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备考资料之历史人教版课件:第一单元 第1讲 先秦时期的政治 .pdf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913377 上传时间:2020-01-09 格式:PDF 页数:64 大小: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备考资料之历史人教版课件:第一单元 第1讲 先秦时期的政治 .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备考资料之历史人教版课件:第一单元 第1讲 先秦时期的政治 .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备考资料之历史人教版课件:第一单元 第1讲 先秦时期的政治 .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备考资料之历史人教版课件:第一单元 第1讲 先秦时期的政治 .pdf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备考资料之历史人教版课件:第一单元 第1讲 先秦时期的政治 .pdf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备考资料之历史人教版课件:第一单元 第1讲 先秦时期的政治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备考资料之历史人教版课件:第一单元 第1讲 先秦时期的政治 .pdf(6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国古代史 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 阶段特征 先秦时期(远古公元前221年)是中华文明的勃兴时期。依据阶段特 征可以将其划分为两个阶段:夏、商、西周(约公元前2070公元前771年), 中华文明的初步形成时期和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公元前221年),重大 的社会转型时期。 政治上:中华古代文明的起源以早期国家出现为重要标志,逐步形 成了以分封制和宗法制为主要内容,以“家国一体”为主要特征的政治 制度。春秋战国时期,诸侯混战,各国纷纷改革变法,中央集权制度的 雏形开始出现。 经济上:早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逐渐产生,随着生产力的提高, 耕作方式从刀耕火种发展到铁犁牛耕,土地制度也从井田

2、制发展为土地 私有制,小农经济逐渐形成。 思想文化上:科技与文艺成就突出,如甲骨文的成熟,青铜艺术、 天文历法、医学等水平高超,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其中,“百 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奠定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 发展的基础。 先秦时期的政治第第1讲讲 落实主干知识 研析考情考向 突破核心考点 课时作业 内容索引 落实主干知识 一一、夏夏、商的政治制度商的政治制度 1.王权承袭:代替禅让制,王位传承的方式有父子相传和兄 终弟及。 2.王权特点:王权具有神秘色彩。 3.行政管理 (1)中央设有相、卿士等,掌管政务。 (2)地方:封侯和伯,定期向商王纳贡,并奉命征伐。 王位世袭制

3、二二、西周的分封制西周的分封制 目的巩固统治 内容 对象 把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 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义务 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有镇守疆土、随从作战、 _和朝觐述职的义务 权力 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实行再分封,并有设置官员、_ _、征派赋役的独立性 王族 交纳贡赋 建立 武装 影 响 积 极 巩固王权、加强统治;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疆域;国家政权由松 散趋向严密 消 极 (1)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随着诸侯国势力 壮大,到西周后期,分封制遭到破坏 (2)等级森严、等级观念浓厚 瓦 解 表 现 (1)周王与诸侯国之间:诸侯国挑战周王室的权威,如楚庄王问

4、鼎等。 (2)诸侯国之间:为争夺霸权,相互兼并、相互战争,“春秋无义战” 是其最突出的表现。 (3)诸侯国内部,卿大夫夺位,如三家分晋、田氏伐齐。 概念辨析概念辨析“封建”的不同含义 三三、西周的宗法制西周的宗法制 1.目的:为了加强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 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2.含义:宗法制是用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 治的制度。 3.特点:最大特点是, 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 4.内容 (1)分为大宗和小宗,但大宗和小宗是相对的。 (2)大宗可以命令和约束小宗,小宗必须服从大宗。 (3)周王是天下的大宗,也是政治上的最高领袖。 分封制 父系血缘关系 嫡

5、长子继承制 5.影响: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_ 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统治集团 易错提醒易错提醒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并不只存在于夏、商、西周时期 (1)王位世袭制在封建社会演变为帝位世袭制。 (2)许多封建朝代实行过分封制,如西汉、西晋、明代。在大多数时候, 分封制只是郡县制的补充,大多数藩王根本没有封民或臣民,只能享受 衣食税租之利,而没有任何实权。 (3)宗法制源于原始社会末期的父权家长制,确立于夏,发展于商,完备 于西周,影响整个中国封建社会。 四、西周的礼乐制度四、西周的礼乐制度 1.目的:为更好地维护和宗法制。 2.内容:礼乐制度就是对统治阶级日常的政治、

6、社会活动,例如祭神、 结婚、丧葬等,制定一些规则和仪式,并配有特定的音乐,不同等级的 贵族要行不同的礼仪。 3.作用:周礼成为维护、维护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工具,有利于 统治秩序的稳定。 分封制 等级制度 归纳总结归纳总结分封制、宗法制与礼乐制的关系 突破核心考点 考点一凸显贵族政治特色的分封制 时空观念 1.夏商周时代的时空定位夏商周时代的时空定位 2.分封制的演变历程分封制的演变历程 1.分封制的特点分封制的特点 (1)分封对象:分封对象多元化,但以同姓亲族为主体。 (2)分布地区:主要集中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同姓亲族封地居于富庶之地 或战略要地。 (3)纵向联系:明确周王权力和诸侯义务,形成严

7、格的等级序列,加强了 中央与地方的纵向联系。 (4)横向联系: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分配国家政治权力,加强了诸侯国之间 的横向联系。 历史解释 2.唯物史观认识分封制度瓦解的原因唯物史观认识分封制度瓦解的原因 (1)铁犁牛耕,生产力发展。 (2)王室衰微,诸侯强大。 (3)百家争鸣,提供治国方案。 3.分封制的历史遗存分封制的历史遗存 (1)影响中国封建社会中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的皇族分封。 (2)中国姓氏的起源中,有很多是源于西周的封国,如宋、鲁、郑、陈等。 (3)中国的地名简称很多源于西周时期的诸侯国国名,如山东省简称鲁、 山西省简称晋等。 分析“西周分封形势图”,论证分封制是否起到巩固西周统治的作

8、用。 史料史料西周分封形势示意图 史料实证 提示:提示:从分封的对象、地理空间分布角度分析。 论证:论证:_ _ _ _ _ 从分封制的布局看,分封的对象以同姓亲族为主体;同姓亲族 的封地居于富庶之地或战略要地,周王室保留了关中地区较大的直辖 的王畿之地,周王室通过对血亲的权力分配,在周边地区建立起如众 星拱月般的诸侯国,起到了拱卫王室的作用。西周后期,周王室衰微, 对诸侯国的控制力削弱,诸侯争霸,分封制崩溃。 答案 (2017 课标全国,24)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 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 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 A.

9、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直通高考学会审选择题学会审选择题 审透题意审透题意此题要求从周初分封的具体史实中, 理解分封制的实质和作用。 运用技巧运用技巧用排除法。B选项错误明显,周代未出现“君主专制权力”, 更谈不上“强化”。C选项错误,西周分封制不是“直接控制”而是周 王通过诸侯实行对地方的间接控制。D选项错误,“贵族世袭特权”确 立的依据是“宗法制”而不是分封制。 答案正解答案正解此题的难点不在于错误选项的排除,而在于对正确选项A选 项的理解。周武王把其子弟封到河南、山东、北京等地,不仅是占领当 地的土地和人

10、民,而且把其政治制度(如宗法制、分封制、礼乐制等)、 文化典籍、生活方式等都带到了当地,推动了周文化的传播,使其与宗 周有了共同的文化底蕴,故A项正确。 考点二血缘维系的宗法制 历史解释 1.宗法制与宗法观宗法制与宗法观家国情怀的源头家国情怀的源头 (1)宗法制度 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分配政治权力,维系政治等级、巩固统治的 制度,主要包括嫡长子继承制、家族制和族外婚制等。 (2)宗法观念 指由宗法制派生出来的宗族(家族)观念,以“尊祖、敬宗”“别子为祖, 继别为宗”为主要内容,强调“忠孝”及“尊尊亲亲,男女有别”的社 会心理与人际关系。 (3)区别与联系 宗法观念是由宗法制度派生的,是宗法

11、制度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反映,但 其也有相对独立性,即在宗法制度瓦解后,宗法观念并没有消亡 ,而 是一直延续下来,直到今天。 2.唯物史观唯物史观辩证分析宗法制的社会价值辩证分析宗法制的社会价值 (1)对当时的影响: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 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2)对后世的积极影响:重视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有利于社会安定, 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3)对后世的消极影响:强调家庭本位,过分重视人情关系,人为地划分 远近尊卑,个人的自主意识和平等权利受到约束,与现代的平等和法治 意识相违背。 3.正确区分分封制和宗法制正确区分分封制和宗法制 分封制是建立在宗法制基础上

12、的一种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是宗法制在政 治制度方面的体现。但分封制并不是全部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政治制度。 宗法制中的“两个凡是”:凡是强调血缘关系的,必选宗法制;凡是考 查继承权,不管排行,只看嫡系,嫡长子继承是基本原则。 1.论从史出论从史出 宗法制制度设计的政治考量 史料一史料一古者所以必有宗,何也?所以长和睦也。大宗能率小宗,小宗 能率群弟,通其有无,所以纪理族人者也。 结论结论有利于家庭内部的和谐稳定,从而保证贵族政治上的特权地位。 史料二史料二故天子诸侯之传世也,继统法之立子与立嫡也立贤之利过 于立嫡,人才之用优于资格,而终不以此易彼者,盖惧夫名之可藉,而 争之易生,其弊将不可胜穷。

13、结论结论可避免统治集团内部的争斗,增加内部的团结与稳定,从而有利 于巩固西周的统治。 史料实证 2.获取材料信息获取材料信息 从材料中找出宗法观念在家谱编修中的体现 材料材料宗法与家谱关系密切,宗法观念指导和影响着家谱,家谱则在实 践中自觉地践行着宗法确定的一些原则。宗法“一本”观是家谱的基本 原则,它确定的宗谱编写目标,使宗族成员的自然序列变得上下贯通, 条理井然,符合宗族发展的自然序列;宗法中的“大宗”“小宗”观念 影响着宗谱的编撰类型并使宗族内部派别之间亲疏关系、地域关系达到 有序的组合。“一本”观从纵向、“大、小宗”从横向两个不同的维度 对宗族的历史进行了描述,使宗法观念借助家谱形式得

14、以传承。 徐彬、张学会论宗法思想对家谱编修的影响 兼论明清徽州家谱的宗法理念实践 主要信息:主要信息:_ _ “一本”观体现了血缘关系的传承;“大宗”“小宗”观 念影响着家谱内部成员的亲疏。 答案 命题材料源 1.西周西周“共主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 (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 显然有浓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 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 一大变局”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发现问题发现问题西周政治中的“贵族色彩”这一提法,很受高考关注。 命题角度命题角度西周制度创新的特征;周秦之

15、间政治“大变局”的内涵; “共主”与“独制”的比较。 2.分封制下的等级序列分封制下的等级序列 分封制形成的等级秩序不仅体现在政治层面,还贯穿在社会生活和思想 观念中,小到衣食住行(出行车马、朝服、房屋排列、食器等),大到国 家祭祀、丧葬习俗、礼仪等。朱汉国历史学习精要 发现问题发现问题材料作者用社会史观看待西周的分封制。 命题角度命题角度周代社会生活的差异反映的等级秩序的实质。 3.周天子周天子、诸侯诸侯、卿大夫之间的真实关系卿大夫之间的真实关系 不过应该注意到,周天子当时并没有真正的统治权,周初万邦并立,周 不过只是其中一邦。天子与诸侯之间,诸侯相互之间,诸侯和卿大夫 之间,往往用盟约维持

16、关系。所以我们可以说,周代存在着主权分割现象, 却没有形成个人之间的主从关系。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发现问题发现问题材料指出周天子与诸侯之间、诸侯相互之间、诸侯与卿大夫 之间的关系,与教材讲述有一些不同。 命题角度命题角度周代“主权分割现象”的原因;周代分封制下的权利与义务 关系与“盟约”关系的差异性。 4.宗法观念在现代社会中的双重作用宗法观念在现代社会中的双重作用 家庭组织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有着天然的联系,与中国国家政权之间 具有较为广阔的合作空间与现代化的主潮流并不处于截然对立的状态。 然而,家族组织又是一柄双刃剑,以它为表现形式的族际冲突(编者注: 农村宗族械斗),以及由于政府处置不

17、当而引发的普遍不满,很可能在家 族组织复兴中成为某种破坏性力量。 杨平湛江农村家族宗法制度调查 发现问题发现问题“双刃剑”的评价是一种辩证思维,符合唯物史观。 命题角度命题角度辩证认识宗法观念对当今社会的影响;现代社会如何利用宗 法观念为现实服务。 5.宗法观念中的优生优育思想宗法观念中的优生优育思想 国语 晋语四曰:“同姓不婚,惧不殖也”“异姓则异德,异德则异 类同姓则同德,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 “男女同姓,其生不蕃。”左传 僖公二十三年 发现问题发现问题材料从优生思想提出“同姓不婚”是合乎科学的。 命题角度命题角度“同姓同德”“异姓异德”观念的社会危害;古代历史上正 反两方面的例证。

18、 研析考情考向 全国卷全国卷5年考题统计年考题统计 时间题号时间题号 2017 全国,24 全国,24 2016全国,24 2014全国,242013全国,24 已考视角 1.命题点:周代青铜器铭文的历史价值命题点:周代青铜器铭文的历史价值 (2016 课标全国,24)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 语句也愈加格式化。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 子孙保用。这表明西周时 A.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体系 B.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 C.宗法制度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D.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 答案解析 123 2.命题点:运用时空逻辑分析周代的历史文化现象命题点:运用

19、时空逻辑分析周代的历史文化现象 (2014 课标全国,24)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 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 源于现在的 A.河南B.河北 C.陕西D.山东 解析解析周王直接统治的地区在今陕西一带,而河南、河北、山东是当时 所分封的主要诸侯国所在地,故A、B、D三项不可能为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 123 3.命题点:唯物史观分析战国时期经济对政治的影响命题点:唯物史观分析战国时期经济对政治的影响 (2013 课标全国,24)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 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 别;在经

20、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 显。这表明 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 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 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 答案解析 123 1.命题点:分封制对中央集权的影响命题点:分封制对中央集权的影响 (2018 长春五县联考)中国政治制度史中说:“周代这种自上而下的 分封制,还是造成了比夏、商二代更为统一的国家,权力更为集中。” 这可以表明 A.西周是统一国家的开端 B.从夏至周中央权力在加强 C.分封制加强了专制王权 D.国家统一必须借助分封制 答案解析 待考视角 12345 2.命题点:

21、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流动命题点: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流动 (2018 昆明检测)出身于不同社会阶层的人,后天常常会出现阶层间的流 动。春秋战国时期这种“社会流动”增大的主要原因是 A.小农经济形成B.分封制逐渐瓦解 C.宗法制的破坏D.百家争鸣的出现 答案解析 12345 3.命题点:先秦时期的道德价值取向命题点:先秦时期的道德价值取向 在楚国一次内乱中,以孝顺著称的大臣申鸣奉命平叛。其父因此被绑为 人质,最终遇害。国君封赏之余,申鸣悲叹“行不两全,名不两立”而 自刎身亡。这反映了 A.“忠孝两难”的道德困境B.“礼崩乐坏”的社会颓势 C.“移孝作忠”的价值取向D.“家国一体”的国家形态

22、解析解析材料信息无法体现“礼崩乐坏”的社会颓势,故B项错误; “移孝作忠”不符合材料意思,故C项错误; 材料无法体现“家国一体”的国家形态,故D项错误。 答案解析 12345 4.命题点:先秦王位继承制的多种形式命题点:先秦王位继承制的多种形式 芈月传讲述战国晚期,楚国公主芈姝与其同父异母的妹妹芈月嫁给 秦惠文王为后为妃。惠文王死后,芈姝儿子武王即位。武王死后,芈姝 准备立幼子继位。芈月却依靠弟弟、将军魏冉等人支持拥立自己的儿子 为昭襄王。这表明 A.秦国宗法制较早的崩溃 B.秦楚不受礼制约束 C.王位交接受多种因素影响 D.秦国初具皇帝制度 答案解析 12345 5.命题点:诸侯国邦交关系折

23、射出的社会变动命题点:诸侯国邦交关系折射出的社会变动 (2017 武汉四调,24)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相互朝见成为邦交的主流。据 统计, 仅见于春秋 左传的朝见就有101次(如下表)。 由此可以推论 答案解析 受朝国鲁国晋国齐国楚国越国纪国 次数39次38次11次10次2次1次 A.周王室衰微,礼崩乐坏B.变法运动促进相互朝见 C.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D.远交近攻影响邦国外交 12345 课时作业 一一、选择题选择题 1.(2017 青岛二模,24)西欧中世纪,“我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众多大领主分封的中小贵族可能会不接受最高王权的管辖。类似的情形, 在我国西周时期 A.可能出现,周天子

24、通过层层分封间接控制天下 B.可能出现,地方百姓只服从自己宗族长的管理 C.不可能出现,周天子对臣属具有绝对的控制权 D.不可能出现,周天子与臣属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1234567891011121314 答案解析 1234567891011121314 2.(2017 淄博三模,24)公元前651年,齐国召集葵丘之会,确定诸侯国间 不得筑堤防把水祸引向别国,不准因别国灾荒而不卖给粮食。这反映了 当时齐国 A.试图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B.积极推行孟子仁政思想 C.努力获得诸侯国的支持 D.取代周王室的共主地位 答案解析 3.(2018 全国名校联盟高三联考一,24)西周初年兼并无数,封建制度遂 发

25、生大变革。分封同宗以树屏藩,授土勋旧以拓疆域。材料表明“封建 制度” A.有助于消除地方与中央的矛盾 B.推动了西周政治文化的传播 C.是西周稳固统治的重要途径 D.加速了“大一统”局面的形成 1234567891011121314 答案解析 4.(2017 大庆一模,24)钱穆在中国社会演变一文中指出:“不论西 周氏族,乃及夏氏族、商氏族及其他氏族,全在此制度下,逐渐酝 酿出一种同一文化、同一政府、同一制度的大同观念来。”材料中的 “此制度”是指 A.禅让制B.分封制 C.宗法制D.中央集权制 答案解析 1234567891011121314 答案解析 5.(2018 全国卷高考猜题卷一,2

26、4)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写道: “大黄金时代中的平民却可重新获得知识技能,爬到贵族地位,担任政 府官员和累积财富。”这种变化产生的政治背景是 A.西周建立起分封制度 B.分封制度走向了崩溃 C.郡县制在全国被推广 D.实现了“大一统”局面 1234567891011121314 6.(2018 河南名校联考)西周青铜器上的铭文经常记载分封诸侯的指令, 要求诸侯尊重当地原有的风俗习惯和法令制度。这表明分封制 A.有利于文化的整合B.吸收了当地的法令制度 C.扩大了统治的疆域D.传播了西周的思想文化 解析解析根据材料“尊重当地原有的风俗习惯和法令制度”得出有利于文 化的整合,故A项正确; 指令要求诸

27、侯尊重当地原有的法令制度,而不是指分封制吸收当地的法 令制度,故B项错误; 扩大统治的疆域是分封制的作用,但题干没体现,故C项错误; 题干未体现传播西周的思想文化,故D项错误。 1234567891011121314 答案解析 7.(2018 长沙一中高考模拟,24)据战国策记载,赵国地处中央,成 为“杂民之所居”,而宋国更加富庶,也是“邻民之所处”。战国时人 口流动的主要意义在于 A.加速了部族血缘关系的瓦解 B.使兼并战争的进程加速 C.有利于中央集权国家的崛起 D.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解析解析西周时期分封制下,人口分布具有浓厚的血缘色彩,战国时期分 封制逐渐瓦解,人口流动逐渐加强,具有

28、不同血缘的人口杂居在一起, 从而加速了部族血缘关系的瓦解,故A项正确。 1234567891011121314 答案解析 8.(2017 宁夏银川一中二模,24)中国古代的国家政权往往默许或公开承 认宗族的司法权,宗族具有初级裁判权和一般惩罚权,族人不得不经宗 族径自向官府投诉。这说明了 A.宗族是司法审判的第一审级 B.宗族内部司法等级严密 C.宗族司法高于国家地方司法 D.宗族审判效率高于国家 1234567891011121314 解析解析从材料“宗族具有初级裁判权和一般惩罚权,族人不得不经宗族 径自向官府投诉”得出宗族是司法审判的第一审级,故A项正确。 答案解析 12345678910

29、11121314 9.诗经 大雅 板记载: “价人维藩,大师维垣,大邦维屏,大宗维翰。 怀德维宁,宗子维城。”这充分说明 A.宗法制维系社会统治的功效 B.中央集权得到充分体现 C.分封制下诸侯权力空前强大 D.大宗和小宗是完全相对 解析解析材料中的“维翰”“维城”等指的是宗法制在维护社会统治方面 的作用,故A项正确。 答案解析 1234567891011121314 10.(2018 福建高三质检)战国时期,或由匹夫而为将相,或朝贫形而暮公 侯,或起自刑余,或出于盗薮,不论新旧,不问亲疏。这种现象表明 A.士农工商结构趋于瓦解 B.礼崩乐坏加速王室衰微 C.世卿世禄制度遭受冲击 D.官僚政治

30、取代贵族政治 解析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知识可知,战国时期诸多的公卿将相已由匹夫之 徒担任,“不论新旧,不问亲疏”,这就表明西周初年以来确定的世卿 世禄制度开始走向瓦解,故C项正确。 答案解析 1234567891011121314 11.(2017 资阳二模,24)公元前七世纪末,王畿内原邑的人民,以“夫谁 非王之姻亲”自夸。这一现象说明 A.分封制渐趋衰落B.民众普遍攀附王亲贵戚 C.宗族凝聚力强化D.宗法制下庶子后裔平民化 解析解析材料体现以宗法制为依据层层分封的周朝政治,材料不能体现分 封制衰落,故A项错误; 材料未提及民众与王亲联姻,故B项错误; 材料未提及宗族凝聚力,故C项错误; 宗法

31、制下层层分封导致庶子后裔平民化,故D项正确。 答案解析 1234567891011121314 12.(2018 池州一模,24)周代礼乐制度中,“礼”讲究差异,“乐”则讲 究和同。这里的“乐”已经超越了音乐范畴,带有浓厚的政治与社会色 彩。这反映出周代“乐”的主要目的是 A.稳定统治秩序B.体现贵贱有序 C.调节人们情绪D.凝聚家族亲情 解析解析“乐”讲究不同阶层的和同,有利于社会的和谐,从而稳定统治 秩序,故A项正确。 答案解析 二二、非选择题非选择题 13.(2018 江南十校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材料一宗法制在周代完备而严格,继位的族长在宗族中有对宗族祖先 的主祭权、对

32、族人政治上的治理权、对宗族内拥有经济的支配权。同一 宗族内,“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通其有无,所以纪理族人者 也”。这种关系不断发展的结果是君统宗统的合一。 摘编自冯尔康等中国宗族史 1234567891011121314 材料二材料二清末民初,宗族组织原则发生了某些变化。1905年,上海王、朱 两氏将祠堂族长制改为族会制,“从事家族立宪”。1918年该族增订族会 章程,1924年修改,并经会员大会讨论通过。曹氏宗族的管理体制也开始 近代化,规定族众有参与宗族事务的重大权力。此外,浙江绍兴阮氏宗族 在1923年之前设立该族议事、执行二部,实行任期制,由选举产生。 摘编自常建华撰中国文化通

33、志 宗族志 1234567891011121314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 概括周代宗法制的特点, 并分析该制度的影响。 1234567891011121314 答案答案特点:嫡长子继承制;体系完备;等级森严(族长具有专断权力); 与政治关系密切(家国一体)。 影响:积极作用: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 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注重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有利于提高民 族凝聚力。消极方面:过分重视人情关系,人为地划分远近尊卑,个人 的自主意识和平等权利受约束,一定程度上与现代的平等和法制观念相 违背。 答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末民初宗族管理和周代相比

34、有何 不同。并分析其产生的背景。 1234567891011121314 答案答案不同:宗族管理具有民主性、 规范化和分权色彩, 与政治关系分离。 背景:政治近代化的推动(维新运动、清末立宪运动、辛亥革命或中华民 国的成立);西方民主思想的传入、思想的解放、现代媒体的发展;中国 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资本主义的发展等。 答案 (3)我们应如何认识宗法制的这种演变? 答案答案认识:由等级森严发展到具有民主色彩,体现了社会的发展和进 步。(言之有理即可)。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材料一除了军事与经济资源的互为挹注,这些封君与周王室之间,也 依仗宗族纽带,用祖先崇拜的繁缛礼仪,以朝贡、

35、觐见、馈赠、通婚、 封赏不断加强亲戚之间的关系。亲缘网络的伦理要求,是敦睦 亲戚的孝道。于是,周人统治的机制,取得了道德的意义。 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 材料二材料二我将我享(祭献),维羊维牛,维天其右(保佑)之。仪式刑(效法) 文王之典,日靖四方。伊嘏(伟大)文王,既右飨(祭献)之。我其夙夜,畏 天之威,于时保之。诗经 周颂 我将 1234567891011121314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周人统治的机制”是什么?概括 这种机制在当时的积极作用。 答案答案机制:分封制和宗法制。 作用:稳定政治秩序;维护政治联系。 1234567891011121314 答案 (2)结合所学,概括材料二周颂 我将所蕴含的主要意义,概括指出 材料一、二所反映的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答案答案意义:以乐歌形式歌颂周文王的功德。 特点: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