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件: 专题二 近代史部分 第8讲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课件.pdf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915681 上传时间:2020-01-09 格式:PDF 页数:62 大小:959.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件: 专题二 近代史部分 第8讲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课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2020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件: 专题二 近代史部分 第8讲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课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2020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件: 专题二 近代史部分 第8讲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课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2020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件: 专题二 近代史部分 第8讲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课件.pdf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2020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件: 专题二 近代史部分 第8讲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课件.pdf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件: 专题二 近代史部分 第8讲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课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件: 专题二 近代史部分 第8讲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课件.pdf(6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8讲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专题二近代史部分 考点一近代列强的侵华战争 考点二近代前期中国的民主革命 考点三新民主主义革命 近代列强的侵华战争 考点一 一一、鸦片战争鸦片战争(18401842年年) 1.原因:英国工业革命后需要开拓海外市场以倾销商品、掠夺原料。 2.结果:签订了南京条约等近代第一批不平等条约,反映了列强 对商品输出的要求。 3.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半殖民地”是指虽然 拥有政府并是独立国家,但通过不平等条约,使大量主权沦丧。“半 封建”是指虽然形式上仍然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但社会已 逐渐近代化,资本主义政治、经济、思想等因素不断发展。 1 1主

2、干知识排查 二二、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年) 1.原因:英法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2.结果:签订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 3.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 三三、甲午中日战争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年) 1.原因:日本为满足发展资本主义的需要。 2.结果:签订了马关条约,反映列强资本输出的要求。 3.影响: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四四、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年年) 1.原因:根本原因是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直接原因是帝国主义国家 为镇压义和团运动。 2.结果:签订

3、了辛丑条约。 3.影响: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的境地。 五五、日本侵华战争日本侵华战争(19311945年年) 1.原因:根本原因是日本长期推行侵略扩张政策;直接原因是经济危机的 打击。 2.表现:军事侵略,经济侵略。 3.结果:日本战败投降,是百年来中国反侵略斗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1.对列强侵华的四方面认识对列强侵华的四方面认识 (1)从起因看,与世界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和程度紧密相关,具有明显的阶 段特征。 (2)从发动者看,侵华国家从一国到多国,再从多国到一国;地域上由以 欧洲列强为主到以日美为主,反映了近代国际关系由以欧洲为中心到向 两侧转移的变化。

4、2 2热考重点深化 (3)从结果看,除了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外,其他均以中国的失败告终,说 明了只有全民族抗击外来侵略,才能取得反击外来侵略的胜利。 (4)关于列强侵华的影响,从世界范围看,实质上体现了西方国家以先进 的生产方式征服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 原料产地、商品销售市场和资本投资场所;对中国而言,客观上推动了 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进程。 最主要的,我们应看到西方列强的侵略是近代中国贫困和落后的根源。 解析解析材料表明,清政府从1877年在新加坡设领事馆,此后又在美国、 日本等多地设领事馆,这一变化体现出清政府在形式上已经向近代外交 转变,但不足以说明出现制度性变化。故

5、C项符合题意。 真题例证真题例证1列强侵略下清政府的外交转变列强侵略下清政府的外交转变 (2013 课标全国卷,29)1877年,清政府采纳驻英公使郭嵩焘的建议, 在新加坡设立领事馆。此后,又在美国旧金山、日本横滨、神户、大阪 及南洋华侨聚居的商埠设立了领事馆。这反映了清政府 A.力图摆脱不平等条约的约束B.外交上开始出现制度性变化 C.逐步向近代外交转变D.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答案解析 考向预测考向预测1近代租界的地位和作用近代租界的地位和作用 “上海的公共租界工部局是在中国最好的宣教士,每年成千上万的中国 人由帝国他处走过上海,可以看到美丽的建筑、整洁的街道、燃着电灯 和瓦斯灯;可以看到机器

6、、自来水、电报、电话、火轮船、公园。在这 里所得到的印象,必然多少传到内地去。”材料说明租界是 A.中国人认识西方文明的窗口 B.资本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跳板 C.中国和世界联系的最佳通道 D.西方政治文明成果的集中呈现 答案解析 2.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社会转型的五大影响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社会转型的五大影响 (1)列强侵华方式:列强由以商品输出为主转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主。 (2)民族危机程度: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列强掀起瓜分中国 的狂潮。 (3)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历程:民族资本主义获得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 开始登上政治舞台,领导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4)学习西方内容:由学习器物转向学习

7、制度。 (5)革命力量:中华民族新觉醒,更多阶级、阶层投入救亡图存行列。 真题例证真题例证2中日双方对甲午中日战争历史记述的差异中日双方对甲午中日战争历史记述的差异 (2010 课标全国卷,35)中日双方对1894年7月25日发生的丰岛海战记述各异。 中方济远航海日志记载:“7点45分,倭三舰同放真弹子,轰击我船, 我船即刻还炮。”日方出版的二十七八年海战史称:“7点52分,彼 我相距约3 000米之距离。济远首先向我发炮。旗舰吉野立即迎战,以左 舷炮向济远轰击。”这说明 A.研究者的立场会影响其对历史的解释 B.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 C.通过文献记录最终能够还原历史真相 D.原始

8、记录比研究文献更接近历史真相 答案解析 考向预测考向预测2甲午中日战争与义和团运动的关联甲午中日战争与义和团运动的关联 学者马勇认为,帝国主义侵略,中西文化冲突,地方政府的偏袒等因素 是义和团运动的触发点。但仅仅说到这里远远不够,依然显得太抽象, 很显然,义和团运动的发生还有具体原因,即马关条约。这是因为 这个条约 A.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B.给予传教士在华传教的特权 C.又开放了更多的通商口岸D.允许外国人在中国投资设厂 解析解析马关条约允许外国人在中国投资设厂,大规模的拆迁、征地, 让无数农民脱离土地,成为流浪者,而各级官吏的不尽责和偏袒,使中 西文化冲突加剧,故D项正确。 答案解析 3

9、.抗日战争中国取胜的原因抗日战争中国取胜的原因 (1)组织领导:国共合作,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共两党分别开辟正 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共同抗敌。 (2)民众因素:中国共产党制定全面抗战路线,使抗日战争成为一场真正 的人民战争。 (3)战略战术:中国共产党制定持久战的战略方针,开辟敌后战场,开展 游击战和运动战,配合正面战场,最后赢得战争胜利。 (4)国际因素:1942年,国际反法西斯阵营正式形成,中国抗战得到世界 各国人民的同情和支持。 真题例证真题例证3南京国民政府争取外部援助的外交努力南京国民政府争取外部援助的外交努力 (2014 课标全国卷,30)1937年11月,中国代表顾维钧在一次国

10、际会议上 说:“目前远东和平的恢复与维护,要求其他与会各国采取道义上的、物 资上的、财政和经济上的具体行动。”否则,远东的暴力和动乱“就会达 到不经受另一次世界大战的考验和磨难,就不可能制止和控制的程度”。 他的主要目的在于 A.争取各国对华同情和帮助B.警示世界大战爆发的可能性 C.批评列强对日的绥靖政策D.敦促列强维护原有世界格局 答案解析 考向预测考向预测320世纪世纪30年代美国对中国抗战的关注年代美国对中国抗战的关注 如图是美国时代周刊1938年1月3日的封面, 标题是蒋介石和夫人宋美龄。文字内容:(为了 抗日)付出任何牺牲都是值得的。这表明 A.国民政府努力争取国际势力的支持 B.

11、中国战场的抗战取得阶段性的胜利 C.美国舆论正面关注中国政府的抗战 D.世界反法西斯同盟联合抗击日本 答案解析 短板短板19调动基础知识不力调动基础知识不力,史论结合的能力欠缺史论结合的能力欠缺 例题例题(2016 新课标全国乙卷,29)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有些西方人 士认为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毫无疑问的是日本必然最后被彻底 粉碎”。他们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中国 A.已完成对军队的西式改革B.集权制度有利于作战指挥 C.近代化努力收到较大成效D.能获得更广泛的外部援助 答案补短查短 3 3高考短板突破 解析解析第二次鸦片战争,使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中外反动势力公开 勾结,与材

12、料中“1861年”“在北京建立了令人满意的关系,在某种程 度上已成了这个政府的顾问”相符,故A项正确。 针对练针对练1 (2017 湖南长郡中学高三月考)1861年英国驻华公使普鲁斯在致英外交大 臣的信中说:“在过去十二个月中,造成了一个倾心于并相信(同外国)友 好交往可能性的派别,有效地帮助这一派人掌权,这是一个非同小可的 成就。(我们)在北京建立了令人满意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了这个政 府的顾问。”据此可以推知 A.清廷与外国侵略者开始彼此结合B.道光帝被迫将林则徐革职查办 C.清朝答应了列强全面修约的要求D.满汉官僚集团实现了政治联合 答案解析 近代前期中国的民主革命 考点二 一一、太

13、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运动 1.原因: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社会的阶级矛盾。 2.纲领 (1)前期的天朝田亩制度: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但其绝对平均主义思想根本无法实现。 (2)后期的资政新篇:是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 主义的设想。 3.进程:1851年金田起义,1853年定都天京,1856年天京事变,1864年 天京陷落。 4.作用:加速了清王朝的崩溃,揭开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 1 1主干知识排查 二二、辛亥革命辛亥革命 1.背景:帝国主义侵略,民族危机严重;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产 阶级力量壮大。 2.指导思想:三民主义。 3.成果:1912年3月,颁布中华

14、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近代史上 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以美国民主政治为蓝本进行政权建设, 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4.评价 (1)进步性: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 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2)局限性:没有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 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 2 2热考重点深化 1.辛亥革命对太平天国运动的四大突破及原因辛亥革命对太平天国运动的四大突破及原因 (1)突破 组织形式:从旧式的宗教组织“拜上帝会”发展到近代资产阶级革 命政党同盟会。 领导阶级:从旧式的农民阶级发展到近代民族

15、资产阶级。 革命纲领:从农民阶级绝对平均主义的天朝田亩制度发展到近 代资产阶级革命纲领三民主义。 斗争目标:从追求空想的“人间天国”发展到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2)原因 经济: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已有了较为迅速的发展。 阶级力量:20世纪初,民族资产阶级特别是中下层资产阶级的力量 进一步壮大。 民族危机:辛丑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侵华进入新阶段,民族 危机进一步加深。 思想:20世纪初,资产阶级启蒙思想、革命思想在中国广泛传播。 真题例证真题例证4太平天国运动指导思想的变化太平天国运动指导思想的变化 (2011 课标全国卷,29)洪秀全尊奉“皇上帝”,自命为上帝之子下凡救世, 认为其他

16、一切偶像皆为妖魔。太平天国运动初期,太平军所到之处毁学宫、 拆孔庙、查禁孔孟“妖书”;而在后期洪秀全则要求“学尧舜之孝弟忠信, 遵孔孟之仁义道德”。太平天国运动由反孔到尊孔主要是因为 A.拜上帝教不足以支撑其政权 B.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战局出现逆转 C.反孔受到传统士绅的抵制 D.太平天国未能得到西方势力的支持 答案解析 考向预测考向预测4太平天国科考中的社会平等理念太平天国科考中的社会平等理念 清朝张德坚在评述太平天国的科举考试时说:“无虑布衣、绅士、倡优、 隶卒,取中者即状元、翰林诸科。”这说明太平天国的科考 A.改变了传统科考的方式 B.赢得了知识分子的支持 C.注重对知识人才的选拔 D

17、.体现了社会平等的理念 答案解析 2.辛亥革命推动国家政治结构的现代化辛亥革命推动国家政治结构的现代化 辛亥革命作为中国历史上出现的第一次真正的民主革命,带来了中国国家政 治结构的巨大变动。 (1)在政治形态和体制上,实现了从“朝代国家”到“共和国家”的转变。辛 亥革命在反对封建统治的同时,建立了一个崭新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把政治 革命和民族革命并举,从此中国政治迈出了从专制向民主转化的重要一步。 (2)在新政权组织机构和程序的创立上,辛亥革命催生了新的政权组织机构和 程序,这在中国政治史上也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创新,是中国政治现代化的里 程碑。 (3)在政党政治上,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用资产

18、阶级政党的形式组织 领导的革命,自此,中国的政党政治进一步发展。 真题例证真题例证5以社会史观审视太平天国运动以社会史观审视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辛亥革命 (2015 北京文综,16)太平天国提倡“剪辫蓄发”,认为当时人的发饰 “坏先人之服冕,是使中国之人忘其根本也”。辛亥革命期间,革命党 人认为“欲除满清之藩篱,必先去满清之形状”,提倡“剪辫易服”。 二者均希望通过变革发饰 A.与西方文明相对接B.号召推翻清朝统治 C.提倡民主自由思想D.表明各自宗教信仰 答案解析 考向预测考向预测5从政治文明演进的角度考查辛亥革命从政治文明演进的角度考查辛亥革命 从刘邦“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到孙中山

19、“敢有帝制自为者, 天下共击之”的历史变迁,说明 A.专制与民主构成传统社会主要矛盾 B.民主共和取代君主专制是世界潮流 C.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进程起决定作用 D.封建专制制度长期延续影响历史进程 答案解析 短板短板20史学观念滞后于时代意识史学观念滞后于时代意识 例题例题(2013 新课标全国卷)现代化是晚清历史发展的一个趋向,最 能体现这一趋向的是 A.洋务运动戊戌政变清末新政 B.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C.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 D.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答案补短查短 3 3高考短板突破 针对练针对练2 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一书中指出:“革命与民国并未带来预期的和 平与秩序

20、,民国时期较以前经历更多的痛苦与失序,它重现了传统上紧 随王朝衰亡而来的失序与混乱。”这表明 A.民国时期的社会重建未见成效B.辛亥革命没有带来社会进步 C.辛亥革命与传统王朝更替相同D.革命后的制度建设更加艰难 答案解析 新民主主义革命 考点三 一一、五四运动五四运动(1919年年) 1.原因:(1)北洋军阀政府的反动统治;(2)导火索:一战结束后,巴黎 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2.条件:(1)思想上:新文化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十月革命给中国送 来了马克思主义。(2)经济上: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无产阶 级队伍的壮大。 1 1主干知识排查 3.主要活动:(1)1919年5月4日,北京

21、学生游行,提出“外争主权,内除 国贼”“废除二十一条”等口号;(2)6月5日,上海工人罢工,工人阶级 登上政治舞台。 4.性质: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5.意义: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国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并发挥 主力军作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二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921年年) 1.标志: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中国共产党成立。 2.内容:确立党的奋斗目标和中心工作。 3.意义:中国出现了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标志着中国民主 革命有了全新的革命政党领导。 4.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1922年的中共二大提出了彻底反帝

22、反封建的 民主革命纲领。 三三、国民大革命国民大革命(19241927年年)(国共第一次合作国共第一次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1.性质: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社会各阶层广泛参加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 军阀的民主革命。 2.国共合作革命 (1)合作方式是党内合作。 (2)合作标志是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3.北伐战争:打击北洋军阀(消灭了吴佩孚、孙传芳部主力),革命势力由 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收回汉口、 九江租界。 4.失败:蒋介石制造“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汪精卫制造“七一五”反革 命政变。 5.失败原因:直接原因国民党右派背叛和破坏革命;主要原因中 共犯

23、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放弃了革命和武装的领导权。 6.教训:中共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必须掌握武装力量。 四四、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271937年年) 1.“工农武装割据”:1927年,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到1930年夏,全 国已建立起大小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势;以 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的道路。 2.红军战略转移 (1)1934年10月,由于领导人的“左”倾错误,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红军主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2)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央新领导集体,中共走向成熟。 五五、抗日战争抗日

24、战争(19311945年年) 1.日本的侵华罪行:制造了许多大屠杀,组建“七三一部队”,研制并使 用化学、细菌武器,对根据地扫荡,实行“三光”政策。 2.中国军民的抗日战争 (1)国民党正面战场:初期积极抗战;后期国民党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2)中共敌后战场:坚持敌后抗战,创建了敌后抗日根据地,相持阶段后成 为抗战的中流砥柱。 3.抗战胜利的意义 (1)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增强了 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2)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六六、人民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年年) 1.争取和平民主的斗

25、争 (1)抗战胜利后,中国面临两种命运的抉择:和平与内战、民主与独裁。 (2)重庆谈判,签署了双十协定,确定了和平民主建国的方针;但对人 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的合法地位问题未能达成协议。 (3)1946年初,政治协商会议召开,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政协协议。 2.人民解放战争 (1)防御:1946年夏,国民党军队进攻中原解放区,内战全面爆发。人民解 放军粉碎国民党军队对山东和陕北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2)反攻:1947年6月,人民解放军开始战略反攻。1949年初,解放军取得了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胜利。 (3)胜利:1949年4月,长江防线突破后,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并向全国 进军。 1.北洋军

26、阀统治的分期及政治统治概况北洋军阀统治的分期及政治统治概况 (1)分期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从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开始,到 1928年底张学良东北易帜结束,持续16年,又可分为袁世凯统治时期 (19121916年)和军阀割据混战时期(19161927年)两阶段。 2 2热考重点深化 (2)政治统治概况 袁世凯实行独裁专制统治,进而复辟帝制。主要事例有:控制内阁,刺 杀宋教仁,镇压二次革命,解散议会和国民党,颁布中华民国约法, 修改总统选举法,改国号为中华帝国,复辟帝制,接受灭亡中国的“二十 一条”,与俄国签定中俄声明,导致外蒙古实际上成为俄国的殖民地。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

27、为维护民主共和,反对专制复辟,发动一系 列革命运动。主要有二次革命、护国运动。 帝国主义乘中国政权交替之际,大肆侵略中国,主要有俄国对外蒙古的 侵略,英国对西藏的侵略,日本侵占山东并欲独霸中国。 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为皖、直、奉三派,交替控制中央政权, 出现了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 革命党人发动一系列反对北洋军阀反动统治的斗争,但都以失败告终。 如反张勋复辟运动、两次护法运动以及在思想文化领域内发动的新文化 运动等。 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掀起了国民革命运动,通过北伐战争, 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真题例证真题例证6中共早期改造中国社会的探索中共早期改造中国社会的探索 (2012

28、 课标全国卷,31)1920年12月,毛泽东在致朋友的信中说:“我看 俄国式的革命,是无可如何的山穷水尽诸路皆走不通了的一个变计,并 不是有更好的方法弃而不采,单要采这个恐怖的方法。”这表明在当时 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看来 A.俄国革命道路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B.在中心城市举行武装暴动是当务之急 C.暴力革命是进行社会改造的必然选择 D.改良仍旧是改造社会行之有效的方法 答案解析 A.国民革命的兴起 B.外来势力的干涉 C.国共两党的分裂 D.社会经济的停滞 考向预测考向预测6从黄埔军校毕业率看国民大革命时期的国共关系从黄埔军校毕业率看国民大革命时期的国共关系 导致下表第五期毕业率与其余各

29、期存在较大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答案解析 期别时间入学人数毕业人数 黄埔军校第三期1924.101926.11 3001 233 黄埔军校第四期1926.31926.102 6802 654 黄埔军校第五期1926.111927.83 3002 418 黄埔军校第六期1927.101929.54 4003 970 2.北洋军阀活跃于历史舞台的三大因素北洋军阀活跃于历史舞台的三大因素 (1)根本因素:根源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的。 (2)国内因素 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为建设一支新式军队提供了必要 的物质基础。 清廷在连年“内忧外患”的形势下,把“筹饷练兵”作为救命符,

30、袁世凯 及时抓住晚清政府编练新军的时机,发展了北洋军阀的势力。 (3)国际因素 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侵华政策发生了改变:由政治、经济、军事各方面 给袁以有力支持。于是袁世凯依靠外国势力的支持,并运用封建权术,由 军而成阀,由军阀而成集团,稳操20世纪初期中国的政局。 真题例证真题例证7国民大革命时期中共的成长国民大革命时期中共的成长 (2014 海南高考,18)周恩来曾回忆说:“讲到中国革命的性质,今天似 乎是老生常谈了可是在六大(1928年)时,这却是个很严重的问题 当时无论从莫斯科中山大学或从西欧回来的同志又都轻视理论,所以对 革命的性质问题搞不清。”这表明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 A.尚

31、未确立明确的革命目标 B.受到共产国际的强烈影响 C.正确认识到农村根据地的地位 D.已逐渐克服教条主义倾向 答案解析 考向考向预测预测7国民大革命时期中共对农民运动的领导国民大革命时期中共对农民运动的领导 农会原本是中共领导的以研究农学、改良农业为宗旨的组织。但在1927年7 月20日,中共中央发出了农字第9号通告明确指出:“农民协会已经不是 一种职业组织,而是乡村中的贫苦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的革命的政治 联盟、农民政权。”这说明当时 A.国内形势变化导致革命道路迅速转移 B.乡村民众政治利益诉求高于经济利益 C.土地革命推动乡村民主政治建设起步 D.中共重视权力重构对革命动员的作用 答案

32、3.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历程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历程 (1)从中国的国情认识到制定民主革命纲领的重要性。 中共一大提出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目标。 中共二大从中国的国情出发,第一次在中国人民面前提出彻底的反帝反 封建的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2)从工人运动的失败认识到建立统一战线的重要性。 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主要是依靠工人阶级发动工人运动。 1923年二七惨案使中共认识到要联合其他阶级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才能 战胜敌人。 1924年国共两党合作,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发展。 (3)从国民革命的失败认识到掌握革命领导权和武装斗争的重要性。 在第一次国共合作中,以

33、陈独秀为代表的党中央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放弃了革命领导权,导致大革命失败。 惨痛的教训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要取得胜利,必须掌握革命的领导权, 要有自己的武装。南昌起义开始创建人民的军队,掌握了革命武装。 (4)从理论和实践上探索出了一条夺取革命胜利的正确道路。 在革命斗争中,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创立了 “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探索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式 革命道路。 (5)从依赖共产国际到独立自主地处理党内问题。 在长征中的遵义会议上,没有共产国际参与,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地解决了 党内的组织、路线问题,是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6)依据社会主要矛盾的

34、变化,正确处理国共两党关系。 国共两党曾两次合作,特别是第二次合作更表现出中国共产党顾全大局、 以民族利益为重的理智和成熟。 真题例证真题例证8中共成长历程中革命道路的选择中共成长历程中革命道路的选择 (2013 课标全国卷,30)1928年中共六大通过的政治议决案指出: 各省自发的农民游击战争,只有和“无产阶级的城市的新的革命高潮相 联结起来”,才可能变成“全国胜利的民众暴动的出发点”。这反映了 当时中共中央 A.主张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B.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模式 C.重视农民战争与城市暴动的结合 D.认为农民阶级是取得革命胜利的主导 答案解析 考向预测考向预测8中共在土地革命时期

35、的政权建设中共在土地革命时期的政权建设 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规定:反对地主、资产阶 级的民主,主张工人、农民的民主,打破地主、资产阶级经济的和政治 的权力,以除去反动社会束缚劳动者和农民自由的一切障碍。据此可知, 这些规定 A.是对中共“一大”纲领的修正 B.巩固了社会主义革命斗争成果 C.有利于提高农民的革命热情 D.成为中共领导革命的指导思想 答案解析 4.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关系的变迁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关系的变迁 (1)国民革命时期 政策: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依据:帝国主义“以华治华”,支持北洋军阀专制统治。广大民众与帝 国主义支持下

36、的北洋军阀的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2)土地革命时期 政策:由武装反蒋到逼蒋抗日。 依据:国民革命失败后,国民党反动派成为中国革命的敌人。1931年, 随着日本大举侵华,社会主要矛盾由阶级矛盾转向民族矛盾。 (3)抗日战争时期 政策:联蒋抗日,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依据:法西斯与世界人民的矛盾成为国际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国社会各 阶级、各阶层都投入到抗日救国运动中,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的主要矛盾。 (4)解放战争时期 政策:自卫反蒋。 依据:美国扶蒋反共,蒋介石坚持专制独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广大人 民同美蒋反动派的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点拨 解析解析国民党禁止刊载的“谬误名词”都涉及抗日战争期间中

37、国共产党 抗战的史实,这些“谬误名词”大大提高了中国共产党的地位,严重冲 击了国民政府的执政能力,为了维护“一党专制”,国民党不得不把这 些名词进行封杀,故选D。 真题例证真题例证9抗战相持阶段的国共关系抗战相持阶段的国共关系 (2016 课标全国乙卷,30)1943年8月,国民党颁布抗战期间宣传名词正 误表,把“亲日派”“长征时代”“争取民主”“国共合作”“抗日 民族统一战线”等归为“谬误名词”,禁止刊载。这反映了国民党 A.努力缓和与其他党派的矛盾B.竭力塑造战时政府的形象 C.与中共争夺抗战的领导权D.力图维护一党专制的局面 答案解析 解析解析材料反映了中共中央取消了阶级斗争和阶级对立的

38、行动,体现出 当时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国共由对立转向合作,故C项正确。 考向预测考向预测9中共在第二次国共合作中的让步与坚守中共在第二次国共合作中的让步与坚守 中国共产党曾在一份宣言中提出:“一、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中国 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的实现而奋斗。二、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 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三、取 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这表 明当时中共中央 A.为建立革命统一战线释放出诚意B.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C.以民族大义为重D.为争取国内和平民主做出了让步 答案解析 短板短板21历史时空意识不足历史时空意识

39、不足 例题例题(2016 新课标全国甲卷,29)1930年,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英山县水 稻单位面积产量增加二三成,有的甚至达到五成,出现“赤色区米价一 元一斗,白色区一元只能买四五升”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根据地 A.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高B.红军英勇奋战保卫农民生产 C.政府主要精力用于增产D.人民打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 答案补短查短 3 3高考短板突破 针对练针对练3 (2017 山东日照高三模拟)蒋介石在1939年的一份批示中说:“今后再有 人借汪精卫事来谈与日本和谈之问题,以叛国罪论处,杀无赦。”从这 份材料中可以看出当时 A.中国政府已经正式对日宣战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C.蒋介石抗日态度较为坚决 D.国共矛盾已根本解决 答案解析 本课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