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课后限时集训:选考部分 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915020 上传时间:2020-01-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课后限时集训:选考部分 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版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课后限时集训:选考部分 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版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课后限时集训:选考部分 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9版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课后限时集训:选考部分 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9版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课后限时集训:选考部分 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版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课后限时集训:选考部分 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Word版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版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课后限时集训:选考部分 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Word版含解析.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2017广东七校高三联考)【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阿尔弗雷德塞耶马汉(18401914)是美国近代军事学家、海军战略家。他以史学家的明鉴,系统地研究了人类海上战争,1890年起总结出版了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等一系列著述,创立了海权论学说。马汉明确地把“海权”定义为“使用海洋和控制海洋”,认为任何一个国家成为强国,必须控制海洋,尤其要控制具有战略意义的海峡、通道;为了争取和保持制海权,必须拥有强大的海上实力,即强大的海军舰队和商业船队,以及能控制战略要地的海军基地;进而阐明了“海权是国家强大和繁荣的中心环节”。海权论一经提出,就立即成为许多国家发展海

2、洋事业、促进国家现代化的重要“催化剂”。其中,美国是海权论的最大受益国,二战前逐渐取代了英国的海洋霸主地位;德国、日本在海权论影响下,制定了国家现代化发展战略,迅速崛起,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彻底失败。摘编自程前光马汉的海权论及对二战前世界历史进程的影响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马汉的核心观点,简析马汉海权论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马汉观点的实质,谈谈你从“海权论对世界历史进程的影响”中得到的认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海权是国家强大和繁荣的中心环节”可得出控制海洋保持制海权是国家强盛的标志。第二小问,抓住19世纪末2

3、0世纪初的美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在第二次科技革命影响下,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攫取海洋霸权,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激化;19世纪末,美国经济跃居世界首位,亟需拓展海外市场,提高国际地位。第(2)问的第一小问,根据材料“马汉明确地把海权定义为使用海洋和控制海洋,认为任何一个国家成为强国,必须控制海洋,尤其要控制具有战略意义的海峡、通道;为了争取和保持制海权,必须拥有强大的海上实力,即强大的海军舰队和商业船队,以及能控制战略要地的海军基地”可得出资本主义“强权即公理”的扩张理论。第二小问,根据材料“海权是国家强大和繁荣的中心环节”“海权论一经提出,就立即成为许多国家发展海洋事业、促进

4、国家现代化的重要催化剂”“德国、日本在海权论影响下,制定了国家现代化发展战略,迅速崛起,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彻底失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海权在大国崛起中具有普遍性,是一个国家强大和繁荣的中心环节;要增强海权意识,维护海洋权益;反对霸权主义,走和平崛起之路;争取海权必须有雄厚的综合国力为基础等。【答案】(1)观点:控制海洋保持制海权是国家强盛的标志。原因:第二次科技革命影响下,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攫取海洋霸权,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激化;19世纪末,美国经济跃居世界首位,亟需拓展海外市场,提高国际地位。(2)实质:资本主义“强权即公理”的扩张理论。认识:海权在大国崛起中具有普遍性,是一个国

5、家强大和繁荣的中心环节;要增强海权意识,维护海洋权益;反对霸权主义,走和平崛起之路;争取海权必须有雄厚的综合国力为基础等。2(2017济南高三针对性训练)【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而在同一年(1917年)的早些时候,4月1日的夜间,美国总统威尔逊忧心忡忡地向世界日报的柯布尔先生讲了下面的一番话:“战争会使我们所知道的世界翻身。只要我们不参加战争,则中立主义还可以有优势地位,假使我们加入了协约国方面,则世界就会离开了和平的基础,而进入了战争的基础了。那就是说我们也和旁人一样的丧失了头脑,不再有是非的考虑,那也就是说这个半球上的大多数人民都会发了战争狂,放弃了冷静的思考,

6、而集中其精力来从事于毁灭。”威尔逊又说美国的宣战,其意义即等于德国已经被击败了,而且是相当的惨败,所以结果将是一个指定的和平和胜利的和平。威尔逊的这种矛盾的心理,没有能挡住美国公众对惩罚德国的义愤,美国终于参战了。不过,欧洲的政治家们不是像威尔逊总统一样,把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称为“胜利的和平”或“指定的和平”,而是尖锐地指出:欧洲失去了无胜利有和平的机会,得到了有胜利而无和平的结局。摘编自王苏波恶魔在徘徊对20世纪战争的回顾与反思(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威尔逊的矛盾心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欧洲人“得到了有胜利而无和平的结局”的理解。【解析】第(1)问,根据材

7、料“美国的宣战,其意义即等于德国已经被击败了,而且是相当的惨败,所以结果将是一个指定的和平和胜利的和平”可以得出参战可以迅速结束战争形成一个和平的局面;惩罚德国对美国商船的袭击;根据材料“只要我们不参加战争,则中立主义还可以有优势地位”可以得出破坏美国的孤立主义;根据材料“假使我们加入了协约国方面,则世界就会离开了和平的基础,而进入了战争的基础了”可以得出使世界形成一种用战争处理国际事务的传统。第(2)问,可以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对德国的制裁的影响、战胜国之间的分赃不均引发的问题、法西斯的上台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等角度进行作答。【答案】(1)心理:迅速结束战争形成一个和平的局面;惩罚德国对美国

8、商船的袭击;但是破坏美国的孤立主义;而且会使世界形成一种用战争处理国际事务的传统。(2)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德国受到战胜国的分赃式制裁,引起德国强烈的民族复仇情绪;战胜国之间也因为分赃不均而加剧各种矛盾;第一次世界大战及经济危机的影响下,德意法西斯上台,最终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3(2017长沙高三模拟)【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921年11月,华盛顿会议召开。12月,美、英、法、日四国签订关于太平洋区域岛屿属地和领地的条约,规定相互尊重、共同维护各自在太平洋区域的利益,条约生效之日,英日同盟即行废止。在会谈中,美国国务卿休斯还提出了关于限制海军军备的建议

9、,他主张:暂停各国正在建造或计划建造的主力舰;参照与会国的现役海军力量,确定英美两国重型舰只的总吨位各为50万吨,日本为30万吨。英国代表贝尔福表示同意休斯的提议。但日本代表加藤坚决反对美国提议的553的比例,提出10107的要求,结果遭到英、美的一致反对。日本代表又提出,如果接受美国方案,那么作为交换条件,日本原来在中国的权利应得到承认,美国在太平洋诸岛的防备应维持现状。经过激烈争论,美、英、法、意、日五国最终签订了关于限制海军军备的条约,规定五国主力舰总吨位限额为美、英各52.5万吨,日本31.5万吨,法、意各17.5万吨;对于美、英、日所占岛屿的要塞一律维持现状。条约同时还指出,如果缔约

10、任何一方在和平时期认为新的形势影响到它的国防利益,各缔约国应举行会议,对条约加以修正。摘编自陶诗永、宋洪章火山口上的分赃:脆弱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提议限制各国海军军备的意图,并分析英国同意美国提议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五国关于限制海军军备的条约的历史意义。【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华盛顿会议的相关史实及关于限制海军军备的条约中美英两国主力舰总吨位均为52.5吨”可知,美国意图争取赢得与英国相等的海权;根据材料“将日本主力舰限制为31.5吨及反对日本提出10107的要求”可知,美国还意图限制日本在太平洋区域的扩张;五国条约一方面埋

11、葬了英日同盟,同时限制了日本,使美国在战后的远东及太平洋格局中占据优势地位。第二小问,根据史实可知,英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经济受损严重,需裁减军备,无力参与军备竞赛;战后英国面临内政与殖民地的困境,需要强大盟友,因而英国同意美国提议以联合美国;英国由战前的债权国变为债务国,对美国的经济依赖增强;另外日本在亚太地区的扩张使英日矛盾发展,英日同盟废除,因而使英国并不反对削弱日本。第(2)问,关于限制海军军备的条约对五国主力舰总吨位进行了规定,缓和了各大国间的军备竞赛,有利于战后局势的相对稳定;同时也减轻了各大国民众的军费负担,有利于战后经济的恢复;同时该条约是现代史上大国间的第一个裁军协议,一定程

12、度上维持了战后和平。【答案】(1)意图:争取赢得与英国相等的海权;限制日本在太平洋区域的扩张;使美国在战后的远东及太平洋格局中占据优势地位。原因:英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经济受损严重,需裁减军备,无力参与军备竞赛;战后英国面临内政与殖民地的困境,需要强大盟友;英国由战前的债权国变为债务国,对美国的经济依赖增强;英日矛盾发展,英日同盟废除,使英国并不反对削弱日本。(2)意义:缓和了各大国间的军备竞赛,有利于战后局势的相对稳定;减轻了各大国民众的军费负担,有利于战后经济的恢复;是现代史上大国间的第一个裁军协议,一定程度上维持了战后和平。4(2017衡阳十校高三调研)【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

13、料,回答问题。材料截至l941年底,美国在欧洲的投资为20亿零600万美元,是其在亚太投资的2倍以上,1941年1月美国就制定了“先欧后亚”的大战略。美国参战后,虽然社会上一致要求先打败日本,但美国政府权衡德、日两个敌人后,认为最大的危险还是来自德国,因为德国已占据了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地区,而日本占领的地区则是落后地区,很难马上对美国造成致命的威胁。这样美国在1942年l月阿卡迪亚会议上,再次重申了“先欧后亚”的大战略。摘编自丛军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对苏联援助政策研究(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美国确定“先欧后亚”大战略的原因。(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美国“先欧后亚”大战略的影响。【

14、解析】第(1)问,由材料“截至l941年底,美国在欧洲的投资为20亿零600万美元,是其在亚太投资的2倍以上”可知,美国的经济利益主要集中在欧洲;由材料“美国政府权衡德、日两个敌人后,认为最大的危险还是来自德国,因为德国已占据了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可知,德国法西斯对美国乃至世界的威胁最大;联系背景史实可知,此时美国已参战,而美国的战时盟国英国、苏联和法国集中在欧洲,从而使美国确定“先欧后亚”大战略。第(2)问,美国确定“先欧后亚”大战略,使主要兵力投入欧洲战场,有利于集中力量击败德国;同时在欧洲必须联合盟友苏联,因而推动了美国对苏联的援助;但对中国来说,“先欧后亚”大战略延长了中国抗战的时

15、间。【答案】(1)原因:美国的经济利益主要集中在欧洲,德国法西斯对美国乃至世界的威胁最大;美国的战时盟国英国、苏联和法国集中在欧洲。(2)影响:有利于集中力量击败德国;推动了美国对苏联的援助;但“先欧后亚”延长了中国抗战的时间。5(2017石家庄高三二模)【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950年6月25日,朝鲜军队在斯大林的默许下,越过三八线,朝鲜半岛爆发内战。美国认为朝鲜发动这场战争是受苏联的指使,于是迅速作出反应。27日,美国总统杜鲁门下令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7月7日,在苏联代表未到场的情况下,安理会通过第84号决议,美国为主的“联合国军”介入战争,并将战火烧至鸭绿

16、江边,丹东被炸。在金日成求助苏联未果的紧急情况下,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顶着重重压力组建志愿军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953年,朝鲜停战协定签订,朝鲜战争结束。1954年,日内瓦会议也未能解决朝鲜和平统一的问题,南北双方从终点又回到起点。朝鲜战争使东北亚各国重新组合,政治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战前美苏均势变或了苏、中、朝北方三角关系和美、韩、日南方三角同盟的对抗,出现了美苏冷战“大气候”下的“小气候”,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美苏冷战结束。20世纪90年代初,苏联解体,美苏冷战结束,西欧冷战的标志“柏林墙”倒塌,德国终于实现了国家民族的统一。然而作为半岛分裂的标志“三八线”岿然未动。可见,朝鲜战争给南

17、北朝鲜人民的伤害一时间还是难以消除的。摘编自王秀丽朝鲜战争与东北亚政治格局的形成(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朝鲜战争规模迅速扩大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朝鲜战争的影响。【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朝鲜军队在斯大林的默许下,越过三八线,朝鲜半岛爆发内战,美国认为朝鲜发动这场战争是受苏联的指使,于是迅速作出反应”可以得出美苏冷战的升级,美国扶植韩国政权;根据材料“美国为主的联合国军介入战争,并将战火烧至鸭绿江边,丹东被炸”可以得出美国纠集“联合国军”介入,美国威胁中国国防安全;根据材料“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顶着重重压力组建志愿军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可以得出中国的抗美援朝等

18、。第(2)问,由“日内瓦会议也未能解决朝鲜和平统一的问题,南北双方从终点又回到起点”可得出朝鲜半岛南北对峙局面固定;由“朝鲜战争给南北朝鲜人民的伤害一时间还是难以消除的”可得出朝鲜半岛人民心理上的猜忌和隔阂;由“朝鲜战争使东北亚各国重新组合,政治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战前美苏均势变成了苏、中、朝北方三角关系和美、韩、日南方三角同盟的对抗”可以得出改变了东北亚的政治格局,加剧了冷战气氛;根据所学知识得出抗美援朝战争巩固了新政权,并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赢得了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扩大了新中国的国际影响;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同时也丧失了解决台湾问题的最佳时机,日本借机崛起等。【答案】(1)原因

19、:美苏“冷战”的升级;美国扶植韩国政权;美国纠集 “联合国军”介入;美国威胁中国国防安全,中国抗美援朝。(答出其中3点即可)(2)影响:朝鲜半岛南北对峙局面固定;加剧了朝鲜半岛人民心理上的猜忌和隔阂;抗美援朝战争巩固了新政权,并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赢得了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扩大了新中国的国际影响;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改变了东北亚的政治格局;中美关系持续恶化;延缓了台湾问题的解决;加剧了冷战气氛;苏联加强了对东欧诸国的控制;日本利用朝鲜战争的时机,迅速崛起等。6(2017淄博高三模拟)【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结束了中美20多年的敌视,实现

20、了和解,给苏联领导人以极大的触动。苏联领导人担心中美关系解冻将削弱苏联的战略地位,急切改善美苏关系。1972年5月,尼克松在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国务卿罗杰斯的陪同下,飞抵莫斯科,这是苏联建立以来美国总统首次访问莫斯科。美、苏双方进行了包括首脑会晤在内的一系列多级别会谈。限制战略核武器是美、苏两国首脑莫斯科会谈的中心。美、苏签署了美苏关于限制反弹道导弹系统条约等文件。这些文件以条约形式确认了美、苏超级大国的核均势,开创了通过谈判控制核武器的先例。在这次首脑会晤中两国还签署了美苏相互关系宣言。宣言规定了美苏双方应共同遵守的12条行为准则,确认以“和平共处”“缓和”作为两国关系的指导原则,双方应

21、避免军事冲突,防止核战,以和平手段解决争端。摘编自刘德斌国际关系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苏莫斯科首脑会晤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苏莫斯科首脑会晤的影响。【解析】第(1)问,从20世纪70年代前后的世界格局的变化,受越南战争的影响,美国苏联的国内政治、经济、军事状况及中美关系的改善对苏联的触动等角度回答即可。第(2)问,从对美苏关系、世界局势、美国、苏联等多个角度回答。【答案】(1)背景:多极化趋势对美苏两极格局的冲击;受越南战争的影响,美国政治经济优势的减退;苏联与美国经济、军事实力的差距缩小;中美关系的改善对苏联的触动。(2)影响:美苏关系得到了缓和,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美国实现了战略收缩;苏联的核大国地位得到了承认,增加了苏联推行战略扩张的资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