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课件:模块六 工业文明调整时期的世界(两次世界大战时期)6.2 .ppt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923475 上传时间:2020-01-13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1.7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课件:模块六 工业文明调整时期的世界(两次世界大战时期)6.2 .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2020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课件:模块六 工业文明调整时期的世界(两次世界大战时期)6.2 .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2020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课件:模块六 工业文明调整时期的世界(两次世界大战时期)6.2 .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2020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课件:模块六 工业文明调整时期的世界(两次世界大战时期)6.2 .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2020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课件:模块六 工业文明调整时期的世界(两次世界大战时期)6.2 .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课件:模块六 工业文明调整时期的世界(两次世界大战时期)6.2 .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课件:模块六 工业文明调整时期的世界(两次世界大战时期)6.2 .ppt(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专题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2-,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知识普查 一、根本原因 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使帝国主义的矛盾空前尖锐。 二、历史原因 德、日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仇视,极力想摆脱这一体系的束缚。 三、主要原因 经济危机加速了德日法西斯专政的建立和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法西斯国家在对外侵略扩张过程中初步形成了法西斯轴心国集团。,-3-,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四、小国因素 局部反法西斯战争由于国小力弱,再加上缺乏国际支持,无法遏制法西斯国家的侵略。 五、大国因素 英法美等西方大国的绥靖政策和苏联的避战自保,不利于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加速了战争的爆发

2、。,-4-,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强化记忆利用表格巧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前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5-,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深化拓展 一、德国、日本建立法西斯专政的原因,-6-,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二、英、法、美绥靖政策及其主要表现、影响、历史教训 1.概念:20世纪30年代,英法美对法西斯国家的侵略行为姑息纵容的政策。 2.主要表现:纵容日本侵略中国(李顿调查团);纵容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名不副实的“经济制裁”);纵容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不干涉”和“中立”);英、法、德、意强制把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等地区割让给德国,绥靖政策达到顶峰。 3.影响:助长了法西斯的气焰;牺牲

3、弱小国家的利益;不利于欧洲集体安全的建立,也不利于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加速了大战的爆发。 4.教训:对弱小国家来说,应该增强实力;对于大国来说,应该承担起更多的责任,不能助纣为虐;对世界来说,应该同心协力,才能制止战争,维护和平。,-7-,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史料普查 1.针对经济危机,罗斯福说:“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而希特勒则说:“新帝国必须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为德国人民取得每天的面包。” 依据材料指出二人解决经济危机不同的思路。(罗斯福:改革或新政。希特勒:武力扩张或走上法西斯道路。) 2.张伯伦与捷克斯洛伐克驻英公使交谈

4、时指出:“我们对一个在强大邻邦压境下的小国不论抱有多大同情,但总不能仅仅为了它而不顾一切地使整个大不列颠帝国卷入一场战争。” 依据材料分析英国所持的对外政策。(政策:面对法西斯的侵略,牺牲小国利益,避免使自己卷入战争的绥靖政策。),-8-,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真题回放 1.(20164月浙江选考)下列所示为19131939年英、德、美、苏经济发展数据曲线图。其中指代德国的是( ) A. B. C. D.,答案,解析,-9-,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2.(20174月浙江选考)一个中国记者看二战评述某一历史事件:一些大国为了自保“平安”,竟出卖了小国主权,以为这样就会填饱纳粹那帮家伙贪婪无止

5、境的肚皮。但是转年大战还是爆发了。该历史事件是( ) A.德国吞并奥地利 B.慕尼黑协定的达成 C.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D.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答案,解析,-10-,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3.(201510月浙江选考,节选)【加试题】今年(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认识法西斯主义的危害,避免历史悲剧重演。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的经济惩罚转嫁到了德国人民身上。成千上万从前线回来的军官们流落街头,他们不时怀念着帝国往日的荣光,“钢盔团”“前线战士同盟”等右翼武装团体,得到了国防军部的津贴。之后,经济危机使国内矛盾日益尖锐,而当

6、时的德国政府对此束手无策。希特勒和他的纳粹党正是利用了上述情势,乘机兴风作浪。 摘编自黄玉章等第二次世界大战 根据材料,分析德国法西斯专政建立的主要原因。,-11-,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参考答案:对凡尔赛和约的不满,垄断资产阶级的支持,军国主义沉渣泛起,经济危机的冲击,当时的政府软弱无力,纳粹党的蛊惑宣传。 解析:本题考查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依据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的经济惩罚转嫁到德国人民身上钢盔团前线战士同盟等右翼武装团体,得到了国防军部的津贴。经济危机使国内矛盾日益尖锐,而当时的德国政府对此束手无策。希特勒和他的纳粹党正是利用了上述情势,乘机兴风作浪”可得出凡尔赛体系对德国

7、的惩罚引起了德国的民族复仇情绪;右翼团体得到了政府支持;经济危机对德国的破坏,而当时的政府软弱无力;希特勒和法西斯政党的蛊惑宣传。,-12-,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扩大 知识普查,-13-,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14-,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15-,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强化记忆掌握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的过程时,首先应抓住美国的推动,或者说美国改变中立政策,其次形成过程中的重大事件一定要结合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的重要史实展开记忆,如德国偷袭波兰,美国颁布新中立法;德国在战争初期对西线的进攻,迫使美国加大对英国的援助,所以颁布租借法;苏德战争的爆发促使英美苏加快

8、合作步伐,美英签署大西洋宪章和对苏武器供应协定,随着美国的参加,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最终形成。,-16-,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深化拓展 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的原因、过程和影响 1.原因 (1)根本原因: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对世界安全和民主制度构成严重威胁。 (2)直接原因:苏德战争爆发和太平洋战争爆发的推动。 2.过程 (1)1939年11月,美国颁布新中立法。 (2)1941年3月,美国通过租借法;苏德战争爆发后,1941年8月,美英签订大西洋宪章。 (3)1941年9月,美英苏签订关于美英以武器供应苏联的第一个议定书。,-17-,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4)1942年元旦,26国在华

9、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 3.意义:是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组成的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加强了国际反法西斯力量;为最后战胜法西斯轴心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8-,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相互配合 1.政治上互相协作:反法西斯联盟进行双边或多边的高级会谈,特别是美、英、苏三国首脑之间保持密切联系。战争期间召开多次三国首脑会议,协调解决了许多重大问题。 2.经济上互相支持:盟国在经济上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合作,如美国租借法等,对提高盟军的作战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9-,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3.军事上互相配合 (1)中国战场

10、拖住日本陆军的主力,有力地配合和支援了欧洲战场和太平洋战场。中国修建了滇缅公路,并出兵缅甸协同英军作战,大大减轻了美国的压力。 (2)为了减轻苏联的压力,英、美盟军在西欧和北非采取军事行动予以配合。 (3)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美、苏、英、法等盟军相互协作,迫使德国法西斯无条件投降。 (4)在反对日本法西斯的战争中,中、美、英相互协作,苏联也参加对日作战,迫使日本法西斯无条件投降。,-20-,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史料普查 大西洋宪章规定:“他们两个国家不寻求任何领土的或其他方面的扩张在纳粹暴政被最后消灭之后,他们希望建立和平,使所有国家能够在它们境内安然自存,并保障所有地方的所有人在免于恐惧和

11、不虞匮乏的自由中,安度他们的一生。” 材料中的“他们两个国家”分别指谁?表达了两国什么样的决心?(国家:美英。决心:反对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和纳粹暴政,重建世界和平。),-21-,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真题回放 1.(201610月浙江选考)下图所示事件发生后,反法西斯国家应对的举措是( ) A.发表大西洋宪章,反对纳粹暴政 B.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建立反法西斯联盟 C.开辟第二战场,实施“先欧后亚”战略 D.发布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答案,解析,-22-,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2.(20164月浙江选考)1938年9月,在盖洛普舆论学会进行的一次民意测验中,有34%的美国人赞同向

12、英法出售军火,其余绝大多数人则表示反对;而1939年4月进行的民意测验则表明,有66%的美国人赞成向英法出售战争物资。对这一变化的解读,正确的是( ) A.美国民众的参战热情越来越高涨 B.二战的全面爆发逐渐改变了美国的“中立”政策 C.美国提出的“先欧后亚”战略有利于英法得到援助 D.纳粹德国的侵略扩张使美国民众的孤立主义态度逐渐改变,答案,解析,-23-,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3.(201711月浙江选考)大西洋宪章向世界表达了“建立和平,使所有国家能够在它们境内安然自存,并保障所有地方的所有人在免于恐惧和不虞匮乏的自由中,安度他们的一生”的决心。这反映了( ) A.英美苏开始联合对德意

13、作战 B.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 C.英美对法西斯国家正式宣战 D.英美联合反对法西斯暴政,答案,解析,-24-,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4.(2015浙江选考调研,节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40年,法国沦陷之后,丘吉尔告诉英国人民:“我们将在海滩上作战。我们将在这陆地作战。我们将在田野和街道中作战。我们将在山区作战。我们决不投降。”7月,在不列颠之战中,纳粹德国空军拥有的飞机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但英国皇家空军的战斗机在性能上则要更为先进。而且英国人还使用了雷达。在这些优势的帮助下,英国和英联邦自治领的几千名战斗机飞行员成功地击退了纳粹德国空军。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根

14、据材料,概括英国击退纳粹德国空军入侵的原因。,-25-,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参考答案:原因:英国政府坚决抗敌的决心;英国空军同仇敌忾,士气高昂;使用性能优良的战斗机和先进的雷达设施。 解析:本题考查不列颠之战。依据材料“丘吉尔告诉英国人民:我们将在海滩上作战。我们将在这陆地作战。我们将在田野和街道中作战。我们将在山区作战。我们决不投降。”可得出,英国政府抵抗的决心;“但英国皇家空军的战斗机在性能上则要更为先进。而且英国人还使用了雷达”可得出,英国空军的优势及雷达的使用;“英国和英联邦自治领的几千名战斗机飞行员成功地击退了纳粹德国空军”可得出,空军同仇敌忾。,-26-,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

15、,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和胜利 知识普查,-27-,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28-,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29-,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30-,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深化拓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和历史教训 1.影响 (1)对世界格局:美苏两极格局取代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社会主义制度超出了一国的范围;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高涨,世界殖民体系迅速瓦解。 (2)对人类社会: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为第三次科技革命奠定了基础。,-31-,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2.历史教训 (1)法西斯主义就是战争,警惕法西斯主义死灰复燃。 (2)绥靖政策对世界大战的爆发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对侵略行为不

16、能姑息纵容,应及时制止,大国要肩负起相应的责任和义务。 (3)一些国家由于墨守成规,付出巨大代价,所以创新、发展才是出路,要与时俱进。 (4)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要保证;对人类和平的威胁,爱好和平的各国政府和人民应加强国际合作,求得共同发展。,-32-,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史料普查 1.丘吉尔说:“在阿拉曼战役以前我们是战无不败;在阿拉曼战役以后,我们是战无不胜。”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阿拉曼战役胜利的重要性。(重要性:阿拉曼战役成为北非战场的转折点;保证英国在北非和地中海的优势,为反攻意大利提供了保障;保证了英国与其海外殖民地的联系和海外援助。) 2.早在苏德战争爆发时

17、,苏联就向英国提出开辟第二战场的要求,但直到1944年才成为现实。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欧洲第二战场在1944年开辟的原因。(原因:战争初期就英国而言缺乏客观条件,英国也希望看到德国和苏联互相消耗而故意拖延;而到1944年,世界大战形势已经实现转折并展开反攻,英美为了获得战争的主动权和遏制苏联并谋求战后霸权。),-33-,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真题回放 1.(201510月浙江选考)1943年,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三个主要国家签署了开罗宣言,向世人庄严宣告:日本所窃取于中国的领土,如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这三个国家是( ) A.美国、苏联、中国 B.苏联、美国、英国 C.中国、苏联、英

18、国 D.美国、英国、中国,答案,解析,-34-,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2.(20164月浙江选考)下图所示二战中某次战役的主要作用是( ) A.为盟军反攻保存了实力 B.使法西斯轴心国开始瓦解 C.宣告德军“闪电战”的破产 D.使法西斯德国陷于东西两线作战,答案,解析,-35-,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3.(20159月浙江选考调研,节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谁掌握了北非,谁就掌握了地中海的制空权,就控制了由欧洲到北非的海陆交通运输线。二战中,英国和德意双方在北非沿海宽不过100公里,长达2 000公里的狭长地带展开旷日持久的拉锯战。1942年10月,英军与德意军队在埃及决战,英军取

19、得决定性胜利。 摘编自齐世荣等世界史现代史(上)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42年这场战役的名称和英军指挥官,并分析该战役的意义。,参考答案:名称及指挥官:阿拉曼战役,蒙哥马利。 意义:使北非战场形势发生了转折。 解析:本题考查阿拉曼战役及其意义。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阿拉曼战役和蒙哥马利;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36-,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调整与瓦解 1.建立: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战胜国先后在巴黎和华盛顿召开国际会议,重新调整了列强在欧洲、非洲、亚太地区的关系,建立了新的国际关系体系,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调整 (1)1925年签订的洛迦诺公约改善了法、

20、德等国的关系,是协约国在欧洲安全问题上对凡尔赛体系的一次重大调整。 (2)1928年签订的非战公约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对一系列外交政策进行调整的结果,有利于巩固欧洲的和平秩序,为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提供了重要的法律基础。,-37-,3.瓦解 (1)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破坏了九国公约,冲击了华盛顿体系。 (2)1935年,德国公开撕毁凡尔赛和约,1936年,德国军队开进莱茵非军事区,进一步撕毁了凡尔赛和约;1935年,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冲击了凡尔赛体系。 (3)1938年,德国吞并奥地利,1939年3月,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均违背了凡尔赛和约的规定,1939年9月,德国突袭波兰,之后,英法对德宣战,凡尔赛体系彻底崩溃。 (4)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华盛顿体系彻底崩溃。 重点提醒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瓦解过程也是世界走向战争的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