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中全程复习方略历史人教版一轮单元综合测试:十一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915463 上传时间:2020-01-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高中全程复习方略历史人教版一轮单元综合测试:十一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高中全程复习方略历史人教版一轮单元综合测试:十一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高中全程复习方略历史人教版一轮单元综合测试:十一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9高中全程复习方略历史人教版一轮单元综合测试:十一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9高中全程复习方略历史人教版一轮单元综合测试:十一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高中全程复习方略历史人教版一轮单元综合测试:十一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Word版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中全程复习方略历史人教版一轮单元综合测试:十一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Word版含解析.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单元综合测试十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361页只保留教师用书(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1943年7月,美国建议设立国际货币稳定基金,由各国根据自己的黄金外汇储备和国民收入来决定自己的投票权。而英国则主张建立“国际清算联盟”,根据战前3年的进出口贸易值来决定各国的份额。这反映出()A英国经济实力开始落后于美国B美元确立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主导地位C美国恢复了金本位制D英美争夺国际货币体系的主导权解析:根据材料中英美两国的争论可知,英美两国是在争夺世界货币体系的主导权,D项正确。20世纪初美国经济实力已经超过英国,A项错误。美国确立在国际

2、货币体系中的主导地位是在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后,B项错误。C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答案:D2虽然布雷顿森林体系使美元取得了国际核心货币的地位,但是各国为了发展国际贸易,必须用美元作为结算与储备货币,这样就会使美元在海外不断沉淀而导致美国长期处于贸易逆差;而美元作为国际货币核心的前提是必须保持美元币值稳定与坚挺,即美国必须保持长期的贸易顺差,这就是著名的“特里芬难题”。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提升各国清偿能力是解决这一难题的唯一途径B“双挂钩”原则使美元处于有利境地 C美元具有美国货币和世界货币的双重职能D该难题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根本原因解析:A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双挂钩”原则使美元

3、不仅是一国货币,也是世界货币,此举有利有弊,B项错误。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根本原因是美国经济实力的相对下降,D项错误。答案:C3下面表格展示的是近年来某一国际机构的成绩单,它是()年份受援国援助贷款规模事由援助条件2008冰岛21亿美元国际金融危机无太多苛刻要求2009白俄罗斯35.2亿美元国际金融危机出售国有资产,进行改革2010希腊300亿欧元欧债危机收紧支出,提高税收A.世界银行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C“关贸总协定” D世界贸易组织解析:材料中该国际机构援助的事由主要是金融危机,这与世界银行的宗旨不符,A项错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主要对在国际收支中出现暂时困难的成员国提供短期贷款,与本题中的“

4、事由”相符,B项正确;“关贸总协定”主要涉及世界贸易,且于1995年被世界贸易组织取代,C项错误;世界贸易组织主要致力于促进各国市场的开放,调解贸易纠纷,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不具有提供贷款的职能,D项错误。答案:B4(2018乌鲁木齐地区测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西欧各国经济的增长,美国对外扩张及战争,美国国际收支由顺差转为逆差,资金大量外流,形成“美元过剩”。“美元过剩”的影响是()A冲击了布雷顿森林体系B标志着美元体系的崩溃C有利于国际贸易的平衡D不利于世界经济全球化解析:二战后,随着资本主义世界欧日等经济集团的崛起和美国的相对衰落,出现美元相对过剩的局面,这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冲击

5、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和美国的世界经济霸主地位,故A项正确;美元体系崩溃于1973年,这一时期显然还没有到难以为继的程度,故B项错误;美元的相对过剩与国际贸易的平衡并没有直接的关联,故C项错误;美国世界霸主地位的动摇,显然有利于世界经济全球化的纵深发展,故D项错误。答案:A5(2018临沂质检)二战前的几百年,西欧几乎是大战不出十年,小打年年有。但二战后西欧各国轻而易举地化干戈为玉帛。如今,法国、德国、意大利等国和睦相处,互利合作,已达到或接近达到彼此国界形同虚设的地步了。这主要得益于()A资本主义阵营的形成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C欧洲一体化迅速发展D美国称霸全球战略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6、二战后西欧各国化干戈为玉帛,如今达到或接近达到彼此国界形同虚设的地步在于欧洲走向联合,故C项正确;A、B、D三项与题干“接近达到彼此国界形同虚设的地步”没有联系,且不是西欧各国化干戈为玉帛的主要原因,故A、B、D三项错误。答案:C6(2018菏泽市高三模拟考试)德国学者哈贝马斯提出,要想把欧洲统一所带来的经济优势作为继续扩大欧盟的理由,就不能离开大大超越经济范畴的文化凝聚力。材料说明()A欧盟扩大主要源自文化认同B文化认同逐步取代经济认同C文化认同有助于欧盟的扩大D欧盟已走向更深层次的联合解析:根据材料信息“把欧洲统一所带来的经济优势作为继续扩大欧盟的理由,就不能离开大大超越经济范畴的文化凝聚

7、力”说明欧盟扩大主要是源于经济发展的动力,故A项错误;材料中强调经济发展与文化认同对欧盟发展的作用,但不能说明文化认同取代经济认同成为主要动力,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信息“不能离开大大超越经济范畴的文化凝聚力”说明文化认同对欧盟扩大的作用,故C项正确;材料仅仅说明影响欧盟扩大的因素,未说明欧盟的发展走向,故D项错误。答案:C7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宗旨是:保持经济的增长和发展;促进成员间经济的相互依存;加强开放的多边贸易体制;减少区域贸易和投资壁垒,维护本地区人民的共同利益。这表明亚太经合组织主要致力于()A本地区经济的增长和发展B促进成员国经济的相互依存C加强开放的多边贸易体制 D减少区域贸易和投

8、资的壁垒解析:亚太经合组织是区域性经济组织,通过促进成员国经济的相互依存,加强开放的多边贸易体制,减少区域贸易和投资壁垒来实现本地区经济的增长和发展,故A项正确;促进成员国经济的相互依存、加强开放的多边贸易体制、减少区域贸易和投资的壁垒只是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目的,故B、C、D三项错误。答案:A8(2018邵阳市联考)1988年,美国对墨西哥的出口占美国出口总额的11.7%,进口占进口总额的10.49%,而在墨西哥的进口中,美国商品竟占了80%以上。这反映出 ()A加入自由贸易区对墨西哥无益B发达国家主导了经济全球化C美国在对墨西哥进行资本扩张D美墨两国间的贸易效益悬殊解析:加入自由贸易区对墨西

9、哥来讲是有利有弊,故A项错误;题目强调的是在美墨贸易中出现的效益悬殊,并未上升到整个世界,故B项错误;根据题意,美国商品占据墨西哥进口的80%以上,不属于资本扩张,故C项错误;依据材料“美国对墨西哥的出口占美国出口总额的11.7%,进口占进口总额的10.49%,而在墨西哥的进口中,美国商品竟占了80%以上”可知美墨两国间的贸易不均衡,效益悬殊,故D项正确。答案:D9下图为世界贸易中国家和地区所占份额示意图。这反映出()A世贸组织维持了世界贸易秩序的稳定B科学知识推动了贸易量的增加C二十世纪世界经济重心的转移趋势D世界格局开始呈现出多极化趋势解析: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才正式成立,故A项错误;二

10、战后,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全球化,在世界贸易方面主要体现在贸易量、贸易范围、国际分工、跨国公司,非洲、拉美等科技欠发达地区,贸易比重下降,故B项正确;二战后已经基本完成了世界经济重心的转移,故C项错误;20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已经呈现了多极化的趋势,故D项错误。答案:B10杨雪冬在全球化:西方理论前沿中写道:“国家在全球化进程中并没有完全陷于被动,正是它们在经济领域中的积极活动才推动了国内经济的开放以及全球经济的整合。”这反映出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A民族国家要增强国际竞争力B民族国家的职能没有弱化C发展中国家面临更多威胁D发达国家起着主导作用解析:“要增强”,与材料中“国家在全

11、球化进程中并没有完全陷于被动”不符,故A项错误;“民族国家的职能没有弱化”,与材料中“正是它们在经济领域中的积极活动才推动了”相符,故B项正确;材料主题是“国家在全球化进程中”,但未专门涉及发展中国家,故C项错误;材料主题是“国家在全球化进程中”,但未专门涉及发达国家,故D项错误。答案:B11(2018咸阳市模拟)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第三天,就签署了退出亚太多边自由贸易协定TPP的行政命令,此举多被解读为贸易保护主义与反全球化。此前,泰国、韩国、加拿大、欧盟等也爆发过反全球化抗议活动。这些反全球化现象反映出全球化的最大弊病是()A损害发展中国家利益B世界范围财富分配不均C不利于世界经济发展D削弱

12、发达国家经济地位解析:损害发展中国家利益说法片面,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也带来了更多的机遇,故A项错误;据材料可知,泰国、韩国、加拿大等爆发反经济全球化,说明经济全球化给这些国家带来了不平等,故B项正确;经济全球化是有利于世界经济发展的,故C项错误;经济全球化给发达国家带来了更多的利益,故D项错误。答案:B12(2018菏泽市模拟)在哥伦布发现“世界是圆的”500多年后,美国作家弗里德曼乘飞机沿哥伦布的航线来到了印度,却发现“世界是平的”。“世界是平的”揭示着当今世界正在发生的深刻而又令人激动的一个变化:以高科技的发展为动力,在地球各处勇往直前,世界也因此从一个球体变平坦。这一变化主要是指()A世

13、界的多极化 B经济的区域化C经济的体系化 D经济的全球化解析:世界的多极化与“以高科技的发展为动力,在地球各处勇往直前”无关,故A项错误;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并不能体现“在地球各处勇往直前”,故B项错误;经济的体系化与材料无关,故C项错误;经济的全球化正是以高科技的发展为动力,在地球各处勇往直前的,故D项正确。答案:D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欧洲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超过了工业革命以来的任何时间段:20世纪5060年代的增长率甚至超过了美国像这样的高速增长在西欧十分普遍,而且没有被经济萧条打断,这主要依靠了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欧洲食物

14、产量的提高是在参与农业生产的劳动力稳步减少的情况下获得的50年代,欧洲由于工厂的兴建,产业工人的数量迅速膨胀,但是到了60年代,工厂工人的数量也开始下降,而产量却持续提高。服务领域的人员,如教师、职员、医务人员、保险和银行业人员以及从事“休闲工业”的从业人员的人数却迅速增加。欧洲和美国一样,开始从一个技术高度发达的社会,向具有庞大的官僚机构和服务产业的社会过渡,但是并没有危及工业产量的提高。材料二整个20世纪的发展从许多方面强化了全球化的进程。例如,飞机和无线电加快了通讯、交通的速度。国际机构,比如说与国联和后来的联合国相联系的国际机构,它们跨过国境,共同致力于健康或劳动标准问题。我们必须把全

15、球化看作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经过相当长的时间跨度逐渐发展而来的。 但20世纪90年代对全球化的重新关注真正地反映了几个新的发展。首先,冷战的终结和系统性国际冲突模式的缺乏意味着全球联系的新机会和对全球联系的新关注世界各国越来越致力于更多的自由市场安排、更少的国家干预,这就为外国投资和生产扩展到其他地区开拓了新的机会。均摘自迈克亚达斯、彼得斯蒂恩等著喧嚣时代:20世纪全球史(1)根据材料一,归纳20世纪五六十年代欧洲经济发展的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欧洲国民生产总值快速增长的原因。(12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化进程加速的国际因素,并结合有关史实谈谈你对“我们必

16、须把全球化看作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这一观点的理解。(13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从“20世纪5060年代的增长率甚至超过了美国”“工厂工人的数量也开始下降,服务领域的人员以及从事休闲工业的从业人员的人数却迅速增加”,总结特征;第二小问,结合二战后西欧资本主义新变化和西欧走向联合的知识,进行说明。第(2)问第一小问,依据“飞机和无线电加快了通讯、交通的速度”“国际机构它们跨过国境,共同致力于健康或劳动标准问题”“冷战的终结”“世界各国越来越致力于更多的自由市场安排、更少的国家干预”,总结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化进程加速的国际因素;第二小问,结合世界市场形成到全球化趋势加强的史实阐述说明。答

17、案:(1)特征:第三产业蓬勃发展,第一和第二产业从业人员减少;西欧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并超过美国。(4分)原因:科技的迅速发展(或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西欧国家加强交流与合作,建立欧共体;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援助;二战后欧洲各国政局稳定,福利国家的建立;第三产业的发展等。(任答4点即可)(8分)(2)因素:科技进步的推动;各种国际组织与机构的推动;“冷战”结束和世界局势总体走向缓和;世界各国加快对外开放;市场经济的普遍建立等。(任答3点即可)(6分)理解:这一观点是符合史实的。16世纪,新航路开辟和世界市场雏形的出现,使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1819世纪,工业革命的

18、开展与殖民扩张不断加剧,使全球联系进一步加强;20世纪,交通、通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大大加快了全球化进程。(7分)(其它言之有理亦可得分)14(2018雅安市诊断性考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摘编自新华社英国与欧盟的那些事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的其他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12分)解析:根据表格材料可知,材料的主要内容为英国与欧洲大陆国家的交往史实,从近代的“光荣孤立”到现代与“欧共体”到“欧盟”之间的关系,从原因方面的分析可得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与曲折,从英国的角度来看待这个过程可得出所有分合均可以归类到服从于英国

19、的国家利益,从而得出两个不同的观点,并以此为核心进行论述即可。答案:示例一:观点: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前进。(2分)阐述:新航路开辟开启了人类社会由分裂到整体的进程,两次工业革命使世界市场最终形成。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时,各国高筑关税壁垒,破坏了全球化进程,二战也对全球化有阻碍作用。二战后,美苏争霸,形成了社会主义世界市场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两个对立的市场。在美苏对峙之下,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推动了全球化。两极格局解体后,以世贸组织的建立为标志,世界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6分)由此可见:经济全球化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受到经济危机和国际格局演变等因素的影响,但全球化是近代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4分)示例二:观点:国家利益是外交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点。(2分)阐述:1917年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建立后,基于意识形态的差异,美苏两国基本处于对立状态。随着德意日等法西斯的兴起,对美苏双方都造成了巨大威胁,两个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开始携手组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共同赢得了二战的胜利。战后,由于美国称霸世界的战略与苏联国家利益的冲突,两国由战时盟友变成对手,开始“冷战”,给两国和世界都带来了较大影响。(6分)由此可见,国家交往中,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