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学案+训练: 中外关联综合检测.doc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916112 上传时间:2020-01-1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7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学案+训练: 中外关联综合检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0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学案+训练: 中外关联综合检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20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学案+训练: 中外关联综合检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20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学案+训练: 中外关联综合检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20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学案+训练: 中外关联综合检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学案+训练: 中外关联综合检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学案+训练: 中外关联综合检测.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外关联综合检测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2017湖南师大附中高三月考四)古代东西方都曾展现出对人类自身认识上的自觉,其中主张正确处理人和人的关系,以道德上的律己来调整社会矛盾的思想家是()A.孔子苏格拉底 B.老子普罗泰格拉C.孟子柏拉图 D.庄子亚里士多德答案A解析孔子主张“克己复礼”,要求人们约束自己的行为习惯以稳定社会秩序,苏格拉底主张“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美德即知识”,也主张用道德律己调整社会矛盾,故A项正确;老子主张清静无为,顺其自然,没有强调道德律己,普罗泰格拉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忽视道德,故B项错误;孟子主张仁政、性善论,但没有提及人应以道德律己,柏拉

2、图主张按品德进行社会分工,不是用道德律己维护社会秩序,故C项错误;庄子继承老子的自然无为思想,没有强调道德律己,亚里士多德也没有强调以道德律己来维护社会秩序,故D项错误。2.(2017天津五区县高三期末)法的概念和理解因为学派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有人主张“法不阿贵,绳不绕曲。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有人指出“然则其(封建国家)所谓法者,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还有人认为“法是一种自然的权利,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衡量正义与非正义的标志。”这些关于“法”的论述分别出自()A.韩非黄宗羲西塞罗B.商鞅顾炎武孟德斯鸠C.韩非王夫之西塞罗D.荀子黄宗羲伏尔泰答案A解析材料“法不阿贵,绳不绕

3、曲。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出自于韩非子,材料“然则其(封建国家)所谓法者,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出自黄宗羲明夷待访录,材料“法是一种自然的权利,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衡量正义与非正义的标志”,出自于古罗马西塞罗的一句关于自然法的名言,故A项正确。3.(2017北京西城高三期末)下列文物或老物件见证了历史变迁,其逻辑关系对应正确的是()选项文物或老物件结论A兰州出土的“东汉书信纸”,以麻为主要原料,厚薄均匀,便于书写。“蔡侯纸”完全取代绢帛成为书写材料B清代御窑督陶官唐英创制的陶成图瓷板,描绘了拉坯成型、彩绘上釉、入窑装烧、束草装桶等工序。明清时期官营手工业产品制作精美 C西班牙在

4、南美殖民地制造的“西班牙银元”,明朝后期流入中国,为南京条约赔款所用货币单位。西班牙银元曾是国际流通的货币之一 D1951年某村的木牌上记载:“徐XX分到果实地一亩二分五厘”农业合作化在全国基本实现答案C解析A项中“东汉书信纸”不一定是“蔡侯纸”,且仅凭“东汉书信纸”的质量状况无法得出“蔡侯纸”完全取代绢帛成为书写材料的结论,故A项错误;B项材料仅能说明官营手工业工序繁多,不能说明官营手工业产品制作精美,故B项错误;C项中“西班牙银元”作为南京条约赔款所用货币单位,说明西班牙银元是当时国际流通的货币之一,故C项正确;D项中材料体现的是土地改革的内容,无法体现农业合作化运动,故D项错误。4.(2

5、017山东淄博高三摸底)下列选项,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对应中不正确的是() A梭伦颁布解负令王安石推行青苗法针对着农民面临的债务纠纷B亚里士多德倡导中道孔子推崇中庸 理性是人们生活实践的准绳C两宋以来,城市商品经济繁荣意大利等地的工商业城市兴起资本主义萌芽成为时代主流D 明清时不拘成法、风格奇特的画家群体出现达芬奇、米开朗琪罗等人开创艺术新时代打破传统桎梏,创造多彩成就答案C解析梭伦颁布解负令是为了解除因债务而沦为奴隶的公民,王安石实行青苗法是为了限制商人、高利贷者对农民的盘剥,符合结论“针对着农民面临的债务纠纷”的逻辑关系,故A项正确,与问题不符;亚里士多德倡导的中道与孔子推崇的中庸,都强

6、调过犹不及的道德尺度,理性行事,与结论“理性是人们生活实践的准绳”有正确的逻辑关系,故B项正确,与问题不符;两宋时期虽然商品经济繁荣,但没有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与结论“资本主义萌芽成为时代主流”没有相应的逻辑关系,故C项错误,与问题相符;明清时不拘成法、风格奇特的画家群体是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后,在思想文化领域反传统反封建的表现,达芬奇、米开朗琪罗等人开创艺术新时代打破了中世纪神学的禁锢,与结论“打破传统桎梏,创造多彩成就”有正确逻辑关系,故D项正确,与问题不符。5.(2017江苏无锡高三第一学期期中)战国时期,士已逐渐转变为社会上的一个阶层。这个阶层成为上(统治者、官吏和剥削者)与下(被统治者、民

7、、被剥削者)交流、转换的中间地带。古希腊社会商业化加速了商业中产阶级的迅速发展,从而改变了古希腊社会的政治力量结构。材料中社会新阶层的出现()A.满足统治阶级需要 B.加重下层民众负担C.推动社会转型发展 D.激化已有社会矛盾答案C解析材料中“这个阶层成为上(统治者、官吏和剥削者)与下(被统治者、民、被剥削者)交流、转换的中间地带”表明不仅有利于统治阶级,故A项错误;材料中“与下交流、转换”不等于加重下层民众负担,故B项错误;材料中“战国时期,士已逐渐转变为社会上的一个阶层”“古希腊社会商业化加速了商业中产阶级的迅速发展”表明社会新阶层的出现是社会转型的产物,“从而改变了古希腊社会的政治力量结

8、构”表明推动社会转型发展,故C项正确;“从而改变了古希腊社会的政治力量结构”表明社会新阶层的出现推动社会转型发展,是解决而非简单激化已有社会矛盾,故D项错误。6.(2017湖南十校协作体高三调研五)赫胥黎原著译本与严复译本大致对应的段落 赫胥黎原著直译文:在生物界,每一个个体和整个环境的竞争,其结果就是选择。也就是说,那些存活下来的生命形态,总体上最适应于某个时期存在的各种条件。因此仅仅就这一点而言,它们是最适者。严复译文(与上文对应):以天演为体,而其用有二:曰物竞,曰天择。此万物莫不然物竞者,物争自存也,以一物以与物物争,或存或亡,而其效则归于天择。天择者,物争焉而独存。 以今日之见,严复

9、译文()A.打上了中国社会的时代烙印B.真实地反映了赫胥黎的原著C.正确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D.阻碍了中国近代革命的进程答案A解析“以天演为体,而其用有二”体现了中国19世纪后半期对外国文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态度,故A项正确;材料里“原著直译文”“严复译文”相互对应,有明显差异,故B项错误;天演论无法正确揭示人类社会的发展,故C项错误;严复及其著作对近代革命是有推动作用的,故D项错误。7.(2017湖南师大附中高三月考二)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的第二条规定: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且大英国君主派设领事、

10、管事等官住该五处城邑,专理商贾事宜,与各该地方官公文往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从现代化史观看,五口通商有利于中国社会的转型B.从全球史观看,中国逐渐被纳入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C.从文明史观看,五处港口成为中西文明碰撞的前沿D.从社会史观看,五口通商有利于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答案D解析五处港口成为中国经济中心,有利于中国经济和社会现代化,促进中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通商口岸加强了中国和世界的联系,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通商口岸接触西方文明较多,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五口通商使得西方商品涌入中国,挤占了中国的商品市场,阻碍了中国民族

11、工业的兴起,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8.(2017广东茂名一模)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写道:“当欧亚初通贸易时,亚洲各国尤其是中国与印度的金银比价,比欧洲高得多在中国及其他大部分印度市场上,纯银与纯金的比价通常为十对一,至多也不过十二对一,而在欧洲则为十四或十五对一。”根据材料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白银的流通促进世界市场的发展B.世界白银流入中国并广泛流通使用C.大量白银流入促使中国出现价格革命D.白银成为当时各大陆通商的主要商品之一答案C解析白银等贵重金属是当时世界交流的重要货币,它反过来会促进世界贸易的发展,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因为“中国及其他大部分印度市场上,纯银与纯金的比价通常为十对一

12、,至多也不过十二对一,而在欧洲则为十四或十五对一”,所以世界白银大量流入中国进入流通领域,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虽然有大量的白银流入,但中国并没有发生像欧洲那样的价格革命,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新航路开辟之初,白银等贵金属是各地交换的一般等价物,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9.(2017浙江名校协作体高三第一学期联考)美国著名汉学家彭慕兰在大分流一书中认为:18世纪中叶以前的中国与西欧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区别,只是煤的广泛使用和西欧与新大陆的关系这两项“根本性的突破”,才使西欧胜出。在西欧对中国的胜出过程中,新大陆起的作用是() 推动了西方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提供了西欧的工业原料来源为工业革命提供技术

13、支持为手工工场提供大量劳动力A. B.C. D.答案B解析西欧对美洲大陆的殖民掠夺,推动了西方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故正确;西欧对美洲大陆的殖民掠夺,提供了西欧的工业原料来源,故正确;18世纪中叶的美洲大陆还处于一种原始落后的生产状态,说法与史实不符,故错误;西欧的殖民统治导致美洲土著居民锐减,劳动力极度匮乏,说法与史实不符,故错误,选择B项符合题意。10.(2017广东深圳宝安高三第一学期调研)阅读近代中国留学俄(苏)情况统计表,对此解读有误的是() 时间(年) 在俄(苏) 人数学习内容18991911 28俄语、矿业、商业 19211927 约1 400 马列主义基础、俄国革命理论与实践、联

14、共(布)党史、国际工运史、武器性能、战略战术 19271930 约1 100 联共(布)党史、政治经济学、西方革命史、唯物史观 A.清朝末年学生留俄体现了晚清中国社会的进步B.20世纪20年代前期,留学人数增加与中共建立和国民革命兴起相关C.20世纪20年代后期,学习内容的变化反映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转折D.“以俄为师”一直是近代中国知识分子救亡图存、寻求变革的基本路径答案D解析清末中国学生出国留学,学习外国先进的技术、制度、思想,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的进步,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20世纪20年代前期,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中国成立了共产党,国共实现了首次合作,开展国民革命,共产党和国民党都派遣留学

15、生去俄(苏)学习,导致留俄(苏)的学生数量增加,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20世纪20年代后期,国民革命失败后,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军队,学习苏联的经验,探索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体现在学习的内容上,如联共(布)党史、唯物史观,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近代知识分子救亡图存、寻求变革并不是一直“以俄为师”,如维新变法“是以日为师”,辛亥革命是“以英美为师”,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11.(2017湖北武汉部分重点中学高三起点考试)晚明社会变迁一书载“综合粗估结果,15701644年美洲白银总共大约有12 620 吨流入了中国(约占世界银产量的一半)”。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当时中国()A.彻底废止海

16、禁政策B.拥有先进的手工业C.推行重商主义政策D.积极进行殖民扩张答案B解析材料表明明末大量白银流入中国,本质上反映了中国对外贸易中处于出超地位,此时中国并未废除海禁政策,故A项错误;材料中现象得益于中国对外贸易中大量输出产品(主要为精美的手工业产品),故B项正确;材料虽反映中国对外贸易的发达,但封建政府仍继续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故C项错误;明末中国未进行殖民扩张,故D项错误。12.(2017山东邹城高三第一学期期中)作为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之一是出现了“哥伦布交换”,玉米从美洲移植到其他大洲,中国古代四大农书中记载了这一作物种植经验的是() AB CD答案D解析哥伦布发现美洲是15世纪末的历史事件

17、,氾胜之书大约成书于西汉末年,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农业专著,故A项错误;齐民要术是北魏农学家贾思勰的著作,也是我国古代第一部完整的农书,约成书于6世纪前期,故B项错误;农书是元代农学家王祯的农学专著,约成书于14世纪前期,故C项错误;农政全书是明朝科学家徐光启的农书著作,约成书于17世纪前期,后于哥伦布时代一个多世纪,故D项正确。13.(2017广东肇庆一模)布莱尼茨在中国近事序言中说:“中国这一文明古国与欧洲难分轩轾,双方处于对等的较量中。”李约瑟也认为在明代,中国的传统数学、天文学由于“西学”的到来而复兴。这说明明朝()A.传统科技仍然处于世界的前列B.与西方相比科技水平已经落后C.实验科

18、技与西方科技难分伯仲D.西学东渐使中西科技密切交流答案A解析材料中“中国这一文明古国与欧洲难分轩轾,双方处于对等的较量中”说明我国古代科技与西方水平相当,不能说落后,故B项错误;我国古代强调实用技术,实验科技水平不及西方,故C项错误;材料中并未涉及中西科技的密切交流,故D项错误。14.(2017湖南长郡中学高三月考五)明末清初,对“西学”的传入,最常见的一种说法便是“西学源出中国”。他们认为当下一些中学不及西学的事物,其实是中国古代已有而传入西方,但中国本身反而失传的事物,王夫之也认为西学大多是“剽窃中国之绪余”。这从侧面反映出()A.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中占优势B.西学传入改造了中国自身的学术

19、C.士大夫借西学来复兴传统儒学D.西学的优点为部分知识分子认可答案D解析材料中“明末清初,西学的传入”反映了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产生差距,失去优势,故A项错误;材料中“最常见的一种说法便是西学源出中国”“剽窃中国之绪余”的看法不会导致改造了中国的学术,故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借西学来复兴传统儒学,故C项错误;材料中“他们认为当下一些中学不及西学的事物”表明部分知识分子认可西学的优点,故D项正确。15.(2017广东惠州三模)清初,传教士利玛窦帮助中国绘制了一幅世界地图,但不经意地把美洲画在了左面、欧洲在中间而亚洲在右面,引起了朝廷的不满;他马上修改了地图,把中国放在中间,这幅地图获得了中国人的

20、高度称赞,并在中国广为流传,也为传教士赢得了很高的声誉。这反映了()A.中西方文化科技交流频繁B.西方传教士在华影响力大C.传统的夷夏观念根深蒂固D.闭关锁国政策还没有推行答案C解析交流频繁不能从材料中看出,故A项错误;西方传教士因为朝廷不满而修改地图,所以不能说明其在华影响力大,故B项错误;从修改地图,把中国放在中央,可以看出中国以自己为中心,故C项正确;清朝初期实行了闭关锁国政策,故D项错误。16.(2017广东佛山一模,27)有历史学者说:“就某种意义而言,英国在19世纪对中国的攻击只是先前之论述暴力的翻版,因为在第一把英国枪瞄准中国人之前,中国就已经在著作中被摧毁了。”该学者强调()A

21、.中国的物质文明落后于英国B.在文化层面上中国未战先败C.闭关锁国政策导致中国落后D.英国主要靠软暴力打败中国答案B解析19世纪西方工业文明领先于中国的农业文明,但材料强调文化层面,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了在文化层面上中国未战先败,故B项正确;材料强调近代中国在文化层面的落后,没有涉及闭关锁国政策,故C项错误;英国靠坚船利炮打败中国,故D项错误。17.(2017湖南长郡中学高三月考四)19世纪初,不法英商开始寻找对华走私渠道。马克思曾指出,它使“当局、海关人员和所有官员都被英国人弄得道德堕落”,从而使“中国海关所颁布的严格禁令,结果都毫不起作用”。如以此作为撰写论文的素材,下列最贴切的论题是()

22、A.片面最惠国待遇之我见B.试析南京条约严重危害C.鸦片贸易对中国的危害 D.中国鸦片战争失败原因初探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所提时间19世纪初,可推知为鸦片战争之前,A、B、D项所涉及内容都和鸦片战争相关,故A、B、D项错误;材料指出鸦片走私中英国人贿赂中国相关人员使得鸦片大量流入中国,对中国造成很大危害,故C项正确。18.(2017广东深圳宝安高三第一学期调研)梁漱溟说:“西方人讲自由、平等、权利,动不动就是有我的自由权,个人的权利放在第一位,借此分庭对抗。但中国不是这样,注重的是义务,而不是权利”梁漱溟认为当时的中国人()A.与西方人的文化差别B.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C.应该追求“德先生”与“

23、赛先生”D.要支持学生五四争权利爱国运动答案B解析据材料中“但中国不是这样,注重的是义务”联系所学知识得知,中国人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故B项正确。19.(2017四川成都一模)1949年毛泽东指出:“凡属被国民党政府所承认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大使馆、公使馆、领事馆及其所属的外交机关和外交人员,在人民共和国和这些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以前,我们一概不予承认,只把他们当作外国侨民待遇,但应予以切实保护。”这表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原则是()A.“另起炉灶” B.“一边倒”C.不结盟 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答案A解析材料强调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平等

24、外交关系,符合“另起炉灶”的内容,故A项正确。20.(2017四川成都一模)1950年,美国国会通过“中国地区援助法案”修正案,允许中国留学生就学期间和毕业以后在美国工作。1953年8月,美国总统签署“难民解救法案”,允许至少一部分留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从学生身份转为永久居民。这也是百年留学史上,美国第一次让中国留学生留在美国工作。这些法案的出台表明()A.美国向新中国释放外交善意B.祖国强大提升了留美学生的地位C.美国对新中国进行科技封锁D.科技革命促使美国招揽中国人才答案D解析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对中国是敌视态度,故A项错误;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工业基础薄弱,并未达到强大的水平,故B项错误

25、;材料中叙述的是美国对中国在美国的留学生的态度,并不是美国对新中国的科技封锁,故C项错误。二、非选择题(21题15分,22题13分,23题12分,共40分)21.(2017湖南怀化高三期末)(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自从秦始皇建立大一统专制制度,到汉武帝废黜百家独尊一家之后,思想开始受到禁锢,难以出现在平等基础上的、充分自由的“百家争鸣”,但文化学术也还有一定的发展空间。中国农耕文明达到的高度和精致程度为世界之最,适应这一文明的专制皇朝制度也设计周到、高度成熟。所以凭武力征服中原的游牧民族都在文化和制度上被汉化。又由于地理的特点,可以长期封闭,“六合之外,姑存不论”。今天人们津

26、津乐道的所谓中国是唯一未中断的文明古国,原因在此。 资中筠士人风骨:中国知识分子对道统的承载与失落 材料二1416世纪东西方启蒙思想代表人物及其思想比较表人物 代表作 基本主张 李贽(15271602) 藏书 指斥那些所谓的道学家们:名心太重,回护太多。“实多恶也”;否定孔子权威,提出是非无定论;反对封建禁欲,提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薄伽丘(13131375) 十日谈 批判天主教的黑暗和腐朽;认为僧侣是道貌岸然的伪君子;反对禁欲主义对人性的扼杀,主张“幸福在人间”摘编自谭文芳西方文艺复兴时期启蒙思想与中国明清之际启蒙思想之比较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文明的特点。(5分

27、)(2)根据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概括李贽和薄伽丘思想的共同之处,并分别说明当时东西方思想产生的原因。(5分)(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东西方文明发展的认识。(5分)答案(1)特点: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和强大的中央集权制度;儒家思想长期受到统治者的推崇;农耕经济发达;地理环境相对闭塞;市场稳定和文明的连续性;曾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多民族共同创造,兼容并蓄。(答出四点即可) (2)共同之处:都反对禁欲主义,主张个性的解放,追求现实的生活。 原因:中国封建专制统治的腐败、黑暗引起一些先进士人的不满;商品经济有较大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西方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发展,新的阶级、阶层的出现;西方有

28、较为传统的人文思想基础。 (3)认识:不同的政治、经济环境造就了不同的文明观念,产生了具有不同特性的东西方文明;文明的进步是社会全面发展的体现,东西方文明各有各的优缺点,应该加强交流。(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解析(1)根据材料一“自从秦始皇建立大一统专制制度,到汉武帝废黜百家独尊一家”得出特点之一是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和强大的中央集权制度;根据材料一“自从秦始皇建立大一统专制制度,到汉武帝废黜百家独尊一家之后,思想开始受到禁锢,难以出现在平等基础上的、充分自由的百家争鸣”,说明文化领域形成了儒家思想一统局面,即儒家思想长期受到统治者的推崇;根据材料一“中国农耕文明达到的高度和精致程度为世界之

29、最”,说明农耕经济发达,曾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根据材料一“又由于地理的特点,可以长期封闭,六合之外,姑存不论”,说明地理环境相对闭塞;根据材料一“所谓中国是唯一未中断的文明古国”,说明古代中国市场稳定和文明具有延续性;根据材料一“凭武力征服中原的游牧民族都在文化和制度上被汉化”,说明中华文明是多民族共同创造,兼容并蓄。 (2)第一小问共同之处,从材料二中对比李贽与薄伽丘的思想,由“反对封建禁欲”“反对禁欲主义对人性的扼杀”可知,两者都反对禁欲主义;由“否定孔子权威,提出是非无定论”“反对禁欲主义对人性的扼杀”可知,两者都主张个性解放;由“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幸福在人间”可知,两者都追求

30、现实的生活。第二小问原因,结合所学明清儒学思想与文艺复兴的知识,可从政治、经济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 (3)材料一阐述了中国文明的产生发展特征,材料二比较了中西同一时期思想的政治、经济背景,由此可得出不同政治、经济环境造就了不同的文明观念,产生了具有不同特性的东西方文明;文明的进步是社会全面发展的体现,东西方文明各有各的优缺点,应该加强交流等认识。有其他观点亦可。22.(2017云南昆明高三摸底)(13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自1517年葡萄牙使臣托梅皮雷斯抵达广州以后,欧美与中国的直接贸易从无到有,逐渐发展到了可观的规模,以白银为计量单位的中国丝织品价格在美洲是西班牙同类产品的1/

31、3,在欧洲是荷兰同类产品的1/2。千百年间发展起来的中国工艺技术精良,绸缎、棉布、麻织品、锡铅制品、火药等风靡欧美。资源丰富、人丁兴旺的中国江南,更多土地被广泛种植桑麻漆棉,西班牙葡萄牙人、荷兰人、英国人都不得不用硬通货购买中国商品,巨额的贸易顺差使美洲白银总产量的1/31/2流入中国。明朝嘉靖年间,官铸铜钱1 000文相当于白银一两,中国逐渐形成白银为本、铜币为辅的银本位制度。1934年美国政府实施购银法案,提高银价,中国白银大量外流,国民政府被迫于1935年废除银本位。摘编自黄达金融学材料二16、17世纪,从利物浦等海港出发的奴隶商船、海盗船活跃于非洲与美洲大陆,一本万利的“海上贸易”使英

32、国的毛呢、布匹、高档酒价格急剧上升,拥有十多万只羊、酒窖千所、纺机百部的大农场、大工场遍布英国。同一时期,中国金银比价约为17,欧洲约为115.5,英国商人纷纷将美洲白银输入中国套换黄金获利。1717年,金银贬值,物价飞涨,英国皇家铸币局局长牛顿规定,将黄金价格确定为每盎司等于3英镑17先令10.5便士,从此英镑按黄金固定了价格,牛顿创制了金本位的最早雏形。1821年,英国立法正式确立了金本位制,规定每英镑含7.32238克纯金,英镑与其他国家纸币或铸币按各自含金量自由兑换,世界贸易在19世纪中后期进入了“英镑世纪”,在经历了一战、30年代大危机和二战后,美元的国际地位因其国际黄金储备的巨大实

33、力而空前稳固,这就使建立一个以美元为支柱的国际货币体系成为可能。摘编自彼得马丁资本战争(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明清时期中国银本位制度与19世纪英国金本位制度形成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前期中国银本位制度与英国金本位制度衰落的共同因素,并指出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金融体系发展的新变化。(7分)答案(1)中国银本位制度:新航路开辟,东西方贸易扩大;巨额贸易顺差使大量白银流入中国;商品经济发展;赋役制度改革,推动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英国金本位制度:新航路开辟后,海外贸易、殖民掠夺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英商套换中国黄金获利;政府机构

34、推动与立法保障。(2)因素:经济危机的冲击;战争的影响;美国对世界经济影响力扩大。变化:布雷顿森林会议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建立,推动资本主义世界金融体系向制度化、体系化方向发展。23.(2017湖南郴州一模)(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有学者认为:任何一种哲学思想,在它的初创和发展时期,都具有一定的合理因素。但一旦被统治阶级看中,当作统治阶级的御用工具,它就会变成僵化的教条,其中的合理因素也会被窒息。运用中外思想史的相关史实,对上述观点进行探讨。(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12分)答案评分说明: 论证 修改、补充或者否定

35、一等 (1)准确、充分运用中外思想史的有关史实。 (2)对思想、政治与社会发展的关系阐述明确,逻辑严密。(1)观点明确,理由充分。(2)能够准确、充分运用思想史。二等 (1)能够运用中外思想史的有关史实。 (2)对思想、政治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有一定认识,逻辑关系较清楚。(1)观点明确,理由较充分。(2)能够运用中外思想史史实予以说明,逻辑关系较清楚。三等 (1)运用思想史不够准确或不能够运用史实。 (2)对思想、政治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认识不清或没有认识,逻辑关系不清。(1)有观点,运用思想史的相关史实不够准确,逻辑关系不清。(2)观点不明确,缺少论证。解析首先要表明观点,围绕材料观点展开,或赞成或反对,或就哲学与社会某一因素关系展开,或就哲学与多重因素关系展开均可;其次,运用史实进行论证,注意题目要求“中外思想史”,包括中国哲学思想史与世界哲学思想史;最后作总结陈词,并从史观方面予以升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