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历史岳麓版必修三课件:第5课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2) .ppt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924998 上传时间:2020-01-13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5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历史岳麓版必修三课件:第5课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2) .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2019-2020学年历史岳麓版必修三课件:第5课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2) .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2019-2020学年历史岳麓版必修三课件:第5课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2) .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2019-2020学年历史岳麓版必修三课件:第5课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2) .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2019-2020学年历史岳麓版必修三课件:第5课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2) .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历史岳麓版必修三课件:第5课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2) .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历史岳麓版必修三课件:第5课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2) .ppt(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5课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课程标准】 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 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课标解读】:明清之际,随着时代的变迁,一批新思想家崛起,他们既继承了宋明理学的许多思想观念,又对其中不少陈腐之处不满,力求有所更新。在这方面,明代后期的李贽,明末清初的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都做了大量工作,使得儒学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从而又一次发展了儒学。即通过批判的方式继承和发扬了儒家文化。,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一、明清之际进步思潮出现的背景,1、政治上:,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尖锐;,商品经济蓬勃发展

2、和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市民阶层壮大;,文化专制严重,理学心学盛行,束缚了人们的思想;“西学东渐”大大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为思想界注入崭新的时代气息。,2、经济上:,3、思想上:,(根本原因),二、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1、明末:李贽,(1527年1602年),本姓林,后易姓李,号卓吾,福建泉州人。中国思想史上的“文化狂人”“怪杰”,明代的“李敖”,自称“异端”。,李贽著有焚书藏书,李贽思想的特点:,李贽是我国反封建思想的先驱,他将矛头直指封建礼教和整个正统思想,其思想具有鲜明的封建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要求,带有民主色彩。,对李贽进步思想的评价:,反传统、反权威、反

3、教条;蔑视礼法;追求个性发展。,明末清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剧烈动荡的时期。当时,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封建社会的危机日益加深,资本主义萌芽在某些地区出现并得到缓慢发展,自然科学也有了一定发展,在此形势下,继李贽之后又涌现了一批进步思想家,其中最突出的是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他们有着早年参加抗清斗争、后来隐居著书立说的类似经历。,顾炎武亭林先生,黄宗羲梨洲先生,王夫之船山先生,2、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王夫之(16191692),字而农 , 号姜斋 , 湖南衡阳人。在抗清斗争失败后,他隐居在衡山石船山麓,努力著述,人称船山先生。代表作有思问录和读通鉴论等。,王 夫 之, 王夫之其人,王夫之

4、系统地批判了宋明理学,建立起较为完整的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体系,他从:本体论、认识论和伦理学三个方面来阐述了自己的思想。, 王夫之的思想:,本体论(世界本原): “天下惟器”、“理在气中”,认识论:实践出真知,伦理学(修养观):肯定人的情感欲望和私利的合理性。,概括:王夫之是怎样批判程朱理学的?,道(理)在气先,理在气中,格物致知 唯心主义先验论,考察客观事物得到正确认识,存天理,灭人欲。,私欲之中,天理所寓。,建立起较为完整的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体系,黄宗羲(16101695),字太冲,号南雷,又号梨洲,浙江余姚人。他的思想主要表现为: 反对君主专制独裁,提倡“人民为主”。 代表作是明夷待访录。

5、, 黄宗羲其人,1、抨击君主专制: 2、关于君臣关系: 3、限制君权的设想:, 黄宗羲的思想初步民主思想,“天下之大害者” 应是平等的“师友” 倡导言论自由,建立自下而上的监督机构。,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提倡“法治”,改革君主专制,强调衡量治理天下成功的标准应当是看广大百姓快乐与否。,黄宗羲批判旧儒学的“君为臣纲”的思想,继承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新思想命题。,顾炎武(16131682),顾主张“经世致用”,“明道救世”。同时他认为“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梁启超把他这种爱国思想归纳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八个字。其代表作:天下郡国利病书, 顾炎武其

6、人, 顾炎武的思想大力倡导经世致用, 提出“经世致用”的治学主张;,影响?,实事求是、博学考据的治学方法开清代考证学术之风。 立足现实、学以致用的观念为后世提供了思想源泉。, 发出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呼唤。,陆 游:位卑未敢忘国忧 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爱国主义,风声雨声读书声, 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 事事关心。,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三、体会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的思想,1、政治上: 2、经济上: 3、学术上: 4、思想上:,对君主专制的批判,提倡“人民为主

7、”。 重视手工业、商业的发展,提倡“工商皆本”。 为学求务实,倡导经世致用。 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 新思想体系。,四、探究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与儒学的关系,明清儒学是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他们既继承了宋明理学的许多思想观念,又对其中不少陈腐之处不满,力求有所更新。使之构建起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 使得儒学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从而又一次发展了儒学。,五、对明清之际进步思潮的评价,1、政治:君主批判意识对君主专制统治造成了强烈的冲击, 起到了民主政治的思想启蒙作用;,2、经济:“工商皆本”的思想顺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3、思想: 深刻批判了封建正统思想,具有思

8、想解放的作用; 提倡“经世致用”的务实革新、求真求实的学风和爱国的优良传统,。 在批判与继承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观点,为儒学发展注入了活力。,课堂小结,课后作业,请理清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发展脉络。(从春秋战国-明清),追寻儒家思想发展历程,探寻思想演变规律?,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西汉,宋朝,明朝,明清,孔子创立儒学,孟子、荀子继承发展,董仲舒创立新儒学,程朱理学,陆王心学,反封建早期民主思想,儒学创立,确立正统,发展到理学新阶段,成为官方哲学,批判继承,演变规律,思想自身随着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秦朝,焚书坑儒,遭受打击,魏晋隋唐,佛道冲击、三教合一,儒学发展,儒学危机,思考:为何中国明末清初的批判思想没有形成像西欧启蒙运动波澜壮阔的景象?,1、政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压制使早期民主思想未能形成系统完整的体系。 2、经济:资本主义萌芽较为脆弱,使早期民主思想的产生、发展缺乏强有力的物质基础。 3、文化:文化专制、八股取士,传统文化的束缚和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