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历史岳麓版必修三课件:第4课 宋明理学 (2) .ppt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924997 上传时间:2020-01-13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1.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历史岳麓版必修三课件:第4课 宋明理学 (2) .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2019-2020学年历史岳麓版必修三课件:第4课 宋明理学 (2) .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2019-2020学年历史岳麓版必修三课件:第4课 宋明理学 (2) .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2019-2020学年历史岳麓版必修三课件:第4课 宋明理学 (2) .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2019-2020学年历史岳麓版必修三课件:第4课 宋明理学 (2) .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历史岳麓版必修三课件:第4课 宋明理学 (2) .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历史岳麓版必修三课件:第4课 宋明理学 (2) .ppt(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4课 宋明理学,课标要求: 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背景,三教合一,产生,程朱理学,发展,陆王心学,影响,宏观把握脉络:,回忆春秋以来儒家思想形成过程及地位变化情况?,产生,发展,重创,正统,汉代以后,儒家思想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一)“儒学的困境与儒学复兴运动”,1、儒学的困境: (1)东汉末年儒学的权威性被严重削弱 (2)魏晋南北朝时期 :面临严重挑战 原因:佛教传播 道教在民间的兴起 儒学本身的问题和缺陷。,三教合一,指儒、佛、道三教之间互相吸纳渗透、关系和谐,但并不指融为一体。两汉以来,儒学占据了统治地位,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道教迅速传播,儒学发展出现了

2、危机。三者彼此间相互吸纳渗透,到唐宋时期,“三教合一”的潮流弥漫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许多知识分子兼修儒、佛或三家并修,体现了士大夫们纵横于三教之间的思想倾向。,此图绘佛、道、儒三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老子、孔子三人于一图之中,似正在辩经论道,体现了中国古代“三教合一”的社会思潮。画面中,释氏趺坐于菩提树下成为画面主体,老子坐于蒲草之上,与一身士大夫装束的孔子相对。,三教图(清丁云鹏),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白马寺创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是佛教传入我国后第一座由官府建造的寺院,所以历来被尊为中国佛教的“祖庭”和“释源”,有“中国第一古刹”之称。,白马寺(河南洛阳),道教圣地武当山古

3、建筑群(1994年12月15日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现存4座道教宫殿、2座宫殿遗址、2座道观及大量神祠、岩庙。,武当山,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凿于北魏至晚唐的四百余年,南北长约1公里。现存石窟1300多个,窟龛2345个,题记和碑刻3600余通,佛塔50余座,佛像97000余尊。,龙门石窟(河南洛阳),(1)唐代中期,韩愈提出复兴儒学主张,李翱提出必须从“性命之源”的高度理解孔子之道。,(2)北宋大规模的儒学复兴运动: 原因:相对宽松的文化政策的鼓励 基本主张: 他们推崇春秋中的“尊王攘夷”之旨, 批评唐代政治. 要巩固中央集权,实现长治久安,必须以唐 为鉴,复兴儒学。,2、 儒学复兴运动奠定了理学

4、兴起的基础。,1、“理学”的概念:,理学是一种既贯通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 又继承孔孟正宗,并能治理国家的新儒学。,实质是以儒家纲常伦理维护专制统治的新儒学,(二)宋明理学,陆王 心学,陆 九 渊,王 守 仁,程 颐,朱 熹,程 颢,程朱 理学,2、主要流派,朱熹(1130.9.151200.3.9) 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晦翁、考亭先生,南宋徽州婺源(今属江西省婺源县)人。19岁进士及第,曾任荆湖南路安抚使,仕至宝文阁待制。为政期间,申敕令,惩奸吏,治绩显赫。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朱 熹,明信片

5、,朱熹首先提出“四书”之名,对它们加以注释并编著四书章句集注等书。元以后的科举考试,都首重“四书”,并以朱熹的注解作为释读的惟一标准。,“四书”是对儒家经典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的合称。,“五经”是诗经书经易经礼记春秋的合称。,明信片,王守仁(1472-1529) 汉族。浙江余姚人。字伯安,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故又称王阳明。中国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非但精通儒家、佛家、道家,而且能够统军征战,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封“先儒”,奉祀孔庙东庑第58位。,程朱理学,“理”是世界的本原 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把握“理” “存天理,灭人欲” 儒家干预政治的关

6、键是“正君心”,3、主要思想内容,陆 王 心 学,陆 九 渊,心是万物本原(“心即理也”),求“理”的方法 -内心反省,反对“格物致知”,王守仁 (阳明心学) (明代),思想核心:“致良知”,克服私欲,回复良知。,良知即本心、即理,乃天生,不必外求,商场着火了,程朱理学代表,陆王心学代表,反复观察火情,寻找逃生方法,闭目静坐,想象着火会自生自灭,千万不能乱了方寸。,探究学习,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有什么异同之处?,共同点,1.内容相同:都是儒学的表现形式,都继承了孔孟“仁”“礼”的思想,都认为世界本原是“理”;,2.影响相同:都有助于统治者维护专制统治,都压制、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不同点,1.对

7、世界本原的具体认识不同: 程朱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外在的“理”, 陆王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内在的“心”, 认 为本心是“理”;,2.把握“理”的途径不同: 程朱主张“格物致知”, 陆王主张“致良知”,进行内心的反省。,张岱年、方克立主编的中国文化概论,理学是中国古代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其影响至深至巨。理学家将“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进而以天理遏制人欲,约束带有自我色彩、个人色彩的情感欲求。理学将传统儒学的先义后利发展成为片面的重义轻利观念。应该看到,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也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 中国文化概论,宋明理学带来怎样的

8、历史影响?,探究学习,4、宋明理学的影响,今天,在一个多元文化碰撞的时刻,宋明理学伴随在我们身边。审视宋明理学,我们看到了封建礼教对人性的压抑,但我们也看到了无数因追求气节品德而变得挺拔高大的灵魂。面对理学,我们应该去蔑视,去跪拜,还是去取舍,去扬弃,这应该是一个摆在我们每个人成长面前的终身命题,这也是一个摆在我们民族发展面前的永久命题,小结:,C,随堂练习:,1、“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反映了: A、儒学的兴盛 B、三教并立的局面形成 C、宗教的盛行 D、儒学发展面临的危机,2、宋代理学大师张载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反映了当时学者匡时济世的理想追求 B、体现了理学家们关注国计民生的价值取向 C、说明理学反对封建专制统治 D、说明理学在当时有利于维护社会政局的稳定,C,3、魏晋南北朝时,儒学的发展出现危机的原因是: A、统治者反对儒学 B、佛教、道教迅速传播 C、佛教占统治地位 D、儒学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4、宋代理学家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的“天理”指 A、社会发展规律 B、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C、宇宙自然的变化规律 D、人性的发展规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