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三历史(岳麓版)一轮课件:单元整合15.pptx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913590 上传时间:2020-01-09 格式:PPTX 页数:19 大小:9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高三历史(岳麓版)一轮课件:单元整合15.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19高三历史(岳麓版)一轮课件:单元整合15.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19高三历史(岳麓版)一轮课件:单元整合15.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2019高三历史(岳麓版)一轮课件:单元整合15.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2019高三历史(岳麓版)一轮课件:单元整合15.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高三历史(岳麓版)一轮课件:单元整合15.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三历史(岳麓版)一轮课件:单元整合15.pptx(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单元知识整合建构,-2-,-3-,一、1520世纪初自然科学发展的四个阶段,-4-,对点训练 1.(2017江苏泰州二模,15)杰里本特利在新全球史中评论道:近代某科学家将天体、地球联系在一起,并放到整个宇宙体系中进行研究;开创性地提出整个宇宙中的物体都遵守的一个定律,并运用数学推理予以证明。该科学家( ) A.提出自由落体定律 B.发现热辐射中的能量分布规律 C.揭示时空本质属性 D.系统说明了自然界的力学现象,答案,解析,-5-,二、17世纪到20世纪初的文学和艺术发展的三个阶段 1.17世纪至18世纪中期,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西欧工商业的发展,经济上的进步促进技术的进步;政治上大多数国家的

2、资产阶级尚无力量推翻封建统治阶级,需要王权的庇护以发展自己,而国王要依靠资产阶级来削弱贵族势力,并推行重商主义以扶持资产阶级,这种王权与资产阶级的妥协造成了文学艺术的封建色彩。欧洲文学艺术流行的是古典主义潮流,它崇尚理性和创作的规律性、追求完美和谐的形式。 2.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期,西方主要国家的工业革命正在加紧进行,工业资产阶级的力量也壮大起来;18世纪末法国在革命时代到来以及资本主义社会秩序确立后,人们对社会现实十分不满,这标志着古典主义时期的结束。与政治和社会领域的激进运动相对应的是文学艺术领域的浪漫主义运动发展起来。,-6-,3.19世纪下半期至20世纪初,工业革命完成后,资本主义

3、制度的固有矛盾和弊病逐渐暴露。真实反映现实生活、揭露批判社会黑暗的现实主义开始取代浪漫主义,成为资本主义社会文化的主流。,-7-,对点训练 2.(2017云南昆明一中适应性训练,35)英国画家兼诗人威廉布莱克(17571827)曾写道:“不要杀死飞蛾或蝴蝶,因为最后的审判即将来临。将你的悲与喜交织在一起,披一件给纯净心灵的衣裳。在每一份伤痛与悲哀中,必然亦有喜悦的存在”这属于( ) A.古典主义流派 B.浪漫主义流派 C.现实主义流派 D.现代主义流派,答案,解析,-8-,三、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文艺发展的阶段特点与主要表现,-9-,-10-,对点训练 3.(2017福建泉州期末,15)19

4、54年,俄语取代英语成为我国学校教育的第一外语;1964年教育部重新确定英语为我国学校教育的第一外语;1984年,英语正式成为高考科目。导致上述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经济水平 B.对外政策 C.世界潮流 D.科技实力,答案,解析,-11-,世界史上三次科技革命对中国科技发展的影响 1.第一次工业革命。政治上,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上,中国开始成为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自然经济开始瓦解。直到19世纪60年代,在内忧外患的背景下,中国掀起了洋务运动,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和发展,但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2.第二次工业革命。列强

5、在经济上对华进行资本输出,在政治上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国人民掀起了一系列救亡图存的运动,但无暇顾及发展科技,从而丧失了一次追赶世界科技革命潮流的重要机遇,但是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12-,3.第三次科技革命。20世纪四五十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出现时,中国正值内战,科技无从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左”倾错误的发展,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中国一度与世界科技革命潮流失之交臂;改革开放后,中国重新追赶世界科技革命的潮流,重视引进技术和资金,促进经济的发展。,-13-,对点训练 4.(2017天津河北二模,10)下面是部分国家19932003年科技论文每

6、篇平均被引用次数比较图。此图揭示的实质问题是( ) A.中国的现代科技落后于发达国家 B.美国的科技水平一直领先世界 C.亚洲国家的科技论文数少于欧美 D.中国的科技创新能力相对薄弱,答案,解析,-14-,简而不单开放探究型非选择题的特点及解题技法 【题型特点】 高考历史的开放探究型试题一般以图片、历史地图、文字等材料作为历史信息的载体,通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通过材料给定探究的范围,列出材料情境包含的多种观点,让我们选定(或提取)一种认同的观点并加以论证。由于认同(或提取)的观点不同,因此答案具有非唯一性,没有正误之分,言之成理即可。解答此类题型需要克服凭感觉和所学知识照本宣科浅层次作答的思维

7、定式,要通读材料、把握概念,细读材料、确定答题方向;对认同的观点,做到史论结合,有理有据,论证充分。该题型可分两类:提炼观点型开放题,其设问方式一般是“评析材料中关于的观点”“提炼一个观点(主题)并进行阐释”;提供观点型开放题,其设问方式一般是“(材料),请选择你认同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并简要说明理由”。,-15-,【解题模板】,-16-,-17-,押题训练 创新是人类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代以来一些国家之所以发展快,就是因为它们思想解放,创新多当一个国家的重大科技发现超过了同期世界科技发现总数的25%时,可以把这个国家叫做“世界科学活动中心”,

8、而这个国家保持“世界科学活动中心”的时间叫“科学兴隆期”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活动中心”发生了五次转移。首先是意大利,接下来转移到英国、法国、德国,再到后来,大约在20世纪的时候,转移到美国,美国一直保持到现在。 据汤浅光朝科学文化史年表解说等整理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关于“世界科学活动中心”转移的观点,并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18-,参考答案: 示例:“科学兴隆期”到来时都有不同程度的思想解放。 论述:16世纪伽利略、布鲁诺等科学家出现,意大利成为世界科学活动中心,是由于文艺复兴运动兴起,宣扬了人文主义思想,促进了思想的解放。17世纪英国出

9、现了牛顿等科学巨匠,是由于16世纪宗教改革来到英国,对教权的否定促进了实验科学的不断发展。18世纪,启蒙运动的中心在法国,在理性主义推动下,巴黎科学院建立,法国成为新的科学中心。19世纪初,德意志地区有计划地建立了一大批教学与科学研究相统一的理工学院、高等技术学校,最早制定研究生制度。20世纪,欧洲的动荡和世界大战促使大批科学家流亡到美国,促进了“曼哈顿工程计划”“阿波罗计划”的实施。,-19-,解析: 根据材料“近代以来一些国家之所以发展快,就是因为它们思想解放,创新多”得出观点:“科学兴隆期”到来时都有不同程度的思想解放,论述时抓住材料“世界科学活动中心发生了五次转移。首先是意大利,接下来转移到英国、法国、德国,再到后来,大约在20世纪的时候,转移到美国,美国一直保持到现在”可知,“科学兴隆期”有五次转移,再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的相关史实进行论述。如第一次转移是在16世纪,伽利略、布鲁诺等科学家的出现与文艺复兴有关;第二次转移是在17世纪,英国出现了牛顿等科学巨匠与宗教改革的发展有关;第三次转移是在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与巴黎科学院建立;第四次转移是在19世纪初,德意志科学的发展与思想解放;第五次转移是在20世纪,美国第三次科技革命与思想解放。解答时要注意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