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历史全程训练计划 复习题: 课练 03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914560 上传时间:2020-01-09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考历史全程训练计划 复习题: 课练 03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9年高考历史全程训练计划 复习题: 课练 03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9年高考历史全程训练计划 复习题: 课练 03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9年高考历史全程训练计划 复习题: 课练 03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9年高考历史全程训练计划 复习题: 课练 03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高考历史全程训练计划 复习题: 课练 03 Word版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高考历史全程训练计划 复习题: 课练 03 Word版含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课练3古代希腊民主政治及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雅典)最初为君主政体,不久让位于由九个执政官主持的寡头政治,他们全为贵族。急速发展的贸易创制出一个强有力的中产阶级,他们同失去产业的农民联合,要求政治自由化。”材料反映雅典政治民主化的主要原因是()A贵族与旧政体的矛盾B中产阶级与农民的联合C奴隶制工商业的发展D门阀寡头政治过于集权解析:材料反映出要求政治自由化的群体是中产阶级,故不能体现雅典政治民主化的主要原因是贵族与旧政体的矛盾,故A项错误;中产阶级与农民联合是要求政治民主化的原因,但不属于主要原因,故B项错误;从材料可知是急速发展的贸易推

2、动了中产阶级的出现,才有对政治民主化的要求,故雅典政治民主化的主要原因是奴隶制经济的发展,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门阀政治过于集权的内容,故D项错误。答案:C2(2018南昌模拟)公元前6世纪初,雅典梭伦改革将公民按财产多少划分四个等级,每个等级享有相应的政治权利,而计算财产的标准完全是按照个人土地上的收获。这反映了雅典()A农业是民主政治的基础B农业在社会中的地位较高C改革是维护农民的利益 D商品经济发展水平仍较低解析:雅典民主政治主要受工商业经济发展的影响,故A项错误;从“每个等级享有相应的政治权利,而计算财产的标准完全是按照个人土地上的收获”,可知农业在社会中地位较高,故B项正确;雅典民

3、主主要是维护奴隶主利益,维护农民利益与材料中“雅典梭伦改革将公民按财产多少划分四个等级,每个等级享有相应的政治权利”不符,故C项错误;雅典受地理条件的限制,工商业、海外贸易发达,故D项错误。答案:B3(2018宜宾诊断)梭伦改革后,贵族专权的局面得到了较大的改变,但雅典偷盗、抢劫案件明显增加,虚高谎报财产的闹剧此起彼伏,“新”问题出现了。雅典“新”问题的出现,源于梭伦改革()A使债务奴隶重获自由B取消部落为基础的选区C过度削弱了贵族特权D制定了财产等级制度解析:债务奴隶重获自由与材料“虚高谎报财产”无关,故A项错误;取消部落为基础的选区制度是克利斯提尼的改革内容,故B项错误;梭伦改革以折中的手

4、段协调贵族与平民的矛盾,而不是过度削弱某一方势力,故C项错误;材料“雅典偷盗、抢劫案件明显增加,虚高谎报财产的闹剧此起彼伏”主要源于梭伦改革制定了财产等级制度,故D项正确。答案:D4(2018德州模拟)曾带领雅典打败波斯的泰米斯托克利因贪污受贿、侵吞巨款等罪名,被公民大会放逐国外。公民大会的这一做法()A违背了雅典法律至上的原则B体现了公民内部平等的原则C打破了雅典内部权力的平衡D暴露了雅典民主制度的弊端解析:根据题目中“因贪污受贿、侵吞巨款等罪名,被公民大会放逐国外”,故违背雅典法律至上的原则错误,故A项错误;公民大会是古雅典的最高权力机关,根据题意,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体现了公民内部相

5、对平等,故B项正确;题目并未体现雅典权力内部的不平衡,故C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是民主范围的局限性、民主性质的原始性、民主运作方式的随意性,与题意无关,故D项错误。答案:B5(2018蚌埠质检)在雅典城邦时期人们认为,抽签的结果是神意的表达,他们对神意怀有敬畏之心。所以,抽签方法被雅典人广泛地应用于政治生活的各个领域,尤其是城邦公职人员的选任上面。由此可知雅典()A实行政教合一的统治制度 B直接民主制度排斥人文主义C文化传统深刻影响政治生活 D民主实质上是多数人的暴政解析:雅典城邦时期并非实行政教合一的统治制度,故A项错误;直接民主制度突出了公民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并没有排斥

6、人文主义,故B项错误;雅典城邦时期有“对神意怀有敬畏之心”的文化传统,影响公民通过抽签方法参入到政治生活,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出雅典城邦时期权力的滥用,因此没有体现出多数人的暴政,故D项错误。答案:C6柏拉图指出:“雅典的民主制是一种使人乐意的、无政府状态的、花哨的管理形式,在这种制度下,不加区分地把一种平等给予一切人,不管他们是不是平等者。”据此可知,柏拉图认为雅典的民主政治()A丝毫没有体现平等的理念 B容易造成国家管理的无序C压制了公民参政的积极性D导致雅典城邦国家的衰弱解析:根据题目中“不加区分地把一种平等给予一切人”得出在某些方面体现平等的理念,故A项错误;根据题目中“雅典的民主

7、制是一种使人乐意的、无政府状态的、花哨的管理形式”得出容易造成国家管理的无序,故B项正确;根据题意,题目中并未提到雅典民主制压制公民参政的积极性,故C项错误;根据题意,柏拉图认为雅典民主政治是一种无政府状态的管理形式,并未说明导致雅典城邦国家的衰弱,故D项错误。答案:B7在古代雅典的城市酒神节上,除了献给酒神狄奥尼索斯的盛大游行、狂欢活动、酒神颂歌比赛等,还有在狄奥尼索斯剧场里举行的四种仪式:10位将军祭酒仪式、宣布荣誉公民名单、来自提洛同盟各城邦的贡物和烈士遗孤的展示。这说明在古代雅典()A政教合一的政治体制逐渐形成 B工商业的发展改变了城邦政体C早期人文精神起源于宗教活动 D城邦政治渗透到

8、宗教活动之中解析:四种仪式中“10位将军祭酒仪式”体现了雅典政治中的十将军委员会,“宣布荣誉公民名单”体现了民主政治特点,“来自提洛同盟各城邦的贡物和烈士遗孤的展示”体现雅典城邦对外作战频繁的特点,综合起来说明雅典城邦政治渗透到宗教活动中,故D项正确。答案:D8公元52年罗马帝国的“克劳狄元老院决议”规定,如果一个女自由人与属于另一个人的男奴在其奴隶主正式反对的情况下仍继续住在一起,那么这个女自由人本身以及此结合产生的后代都将成为该奴隶主的奴隶。反之,则不做规定。此项规定的目的在于()A维护奴隶制度B限制妇女地位C保证自由人的身份与血统D不承认奴隶与自由人婚姻解析:在古罗马帝国,自由人与奴隶通

9、婚前提条件就是必须获取奴隶主的认可,可见该法律的根本目的就是在维护奴隶制度,故A项正确;“限制妇女地位”,这只是对该法律意图的片面理解,故B项错误;古罗马的身份制度并不是很看重血统,故C项错误;该法并不是不承认奴隶与自由人的通婚,只是必须获得其奴隶主的认可,故D项错误。答案:A9根据公元6世纪的罗马法,有关奴隶解放的限制有所放宽,奴隶的处境也有较大的改善,奴隶不能再被随意处死;妇女的地位也有所提高,妇女从丈夫的独裁权力的支配下慢慢地被解放出来。这一规定()A蕴含着自然法精神 B适应了帝国建立的需要C保证了妇女的权益D是农耕经济发展的结果解析:材料反映了奴隶不能被随意处死与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体

10、现了人生而平等的自然法精神,故A项正确;罗马帝国建立于公元1世纪,故B项错误;材料仅反映妇女地位有所提高,未体现对妇女权益的保证,故C项错误;材料中奴隶解放与妇女地位提高与农耕经济发展无关,故D项错误。答案:A10韩非子曾对法的特点有个精辟概括:法固、法显、法一;十二铜表法规定“不得为了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由此可见()A两者法治思想具有异曲同工之妙B中国古代法律更多地重视了私人法律权益C中华法系曾受益于罗马法系D商品经济发展是二者共同的经济基础解析:据材料“法固、法显、法一”“不得为了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可知两者法治思想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强调法律的权威性,故A项正确;

11、材料“法固、法显、法一”与私人法律权益无关,故B项错误;中华法系起源于中国古代社会固有的历史文化传统,而不是受益于罗马法系,故C项错误;中华法的经济基础是封建小农经济,而不是商品经济,故D项错误。答案:A11(2018泉州质检)公元前3世纪,罗马阿奎里亚法规定:“若某人非法杀死另一人的奴隶或牲畜,应当以去年奴隶或该牲畜的最高价格赔偿受损害人;若某人非法损坏了另一人的物品,应以近三年该物品的最高价赔偿之。”这说明该规定()A确立了“不告不理”的原则B是“保护人制度”的开端C维护罗马奴隶主贵族的利益D蕴含着民事侵权法的精神解析:A项指对未经起诉的事情法院不予受理的诉讼原则,与材料无关,故A项错误;

12、B项指保护人代表被保护人进行诉讼行为,与材料无关,故B项错误;材料中被侵害者也不一定是贵族,无法推断维护罗马奴隶主贵族的利益,故C项错误;罗马阿奎里亚法规定被侵害者要获得一定的赔偿,对私有财产的保护,蕴含着民事侵权法的精神,故D项正确。答案:D12罗马法规定,凡与罗马没有签订友好条约的国家,该国公民均不受罗马法的保护,但各国大使例外。任何侵犯大使的人都要送交大使的国家听凭处罚。这反映出罗马法()A奠定了近代国际法的基础B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C维护罗马帝国的霸权地位D确立了近代社会行为规范解析:材料中罗马法对各国大使的保护,符合近代国际法的规定,为其奠定基础,故A项正确;“公民均不受罗马法的保护

13、”“但各国大使例外”,反映出该国公民和大使法律地位的不平等,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罗马法保护外国大使对罗马帝国地位的影响,故C项错误;对各国大使的保护属于国际交往的规范,而非近代社会行为规范,故D项错误。答案:A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2018德州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汉文帝废除了刻面、割鼻、斩左右趾等刑罚,景帝时规定八十岁以上、八岁以下和孕妇等人应被审讯关押的,都不得加械具。平帝时规定,对“从坐”妇女免于拘捕和监禁,男子八十以上、七岁以下除非重罪,均可免刑或减刑。刑法中增加了一些新罪名,如“阿党”(诸侯有罪,傅相不举奏)与“附益”(中央

14、朝臣外附诸侯),均为重罪。武帝时还制订了酎金律左官律,来制裁诸侯在祭祀宗庙时贡金不合标准、舍弃朝廷而奉事诸侯等行为。在司法判决中,盛行以春秋的精神作为解释法律和作出判断的基本原则。许多经学大师纷纷以经解律,东汉时许慎、马融、郑玄等人各立门户,歧见增多,以至于朝廷出面规定了郑玄注经解律的正统地位。摘编自张晋藩中国法制通史材料二公民法主要适用于罗马公民,内容上侧重于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方面。从共和国后期到帝国前期,罗马由一个城邦国家变成了地跨三洲的大帝国,新的地区不断被并入它的贸易和交通体系中。罗马法也由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万民法适用于罗马公民与外邦人以及外邦人与外邦人之间关系,基本内容主要是关于所

15、有权和债权方面的规范,注重调节贸易及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罗马法虽然允许使用酷刑,但只是作为审判过程中的补充性和最后的措施,实施的前提包括:只针对死刑犯罪;没有其他手段发现真实;对犯罪的指控充分和适当。20岁以下与60岁以上者、孕妇和育儿母亲免予酷刑。摘编自于贵信古代罗马史(1)根据上述材料,概括中国汉代和古罗马各自的法制特点。(12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国法制特点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一致的进步之处。(13分)解析:(1)根据材料一概括汉代法治的特点,根据材料二概括罗马法的特点。(2)第一小问“汉代背景”,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政治、经济、思想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小问“古罗马背景

16、”,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古罗马版图的不断扩张所引发的政治、经济变化的角度作答即可。第三小问“进步之处”,结合上述材料,可以从时代性、人道性两个角度进行作答。答案:(1)特点:汉代:宽法缓刑(或“逐渐废除某些酷刑”“逐渐废除某些肉刑”);体现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儒家经典开始影响法律实施;儒家学者深入影响法律条文的解释(如答“儒家思想的影响日益加深”之类亦可酌情给分)。(8分)古罗马:适用范围和内容因时而变(或“罗马法逐渐发展完善”);对酷刑的限制严格(或“酷刑只是审判过程中的补充性和最后的措施”)。(4分)(2)背景:汉代:鉴于秦亡的教训,缓和社会矛盾,奉行黄老之学,无为而治;汉初诸侯势力发展

17、,威胁中央集权;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6分)古罗马:伴随着扩张,罗马统治区域扩大,需要处理更为复杂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矛盾;国内外贸易的发展。(4分)进步:适应现实的需要不断进行调整;减少或限制酷刑,对老幼及妇女给予一定照顾,体现出人道的一面。(3分)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钱穆曾谈道:“各地文化精神之不同,穷其根源,最先还是由于自然环境之区别,而影响其生活方式。再由生活方式影响到文化精神。游牧文化发源于高寒的草原地带,农耕文化发源于河流灌溉的平原,商业文化发源于滨海地带以及近海之岛屿。”孟德斯鸠曾在论法的精神中阐述过地理风貌对人文精神的巨大影响:“土地

18、贫瘠,使人勤奋、简朴、耐劳、勇敢和适宜于战争;土地所不给予的东西,他们不得不以人力去获得。土地膏腴使人因生活宽裕而柔弱、怠惰、贪生怕死。”摘编自吴岩岩从地理环境看中西方法制文化差异结合材料与所学相关知识,围绕“地理环境与文化”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12分)解析:首先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如果认为地理环境影响文化的特性,可以分析雅典民主政治与海洋文明的关系、古代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与平原农耕文明的关系;如果认为地理环境不能决定文化的特性,需要指出雅典民主政治和古代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形成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地理

19、环境的差异对文化特性的形成没有决定作用。答案:示例1:论题:地理环境影响文化的特性。(2分)阐述:地理环境的差异影响了不同文化的形成。古代希腊多山、多岛屿、海洋环绕的地理环境孕育了商业文化,商业文化又孕育了人们的平等精神,同时所形成的城邦国家也都是比较小的政治共同体,很难有一个城邦能够完全征服其他城邦,专制王权很难出现,从而形成了多元化的民主政治体制。与古代希腊相反,中国拥有广阔的平原,形成了农耕文化,此文化的分散性需要强有力的政府进行管理,且广阔的平原也很容易产生彼此的兼并和征服现象,因此在中国,王权从一开始就很强大,从而形成了中央集权的一体化专制政治体制。(10分,言之成理即可)示例2:论

20、题:地理环境不能决定文化的特性。(2分)阐述:地理环境的差异对文化特性的形成不起决定作用。古代中国和古代希腊文化的差异虽受到地理环境差异的影响,但并不由其所决定,而是经济、政治和文化等综合作用的结果;同样是海洋环境的英国也曾是极其专制的封建国家,而与中国地理环境大体相当且拥有广阔平原的美国建立了民主政治体制,这都说明地理环境的差异对文化特性的形成没有决定作用。(10分,言之成理即可)(“示例”只作阅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刷题加餐练1(2017新课标全国卷,32)在梭伦改革之后的雅典,有的执政官是未经正当选举上台的,被称为僭主。他们一般出身贵族,政绩斐然,重视平民利益,但最终受到流放等惩

21、罚。这种现象表明,在当时的雅典()A贵族垄断国家政权B政治生活缺乏法制基础C平民没有政治权利D民主政治已是人心所向解析:本题考查雅典民主政治。材料表明,僭主们虽然政绩斐然,重视平民利益,但由于未经正当选举上台,最终受到流放等惩罚,这反映出民主政治已是人心所向,故D项正确。贵族出身的僭主被流放,说明贵族已经不能垄断国家政权,A项错误;未经正当选举上台的僭主被流放,说明政治生活具有法制基础,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平民是否拥有政治权利,C项错误。答案:D2(2017新课标全国卷,32)在古代雅典,官员就职前须宣誓保证依法履行职责,陪审员须宣誓保证公正审判,年满18岁的青年男子须参加成人宣誓仪式才拥有

22、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这些宣誓旨在()A限制权力滥用B防止官员腐败C培育权利观念D增强责任意识解析:本题考查古代雅典民主政治。从材料信息看,官员就职宣誓、陪审员宣誓和青年男子参加成人宣誓仪式,是为了增强官员、陪审员和青年男子的责任意识,故选D项。“年满18岁的青年男子须参加成人宣誓仪式”与限制权力滥用和防止官员腐败无关,排除A、B两项;材料信息强调官员、陪审员的义务而非权利,故C项错误。答案:D3(2014新课标全国卷,32)古代雅典法律规定:如果公民试图自杀,必须事先提出申请,以获得批准;未经允许的自杀被视为犯罪行为。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A法律体系已达到完备的程度B法律具有尊重生命价值的人文精

23、神C公民个人自由受到严格限制D自杀有违崇尚自然法则的理性精神解析:从材料信息看,公民试图自杀也需要提出申请以获得批准,如果公民未经允许就自杀则属于犯罪行为,这说明公民的个人自由受到严格限制,故选C项;A项中的“完备”表述不当,仅从材料信息无法得出雅典法律具有人文精神、理性精神,排除B、D两项。答案:C4(2016新课标全国卷,32)公元前5世纪剧作家阿里斯托芬提到,雅典政府有时让行使警察职能的公共奴隶,用染成红色的绳子驱使公民去参加公民大会。若有人因此在衣服上留下红色痕迹,他将被处以罚款。这反映出在当时的雅典()A公民大会形同虚设B民众失去政治热情C参政是公民的义务 D政府丧失民众信任解析:题

24、干材料大意是:雅典政府让公共奴隶行使警察职能,驱赶公民去参加公民大会,若有公民衣服上沾上红色痕迹将被处以罚款,这充分体现了在当时的雅典,参政是公民的义务,故选C项。公民大会是雅典的最高权力机关,A项错误;B、D两项均与题干材料信息不符,排除。答案:C5(2016新课标全国卷,32)德国文学家歌德说,罗马法“如同一只潜入水下的鸭子,虽然一次次将自己隐藏于波光水影之下,但却从来没有消失,而且总是一次次抖擞精神地重新出现”。对此的正确理解应是,罗马法()A是近代欧洲大陆国家法律的基础B为欧洲近代社会确立了行为规范C所维护的民主制度历史影响深远D不断地改变着欧洲历史发展方向解析:歌德认为,罗马法虽“一

25、次次将自己隐藏于波光水影之下”,却“总是一次次抖擞精神地重新出现”,这说明罗马法奠定了近代欧洲大陆国家法律的基础,故A项符合题意。B项与题意不符;罗马法维护的不是民主制度,C项错误;罗马法并不能不断改变欧洲历史的发展方向,D项错误。答案:A6(2015新课标全国卷,32)右图为古罗马正义女神像。它体现了罗马法的诸多原则,如高擎的秤体现的是裁量公平,手握利剑体现的是法律的强制力。据此,双眼蒙布所体现的原则是,法官审案应 ()A主要依据道德良知B侧重听取证人证言C不受表象迷惑洞察事实真相 D排除一切干扰遵从民众意愿解析:法官审案时可能会被表象迷惑而导致误判,因此,“双眼蒙布”是警示法官审案不应受表

26、象迷惑,应洞察事实真相,故选C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法官审案应主要依据法律而非道德良知,排除A项;法官审案时注重证据,证人证言仅是法官审案时证据的一个来源,不能作为全部证据,故B项错误;法官审案应重证据,而不应盲目遵从民众意愿,故D项错误。答案:C7(2014新课标全国卷,32)罗马共和国早期,当罗马遭受外族进攻时,平民曾多次将自己组成的队伍撤离罗马,拒绝作战,迫使贵族在政治上做出让步。十二铜表法的制定就是这种斗争的成果之一。可见当时()A贵族逐步丧失制定法律的主导地位B平民采取有效方式争取自身权益C贵族让步在法制发展中起决定作用D平民与贵族的政治诉求日趋一致解析:由材料信息可知,正是由于平民

27、的斗争才迫使罗马共和国贵族在政治上做出让步,最终制定了十二铜表法,这说明平民采取有效方式争取自身权益,故选B项。A项不符合史实,当时的贵族并未丧失制定法律的主导地位;材料反映的是平民通过斗争促进了十二铜表法的制定,C项与材料信息不符;D项表述与史实不符。答案:B8(2018山东滨州期中)在雅典,富裕公民必须履行广泛的公益捐献义务,如捐献战争装备、祭祀物品和节日活动经费等,同时还要将其财富的一部分拿出来,供公民中的贫穷阶层分享。这反映了雅典城邦 ()A财产等级制度很难实行B贵族特权受到严重打击C财富不均问题得以解决D公民集体意识比较浓厚解析:本题考查雅典公民的义务。材料涉及的是公民的义务问题,而

28、非财产等级制的实施,故A项错误;富裕公民不等于贵族,故B项错误;题干所述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富不均问题,故C项错误;材料强调富裕公民对城邦的义务,体现出强烈的集体意识,故D项正确。答案:D9(2018湖南百所重点中学联考)柏拉图曾这样描述雅典公民大会:“人们看到建筑师、铁匠、皮革工、商人和水手毫无差别地站起来发言,不管他们富裕还是贫穷,是贵族还是普通人。”这反映了雅典()A政治制度体现平等性 B公民政治参与程度高C公民间没有政治等级 D公民大会具有全民性解析:本题考查古代雅典民主政治。从材料来看公民大会的参与者有建筑师、铁匠、皮革工、商人和水手,各行各业的人都有,并且不论什么身份都可以毫无差别

29、地发言,说明了雅典公民政治地位平等,故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仅是公民大会参与的情况,而公民政治参与程度高还要说明其他政治活动的公民参与情况,故B项错误;雅典公民内部仍有政治等级的差异,故C项错误;公民大会只有拥有公民身份的人才能参与,妇女、奴隶、外邦人等并不能参与,故D项错误。答案:A10(2018晋冀豫联考)古代雅典推崇沟通技巧,一些深谙沟通技巧的演说家往往因此而被推选为执政官。而一些品质败坏的演说家往往会蛊惑人心和破坏民主。这反映出古雅典 ()A直接民主的弊端已充分暴露B美德是城邦民主制度的核心C人品对民主政治有重要影响D民主政治为多数暴政所左右解析:本题考查古代雅典直接民主的特点。古代雅典

30、直接民主的弊端充分暴露与材料的内容不符,故A项错误;城邦民主制度的核心是直接民主,广大公民直接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故B项错误;雅典实行直接民主,民众容易被激情所左右,因而执政官的道德品质对民主政治有重要影响,故C项正确;D项说法绝对化,排除。答案:C11(2018安徽名校期末)雅典城邦官员在任职期间需经历五百人议事会十次信任投票,如未通过,需提交陪审法庭,若判其无罪,可官复原职;若判其有罪,则会被判处相应的刑罚。官员在离任时要向陪审法庭报告账目,接受审计监督。这体现了()A陪审法庭职能的多样化B雅典立法和司法机构相互牵制C陪审法庭取代公民大会D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雏形产生解析:本题考查雅典的民主

31、制度下陪审法庭的有关职能。材料充分体现了雅典陪审法庭职能的多样化,如判决雅典官员是否有罪,审查即将离任的官员所报账目,故A项符合题意。答案:A12(2018安徽名校期末)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典十二铜表法是十人立法委员会制定的,根本未称是神意,相反,法中还有调整宗教关系的规范。这体现出罗马成文法()A强调人在立法中的地位B否定习惯法中神的意志C使人权有了法律的保障D调整人与神之间的关系解析:本题考查十二铜表法。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使得司法程序有法可依,故A项正确;民法大全的颁布标志着罗马法已发展到完备阶段,故B项错误;十二铜表法颁布后贵族仍然掌握着解释法律条文的权力,故C项错误;十二铜表

32、法是公民法,此时的罗马法只适用于罗马共和国,而不是帝国全境,故D项错误。答案:A13(2018湖北百所重点中学联考)在查士丁尼民法大全里,妇女的地位有所提高,并清晰地表达了奴隶制违背自然法的观点。这表明罗马法中 ()A追求人的政治平等 B理性精神逐渐发展C女权得到有效伸张 D强调天赋人权原则解析:本题考查查士丁尼民法大全。当时是奴隶社会,并没有追求人的政治平等,尤其是对妇女和奴隶而言,故A项错误;尽管在实际上妇女和奴隶并不能享有平等的权利,但是此时的法律已经在实践中对妇女的地位予以提升,并表达了奴隶制违背自然法的观点,表明法律的理性精神逐渐发展,故B项正确;材料提到妇女的地位有所提高,并不等于

33、女权得到有效伸张,故C项错误;此时尚未出现天赋人权的原则,故D项错误。答案:B14(2018广东肇庆二模)古罗马大法学家乌尔比安认为:“从民法的观点来看,奴隶是什么也算不得的。但是根据自然法来看便不是这个样子。从后者的观点来看,一切的人都是平等的。”该法学家的观点()A缓和了社会矛盾B旨在保护奴隶主贵族利益C蕴含了人文精神D在罗马法中得到充分体现解析:本题考查罗马法蕴含的人文思想。法学家的个人观点并不能够缓和社会矛盾,故A项错误;材料“一切的人都是平等的”体现了对奴隶在自然法下权利的肯定,故B项错误;自然法承认人与生俱来的自然权利,体现了以人为中心的人文精神,这与题干中该罗马法学家的观点一致,

34、故C项正确;根据所学,罗马法中并没有充分体现对奴隶权利的保护,故D项错误。答案:C15公元前5世纪,雅典民主政治繁荣。当时喜剧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多讽刺社会上的著名人物或者当权人物。这反映出当时()A公民言论相对自由B人们认识到雅典民主的局限C喜剧题材比较狭窄D雅典政治生活被少数人左右解析:本题考查雅典民主政治的影响。根据题干可知公元前5世纪时雅典喜剧多讽刺社会上的著名人物或者当权人物,说明当时思想环境相对宽松,言论相对自由,故A项正确;雅典民主的局限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故B项错误;题干无法体现喜剧题材是否狭窄,故C项错误;题干也未体现雅典政治生活被少数人左右,故D项错误。答案:A16从历史上看

35、,罗马社会经济逐步从一个单一的农业经济社会变成了农业经济与商品经济并存并重的社会。帝国中期后,商品贸易和商业交换活动甚至占据了主要地位。据此可知,古罗马商品贸易的发展()A成为共和国体制得以维系的关键B确保了罗马贵族对政权的垄断C推动了罗马法适用范围的扩大D阻碍了罗马大土地所有制发展解析:本题考查商业对罗马法发展的影响。随着罗马帝国商品贸易的发展,罗马法适用的范围越来越大,故C项正确。答案:C17十二铜表法规定,凡因特定行为侵害他人时,应支付赎罪金,一方面作为刑罚,另一方面用以抚慰被害人,作为被害人放弃复仇的一种补偿。这一规定反映了罗马法()A限制贵族特权 B蕴含私权观念C保护平民利益 D维护

36、商品经济解析:材料“应支付赎罪金”“用以抚慰被害人,作为被害人放弃复仇的一种补偿”,既体现了罗马法对人自身的尊重,又体现了对财产权利的重视,故B项正确。材料未体现“贵族特权”,也未体现司法审判的对象是平民,A、C项错误。D项与材料无关。答案:B不理解地理环境对古希腊文明的影响18公元前8世纪,希腊城邦逐渐发展起来,成为孕育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的摇篮。希腊城邦民主政治发展的最主要的原因是()A城邦面积小,公民有更多机会直接参政B独立自治使城邦民主发展具有连续性C商品经济发达,开阔了人们的眼界D希腊较早地受到平等、民主观念的影响解析:本题易错的原因是对古希腊民主政治形成的原因和条件区分不清。据经济决定

37、政治、思想文化观念的原理,可以判断出C项是最主要的原因。城邦政治是形成民主政治的重要因素,但不是最主要的原因,据此排除A、B两项;思想文化观念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反映,故D项源于C项。答案:C不能准确把握罗马法的原则19古罗马民法大全:“父亲的罪名或所受的惩罚不能玷污儿子的名声,因为每一方的命运均取决于自己的行为,而任何一方不得被指定为另一方所犯罪行的继承人。”材料体现的原则是()A保护弱者 B人人平等C公正合理 D注重证据解析:本题易错的原因是没有分清罗马法的原则。材料提供的信息是父亲犯罪,不能牵连儿子的名声,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体现了公正合理的原则。答案:C万民法不是对公民法的否定20在罗马法司法体系中,万民法是比较成熟和发达的部分,也是后期罗马法的基本内容。之所以说“万民法是罗马帝国统治范围内的国际法”,是因为它()A通用于世界各地B适用于罗马帝国的公民C包含了罗马帝国的全部法律文献D适用于罗马帝国境内各民族人民解析:本题易错的原因是没有掌握公民法与万民法的区别与联系。公民法只适用于罗马公民,如十二铜表法,而万民法是适用于罗马帝国境内的“国际法”,故D项正确,A、B两项错误;C项是民法大全的特征。答案: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