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人教版化学选修五导练练习:第四章 检测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922739 上传时间:2020-01-13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5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中人教版化学选修五导练练习:第四章 检测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19-2020学年高中人教版化学选修五导练练习:第四章 检测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19-2020学年高中人教版化学选修五导练练习:第四章 检测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19-2020学年高中人教版化学选修五导练练习:第四章 检测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19-2020学年高中人教版化学选修五导练练习:第四章 检测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中人教版化学选修五导练练习:第四章 检测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高中人教版化学选修五导练练习:第四章 检测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检测试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选题表考查点易中油脂结构与性质3,4,5,6,819糖类的结构与性质9,10,1118氨基酸与蛋白质组成、结构与性质12,13,1614综合应用1,2,7,1517,20,21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A.“丝绸之路”中提到的丝绸,其主要成分是纤维素B.维生素D可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C.加热能杀死流感病毒是因为蛋白质受热变性D.食用油反复加热会产生稠环芳香烃等有害物质解析:“丝绸之路”中提到的丝绸,其主要成分是蛋白质,A错误;维生素D的作用是促进钙、磷的吸收

2、和骨骼的发育,B正确;高温能够使蛋白质变性,所以加热能杀死流感病毒,C正确;食用油反复加热会生成苯并芘等稠环芳香烃物质,可致癌,D正确。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酿酒过程中,葡萄糖可通过水解反应生成酒精B.鸡蛋清溶液中加入饱和硫酸钠溶液,生成的沉淀物不能再溶解C.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加入植物油充分振荡后,溶液紫色会褪去D.维生素C溶液中滴加淀粉KI溶液,立即变蓝色解析:葡萄糖分解生成酒精,未发生水解,故A错误;鸡蛋清溶液中加入饱和硫酸钠溶液发生盐析,盐析是可逆的,故B错误;植物油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紫色褪去,故C正确;维生素C有还原性,不能将碘化钾氧化为碘单质,故D错误。3

3、.油脂能发生的反应有(D)皂化反应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使溴水褪色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加成反应A. B.C.D.全部解析:油脂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能够发生氧化反应、使酸性KMnO4溶液、溴水褪色,还能够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还原反应);该有机物还含有酯基,能够发生皂化反应,所以该有机物能发生的反应为。4.下列关于油、脂、矿物油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A.油是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的简单甘油酯,是纯净物B.脂是高级脂肪酸中含饱和烃基较多的混合甘油酯,脂属于酯类C.油和脂是由于含饱和烃基和不饱和烃基的相对含量不同引起熔点不同进行区分的D.区分植物油和矿物油可采用加入NaOH溶液加热的方法解析:油和脂均为高级

4、脂肪酸甘油酯,有简单甘油酯和混合甘油酯之分,天然油脂多为混合甘油酯,其中油主要是由不饱和高级脂肪酸形成的,脂主要是由饱和高级脂肪酸形成的,天然油脂均为混合物。植物油为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矿物油为烃类化合物,可以利用酯和烃的性质不同进行区分,加入NaOH溶液加热,酯水解不分层,而矿物油不发生反应分层,可根据现象不同进行区别。5.食用的花生油中含有油酸,油酸是一种不饱和脂肪酸,对人体健康有益,其分子结构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C)A.油酸的分子式为C18H34O2B.油酸可与NaOH溶液发生中和反应C.1 mol油酸可与2 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D.1 mol甘油可与3 mol油酸发生酯化反

5、应解析:油酸分子中只有碳碳双键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则 1 mol 油酸与1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6.下列关于油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A.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B.油脂属于高分子化合物C.油脂都能使溴水褪色D.在酸性条件下油脂不能水解解析:油脂为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可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和甘油,A正确;高分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在 10 000 以上,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B错误;有些油脂不含碳碳不饱和键,不能使溴水褪色,C错误;油脂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都可水解,D错误。7.有关天然产物水解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A.纤维素水解与淀粉水解得到的最终产物不同B.可用碘检验淀粉水解是否完全C

6、.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氨基酸D.油脂水解可得到丙三醇解析:纤维素、淀粉均为多糖,水解均最终生成葡萄糖,A错误;碘遇淀粉变蓝,可用碘检验淀粉水解是否完全,B正确;蛋白质含CONH,则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氨基酸,C正确;油脂为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则水解可得到丙三醇,D正确。8.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C)A.牛油是纯净物,它不属于高分子B.牛油是高级脂肪酸的高级醇酯C.牛油可以在碱性条件下加热水解D.工业上将牛油加氢制造硬化油解析:牛油属于油脂类,油脂是由高级脂肪酸与甘油形成的酯类化合物,属于混合物,A错误;B也错误;牛油属于油脂类,在碱性条件下加热完全水解,此反应又叫皂化反应,C正确;动物油是饱和脂

7、肪酸的甘油酯,不能加氢,制硬化油是用植物油(不饱和脂肪酸甘油酯)加氢制得,D错误。9.将淀粉浆和淀粉酶的混合物放入玻璃纸袋中,扎好,浸入流动的温水中,相当长一段时间后,取袋中液体分别与碘水、新制Cu(OH)2(加热)和浓HNO3(微热)作用,其现象为(C)A.显蓝色、无现象、显黄色B.显蓝色、红色沉淀、无现象C.无现象、无现象、显黄色D.无现象、红色沉淀、无现象解析:淀粉在淀粉酶作用下经足够长的时间后,完全水解为葡萄糖后渗透到袋外水中,故碘水不显蓝色;葡萄糖是小分子渗透到袋外水中,袋内无葡萄糖,故与新制 Cu(OH)2加热无红色沉淀;淀粉酶属于蛋白质是高分子留在袋内,遇浓硝酸变性凝结显黄色。1

8、0.已知有一过程如下:根据上图,a、b、c可分别表示(D)A.淀粉、酶、葡萄糖B.蔗糖、酶、果糖C.纤维素、酶、葡萄糖D.麦芽糖、酶、葡萄糖解析:由图知b前后不变,可知b为酶,a有两部分组成,水解生成相同的两个分子,麦芽糖是二糖,水解后生成2分子葡萄糖,可知a为麦芽糖。11.可通过实验来验证淀粉水解生成还原性糖,其实验包括下列一些操作过程,这些操作过程的正确排列顺序是(B)取少量淀粉加水制成溶液加热煮沸加入碱液,中和并呈碱性加入新制Cu(OH)2加入几滴稀H2SO4再加热A.B.C.D.解析:淀粉水解实验的步骤为:取少量淀粉加适量水配成溶液;在淀粉溶液中加入35滴稀硫酸;将混合液煮沸几分钟冷却

9、;加入碱液,中和酸并使溶液呈碱性;之后加入新制Cu(OH)2;最后加热观察现象。12.农业上用的杀菌剂波尔多液(由硫酸铜和石灰乳制成),它能防治植物病毒的原因是(D)A.硫酸铜使菌体蛋白质盐析B.石灰乳使菌体蛋白质水解C.菌体蛋白质溶解于波尔多液D.铜离子和石灰乳使菌体蛋白质变性解析:用CuSO4和Ca(OH)2按一定比例溶于水配制而成的波尔多液中含有CuSO4和Ca(OH)2,CuSO4属于重金属盐使菌体蛋白质变性,A错误;石灰乳是碱,能使菌体蛋白质变性,B错误;波尔多液本身并没有杀菌作用,当它喷洒在植物表面时,由于其粘着性而被吸附在作物表面,细菌在入侵植物细胞时分泌的酸性物质,使波尔多液中

10、少量的碱式硫酸铜转化为可溶的硫酸铜,从而产生少量铜离子(Cu2+),Cu2+进入病菌细胞后,使细胞中的蛋白质凝固,使蛋白质变性是防治植物病毒的原因,C错误;CuSO4属于重金属盐,蛋白质在重金属盐或碱性条件下变性,能防治植物病菌,D正确。13.色氨酸是植物体内生长素生物合成重要的前体物质,普遍存在于高等植物中。纯净的色氨酸为白色或微黄色结晶,微溶于水,易溶于盐酸或氢氧化钠,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色氨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D)A.色氨酸的分子式为C11H12N2O2B.色氨酸能发生取代、加成、酯化、中和反应C.色氨酸微溶于水而易溶于酸或碱溶液是因为其与酸、碱都能反应生成盐D.将色氨酸与甘氨酸(N

11、H2CH2COOH)混合,在一定条件下最多可形成三种二肽解析:根据结构简式可知色氨酸的分子式为 C11H12N2O2,A正确;色氨酸分子中有羧基、氨基和碳碳双键,能发生取代、加成、酯化、中和反应,B正确;氨基是碱性基团,羧基是酸性基团,则色氨酸微溶于水而易溶于酸或碱溶液是因为其与酸、碱都能反应生成盐,C正确;由于同种氨基酸之间也可形成二肽,则将色氨酸与甘氨酸(NH2CH2COOH)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的二肽共四种,D错误。14.有一种相对分子质量为M的多肽,经水解后只得到甘氨酸(H2NCH2COOH),如果该多肽是链状分子,则一个这种多肽分子含有的肽键数为(A)A.M-7557B.M75C.

12、M-1857D.M+1875解析:甘氨酸分子式为C2H5NO2,相对分子质量为75。设该多肽由n个甘氨酸缩合而成,则该多肽中有(n-1)个肽键,缩合脱去(n-1)个水分子,则75n-(n-1)18=M,57n=M-18,n=M-1857,故含肽键数为M-7557。15.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A)A.可以用热的浓NaOH溶液来区分植物油和矿物油B.向经唾液充分作用后的苹果汁中滴入碘化钾检验淀粉的存在C.将纤维素和稀H2SO4加热水解后的液体取出少许,加入新制的Cu(OH)2并加热,有红色沉淀生成,证明水解生成了葡萄糖D.蛋白质溶液中加入丙酮可以使蛋白质从溶液中析出,再加水又能溶解解析:选项

13、A中植物油水解生成易溶于水的物质,溶液不分层,矿物油与NaOH不反应,溶液分为两层,因而可以区分;选项B中要检验淀粉的存在应用碘水;选项C未加NaOH中和多余的H2SO4;选项D是蛋白质的变性,变性后的蛋白质加水不溶解。16.天冬糖精也是常用的糖味剂,大约比蔗糖甜180倍,它的结构简式为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天冬糖精有甜味,属于糖类B.天冬糖精在人体不能发生水解,但该物质能溶于水C.天冬糖精在人体内像肽一样代谢D.天冬糖精能与NaOH溶液反应,但不能与盐酸反应解析:天冬糖精虽然有甜味,但其分子组成和结构不符合糖的定义,不属于糖类,故选项A错误;天冬糖精分子中含有肽键,

14、故在体内能水解,像肽一样代谢,故选项B错误,选项C正确;天冬糖精分子中含NH2和COOH,具有两性,能与盐酸和NaOH溶液反应,D错误。二、非选择题(共52分)17.(8分)(1)下列有机实验操作或叙述不正确的是 (填字母)。A.用银氨溶液检验某病人是否患糖尿病B.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可用饱和Na2CO3溶液除去C.蔗糖水解时应用浓硫酸作催化剂D.在鸡蛋白溶液中滴入浓HNO3,微热会产生黄色物质E.在植物油中滴入溴水,溴水褪色F.用盐析法分离油脂皂化反应的产物G.在酒精中加新制生石灰后蒸馏制无水酒精(2)下面有6种有机物,用提供的试剂分别鉴别,将所用试剂及产生的现象的序号填在各个横线上。有机物

15、试剂现象甲苯苯乙烯苯酚葡萄糖淀粉蛋白质a.溴水b.KMnO4酸性溶液c.浓硝酸d.碘水e.FeCl3f.新制的Cu(OH)2A.橙色褪去B.紫色褪去C.呈蓝色D.生成红色沉淀E.呈黄色F.呈紫色;。解析:(1)蔗糖水解时不能用浓H2SO4作催化剂,应用稀H2SO4。(2)甲苯能使酸性KMnO4溶液的紫色褪去,苯乙烯能使溴水的橙色褪去,苯酚与FeCl3溶液反应呈紫色,葡萄糖与新制的Cu(OH)2加热煮沸生成红色沉淀,淀粉与碘水作用呈蓝色,蛋白质与浓HNO3作用呈黄色。答案:(1)C(2)b、Ba、Ae、Ff、D d、Cc、E18.(12分)为检验淀粉水解的情况,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试管甲和丙均用

16、6080 的水浴加热56 min,试管乙不加热。待试管甲中的溶液冷却后再进行后续实验。实验1:取少量甲中溶液,加入新制氢氧化铜,加热,没有砖红色沉淀出现。实验2:取少量乙中溶液,滴加几滴碘水,溶液变为蓝色,但取少量甲中溶液做此实验时,溶液不变蓝色。实验3:取少量丙中溶液加入NaOH溶液调节至碱性,再滴加碘水,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1)写出淀粉水解的化学方程式: 。(2)设计甲和乙是为了探究对淀粉水解的影响,设计甲和丙是为了探究对淀粉水解的影响。(3)实验1失败的原因是 。(4)实验3中溶液的颜色无明显变化的原因是 。(5)下列结论合理的是(填字母)。a.淀粉水解需要在催化剂和一定温度下进行b.

17、欲检验淀粉是否完全水解,最好在冷却后的水解液中直接加碘c.欲检验淀粉的水解产物具有还原性,应先在水解液中加入氢氧化钠中和稀硫酸至溶液呈碱性,再加入新制氢氧化铜并加热d.若用唾液代替稀硫酸,则实验1可能出现预期的现象解析:(1)淀粉属于多糖,在酸性环境下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化学方程式为(C6H10O5)n(淀粉)+nH2OnC6H12O6(葡萄糖)。(2)甲与乙的反应物均相同,但甲加热,乙未加热,所以甲、乙实验是探究温度对淀粉水解的影响;甲中有稀硫酸,而丙中无稀硫酸,所以甲、丙是探究催化剂对淀粉水解的影响。(3)淀粉水解生成的葡萄糖是在酸性条件下,而加入氢氧化铜浊液产生红色沉淀时应在碱性条件

18、下,所以应先加入氢氧化钠中和酸后,再加入氢氧化铜,所以实验1无现象。(4)加入的碘与氢氧化钠反应,导致碘无法与淀粉反应,所以溶液变化不明显。(5)根据实验可知淀粉水解需要在催化剂和一定温度下进行,a正确;因为碘易升华,所以冷却后加入碘,可判断淀粉是否完全水解,b正确;欲检验淀粉的水解产物具有还原性,应先在水解液中加入氢氧化钠中和稀硫酸至溶液呈碱性,再加入新制氢氧化铜并加热,根据砖红色沉淀的产生判断产物的还原性,c正确;唾液中含有淀粉酶,且为中性,淀粉在淀粉酶的作用下水解为葡萄糖,所以可用唾液代替稀硫酸进行实验1,可达到预期的现象,d正确。故选abcd。答案:(1)(C6H10O5)n(淀粉)+

19、nH2OnC6H12O6(葡萄糖)(2)温度催化剂(3)没有加入碱中和作为催化剂的稀硫酸(4)氢氧化钠与碘反应(5)abcd19.(10分)油脂在酸性条件下可以发生水解反应,醇可以与无机含氧酸发生酯化反应。如:C2H5OH+HONO2硝酸C2H5ONO2硝酸乙酯+H2O已知油脂A经下列途径可得到M。(1)M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27,由C、H、O、N四种元素组成,C、H、N的质量分数依次为15.86%、2.20%和 18.50%。则M的分子式是。(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 。反应: 。(3)C是B和乙酸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的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为134,写出C所有可能的结构简式: 。(4

20、)若将0.1 mol B与足量的金属钠反应,则需消耗 g金属钠。解析:(1)M分子中的碳原子数为22715.86%123,用同样方法可求得氢、氮原子数分别为5、3,则含氧原子数为227-312-51-31416=9,所以M的分子式为C3H5O9N3。(2)反应是油脂的水解反应,因为油脂的水解产物是高级脂肪酸和甘油,所以B是甘油。再根据提示信息可推知,M应该是甘油与硝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的三硝酸甘油酯。(3)因为甘油(C3H8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2,而醇类物质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时每形成一个酯基结构,其相对分子质量将增加42,而此时产物C的相对分子质量正好比B多42,所以C应该是甘油与一分子乙酸

21、发生酯化反应得到的产物,其结构简式有两种:、。(4)由甘油的结构简式可知,0.1 mol B中含羟基0.3 mol,一个OH与一个Na反应生成ONa,则0.3 mol羟基需消耗金属钠0.3 mol,即 6.9 g。答案:(1)C3H5O9N3(2)+3H2O+RCOOH+RCOOH+RCOOH+3HNO3+3H2O(3)、(4)6.920.(10分).糖类、油脂、蛋白质是人体重要的能源物质,请根据它们的性质回答以下问题:(1)油脂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水解的共同产物是(写名称)。(2)蛋白质的水解产物具有的官能团是 (写结构简式)。.已知A是人体能消化的一种天然高分子化合物,B和C分别是A在不同条

22、件下的水解产物,它们有如下转化关系,请根据该信息完成(3)(5)小题。(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1 mol C完全水解可生成2 mol BB.工业上常利用反应给热水瓶胆镀银C.用A进行酿酒的过程就是A的水解反应过程D.A的水溶液可以发生丁达尔效应E.反应属于吸热反应(4)1 mol B完全氧化时可以放出2 804 kJ的热量,请写出其氧化的热化学方程式: 。(5)请设计实验证明A通过反应已经全部水解,写出操作方法、现象和结论: 。解析:(1)油脂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水解的共同产物是甘油(或丙三醇)。(2)蛋白质的水解产物具有的官能团是NH2和COOH。(3)根据图可以推断出A为淀粉,B为葡萄

23、糖,而C为麦芽糖,1 mol C完全水解可生成 2 mol B,故A正确;工业上常利用反应的原理给热水瓶胆镀银,故B错误;A的水解反应过程生成了葡萄糖,而不是乙醇,故C错误;A为淀粉,其为高分子化合物,其溶液为胶体,所以可以发生丁达尔效应,故D正确;反应属于吸热反应,故E正确,所以说法不正确的为BC。(4)葡萄糖氧化后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其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6H12O6(s)+6O2(g)6CO2(g)+6H2O(l)H=-2 804 kJmol-1。(5)如果还有淀粉,则加入碘水后会显示蓝色,故检验的方法为取少量淀粉水解后的溶液,向其中加入碘水,若溶液不变蓝,证明淀粉已经全部水解。答案:

24、(1)甘油(或丙三醇)(2)NH2和COOH(3)BC(4)C6H12O6(s)+6O2(g)6CO2(g)+6H2O(l)H=-2 804 kJmol-1(5)取少量淀粉水解后的溶液,向其中加入碘水,若溶液不变蓝,证明淀粉已经全部水解21.(12分)以淀粉和油脂为原料,制备生活中某些物质。已知:反应生成D、E、F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1,E与等物质的量H2反应。请回答:(1)葡萄糖的分子式为;C分子中官能团的名称为。(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淀粉、油脂都是高分子化合物,都能发生水解反应B.C、D属于同系物;M、N也属于同系物C.上述中属于取代反应的为D.B、E含有不同官能团,但都能使酸性高锰

25、酸钾溶液褪色(3)写出N的一种结构简式: ;C与F按不同的比例,还可以生成另外两种物质X、Y,且相对分子量XNY,则Y的分子式为 。(4)写出反应(A+DM)的化学方程式: 。解析:由框图可知,淀粉水解产物为葡萄糖(C6H12O6),C6H12O6在酒化酶催化作用下分解产物为乙醇(CH3CH2OH)和CO2,故A为CH3CH2OH,A氧化生成B,B为CH3CHO,B氧化生成C,C为CH3COOH,油脂甲化学式为C57H108O6,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甘油 F(C3H8O3)、高级脂肪酸E、D,且E氢化可生成D,故D、E碳原子数相同,均为(57-3)3=18,E与等物质的量H2反应,故E含有1个不

26、饱和度,故D为硬脂酸 (C17H35COOH),E为油酸(C17H33COOH),D与A反应产物M为硬脂酸乙酯(C17H35COOCH2CH3),F为丙三醇,与C反应生成酯N,N含7个碳,故应为两个羟基与乙酸酯化,故产物N的结构简式为或。(1)葡萄糖的分子式为C6H12O6,C分子中官能团的名称为羧基。(2)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A项错误;C、D为同系物,M为一元酯,N为二元酯,故M、N不为同系物,B项错误。(3)N的结构简式为或,C与F按不同的比例,还可以生成另外两种物质X、Y,且相对分子质量:XNY,则Y为三元酯,故Y的分子式为C9H14O6。(4)反应(A+DM)的化学方程式为C17H35COOH+CH3CH2OHC17H35COOCH2CH3+H2O。答案:(1)C6H12O6羧基(2)CD (3)或()C9H14O6 (4)C17H35COOH+CH3CH2OHC17H35COOCH2CH3+H2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