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三历史(岳麓版)一轮课件:37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pptx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913911 上传时间:2020-01-09 格式:PPTX 页数:23 大小:759.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高三历史(岳麓版)一轮课件:37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2019高三历史(岳麓版)一轮课件:37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2019高三历史(岳麓版)一轮课件:37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2019高三历史(岳麓版)一轮课件:37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2019高三历史(岳麓版)一轮课件:37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高三历史(岳麓版)一轮课件:37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三历史(岳麓版)一轮课件:37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pptx(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十二单元 中国古代的科 技与文学艺术,-2-,时空脉络,单元概览,-3-,时空脉络,单元概览,-4-,时空脉络,单元概览,第37讲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6-,1,考情分析,(2014课标全国,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宋应星(1587约1666)青年时曾考取举人,后来连续六次赴京参加进士考试,均名落孙山。45岁以后,面对明末流民遍地的现实,宋应星不再追求科举功名,转而探求“致富”之术。他全面搜集整理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撰成天工开物一书,书名取“天工人其代之”“开物成务” 之义。正如宋应星在该书的序言中所说,“是书与科举功名毫无关系”,当时士大夫对这部书不屑一顾。后来乾隆时编四

2、库全书,不予收录,民间因此更不敢印行。这部书在19世纪传入欧洲后,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是我们今天探讨古代科技成就的重要文献。 摘编自潘吉星宋应星评传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应星科技成果的特点及出现的背景。,-7-,1,考情分析,参考答案: (1)特点:传统科技的集大成;多总结,少创造。 背景:中国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发达;科举失利后的发愤之作。 解析: 材料主要阐述了宋应星撰写天工开物的原因及其在东西方的不同遭遇。由所学知识可知,天工开物属于传统科技的总结,它出现的背景即明清时期中国传统科技总结的背景,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8-,考情分析,1,-9-,

3、一、四大发明 1.造纸术 (1)发明:西汉发明植物纤维纸,但纸质比较粗糙。 (2)改进:东汉蔡伦制成能书写的纤维纸,称作“蔡侯纸”。 2.印刷术 (1)雕版印刷: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明确时间记载的印刷品。 (2)活字印刷:北宋毕昇发明,提高了印刷效率。 3.火药 (1)出现:最早记载见于唐初孙思邈著的丹经。 (2)应用:唐朝末年火药用于战争,五代和宋朝时广泛应用。 (3)传播:14世纪初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震动西方社会。,-10-,4.指南针 (1)源头:战国时人们发明司南,后又出现指南车、指南鱼等。 (2)发明:北宋时发明指南针,并应用于航海。 (3)传播:13世纪传到西欧,在地理大发

4、现中起了重要作用。,-11-,二、天文学成就 1.战国时期 (1)甘石星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天文学著作。 (2)石氏星表是世界上最早的星表。 2.东汉:张衡 (1)发明浑象仪、地动仪。 (2)关于地球为圆形的见解比西欧人早1 000多年。 3.唐代:僧一行 (1)与梁令瓒一起创制黄道游仪,主持实测子午线的长度。 (2)世界首次发现恒星位置的变动。 4.元代:郭守敬制成简仪,比欧洲发明同类仪器早300多年。,-12-,三、数学、农学和医学成就 1.数学成就 (1)春秋战国:出现九九乘法口诀,发明筹算计算法。 (2)东汉时期:九章算术记载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数学运算方法,标志古代数学体系形成。 (3

5、)南朝宋、齐之际:祖冲之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领先世界达1 000年之久。 2.农学成就 (1)南北朝时期:贾思勰著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 (2)元代:王祯的农书记载了冶金“水排”、水转大纺车、木活字和“转轮排字盘”等重大发明。,-13-,(3)明代:徐光启编写的农政全书体现了科学性、创新性和先进性,徐光启也被誉为“中国近代科学先驱”。 3.医学成就 (1)战国时期: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学理论的基础。 (2)东汉 张仲景撰写的伤寒杂病论是中医临床医学的经典,张仲景被称为“医圣”。 华佗发明麻醉药剂“麻沸散”和体育保健体操“五禽戏”。 (3)明代:李时珍编写的本草纲目,创立

6、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药物分类法,体现了生物进化论的思想。,-14-,主题,璀璨明珠古代中国的科技 【教你读史】 材料 理学家们直追“理”本体的思辨方式,把人们的注意力引向了对于规律的认识,“格物致知”“物物有理”论则号召人们从身边的一草一木研究中了悟物理。政府对冯继升、唐福、项绾、郭洛、高超等难以计数的能工巧匠向国家进献的军械、武器、工艺等给予鼓励和奖赏。同时也继承了唐代的科技成果。 摘编自冯天瑜中华文化史,-15-,主题,【方法技巧】,-16-,主题,【思维提升】 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原因 (1)政治:国家统一为科技的发展提供了比较安定的社会环境。 (2)经济:中国古代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且持续发

7、展,为科技的进步提供了物质基础。 (3)政策:为“农本”思想服务的天文历法、农学、数学等受到统治者的重视。 (4)教育: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为科技的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 (5)对外交往:频繁的中外交流使中国古代科技能吸收其他国家和地区人民的智慧。 (6)科学家本身:中国古代科学家的探索精神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重要因素。,-17-,主题,对应训练 1.冯天瑜在中华文化史中写道,理学家们直追“理”本体的思辨方式,把人们的注意力引向了对于规律的认识。 材料说明理学( ) A.具备科学本质 B.塑造崭新人格 C.实践经世致用 D.推动科技发展,答案,解析,-18-,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地位与影响 1.特

8、点 (1)科技思想:注重实践,讲究天人合一,尊重自然。 (2)科技内容:应用性强,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探索不够。 (3)研究方法:主要采用传统的典籍整理与经验总结法。 (4)科技使用:主要服务于封建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科技有效地转化为生产力并成为科技进一步发展的动力受到遏制。 2.地位:中国古代科技在世界上长期处于领先地位,但到明清时期逐步走向停滞,未转化为近代科技。 3.影响:中国古代科技推动了古代中国农耕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四大发明推动了西方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型。,-19-,对应训练 (2017安徽“江淮十校”联考,25)下表内容为我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科技类名录项目(部分)。它

9、反映出我国古代科技的重要特点是( ),A.技艺先进 B.实用性强 C.体系完整 D.注重实验,答案,解析,-20-,中国科学技术史序言中有对李约瑟难题的表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的科学为什么会长期大致停留在经验阶段,并且只有原始型和中古型的理论?如果事情确实是这样,那么中国人又怎么能够在许多重要方面有一些科学技术发明,走在那些创造出著名的“希腊奇迹”的传奇式人物的前面,和拥有古代西方世界全部文化财富的阿拉伯人并驾齐驱,并在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保持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中国在理论和几何方法体系方面所存在的弱点,为什么没有妨碍各种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的涌现?中国的这些

10、发现和发明往往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特别是在15世纪之前更是如此(关于这一点可以毫不费力地加以证明)。欧洲在16世纪以后就诞生出现代科学,这种科学已经被证明是形成近代世界秩序的基本因素之一,而中国文明却没有能够在亚洲产生与此相似的近代科学,其阻碍因素又是什么?,-21-,从另一方面说,又是什么因素使得科学在中国中期社会中比在希腊或欧洲中古社会中更容易得到应用?最后,为什么中国在科学理论方面虽然比较落后,却能产生出有机的自然观? 中国科学技术史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和评述“李约瑟难题”。(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22-,思路导引: 对于评述型题目,答题时首先归纳出材料观点,如“李约瑟难

11、题”的含义,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作者得出该结论的原因,最后阐述自己的看法。 参考答案: (1)含义:中国古代科学发达但没有发展出现代科学,而古代科学并不发达的欧洲却最先发展出了现代科学。 (2)原因:中国古代以自然经济为主,专注农耕技术;政治上君主专制不断加强,束缚人的思想;科举制盛行但不能培养实用型人才,加上明末清初的海禁政策阻隔了中西方文化交流。但在欧洲,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新航路开辟、文艺复兴的兴起、宗教改革的进行、人文主义思潮的发展以及启蒙运动的扩展为现代科学的产生和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3)评述:社会条件决定了现代科学在近代中西方的不同命运。,-23-,视野拓展李约瑟难题的现实启示 (1)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努力发展经济,以为科技发展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 (2)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及文化教育事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3)要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尊重人才,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作用,鼓励知识创新。 (4)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5)要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