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文档:必修1 第四单元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与东西方的实践 单元综合训练(四)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915235 上传时间:2020-01-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文档:必修1 第四单元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与东西方的实践 单元综合训练(四)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版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文档:必修1 第四单元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与东西方的实践 单元综合训练(四)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版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文档:必修1 第四单元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与东西方的实践 单元综合训练(四)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9版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文档:必修1 第四单元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与东西方的实践 单元综合训练(四)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9版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文档:必修1 第四单元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与东西方的实践 单元综合训练(四)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版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文档:必修1 第四单元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与东西方的实践 单元综合训练(四) Word版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版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文档:必修1 第四单元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与东西方的实践 单元综合训练(四) Word版含答案.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单元综合训练(四)一、选择题1.(2018全国卷高考模拟,34)19世纪初的英国,无产阶级把机器当成了攻击的直接目标。相传卢德是捣毁机器的首创者,因而破坏机器的运动就被称为“卢德运动”。导致“卢德运动”出现的原因是()A.工人阶级有了先进理论的指导B.电力的推广提高了生产效率C.劳动力相对过剩导致工人失业D.工业革命导致生产能力过剩答案C解析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并成为工人运动的先进指导理论,而19世纪初马克思主义还未诞生,故A项错误;19世纪初还未开始第二次工业革命,故还没有电力及其广泛运用,故B项错误;劳动力相对过剩导致工人失业,激化劳资矛盾,因此导致工人破

2、坏机器运动的出现,故C项正确;D项导致经济危机的出现,而不是工人破坏机器运动,故D项错误。2.(2017豫晋冀高三第二次调研,22)1844年6月4 日,德国爆发了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马克思指出,工人们“毫不含糊地、尖锐地、直截了当地、威风凛凛地厉声宣布,他们反对私有制社会”。材料反映出()A.起义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B.欧洲无产阶级已登上政治舞台C.起义的斗争目标设定显然过高D.起义具有无产阶级革命的性质答案D解析1848年马克思主义诞生,与“1844年”不符,故A项错误;1831年,法国里昂工人起义,已开始表明欧洲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故B项错误;工人们积极争取政治权利,表明广大工人已

3、经觉醒,不是“过高”,故C项错误;工人们“反对私有制社会”,表明了起义的性质,故D项正确。3.(2017菏泽一模单科,19)列宁曾写道:“马克思的哲学是完备的哲学唯物主义,它把伟大的认识工具给了人类,特别是给了工人阶级。”该论断的含义是马克思主义()A.对工人运动有科学指导作用B.改变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C.能给无产阶级具体的斗争手段D.增强了工人阶级的政治力量答案A解析规律是客观存在的,人不可能改变规律,故B项错误;材料说的是马克思主义对工人运动有科学指导作用,而不是具体的斗争手段,故C项错误;材料说的是马克思主义对工人运动有科学指导作用,而不是增强了工人阶级的政治力量,故D项错误。4.(2

4、018衡阳十校高考调研冲刺预测,33)巴黎公社成立后,公社委员会规定:公社行政、司法等各部门的职位都交由普选产生的人担任,同时规定选举者可随时撤换被选举者,并特别强调罢免权任何时候都不可剥夺。这说明巴黎公社()A.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 B.注重群众的监督作用C.实行了社会主义革命 D.得到了马克思的指导答案B解析材料未体现政权的阶级性,从材料中无法得出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结论,故A项错误;材料中公社行政、司法等部门的职位交由普选产生的人担任,同时规定选举者可随时撤换被选举者,体现政权的民主性,说明巴黎公社注重群众的监督作用,故B项正确;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革命非社会主义革命,故C项错误;巴黎公社没有

5、得到马克思的指导,故D项错误。5.(2018衡水金卷高考模拟二,34)在巴黎开始与凡尔赛对峙的时候,梯也尔表示:“宁要法国,不要首都。”巴黎公社被梯也尔大军围困,而冷眼旁观的德国释放了大量战俘以充实梯也尔的军队。这反映出()A.巴黎公社的失败具有必然性B.法兰西共和之路具有曲折性C.法国共和政体的基础较雄厚D.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尖锐答案D解析一方面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疯狂镇压,另一方面则是外敌德国的助纣为虐,这两方面正是当时法兰西国家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空前尖锐的生动体现,故D项正确。6.(2017济宁二模,34)列宁在回顾十月革命时说:“不仅同1789年和1793年相比,而且同1871年相比

6、,俄国无产阶级在自己的革命中都达到了极高的高度。”“达到了极高的高度”是指十月革命()A.采取了暴力斗争的形式B.首先从中心城市开始C.缔造了新型的社会制度D.由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答案C解析材料中列举的斗争和十月革命都采取了暴力革命的形式,因此不是达到了极高的高度,故A项错误;1789年革命、1871年的巴黎公社运动也是从城市开始的,故B项错误;十月革命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故C项正确;巴黎公社也是由工人阶级领导的,故D 项错误。7.(2017泉州二模,34)十月革命后,针对议会民主制中地域代表制存在的弊端,列宁明确提出用苏维埃的生产单位代表制代替之,即在苏维埃制下,选举单位和国家的基层

7、组织不按地域划分,而是按经济和生产单位(工厂等)划分。这种选举办法()A.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状况相适应B.有利于防止地方势力对政治的操控C.是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彻底否定D.突出工人阶级在政权中的领导地位答案B解析十月革命后的苏俄并非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而是庄园制经济,故A项错误;地域代表制会使地方势力操控选举,选举单位和国家的基层组织不按地域划分而是按经济和生产单位(工厂等)划分可以削弱地方势力的影响力,有利于防止地方势力对政治的操控,故B项正确;材料仅涉及对地域代表制的否定,故C项错误;D项在材料中未体现,故D项错误。8.(2018江西重点中学盟校高三第一次联考,31)“少数民族聚居的地

8、区,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凡与国民党反动派断绝关系、并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采取友好态度的外国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可在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的基础上,与之谈判,建立外交关系”。与上述条文出自的法律文件相关的是()A.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B.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C.实行社会主义原则和人民民主原则D.1949年到1954年代行宪法职能答案D解析据材料中,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政策,这些条文应该出自1949年的共同纲领,由于这时还没有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所以它起到临时宪法的作用,故D项正确。9.(2017河南天一大联考高三阶段性测试二,1

9、1)共同纲领在建国初期的地位是较为特殊的,是一种特例。材料中“特殊”“特例”是指共同纲领()A.起到宪法性作用 B.不由全国人大制定C.体现了多党合作 D.是一个纲领性文件答案A解析共同纲领是1949年颁布的,由于召开人民代表大会的各项条件还不成熟,其内容规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暂时代行将来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能,共同纲领确立了中国历史上一个新型国家的架构,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故A项正确。10.(2018湖南十校协作体高三调研,25)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并相继颁布了刑法民法经济法等各种法律法规。这表明我国()A.法制建设的步伐大大加快B.法律法规制定的越来

10、越多C.形成日趋完备的法律体系D.人民的法律意识日益增强答案C解析材料只是列举1982年的法律成果,没有前后的发展状况,故A项错误;材料中的这些法律都是我国的基本法律,也是必需的法律制度,是其他法规的基础,故B项错误;材料描述了通过宪法与其他重要法律一起,构成了相对完备的体系,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内容说明人民的法律意识,故D项错误。11.(2017唐山三模,31)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一章第二条明确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授权香港特别行政区依照本法的规定实行高度自治,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这意味着()A.“一国两制”构想付诸实践B.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建立C.“港人治港

11、”原则最终确立D.中国仍是一个单一制国家答案D解析材料并未提及两种制度,故A项错误;1997年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故B项错误;香港自治必须要在中央的领导之下,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一个中国原则,故D项正确。12.(2017贵阳一模,31)邓小平说:“要实现统一,就要有个适当的方式,所以我们建议举行两党平等会议,实现第三次合作,而不提中央与地方谈判。双方达成协议后,可以正式宣布。但万万不可让外国插手,那样只能意味着中国还未独立,后患无穷。”对材料理解不准确的是()A.实现国共再次合作,推动台湾和大陆统一B.两党平等谈判是解决两岸关系的合适方式C.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反对外部势力干涉D.“一国两制”

12、打破海峡两岸长期隔绝状态答案D解析“实现第三次合作,而不提中央与地方谈判”可知有实现合作的意向,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根据“我们建议举行两党平等会议”可知谈判的平等性,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根据“但万万不可让外国插手,那样只能意味着中国还未独立,后患无穷”可知强调中国的内政不允许外国干涉,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提到这种制度直接推动了隔绝状态的打破,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二、非选择题13.(2017江西高三第二次联考,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清政府于崇德元年(1636年)设立蒙古衙门,此为理藩院之前身,主要管理蒙古事务。康熙即位以后,认为理藩院责任重大,不应当再隶属礼部

13、,理藩院由此完全从礼部独立出来。乾隆平定维吾尔贵族大小和卓的叛乱统一新疆地区后,增设徕远司专管新疆南部事务。咸丰十年(1861年)成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以前,兼办对俄外交事务。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清政府预备立宪,开始“厘定官制”的改革,理藩院更名为理藩部,但司属机构仍沿袭旧制。1912年清帝退位后,理藩部改为蒙藏委员会。摘编自百度百科材料二1946年4月3日,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和东蒙自治政府在承德举行了统一内蒙古自治运动的会议。这次会议上通过了内蒙古自治运动统一会议主要决议,决议主要内容确定内蒙古自治运动的方针是平等自治,不是独立自治,并且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帮助下才能得到解放。194

14、7年4月23日至5月3日,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召开执委扩大会议。出席会议的除尚处在国民党统治之下的伊克昭盟、阿拉善、额济纳旗外,有来自内蒙古大部分盟旗各民族代表393人,代表包括工人、农民、牧民、知识分子、革命干部和军人,以及部分工商界人士、地方士绅和民族、宗教上层人士。会议通过决议,决定撤销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成立内蒙古自治政府,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工作。会议通过了内蒙古自治政府施政纲领和组织大纲,选举产生自治政府主席、副主席、参议会议长、副议长,乌兰夫被选为自治政府主席。5月1日,内蒙古人民代表会议庄严宣告:内蒙古自治政府成立!摘编自内蒙古文史馆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始末(1)根据材料一并结

15、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理藩院职权的变化历程及主要目的。(2)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比较理藩院和内蒙古自治政府在职权、成立条件和成立影响上的主要不同。答案(1)历程及目的: 1636年,为加强对蒙古事务管理,设立蒙古衙门。康熙年间,为突出理藩院责任,从礼部独立。乾隆时期,为加强对统一的新疆管理,增加管理南疆事务。咸丰年间,为适应列强需要,兼办对俄外交事务。1906年,为推进预备立宪,改革官制,更为理藩部,仍沿袭旧制。1912年,清政府被推翻,改名蒙藏委员会,由传统理藩到近代政治管理。(2)职权:前者是管理蒙古、南疆等地,并兼有外交事务的机构;后者是管理内蒙古自治区的民族区域自治机构。条件:前者

16、是清政府加强对少数民族统治的机构,后者是在中共领导下,内蒙古解放区各民族在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协商的条件下,成立的自治机构。影响:前者加强了对蒙古和南疆的统治,满足列强侵略要求,客观上有利于中国外交近代化;后者满足了内蒙古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为新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立提供了历史经验。(言之有理,酌情给分。)14.(2017莱芜二模,4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关于世界现代史的开端,自二十世纪80年代末以来,在我国学术界主要有两种见解,一种认为,二十世纪初,从1900年起,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另一种认为,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这两种见解都是从历史唯物主义观

17、点来论析历史分期。问题:评述材料中关于世界现代史开端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论述,观点明确,史论结合。)答案观点一:二十世纪初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科技: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经济:第二次工业革命使社会生产力迅速提高,出现了垄断组织,推动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政治:帝国主义的矛盾激化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同时无产阶级革命进一步发展。观点二: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结束了资本主义独占天下的局面。十月革命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极大地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运动。十月革命极大地推动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播。解析这是一道观点论述题,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观点一:二十世纪初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观点二: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