阗集,甲于诸镇”。摘编自南翔镇志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殷富大都”的特点,判断其描述的是哪个朝代的经济发展情况。(2)据材料二,概括宋代商业发展的表现,指出其对城市布局和功能的影响。(3)据材料三,指出明清时期商业有哪些新发展。综合以上材料,指出城市与商业发展之间的关系。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中国古代货币经历了实物货币、金属货币和纸币时期。纸币的出现和发展是货币发展历史上一次史无前例的变革。中国古代纸币由雏形发展到成熟,纸币本身的型制、大小、轻

8、重、颜色都体现出古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科技、艺术等各个领域的风貌和影响。中国古代货币发展对商业发展起了较大作用。摘编自徐玲论中国古代纸币的设计从材料中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的相关史实,论证所提观点。(要求:观点明确,论述符合史实依据,史实运用准确。)课时作业(十三)A1B解析 根据材料中“黄金刀币,民之通施(通货)也”可知,抑制商业的发展是错误的,故A项错误;“善者执(掌握)其通施,以御(控制)其司命”主张国家掌握通货以干预经济发展,故B项正确;材料中并未涉及以农业促进商业发展的理念,故C项错误;“工商皆本”主张手工业、商业与农业并重,材料中体现的是在农业与商业发展中国家扮演的角色

9、,故D项错误。2A解析 根据材料“关系国计民生或利润丰厚的商品多实行榷卖(专卖)制度,禁止私人经营”得出,A项正确;实行抑商政策不是材料的主旨,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坊市制,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行业发展水平的高低,故D项错误。3D解析 材料未涉及坊与市的界限被打破,且坊市界限被打破是在宋代,故A项错误;材料中“有的节度使开始大肆从事商业活动”并不能说明重农抑商政策被放弃,故B项错误;材料未涉及阶级矛盾,故C项错误;材料中“有的节度使开始大肆从事商业活动;有的富商大贾则贿赂官员,牒补列将”表明,节度使和富商大贾的固定角色发生了一些变化,故D项正确。4B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宋代海外贸易繁荣的状

10、况,没有涉及海外贸易与国家财政收入的关系,故A项错误;从材料可知,中国通过广州港大量出口陶瓷,反映出宋代海外运输条件改善有利于陶瓷出口,故B项正确;广州成为对外贸易的唯一窗口始于清代乾隆时期,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中国陶瓷在欧洲市场受到追捧,故D项错误。5D解析 区域分工加强是对材料现象的表述,与材料问题不符,故A项错误;农业迅速发展与“苏州、福州、松江等地的人多从事纺织业”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中体现不出北方经济的发展状况,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出区域经济分工不同,带来各地交流达到互通有无,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故D项正确。6A解析 “西北角的平权坊和西市坊一带,只有坊名,没有坊门、坊墙”表明

11、坊市界限已被打破,故A项正确;草市在离城市较远、交通便利的乡村,城市里没有草市,故B项错误;商帮是在明清时期出现的,故C项错误;长途贩运贸易在材料中没有涉及,故D项错误。7C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汉武帝时期的商业政策,不能说明汉代普遍实行严苛的重农抑商政策,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商税,故B项错误;据材料“公元前114年,汉武帝下令实施告缗政策,鼓励民众告发不如实申报财产的商人,告发者可以得到没收物品的一半作为奖励。结果,商贾中家以上大率破”可以得出,政府缺乏保护个人私有财产的理念,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打击商人偷税漏税,故D项错误。8D解析 琉球“遣使以闻,(明政府)诏海上警备”,说明琉球曾

12、主动支持明政府抵御倭寇,可见明朝与琉球之间不仅限于朝贡关系,故A项错误;明政府“定令二年一贡,毋过百人”,说明琉球扩大与明朝贸易规模的请求被拒绝,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出琉球坚定地与中国发展贸易关系,并给予明政府军事支持,没有反映出琉球心存疑虑,故C项错误;琉球“遣使以闻,(明政府)诏海上警备”,说明琉球曾主动支持明政府抵御倭寇,故D项正确。9B解析 材料“每遇地方歉收关口商贩米船,概给票放行,免其上课”与商人社会地位的变化无关,故A项错误;材料“每遇地方歉收关口商贩米船,概给票放行,免其上课”说明免去商贩关税,这有利于粮食作物的流通,故B项正确;材料“每遇地方歉收关口商贩米船,概给票放行,免其

13、上课”说明免去商贩关税,这有利于解决粮价上涨问题,C项“彻底解决”说法过于绝对,故错误;材料“每遇地方歉收关口商贩米船,概给票放行,免其上课”表明,政府放松了对海关的监管与控制,而不是“强化”,故D项错误。10B解析 明清统治者固守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重农抑商政策松弛与材料内容不符,故A项错误;读书人可通过“诗文、书画、民歌时曲、通俗小说”以及其他人通过各种技能获得相应的社会地位、政治身份或经济收益,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学而优则仕”的传统价值取向不再是唯一追求,社会价值体系呈现多元化特征,故B项正确;市民阶层队伍壮大与材料所说的社会地位、政治身份、经济收益无关,故C项错误;社会文化高度繁荣

14、与材料主旨不符,故D项错误。11B解析 据材料可知,在经济发达的江南地区出现了“士商相混”的现象,儒商成为商人主体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故A项错误;据材料可知,商业的发展使社会观念发生由“农本商末”到“重商”的转变,故B项正确;据材料可知,社会出现“重商”风气,拜金逐利风气在材料中未涉及,故C项错误;据材料“天下之士多出于商”可知,当时商人地位有所提高,但取士制度仍然是科举制,故D项错误。12D解析 据材料“以造袜原料发给妇女去织造,按规定条件,付与工资;然后由其收鬻,以之包售四方”可知,这些商人的行为是对传统投资理念的创新,而不是“颠覆”,故A项错误;明清时期自然经济仍旧占据主导地位,自然经济的

15、解体始于鸦片战争之后,故B项错误;材料“江南地区出现”并不能说明国内市场发育成熟,故C项错误;据材料“付与工资;然后由其收鬻,以之包售四方”可知,这些商人的经营行为具有某些近代化经营特征,故D项正确。13(1)特点:位于交通便利处;商业繁荣;出现富商大贾。朝代:西汉。(2)表现:出现瓦子(专门的娱乐场所);服务业发展;夜市繁荣。影响:打破了坊市界限;城市经济功能增强。(3)新发展:商业市镇繁荣;出现地域性商人群体(徽商)。关系:相互促进。解析 第(1)问的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街衢五通”得出位于交通便利处,根据材料一“商贾之所凑(聚集),万物之所殖者”得出商业繁荣,根据材料一“商贾之富,或累万

16、金”得出出现富商大贾;第二小问,根据“郡国”可知是郡国并行制,这是西汉初期实行的一项制度。第(2)问的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祅庙斜街州北瓦子”得出出现瓦子,根据材料二“各有茶坊酒店,勾肆饮食”得出服务业发展,根据材料二“夜市直至三更尽通晓不绝”得出夜市繁荣;第二小问,宋代城市在布局上打破了坊市界限,城市的经济功能增强。第(3)问的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三“多徽商侨寓”得出出现地域性商人群体,根据材料三“百货阗集,甲于诸镇”得出商业市镇繁荣;第二小问,综合材料可得出城市与商业发展是相互促进的。14示例:观点:中国古代货币的发展与商品经济的发展互相推动。论证:早期的商业发展较为落后,只能是物物交换;随

17、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到战国时期,各地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金属货币,各地商品交换有了进一步发展;唐代政治开明、商品流通加快,一种便于交易的货币形式“飞钱”出现,它使大规模、跨区域交易更加方便;宋朝出现的纸币“交子”进一步加速了商品流通,使宋代商品经济空前繁荣。据此可知,货币的发展可推动经济交流,商品经济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货币的不断发展。解析 根据材料“中国古代货币经历了实物货币、金属货币和纸币时期中国古代货币发展对商业发展起了较大作用”得出观点:中国古代货币的发展与商品经济的发展互相推动。根据材料中“中国古代货币经历了实物货币、金属货币和纸币时期”并结合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历程进行论述即可。早期商业发展较为落后,是物物交换,是实物货币;战国时期,出现金属货币,商品经济发展;唐朝时期出现“飞钱”,促进了大规模、跨区域交易;宋朝时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促进了宋代商品经济的空前繁荣。最后进行总结:货币的发展可推动经济交流,商品经济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货币的不断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