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高中历史高三三轮考前基础篇:第3课现代史通史整合(教学素材)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917475 上传时间:2020-01-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岳麓版高中历史高三三轮考前基础篇:第3课现代史通史整合(教学素材)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高三三轮考前基础篇:第3课现代史通史整合(教学素材)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高三三轮考前基础篇:第3课现代史通史整合(教学素材)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高三三轮考前基础篇:第3课现代史通史整合(教学素材)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高三三轮考前基础篇:第3课现代史通史整合(教学素材)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岳麓版高中历史高三三轮考前基础篇:第3课现代史通史整合(教学素材) Word版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岳麓版高中历史高三三轮考前基础篇:第3课现代史通史整合(教学素材) Word版含解析.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3课现代史通史整合(教学素材包)全球视野下的中国与世界1现代中国与世界的综合比较现代中国现代世界时间跨度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新时期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到当今世界特征探索中崛起的中国多极化、全球化的世界表现政治文明(1)新中国的成立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民主选举制度,构成新中国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3)新中国外交走上世界舞台,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1)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探索奠定了基

2、础(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格局经历了从两极格局到多极化趋势的曲折发展,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经济文明(1)从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改革开放,新中国经济建设经历了两个阶段:19491956年为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19561978年是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时期(2)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经过30多年的努力,我国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综合国力不断提高,国际地位也日益提升(1)十月革命后, 苏俄(联)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逐步确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改革成效不大,并最终解体(2)20世纪30年代,为了克服经济危机,罗

3、斯福新政确立了国家干预经济的现代化模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这一模式被普遍采纳,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也在不断调整(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全球化趋势不断发展思想文明(1)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2)新中国科技、教育、文艺事业取得重大成就(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三次科技革命迅猛发展,人类进入信息时代(2)现代主义文学、美术、音乐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220世纪世界形势对中国社会的影响领域表现政治列强侵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从列强共同支配中国到日本独霸中国再到美国控制中国中国革命受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中国

4、革命领导阶级为无产阶级,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从走苏俄(联)式到走中国式革命道路国际地位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组成部分,其胜利使中国国际地位有所提高,解放战争的胜利最终使中华民族获得了独立经济民族工业国民政府统治前期中国民族工业经历了较快发展,但经济危机及列强侵华使中国民族工业到后期逐渐萎缩甚至破产思想文化思想解放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并广泛传播思想理论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形成并发展3国际格局变动对现代中国外交的影响(1)19491955年,美苏两极格局形成,苏联支持、援助中国,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遏制中国。新中国加入社会主

5、义阵营,推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接受苏联的经济技术援助;抗美援朝。(2)20世纪50年代后期起,赫鲁晓夫推行霸权政策,中苏关系开始恶化。中国在外交上,既反苏也反美。(3)20世纪70年代初期,美苏争霸中,苏联处于攻势,美国处于守势。中苏关系全面恶化,美国改善对华关系。(4)进入20世纪80年代,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攻势,苏联处于守势。中苏关系走向缓和,中美建交;中国全面推行改革开放政策。(5)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中国积极融入世界;外交上坚持开放战略,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4邓小平改革开放理论是对列宁新经济政策思想的延伸和发展(1)新经济政策由于受当时苏维埃俄国

6、诸多主客观条件的限制,特别是由于列宁过早逝世,故未能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而邓小平的改革开放理论,是在深刻总结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和改革的经验教训之后而形成的较为完整、系统的理论体系,并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2)邓小平更新和发展了列宁的思想,认为市场作为发展经济与生产的一种手段,既可以和资本主义制度结合起来,也可以同社会主义制度结合起来,为社会主义制度所利用,从而克服了列宁认识上的局限性,发展了列宁的思想。(3)列宁没有从理论上说明市场经济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邓小平则提出了市场是一种经济手段的科学论断,阐明了市场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不可少的“经济手段”,它不体现、不代表社会制度

7、的性质,社会主义建设应该对其充分利用。119731980年,中国在世界制造业中所占的比重从3.9%提升到5%。下列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是()A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乏力B中美关系改善促使对外贸易发展C改革开放推动经济发展D“全面整顿”使国民经济迅速回升答案A解析中国在世界制造业所占比重的提升要么是因为国内生产的发展,要么是因为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内方面19731980年期间我国因为文化大革命导致生产发展停滞,国际方面这一时期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经济“滞胀”阶段,故A项正确。2下图形象地反映了二战后的()A中苏关系 B美中关系C法德关系 D美苏关系答案D解析二战后,中国实行一边倒的

8、外交方针,中苏结成同盟关系,故A项错误;70年代中美关系解冻,故B项错误;二战后,欧洲逐渐走向一体化,故C项错误;二战后,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形成,美苏争霸,图中反映了不同时期美苏实力对比情况,故D项正确。3在亚太地区影响最大的是中美苏(俄)日之间的关系。下表是20世纪5090年代四国关系的主要变化,反映了()20世纪5060年代中苏同盟对抗美日同盟20世纪6070年代中苏分裂并继续与美日抗衡20世纪7080年代中美日关系改善,同时抗苏20世纪8090年代中美日保持相对友好,中苏关系逐步正常化A.美日的根本利益完全趋向一致B国家实力消长影响国际关系发展C中美力量决定亚太局势的走向D多极格局的形成取

9、代了两极格局答案B解析美日国家利益完全一致说法绝对化,故A项错误;中美苏日关系的转变反映了中国、日本实力不断增强,在国际上地位不断上升,两极格局下美苏关系始终处于对抗状态,故B项正确;亚太局势的发展由国家利益决定而非中美力量能够左右的,故C项错误;20世纪60、70年代多极化趋势开始出现并不断增强,世界仍处于两极格局中,故D项错误。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经济全球化中的各种要素材料二关于经济全球化的起源问题,,有以下几种观点:观点一:起源于16世纪;观点二:起源于19世纪;观点三:起源于二战后特别是冷战结束后。摘编自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的史实,论证材料二中的观点。

10、(说明:选择材料二中任一种观点,并从材料一中任选4个要素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答案示例:观点:经济全球化起源于16世纪新航路的开辟。论证:市场: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商品:欧洲商人把欧洲的枪支、工艺品,亚洲的茶叶、丝绸、瓷器、香料,美洲的烟草,非洲的象牙运往世界各地销售。货币:欧洲商人把美洲的金银带到亚欧等地,促进贵金属货币发展。物种:原产美洲的玉米、番薯等传到世界各地。人员:黑奴贸易把非洲黑人贩运到美洲,欧洲白人向美洲移民。科技:欧洲传教士和殖民者把一些自然科学和技术带到亚洲等地。16世纪前后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经济活动真正开始超越国界,通过外贸、技术、资本、服务、相互联系和依存等形成了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