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历史通史版大二轮复习辅导与测试试题:板块一 中国古代史 专题综合检测2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916594 上传时间:2020-01-1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高考历史通史版大二轮复习辅导与测试试题:板块一 中国古代史 专题综合检测2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0年高考历史通史版大二轮复习辅导与测试试题:板块一 中国古代史 专题综合检测2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0年高考历史通史版大二轮复习辅导与测试试题:板块一 中国古代史 专题综合检测2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0年高考历史通史版大二轮复习辅导与测试试题:板块一 中国古代史 专题综合检测2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0年高考历史通史版大二轮复习辅导与测试试题:板块一 中国古代史 专题综合检测2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高考历史通史版大二轮复习辅导与测试试题:板块一 中国古代史 专题综合检测2 Word版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高考历史通史版大二轮复习辅导与测试试题:板块一 中国古代史 专题综合检测2 Word版含解析.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专题综合检测(二)单独成册(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7山西太原二模)春秋时期,管仲提出“四民分业论”,即“士农工商”四种身份的人分开居住,分别培养。工匠(手工业者)聚集在一起,“相语以事,相示以巧,相陈以功”。这一做法()A提高了工匠社会地位B促进了手工技术发展C固化了社会阶层等级 D强化了重农抑商政策解析:选B。据题干可知, 管仲的做法是让工匠(手工业者)聚集在一起相互讨论工事,交流经验,能促进手工业技术的发展,故选B项。“四民分业论”、“士农工商”四种身份的人分开居住说明工匠地位处于第三点,社会地位较低,故A项错误;将四民分开居住可以固化社

2、会阶层等级,但仅反映材料一层信息,片面,故C项错误;重农抑商政策是战国时期提出,故D项错误。2(2017四川成都二次诊断)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为三十多位大商人立传,并提出政府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应遵循“善者因之,其次利导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的原则。据此可知,司马迁()A赞同汉武帝的商业政策B反对逐利致富的社会风气C强调商业发展顺其自然D颠覆了儒家推崇的义利观解析:选C。材料中司马迁提出根据不同商人的类型采取不同的原则,说明其并非完全赞同汉武帝的“重农抑商”的政策,故A项错误,故选C项。材料未提及汉朝的社会风气及司马氏对其态度,故B项错误;司马迁认为应当采取恰当的方式对商人和

3、商业进行引导,而非颠覆儒家义利观,故D项错误。3(2017福建质量检测)南北朝时期,城隍是城市居民守御城池、保障治安的守护神。隋唐时期,城隍职掌又增加了雨旱丰歉、功名利禄、吉凶祸福、冥籍诸事等。这说明()A儒教正统地位受到严重冲击B城隍崇拜扩大了部分行政职能C官府借助城隍信仰加强统治D城市发展拓展了城隍信仰空间解析:选D。根据题干中从南北朝时期城隍的职能到隋唐时期城隍职能的增加,故选D项。魏晋时期儒家正统地位受到冲击的原因是佛教、道教的盛行和儒家思想自身的问题,故A项错误;题干材料与行政职能无关,故B项错误;中国古代是借助儒家思想来巩固统治,并非城隍信仰,同时并未牵涉官府行为,故C项错误。4(

4、2017山东济宁二模)据全唐文载,歙州祁门县,“山多而田少,水清而地沃,山且置茗,高下无遗土,千里之内,业于茶者七八矣,由是给衣食,供赋役,悉恃此。”由此可见唐代()A经济重心已经呈现南移的趋势B某些经济作物已出现专业化生产C经济作物种植已主导农业生产D精耕细作农业技术已传播到江南解析:选B。据题干材料“山多而田少,水清而地沃,山且置茗,高下无遗土,千里之内,业于茶者七八矣,由是给衣食,供赋役,悉恃此。”可以得出唐代某些经济作物已经出现专业化生产,故选B项。5(2017内蒙古包头一模)南宋政府曾三令五申禁止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围湖造田之风,但这些政令如一纸空文。太湖流域“涝则水增溢不已,旱则无灌溉

5、之利”。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A湖田垦种成本低且收益大B吏治败坏使政府职能降低C赋税的繁重加重民众负担D人口压力使人地矛盾尖锐解析:选D。据题干可知,随着南宋政权的建立,古代中国经济重心彻底南移,加之人口的不断南迁和自然增长,日益严峻的人口压力使得人们不得不向田要粮,因而围湖造田的现象屡禁不止,也给自然环境带来空前的压力,故选D项。6(2017宁夏银川质检)元朝实行匠籍制度(匠户沦为国家奴隶),明政府规定“轮班工匠,有愿出银价者,每名每月南匠出银九钱,免赴京;北匠出银六钱,到部随即批放;不愿者,仍旧当班”。这表明当时工匠()A从封建徭役中得以解放B摆脱了官府对其人身控制C封建义务由力役变

6、银差D顺应商品经济发展的潮流解析:选C。据题干,元朝匠户沦为国家奴隶,明代工匠可以纳银代服役, 说明官府对工匠人身控制有所变化,故选C项。7(2017山西考前适应性测试)明朝苏州一位叫谭晓的人,低价购买大量洼地,雇佣百名乡民劳动。低洼为池养鱼,池上筑舍养猪、鸡,鱼食其粪;四周垒高地,按地质种果树、蔬菜等。产品卖出后,收入是田地生产的三倍。这一现象()A反映了庄园经济的盛行 B表明租佃关系日益普遍C受益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D说明农业技术趋于成熟解析:选C。据题干材料信息“果树、蔬菜”“产品卖出”,可判断受益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市场的扩大,故选C项。庄园经济是自给自足的,与题干材料不符,故A项错误;“

7、雇佣百名乡民劳动”,他们之间是雇佣关系,并非租佃关系,故B项错误;由材料无法推断农业收入的增加是农业技术趋于成熟的结果,故D项错误。8(2017山东潍坊二模)长期以来,中国古代“以士为尊,农工商卑”。而明清之际的江南地区出现了“天下之士多出于商”“豪杰有智略之人”也多致力于经商的现象。这反映了当时()A儒商成为商人主体 B社会观念发生转变C拜金逐利风气盛行 D取士制度发生变化解析:选B。据材料可得,由于商业的发展,使社会观念发生由农本商末到“重商”的转变,故选B项。9(2017四川宜宾二次诊断)明代官员张邦奇在西亭饯别诗序中提及,“禁令之下,每岁孟夏以后,漳州大舶数百艘,乘风挂帆,蔽大洋而下闽

8、人与蕃舶夷商贸贩商物,往来络绎于海上。”由此可见()A海禁并未影响中国的对外贸易B区域长途贩运使海禁政策瓦解C海禁政策出现上下相背离现象D明代政府并未真正实行过海禁解析:选C。据题干材料“蔽大洋而下闽人与蕃舶夷商贸贩商物”可知,在海禁政策之下,中外民间贸易继续推行,反映了海禁政策出现上下相背离现象,故选C项。10(2017新疆乌鲁木齐二次诊断)检索四库全书,关于“平均赋役”“均平徭役”“均徭役”“均赋税”“平差役”一类的词语,出现有905次之多。这种现象说明统治者旨在()A实现社会均平理想 B限制土地兼并C防范隐匿人口现象 D维护小农经济解析:选D。据题干“轻徭簿赋”等手段,可知是维护封建小农

9、经济的重要手段,故选D项。封建统治者所奉行的不可能是均平的社会理想,故A项错误;材料与限制土地兼并并没有直接的关系,故B项错误;四库全书编纂于清朝乾隆帝时期,此时清王朝已经彻底废除了人头税,因为赋税而隐匿人口的现象已不复存在,故C项错误。11(2017山西临汾二次适应性考试)明初,明太祖发布诏令禁止白银流通,但是到了明代中期,白银逐渐成为民间流通中的主要货币。明穆宗颁布诏令:“凡买卖货物,值银一钱以上者,银钱兼使;一钱以下止许用钱。” 据此可知明朝白银的货币化()A使铜钱铁钱退出了中国市场B是商品经济发展中的自然选择C使中国经济依赖于国际市场D得益于明朝银矿开采业的发展解析:选B。据题干材料“

10、白银逐渐成为民间流通中的主要货币”,说明是商品经济发展中的自然选择,故选B项。12(2017四川德阳三次诊断考试)清代康熙、雍正年间,减免土地税成为惯例。常常“一年蠲及数省”或“一省连蠲数年”,全部免征当年的应纳钱粮。这一做法旨在()A维护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B为推行新税制创造条件C推动土地租佃关系的发展 D增强民众对朝廷的认同解析:选D。据题干材料可知,“减免土地税”的目的在于减轻农民负担,增强民众对朝廷的认同,故选D项。材料“减免土地税”与维护儒家思想的地位无关,故A项错误;B项不是材料“减免土地税”的根本目的,故B项错误;C项不是材料“减免土地税”的目的,故C项错误。二、非选择题(第13题

11、20分,第14题20分,共40分)13(2017安徽合肥第二次质量检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交换的发达,促进了货币流通量的增加。北宋除铜、铁钱外,金银也作为半流通性货币,租税的征收、官俸的发给和对外贸易都使用银两。北宋的铜钱尽管铸造的比过去多,但“钱荒”却十分严重。为此,政府规定四川等地只能用铁钱流通。由于携带不方便,10世纪末,成都出现了所谓的“交子铺”,发行纸币代替铁钱。1023年,北宋政府看到发行交子有利可图,遂正式创立“交子务”,改交子为官办,以36万贯铰钱作准备金,定期发行,限额125万余贯,流通区域仍限于四川。 摘编自朱绍侯等中国古代史材料二洪武元年,明政府颁行“洪武通宝

12、”。但由于铜钱的铸造受到铜料不足的限制,而且商贾也习惯于元代的纸钞,因此铜钱的流通并不通畅。洪武八年,印造大明宝钞,禁止民间使用银子。但由于宝钞发行没有数量的限制,也没有兑换的机制,导致官府大力推行用钞作货币的同时,两浙、江西、闽广等地的百姓重钱轻钞,宝钞严重贬值,钞法难以推行。正统元年,政府“弛用银之禁”,下令南方部分不通舟楫的地方,可将赋税折算白银缴纳,至万历时期,要求各种租税都折银征收。民间白银的使用范围不断扩大,原来的“大数用银、小数用钱”的习惯也逐渐改变,人们在小额交易中也宁愿使用极为细碎的银子。摘自何平世界货币视野中明代白银货币地位的确立及其意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

13、北宋时期“交子”出现的原因及意义。(10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明朝时期白银货币地位的变化。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宋、明时期货币流通的相同点。(10分)解析:第(1)第一小问原因,根据材料一从商品经济发展、金融业发展、金属货币的弊端及科技发展等角度归纳;第二小问意义,根据第一小问从商品流通、纸币的深远影响等角度分析。第(2)问第一小问变化,根据材料二中信息从白银运用等角度分析;第二小问相同,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比较从流通特点、地域性等角度归纳。答案:(1)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北宋“钱荒”严重;铁钱等货币流通不便;发达的金融信用事业(飞钱、柜坊的影响);造纸业和印刷业的发展。意义:推动政府货币改革;促

14、进商品经济发展;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影响深远。(2)变化:从民间私用到合法货币,再到主导货币。相同:多种货币并存;具有地域性;民间货币影响较大。14(2017新疆第一次适应性检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明朝在农业和商贸方面取得了引人注目的进步。城市生活得到了拓展,城市中的商业资产阶级在经济上(但不是政治上)的重要性也日渐突出。到17世纪,在中国商业活动已经很普遍了,甚至比任何一个17世纪的其他国家都普遍。清朝初期,大城市之间和许多贸易城镇之间的商贸活动保持了明代以来的良好发展势头。历史学家总是喜欢问:为什么中国拥有庞大的、在金融方面成熟的商业阶级,在许多理念和技术方面也有着领先的地位,但却

15、没能突破成为一个典型的工业国家呢?换句话说,为什么中国没能从明朝后期的“商业革命”跃进到西方在一个世纪后才出现的那种“工业革命”呢?摘编自美菲利普J阿德勒世界文明史结合1617世纪中外相关史实,围绕“商业革命”和“工业革命”拟定一个具体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20分)解析:据材料有效信息划分几个层次,紧扣“明清时期中国的成熟商业革命”角度,从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表现;“中国没有实现由商业革命向工业革命转变的原因”(阻碍资本主义萌芽或者商业发展的因素);“西方确实现了商业革命向工业革命转变的原因”(西方在商业发展的表现等)进行论述。答案:评分要求:

16、所提取信息明确清晰,必须源自材料。论据准确,史实引用合理,围绕所提取的信息。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示例一:17世纪时中国出现商业革命。大量农副产品进入市场成为商品;城市商业贸易的繁荣;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快速发展;地域性商人群体“商帮”出现;晋商兴办票号,经营存款、放贷、汇兑;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大量瓷器销往海外。示例二:中国没能从明朝后期的商业革命跃进到西方的工业革命。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重农抑商、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的推行;实行专卖制度;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儒家思想(重义轻利)的影响;传统科技没有突破。示例三:西方的商业革命为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础。西方的商业革命加快了资本原始积累的进程;推动了工场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世界市场的扩大;引起了商业经营方式的变化;壮大了资产阶级的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