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大一轮高考总复习历史(人民版)课件:考点24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ppt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926602 上传时间:2020-01-14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2.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大一轮高考总复习历史(人民版)课件:考点24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2019大一轮高考总复习历史(人民版)课件:考点24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2019大一轮高考总复习历史(人民版)课件:考点24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2019大一轮高考总复习历史(人民版)课件:考点24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2019大一轮高考总复习历史(人民版)课件:考点24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大一轮高考总复习历史(人民版)课件:考点24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大一轮高考总复习历史(人民版)课件:考点24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ppt(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经济成长历程,模 块 二,专题七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 发展和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考点二十四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 曲折发展,栏,目,导,航,一、近代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1时间:甲午战争后到一战前。 2原因 (1)甲午战争后,列强大量输出_,增加商品输出,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 (2)受民族危机刺激,“设厂自救”、“_”兴起。 (3)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资本,实业救国,3表现:张謇的大生纱厂,荣宗敬、荣德生创办的保兴面粉厂,_创办的启新洋灰公司等。 4意义 (1)给中国社会经济带来了一股新气息。 (2)为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提供了物质基础。,周学熙,二、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

2、曲折发展 1民国初期的兴办实业潮 (1)原因: 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辛亥革命为_的发展扫清了障碍。 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的促进作用。 (2)表现: 新建厂矿企业和新增资本的速度和规模空前。 发展最快的工业是纺织业和面粉业。 重工业也有一定增长。,民族工业,(3)特征: 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未形成独立完整的_。 在一些主要工业部门,外国资本仍然超过民族资本。 传统经济形式仍占绝对优势。 (4)结果:一战后,_卷土重来,民族工业很快萧条。 易错提醒 正确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列强放松对华侵略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不等于所有列强都放松了

3、对中国的侵略,这一时期,美国和日本利用欧洲列强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机会加紧对华侵略,日本还一度形成了独霸中国的局面。,工业体系,帝国主义列强,2国民党统治前期 (1)原因: 国民政府开展“_”,鼓励发展工商业、农业、交通运输业。 反帝爱国运动的发展,广大群众抵制洋货、提倡国货。 1935年国民政府实行“_”。 (2)表现:工业各行业普遍出现较好的发展局面。 (3)结果:官僚资本凭借国家政权巧取豪夺,限制了其进一步发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币制改革,3国民党统治后期 (1)原因: 国民党发动内战的破坏。 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中国民族企业遭受空前野蛮的洗劫和破坏。 国民政府恶性通货膨胀政策的致

4、命打击。 _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官僚资本的压迫和繁重的苛捐杂税。 (2)表现:工商企业大量倒闭破产,民族工业发展陷入困境。,美国,轻巧识记 民族资本主义,三、民族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 1在夹缝中求生存 (1)受_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和剥削。 (2)国民政府和_吞噬民族企业。 2在斗争中求发展:反对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本国封建势力的盘剥、官僚资本的压迫。 3特点 (1)革命性:由于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同他们进行了不懈的斗争。 (2)妥协性:由于资金少、规模小、_,对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存在着一定的_,斗争具有妥协性。,外国资本主义,官僚资本,技术力量薄弱

5、,依赖关系,比较辨析 “民族资本”“外国资本”与“官僚资本” 民族资本是指殖民地、半殖民地或民族独立国家中民族资产阶级拥有的资本,一般是中小资本。外国资本则是相对于本国民族资本而言的其他国家资产阶级或垄断资产阶级所拥有的资本。官僚资本是统治者凭借国家权力获得的资本,这种资本通常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思维拓展 民族资本主义“先天不足”与“后天畸形” 1“先天不足”:与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相比,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缺乏资本、人才、技术、市场和思想观念的准备。 2后天畸形:由于先天不足,使民族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因而投资方向和发展主要在轻工业领域,重工业基础薄弱,而且主要

6、分布在沿海和通商口岸,这种工业结构和地区分布的失衡使民族工业呈畸形发展,未能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答题术语,1913年张謇说:“为捍卫图存计,若推广植棉地、纺织厂是;又惟有开发极大之富源,以驰逐于世界之市场。若开放铁矿、扩张制铁厂是”“谓我国铁业发达之日,即日本人降伏于我国旗之下之日”。材料反映出( ) A一战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实业救国成为民国时期的思想潮流 C抵抗日本侵略成为实业家们的共识 D民族资本主义的工业体系日益完备,考向预测:影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B,解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于1914年,故A项错误;“为捍卫图存计,若推广植棉地、纺织厂是若开放铁矿、扩张制铁厂是”

7、,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为了救国图存发展实业,故B项正确;“若推广植棉地、纺织厂是;又惟有开发极大之富源,以驰逐于世界之市场”,可知抵抗日本侵略仅是发展实业的一个目的,不是材料的全面体现,故C项错误;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没有形成完整工业体系,故D项错误。,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深受多种因素制约,不同的时期,呈现不同的发展特征,其初步发展、进一步发展,逐渐萎缩和陷入绝境,每一阶段都与当时的国内外因素息息相关,对中国社会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复习备考时,应结合特定的历史时空特征进行分析。,影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史料一 民国时期工业分布图,主题: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史料二 100元法币购买力图示

8、,(美)伊佩霞剑桥插图中国史,(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民族工业在地域分布上的特点及其成因。 提示:特点: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沿江地区。 原因:较早遭受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自然经济解体较早;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便于引进外来技术、设备;明清以来江南地区商品经济发展,经济基础较好。,(2)根据史料二说明19481949年中国民族工业处于怎样的境地?结合所学分析其原因。 提示:境地:处于绝境。 原因:国民党发动内战,社会动荡;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便于美国的经济侵略;依靠国家权力,扩张官僚资本;实行恶性通货膨胀政策和繁重的税收政策。,(1)阅读史料一时重点关注两个方面:一个是地域信

9、息,即民族工业的地域分布情况,另一个是图示右边的备注信息,即产业结构问题。 (2)史料二体现了国民政府统治后期法币政策的实行,导致货币贬值,物价上涨。,1特点 (1)从产生与发展看,先天不足(资本、技术、人才),后天畸形。 (2)从诞生环境看,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环境,深受资本主义、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 (3)从分布看,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内地很少。 (4)从结构看,民族工业主要集中在纺织、食品等轻工业,重工业基础薄弱,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5)从地位看,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很小,始终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 (6)从发展历程看,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

10、义的压制,具有曲折发展的特点。,近代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的特点、地位和作用,2地位和作用 (1)从经济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新的革命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和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 (2)从政治上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维新变法运动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提供了社会基础,也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阶级条件。 (3)从思想上看,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基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不断冲击瓦解、最终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 (4)从处境上看,始终没有成为近代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难以走上独

11、立发展的道路。,(2016全国甲卷30)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将日伪纺织企业合并,成立了国有的中纺公司。政府高层解释称,商民在抗战之后,对于所接收之敌伪纱厂,“即便有人承购,事实上仍需由政府予以维持,等于仍由政府自行拨款接办,国库并不因出售纱厂而有大量之收入”。这反映了此时期( ) A政府试图缓解民族工业困境 B国家实行对轻纺工业的统制 C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开始衰落 D政府在经济中主导地位加强,D,解析:题干材料“国民政府将日伪纺织企业合并”,成立“国有的中纺公司”,与民族企业的发展无关,故A项错误;题干材料“国民政府将日伪纺织企业合并,成立了国有的中纺公司”,并未涉及对民族资本主义等轻纺工业的政

12、策,故B项错误;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开始衰落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官僚阶层却借抗战控制经济命脉,压榨民族企业,民族资本日益萎缩,故C项错误;依据材料“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将日伪纺织企业合并,成立了国有的中纺公司”“即便有人承购,事实上仍需由政府予以维持,等于仍由政府自行拨款接办”可知,政府在经济中主导地位加强,故D项正确。,1(2017江苏卷11)据统计,1948年外国在华投资总额约3197亿美元,其中美国1410亿美元,占总量4410%,英国1115亿美元,占总量3488%,其他国家672亿美元,占总量2102%。由此可见( ) A英国的国际地位正在迅速地提高 B日本在投资总额中占有相当比例

13、C外国资本已完全掌控中国的经济命脉 D美国在外国对华投资中处于优势地位,D,解析:D对:根据材料信息“1948年外国在华投资总额约3197亿美元,其中美国1410亿美元,占总量4410%”可知,美国在外国对华投资中高于英国和其他国家,处于优势地位。A错:依据材料无法判断英国的国际地位是否提高。B错:材料没有提及日本在外国对华投资总额中所占的比例。C错:材料反映的只是外国在华投资总额情况,没有涉及其对中国经济命脉的掌控问题。,2(2015江苏卷8)下表展示了19141920年华商火柴厂的发展情况。,对表中数据的解读正确的是( ) A辛亥革命直接导致了19141915年工业发展 B火柴进口量的递减

14、影响着华商投资额的递增 C火柴业发展折射出近代民族工业的某些特征 D反对“二十一条”推动了1920年的投资高潮,C,解析: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但不会“直接导致”19141915年工业发展,其直接原因是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故A项错误;表中1917年、1920年的数据反映了“递减影响着的递增”,但其他年份华商投资额的增幅是下降,而非“递增”,故B项错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客观上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使民族工业获得一个迅速发展的短暂春天,这反映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夹缝中,近代中国民族

15、资本主义艰难、曲折地发展,故C项正确;1915年为反对袁世凯与日本签订“二十一条”,掀起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的群众运动,有力地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不是“1920年”,故D项错误。,3(2015浙江卷20)荣德生等刊登宣言:“东(三)省沦亡,于今两月,我国民政府迁延无措且于国际联盟中显示让步同人等以匹夫有责之义,谨先发起国难自救会之组织”,相约“监督政府之外交进行,对于一切有碍国家利益之行动,共抗争之。”这可以作为直接史料来说明( ) A国际联盟对日本侵略中国东北的迁就 B民族工业在夹缝中求生存的历史命运 C近代实业家具有较强的民族救亡意识 D国民政府对日本侵华采取不抵抗政策,C,解析:国际

16、联盟对日本侵略中国东北的迁就只是材料中反映部分信息,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反映出中国民族工业受到压迫的信息,故B项错误;材料中“匹夫有责之义,谨先发起国难自救会之组织”“共抗争之”说明实业家具有危机意识,故C项正确;国民政府对日本侵华采取不抵抗政策是材料中论及的背景,故D项错误。,4(2015四川卷7)1935年国民党五届一中全会通过的确定国民经济建设实施计划大纲案,明确了“建设国民经济,必须为全盘之统制”的政策。该政策( ) 受国家干预经济思潮影响 消除了列强经济压迫 有利于构建战时经济体制 遏制了官僚资本势力 A B C D,A,解析:根据题干中“1935年通过确定国民经济建设实施计划大纲案”这一信息可知国民政府开始制定出了对国民经济建设进行计划指导的政策,这与国家干预经济的理论相符合,故正确;1935年中国仍然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依然处于列强的压迫之下,故错误;1935年面对日本的侵略,中国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国民政府加强对经济的管制,有利于战时经济体制的建立,故正确;国民政府加强对经济的管制,有利于官僚资本的膨胀,故错误,选择A项。,考点强化练(二十),谢,谢,观,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