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历史三轮冲刺考卷题型抢分练:专题强化训练 训练6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917203 上传时间:2020-01-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高考历史三轮冲刺考卷题型抢分练:专题强化训练 训练6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0高考历史三轮冲刺考卷题型抢分练:专题强化训练 训练6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0高考历史三轮冲刺考卷题型抢分练:专题强化训练 训练6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0高考历史三轮冲刺考卷题型抢分练:专题强化训练 训练6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0高考历史三轮冲刺考卷题型抢分练:专题强化训练 训练6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高考历史三轮冲刺考卷题型抢分练:专题强化训练 训练6 Word版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高考历史三轮冲刺考卷题型抢分练:专题强化训练 训练6 Word版含答案.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训练6古代的希腊、罗马1.(2017四川绵阳二模,32)罗马共和国时期发动了多次扩张战争,地中海成为罗马的内海。罗马诗人贺拉斯说:“被俘虏的希腊人诱使他粗野的征服者成为俘虏。”这一说法的主要依据是()A.扩张战争激化了希腊与罗马矛盾B.罗马深受希腊文化艺术成就影响C.希腊城邦民主政治被罗马人继承D.万民法的制定兼顾被征服者利益答案B解析材料中“被俘虏的希腊人诱使他粗野的征服者成为俘虏”,本质上反映出征服者罗马被希腊先进的文化所征服,和希腊与罗马矛盾激化无关,故A项错误、B项正确;影响罗马人的是希腊的文化,并非城邦民主政治,故C项错误;万民法兼顾被征服者利益,只能缓和彼此矛盾,不能解释罗马人“成

2、为俘虏”的原因,故D项错误。2.(2017山东淄博一模,32)古希腊集市广场布置着一些相关的设施:突出的柱廊长厅、存放国家圣火的议会大厦、体操竞技场以及各种神庙,它们共同构成城市以及城市生活的中心,广场往往呈不规则形状,也不存在明确的控制性建筑物。这主要反映了古希腊()A.宗教神话的传播B.人文精神的觉醒C.崇尚运动的风尚D.公民政治的实行答案D解析根据题目中“广场往往呈不规则形状,也不存在明确的控制性建筑物”,故宗教神话、崇尚运动只是构成城市生活的一部分,不可独立代表希腊,故A、C项错误;人文精神强调的是人的价值,题目强调的是公民政治下对各方面的尊重和民主,故B项错误,D项正确。3.(201

3、7安徽江南十校一模,32)有学者认为,希腊城邦不是由独立公民个人组成的,而是由公民所归属的氏族、胞族和部落组成;城邦不分大小、强弱在宗教、法律、钱币、度量衡等方面享有高度的主权独立。依据材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希腊城邦使公民个人缺乏独立性B.民主政体是希腊城邦的共同选择C.独立自主为希腊城邦营造了和平环境D.希腊城邦是由一些公民共同体所组成答案D解析雅典公民是独立的个体,故A项错误;希腊城邦内部也有专制政体,如斯巴达,故B项错误;独立自主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城邦间的争霸战争,故C项错误;材料表明城邦不是公民个人而是公民集体,体现了希腊城邦强烈的集体荣誉感 ,故D项正确。4.(2017湖南高

4、考仿真一,29)如今人们关于希腊的印象很大程度上被电影和其他形式的流行文化决定了。那些试图将希腊浪漫化的做法都是为了让希腊与现代相比时,不显得那么格格不入,更像21世纪的人们可以与之沟通的社会。材料表明()A.流行文化能够真实反映古代文化B.古希腊社会在许多方面与现代社会截然不同C.现代社会继承了古希腊的很多文化D.现代社会不可能理解古希腊社会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如今人们关于希腊的印象很大程度上被电影和其他形式的流行文化决定了”说明流行文化并没有真实反映古代文化,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那些试图将希腊浪漫化的做法都是为了让希腊与现代相比时,不显得那么格格不入”说明古希腊社会在许多方面与现代社会截

5、然不同,故B项正确;材料中主要强调古希腊文化与现代文化的不同,并未体现现代社会对古希腊文化的继承,故C项错误;D项说法太过于绝对,故D项错误。5.(2017四川广安、遂宁、内江、眉山一模,32)雅典执政官最初有王者执政官、军事执政官和名年官,终身任职。公元前683年改为一年一任,且增加了6名司法执政官,人数增至九人,但拥有选举权和当选为执政官的都是贵族。这些变化()A.确保了贵族各项特权B.推动了雅典民主化进程C.保证了公民政治权利D.提高了政府决策的效率答案B解析材料未涉及贵族各项特权,故A项错误;据材料“终身任职”和“改为一年一任,且增加了6名司法执政官,人数增至九人”可知推动了雅典民主化

6、进程,故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公民政治权利,故C项错误;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提高了政府决策的效率,故D项错误。6.(2017安徽皖智教育1号卷联盟高三11月联考,4)有学者说,梭伦改革稳定了雅典公民团体,使雅典阶级结构发展为贵族奴隶主、工商业奴隶主、平民三足鼎立的多元社会格局,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社会基础。其中,“稳定了雅典公民团体”的举措是()A.废除债务奴隶制B.实行财产等级制度C.推行陶片放逐法D.建立五百人议事会答案A解析公元前6世纪初,梭伦在雅典推行改革,颁布“解负令”,废除债务奴隶制,维护了平民的利益,扩大了雅典民主政治公民的基础,与材料中“稳定了雅典公民团体”相符,故A项正确。7.(20

7、17湖南怀化高三期末,13)雅典公民大会每月召开三到四次,凡二十岁以上的男性公民都有权参加,平等享有立法权、选举权和监督权。公民对城邦大事的议案自由发言或展开激烈的辩论,最后采取投票或举手的方式,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做出决议。材料反映的参政方式()A.体现了雅典民主的局限性B.保证了公民行使民主权利C.源于雅典的小国寡民特征D.充满了人类理性主义精神答案C解析抓住“公民对城邦大事的议案自由发言或展开激烈的辩论,最后采取投票或举手的方式,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做出决议”,这种简朴的参政方式体现了雅典民主政治的直接性,直接民主源于小国寡民的特征,故C项正确。8.(2017广西桂林、百色、崇左

8、一调,32)雅典民众法庭审理的案件是通过抽签选定的,各庭的房间、法庭主持人、水时计监督人、监票人的产生,也由抽签决定,其责任是一次性的,下次开庭需再次抽签。这一规定()A.强化了公民的责任感B.有利于规避司法腐败C.造成了司法资源浪费D.有利于形成正确判决答案B解析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是:人民主权,轮番而治,材料中“其责任是一次性的”无法强化公民的责任感,故A项错误;材料中充分体现“人民主权,轮番而治”的特点,尤其是水时计监督人以加强监督,防止司法腐败,故B项正确;材料中并未体现司法资源浪费,故C项错误;材料中抽签选举中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无法保证决策的正确性,故D项错误。9.(2017北京海淀高

9、三期末,23)阿里斯托芬在喜剧公民大会妇女中虚构了一个故事:雅典的妇女们偷偷穿上了丈夫的服装,戴上假胡须,女扮男装出席公民大会,投票通过法律夺取了政权,把男性从城邦中驱逐出去。这一虚构剧情反映了()A.民主政治促使戏剧艺术繁荣B.民主氛围浓厚公民意志自由C.男女地位不等妇女无权参政D.滥用民主权力导致政治混乱答案C解析民主政治促使戏剧艺术繁荣不是虚构剧情反映的问题,故A项错误;民主氛围浓厚公民意志自由材料没有涉及到,故B项错误;“女扮男装出席公民大会,投票通过法律夺取了政权,把男性从城邦中驱逐出去”表明妇女无权参政,故C项正确;滥用民主权力导致政治混乱材料没有涉及到,故D项错误。10.(201

10、7河北石家庄一检,31)雅典城邦官员在任职期间需经历五百人议事会十次信任投票,如未通过,需提交陪审法庭,若判其无罪,可官复原职;若判其有罪,则会被判处相应的刑罚,并在离任时向陪审法庭报告账目,接受审计监督。这体现了()A.陪审法庭职能的多样化B.雅典立法和司法机构相互牵制C.陪审法庭取代公民大会D.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雏形产生答案A解析材料反映出雅典陪审法庭既对官员任职期间是否犯罪进行判决,同时还要对官员审计监督,呈现出职能的多样化,故A项正确;雅典公民大会行使立法权,材料未涉及公民大会,与二者相互牵制无关,故B项错误;公民大会是城邦最高权力机关,材料未涉及公民大会被取代,故C项错误;近代西方民

11、主政治属于代议制(间接民主),雅典民主属于直接民主,二者有本质区别,故D项错误。11.(2017四川乐山二模,32)民主的模式一文中指出:“雅典民主的一个标志是对公民美德的普遍认同:为共和城邦作贡献以及将私人生活置于公共事务和共同善业之下。”作者认为古代雅典()A.美德造就民主政治B.公民重视城邦利益C.民众拥有广泛权利D.注重社会福利建设答案B解析据材料“雅典民主的一个标志是对公民美德的普遍认同”可知,美德是其民主政治产生的原因之一,故A项错误;据材料“为共和城邦作贡献以及将私人生活置于公共事务和共同善业之下”可知公民重视城邦利益,故B项正确;材料“为共和城邦作贡献以及将私人生活置于公共事务

12、和共同善业之下”与公民权利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为共和城邦作贡献以及将私人生活置于公共事务和共同善业之下”与社会福利建设无关,故D项错误。12.(2017山西五校高三第四次联考,32)柏拉图指出:“雅典的民主制是一种使人乐意的、无政府状态的、花哨的管理形式,在这种制度下,不加区分地把一种平等给予一切人,不管他们是不是平等者。”据此可知,柏拉图认为雅典的民主政治()A.丝毫没有体现平等的理念B.导致雅典城邦国家的衰弱C.压制了公民参政的积极性D.容易造成国家管理的无序答案D解析“不加区分地把一种平等给予一切人”可以看出体现了人人平等的观念,故A项错误;材料只是描述了雅典民主的形式,没有谈到由此

13、引起了城邦的衰弱,故B项错误;在这种体制之下,公民的参政热情很高,故C项错误;根据“不加区分地把一种平等给予一切人,不管他们是不是平等者”说明直接民主的泛滥,没有管理能力的人可能对国家造成混乱,故D项正确。13.(2017安徽蚌埠一模,16)古罗马法学家西塞罗在论共和国中论述道:“既然法律是公民联盟的纽带,由法律确定的权利是平等的,那么当公民的地位不相同时作为同一个国家的公民起码应该在权利方面是相互平等的。”作者的核心思想是()A.法律至上B.人人平等C.主权在民D.自由也当自律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法律确定的权利是平等的”,强调法律在权利平等方面的重要性,故A项正确;根据材料“当公民的地位不相

14、同时”,西塞罗也承认现实中的地位不平等,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法律的“公民联盟的纽带”作用,不涉及主权在民,故C项错误;材料不涉及自由问题,故D项错误。14.(2017福建厦门高三第一学期期末,23)下图中罗马民众围观的是十二铜表法。古罗马法学家评价这一法律:“有了成文法典,他们(平民)就可以不再依靠贵族的记忆力。”这表明它() A.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的垄断B.消除了习惯法的影响C.实现了平民与贵族的平等D.突破了万民法的局限答案A解析十二铜表法是第一部成文法,使得量刑、审判皆有法可依,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的垄断,故A项正确;十二铜表法中包含很多习惯法,故B项错误;罗马法维护的是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15、故C项错误;万民法出现于公元3世纪,十二铜表法属于公民法,故D项错误。15.(2017安徽淮南一模,32)十二铜表法规定:建筑物的周围应留二尺半宽的空地,以便通行;树枝越界的,应修剪至离地十五尺,使树荫不至影响邻地;橡树的果实落于邻地时,得入邻地拾取之。这些条款体现的理念是()A.私有财产不可侵犯 B.强调维护公共利益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注重兼顾多方利益答案D解析材料没有突出强调对私有财产的保护,故A项错误;维护公共利益并没有全面的概括材料,故B项错误;材料未体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故C项错误;据材料可知“留二尺半的空地”是考虑到行人利益,“树荫不至影响邻地”“橡树的果实落于邻地时,得入邻

16、地拾取之”这是考虑到邻里们的利益,以免产生矛盾,综合可以看出是兼顾多方利益,故D项正确。16.(2017湖北武昌高三元月调研,32)罗马法逐渐形成这样的观点:“习俗未必正确,还有一种藉以做出公平决定的更高的、普遍的原则,这种高级而普遍的自然的法则,或者叫做自然法,是从人的本性和理性产生出来的。因而是为所有人所了解和接受的。”材料主要反映出()A.罗马习惯法转化为成文法的必然性B.罗马公民法发展为万民法的必然性C.罗马法衰落、自然法兴起的必然性D.查士丁尼民法大全形成的必然性答案B解析据材料“还有一种藉以做出公平决定的更高的、普遍的原则,这种高级而普遍的自然的法则,或者叫做自然法,是从人的本性和

17、理性产生出来的。因而是为所有人所了解和接受的”可知发展起来的法律的适用范围是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可判断是万民法,故B项正确。17.(2017宁夏高考模拟一,25)查士丁尼法学法典规定:“各省总督应注意各自治市之强制性公务,应依惯例合理分派,并依年龄和地位轮换。务使重担不经常压在同一批人身上而造成自治市人力和资源之枯竭。”这表明()A.帝国内的地方“自治”有名无实B.帝国对自治市的管理制度化、法律化C.罗马法渗透到帝国各个角落D.维护奴隶制是罗马法的本质特征答案B解析据材料“各省总督注意各自治市之强制性公务”可知,帝国内的地方有自治之权,故A项错误;据材料“依惯例合理分派,并依年龄和地位轮

18、换”可知,帝国对自治市的管理制度化、法律化,故B项正确;据材料“造成自治市人力和资源之枯竭”可知,罗马法渗透到自治市而不是帝国各个角落,故C项错误;据材料“务使重担不经常压在同一批人身上”可知,罗马法注重维护社会公平,与维护奴隶制无关,故D项错误。18.(2017河南焦作高一第一学期期末,6)罗马法规定:“当某个新施工是在公共场所进行的,每个市民都可以发出新施工警告,但是,当新施工的实施是为了公共利益时,则新施工行为将被允许,即不得向施工工人发出禁止新施工的警告。”这说明在古代罗马()A.法律具有高度的灵活性B.市民拥有对政府监督权C.注重维护社会公共利益D.建筑违法行为时有发生答案C解析材料

19、强调的不是法律的灵活性,故A项错误;材料不能体现市民对政府的监督权,故B项错误;抓住材料“当新施工的实施是为了公共利益时,则新施工行为将被允许,即不得向施工工人发出禁止新施工的警告”可知罗马法从注重公共利益的维护的角度对私人权利进行了调整,故C项正确;建筑违法行为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故D项错误。19.(2017江苏镇江一模,13)梅因指出:“在古代世界中,一个社会的本地公民常常自以为是由于血统而结合在一起的,他们反对外来人主张平等权利,认为这是对他们生来固有权利的一种篡夺。”与古罗马人的这种意识密切相关的是()A.习惯法的推行B.公民法的推行C.万民法的推行D.陶片放逐法的推行答案B解析在公民法

20、下,罗马公民受到法律保护,并享有法律赋予的权利,与材料中“本地公民常常自以为是由于血统而结合在一起的,他们反对外来人”相符,故B项正确。 20.(2017河南焦作高三第一学期期末,17)恩格斯指出:“罗马的占领,在所有被征服的国家到处都由罗马法官根据罗马法进行判决,从而使地方上的社会秩序都被宣布无效,因为它们和罗马法制不相符合。”据此可知,此时的罗马法()A.完全抛弃了习惯法内容B.成为对外扩张的思想武器C.体现了民主政治的色彩D.成为治理国家的主要方式答案D解析材料没有体现罗马法完全抛弃习惯法的内容,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罗马法成为罗马对外扩张的思想武器,故B项错误;罗马没有实行民主政治,故C项错误;从“到处都由罗马法官根据罗马法进行判决,从而使地方上的社会秩序都被宣布无效”,可知罗马法成为罗马统治者治理国家的主要方式,故D项正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