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件: 专题五 中外关联视角 主题2 近代史的中外关联视角课件.ppt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914110 上传时间:2020-01-09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8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件: 专题五 中外关联视角 主题2 近代史的中外关联视角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2020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件: 专题五 中外关联视角 主题2 近代史的中外关联视角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2020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件: 专题五 中外关联视角 主题2 近代史的中外关联视角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2020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件: 专题五 中外关联视角 主题2 近代史的中外关联视角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2020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件: 专题五 中外关联视角 主题2 近代史的中外关联视角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件: 专题五 中外关联视角 主题2 近代史的中外关联视角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件: 专题五 中外关联视角 主题2 近代史的中外关联视角课件.ppt(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主题2 近代史的中外关联视角,专题五 中外关联视角,视角1 近代中外综合对比,视角2 中外民主思想对比,视角3 近代世界对中国的影响,针对训练,近代中外综合对比,视角1,19141927年中西社会发展特征的对比,中外民主思想对比,视角2,明清之际的民主思想与欧洲启蒙思想的比较,近代世界对中国的影响,视角3,1.20世纪世界形势对中国社会的影响,2.两次工业革命对近代中国的影响,3.启蒙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1)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如严复翻译了许多西方名著,学习西方的“民权”思想,对维新运动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2)促进了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推动了辛亥革命的发生。如20世纪初,资产阶

2、级革命派大力宣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翻译了卢梭、孟德斯鸠的作品。 (3)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产生。如新文化运动前期,陈独秀等以民权、科学为指导思想。,4.进化论的建立对中国的影响 为中国维新派的戊戌变法运动和资产阶级的新文化运动提供了思想理论武器,同时也被帝国主义利用,成为帝国主义推行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的理论依据。,针对训练,四,解析 据材料可知就市场因素而言中国更胜一筹,结合所学工业革命发生在英国而不是中国的原因,可以推出其发生是由多种因素促成的,故D项正确。,1.(2017广东深圳宝安高三调研)一种观点将英国工业革命归因于市场的发展。有学者研究发现:在工业革命前夕,中国和英国的市场发育程

3、度不相上下,而在市场宽度(远距离商品贸易开展情况)和深度(不同地区价格差异的标准差)上,中国似乎更胜一筹。上述论证过程能够说明 A.工业革命应该发生在英国,而不是中国 B.工业革命应该发生在中国,而不是英国 C.政治制度是工业革命发生的必要条件 D.英国工业革命由多种复杂因素促成,答案,解析,1,2,3,4,5,6,2.(2017湖南长沙一中高三月考)1832年英国议会报告指出:鸦片税是按成本301.75%的税率征收,印度因财政需要无法摒弃它,而且它主要由外国消费者承担。正因为如此,英国政府 A.纵容英国烟贩对华走私鸦片 B.积极谋划对华侵略战争 C.急于打开中国的商品市场 D.禁止印度殖民政

4、府出口鸦片,答案,1,2,3,4,5,6,3.据统计:中国的制造业在世界制造业产量中的比例,1750年为32.8%, 1830年为29.8%,而相应年代的整个欧洲为23.2%和34.2%。其中,中西制造业的不同主要体现在 A.数量 B.原料 C.生产目的 D.生产方式,答案,解析,解析 17501830年中国处于清朝时期,制造业仍以手工生产为主,而同一时期欧洲开始工业革命,采用机器生产,推动产量大幅度提高,故D项正确。,1,2,3,4,5,6,4.1858年11月,清政府同英、法、美三国签订了通商章程善后条约,规定进出口货物一律按时价“值百抽五”征税。这一规定 A.有利于增加中国的海关收入 B

5、.某种程度上利于抵制外来侵略 C.便利了列强对华的商品输出 D.在一定时期内保护了中国市场,答案,解析,1,2,3,4,5,6,解析 “值百抽五”,实际上固定了进出口的税率。当时,列强工业资本主义发达,这种规定不利于保护中国的市场,便利了列强在华掠夺原料,倾销商品。,5.(2017广东佛山顺德高三适应性考试)正是在西方借助东方、欧洲借助中国完成对旧制度的现实批判和对新社会的思想启蒙,为欧洲自身的破茧成蝶准备条件的时候,欧洲人对东方的认识,悄然发生变化。肯定、景仰的维度向否定、批判的维度转化,欧洲连续五个世纪对中国的崇拜与美化渐行渐远了。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 A.随着交流加深西方逐渐改变对东方的认

6、识 B.中国因固守农耕文明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C.西方国家借助工业文明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D.西方迅速发展与中国的迟滞形成鲜明对比,答案,解析,1,2,3,4,5,6,1,2,3,4,5,6,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随着东西方交流密切,欧洲由崇拜东方向批判、否定东方转变,A项是对材料现象的概述,不是出现变化的原因,故A项错误; B项从中国自身落后于世界潮流的角度,表述了导致欧洲认识转变的原因,不够全面,故B项错误; C项从西方日益强于东方的角度论述欧洲认识转变的原因,不够全面,故C项错误。,6.(2017课标全国卷,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专制王权下的法国,国王曾自视为民族的代表,路

7、易十四声称“朕即国家”“朕即民族”。启蒙思想家主张人民主权,抨击君主专制,阐述了与之相适应的民族思想:一个民族可以没有国王而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相反,一个国王若无国民则不存在,更不必说治理国家了,甚至表示“专制之下无祖国”。在法国大革命中,人们认为法兰西民族的成员不仅居住在同一地域、使用相同的语言,而且相互之间是平等的,全体法国人组成法兰西民族。一般认为,法国大革命是法兰西民族诞生和民族主义形成的标志。摘编自李宏图西欧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研究,1,2,3,4,5,6,材料二 盖民族主义,对于任何阶级,其意义皆不外免除帝国主义之侵略。其在实业界,苟无民族主义,则列强之经济的压迫,致自国生产永无发展

8、之可能。其在劳动界,苟无民族主义,则依附帝国主义而生存之军阀及国内外之资本家,足以蚀其生命而有余。故民族解放之斗争,对于多数之民众,其目标皆不外反帝国主义而已。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1924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法国大革命对近代民族主义形成的促进作用。 答案 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君主专制被推翻;等级制度被废除;人权宣言宣布了天赋人权和公民平等。,1,2,3,4,5,6,答案,解析,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明确:近代中法两国的民族主义是在两国资产阶级反对本国封建统治或外国列强侵略的过程中形成的。主要结合法国大革命的史实,从政治(推翻君主专制、废除等级制度)、思想

9、(启蒙思想和人权宣言)等角度进行说明。,1,2,3,4,5,6,(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民党“一大”宣言中的民族主义与近代法国民族主义内涵的相同之处,并说明不同之处及其产生的原因。 答案 相同:追求民主与平等。 不同:法国民族主义是反对国内专制;国民党“一大”宣言中的民族主义突出反对帝国主义。 原因:封建专制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是法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争取主权在民是主要任务;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争取民族独立是主要任务;中国共产党和苏俄的影响。,1,2,3,4,5,6,答案,解析,1,2,3,4,5,6,解析 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信息“相互间是平等的”和资产阶级的阶级属性进行总结。 第二小问不同之处根据材料信息“抨击君主专制”“皆不外反帝国主义”进行概括。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主要是两国的国情,可以侧重分析两国当时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中国方面还要考虑中共和苏俄的影响等。,本课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